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臺中好生活電子報
2016/10/12 第29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花博APP
讓世界看見台中
2018台中花博營造永續花都
達人帶路
尋找消逝的台中「港」
從水裡港到梧棲港、塗葛崛港

 

 
 
 
 
后里馬場園區展館模擬示意圖。

讓世界看見台中
2018台中花博營造永續花都

文/林韋潔;圖片提供/台中市政府新聞局

2018年,台中市將舉辦世界花卉博覽會,將台灣的精華與美好放入其中,向全世界展現這座美麗之島,傳達島上人民最珍視的綠色、自然與人文精神,進而珍惜這片土地,並以之為榮。

以人為本 營造永續花都

對台中而言,花博不是煙火式的一次性活動,而是一段探索人、自然及土地關係的旅程,也是一個讓世界看見台中的契機。

主辦單位台中市政府認為,花博是一個平台,可以將台灣花農和果農的心血結晶、建築師的設計巧思、園藝師的生活美學、工作人員的用心付出,以及志工朋友的不求回報,甚至台灣人民的真摯人情,展示給全世界。透過舉辦花博,除了讓台中看見世界,展現其包容接納的精神,也讓世界看見台中、看見台灣。同時,花博也是讓台中人團結起來,一起為共同目標努力的絕佳機會。

既然花博有別於其他一次性的活動,因此台中市政府是在先確認展館的永續用途後,才開始進行展覽的規畫。台中市政府表示,舉辦花博僅是「借用場地」的概念,隨之推動的交通、經濟、觀光、產業等周邊建設都將留下,為地方帶來永續的發展。

守護生態 保護石虎棲息地

台中花博原本規劃在后里設置一個完整展區,但2014年卻在此發現台灣珍貴保育類動物──石虎的蹤跡,讓市府必須做出抉擇,究竟要維持既有規畫,還是要保護石虎棲地,歸零再出發?

台中市長林佳龍當下決定,優先保護瀕臨絕種的動物棲息地,所以在短短三個月內,縮減原本后里園區的面積,並另覓外埔、豐原兩園區,補足縮減的空間,展現守護生態的決心,也帶動區域的共榮發展。

這個決定獲得各會員國的高度讚揚,因此2015年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發函台中市政府,正式核定將「台中國際花卉博覽會」(International Flora Exposition)更名為「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Taichung World Flora Exposition),以肯定台中市政府保護野生動物棲地的決策。

在解決保育問題後,接著市府要面對后里馬場破舊衰敗的挑戰。由於馬場第一、二馬廄和本場都有百年歷史,雖被鑑定列為市定古蹟,但建築體已破舊不堪,於是市長林佳龍決定編列預算加以修復,並指示修繕時要保持「原味」,同時增設新式衛生設備,希望讓百年馬場風華重現台中花博。

 
台中花博標誌的設計,主要以台灣地形為設計基底,以藍色能量、綠色樹葉及橘色花朵呈現「花現GNP:Green、Nature and People」三大面向,仔細觀察,可以看到這三個圖案中隱藏著一個想向前飛奔的人形。
如果三個圖騰少了其一,人形就無法存在,藉此強調人與自然的緊密連結,應重視人與自然永續共生的意念。同時,三個圖騰也代表三大展區不同的調性:藍色圖騰,代表豐原展區葫蘆墩圳風雅的水岸花都;橘色圖騰,象徵外埔展區豐饒的花果物產;綠色圖騰,則是后里展區的歷史老樹及百年馬場風華,共同打造讓人心靈放鬆的森林花園。

三生有幸 共創幸福GNP

GNP是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簡稱,指的是國民在一段時間內生產的最終商品市場價值,是很重要的經濟指標。長久以來,在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下,GNP只反映經濟面的貢獻,卻忽略了環境面的影響。

這次台中花博要向世界提出一種「不一樣」的GNP,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數字產值,而是具有溫度的GNP(Green綠色、Nature自然、People人文),強調人類在追求生產的過程中,仍能尊重並珍惜這片土地及所有生物,進而創造更有價值、更加幸福的生活。

台中市政府表示,台中花博規劃后里、外埔、豐原三大園區,分別發展生態保育、精緻農業及環境營造,主要呼應生態(Nature)、生產(Green)及生活(People)「三生」, 也就是自然共生、綠色共享及人文共好的概念,希望以「不破壞、只優化」的設計理念,運用綠化科技保護原生地,並進一步展現它驚人的生命力。

台中花博以「聆聽花開的聲音」(The Sound Of Blooming)做為標語(slogan),花開是什麼聲音?需要大家敞開心門,靜下心來聆聽土地想要傳達的訊息,好好享受這場幸福的花都饗宴。

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小檔案

主題:花現GNP (Rediscover GNP:Green, Nature and People)
級別:AIPH認證A2/B1級花卉博覽會
展期:2018.11.3∼2019.4.24
地點:后里馬場森林園區、外埔永豐園區、豐原葫蘆墩公園,總面積60.88公頃。

TOP

 
 
 
 
昔日的水裡港,今日已成為「麗水漁港」。堤防上豎起一座希臘風情的觀景平台,成為許多遊客與情侶造訪的地方。

尋找消逝的台中「港」
從水裡港到梧棲港、塗葛崛港

策劃/奚浩;文/蔡金鼎;攝影/澄攝影

也許你曾經好奇:現在的梧棲漁港為何不在梧棲,而是在清水?曾經是中部僅次於鹿港的第二大港──塗葛崛港,如今在那裡?滄海桑田,消失的港口是西部河港共同的宿命,歷史的洪流雖無法抗拒,但走一趟台中「港」小旅行,踏察時代的軌跡,也許能找到繼續前進的力量。

十八世紀中葉,台中市西南邊陲的大肚溪口附近,有一座為防禦海賊而築的水裡港,隨著中部稻米輸往大陸,促使本地大甲溪與大肚溪間,另外兩個重要港口也繼而興起,北為梧棲港、南有塗葛崛港(龍井)。船運昌盛帶動沿岸市街聚落形成,與對岸的汕頭、廈門、福州交通往來頻繁。就在一個世紀以前,這些地方曾經舟楫輻湊、人車沓雜。時至今日,這些港口或者早已消失,或者鉛華盡褪。這次要帶大家踩著歷史足跡,尋找絢爛景點,來一趟台中「港」小旅行,找尋台中市消逝的港口。

一座在「水裡」的軍用港

除了商業交通往來,軍事防衛是台灣西岸築港的重要原因。位於龍井大肚溪口的水裡港,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是台中最早汛塘(基層軍事駐地)所在之一,十八世紀時是一座可停泊小船的港口,十八世紀末以後,水裡港成為守衛鹿仔港與彰化縣城的屯兵重地,當時的水裡港汛「兵房三間,駐兵二十名」。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五汊港(即梧棲港)才逐漸取代水裡港的地位。

1836年《彰化縣志》記載:「水裡港之北十里有五汊港,現時小船常多停泊,宜將水裡港汛移駐於此。」水裡港的沒落,是因為河川沖積的泥沙讓港口淤積,深度縮淺,船渡日益困難,不得不另尋替代外港,因而造就梧棲港與塗葛崛港的興起。

今日的水裡港村落仍在,那麼港口還存在嗎?翻開台中市地圖,還真的可以找到「水裡港」這個地名,就位於今日龍井區麗水里。在大肚溪海口,過去的水裡港已經消失無蹤,但在大肚溪側卻多了一座「麗水漁港」。堤防上豎起一座希臘風情的觀景平台,讓這裡成了許多遊客與情侶造訪的地方,騎單車、觀落日、賞夜景,晚霞、星光倒映船筏,風景美不勝收。很難遙想,兩百年前,這裡曾是中部水師駐地,海賊王蔡牽的故事也與這裡息息相關,在水波粼粼的景緻下,埋藏著諸多精彩歷史。

如果對在地的歷史故事有興趣,不妨走進水裡港村落(今麗水里),瞧一瞧村子裡最醒目的福順宮三府王爺廟。這座廟宇外觀雖然新穎,卻是中部移民史的古老見證。福順宮主祀朱、李、池三府王爺,創建於1736年間,正好是水裡港興盛的年代,沿革至今,其分靈廟遍布全台超過百間,尤以中部地區最多。這些分香廟宇,命名原則頗具特色,例如位於(北屯)「軍」功寮的「福」順宮就稱為「軍福宮」;位於(東區)「新」庄仔的「福」順宮就稱為「新福宮」,其他還有西屯永安宮、南屯保安宮、大肚慶順宮等。走進這些聚落鄰里的廟宇瞧瞧,如果看到朱、李、池三府王爺的奉祀,肯定與大肚溪口的福順宮有緊密的關係。

水裡港福順宮的香火取自大陸福建省漳州漳浦縣瑞安鎮京仔社,可惜祖廟歷經文革、破四舊後,早已毀棄不知去向,原廟址改建為其他廟宇,這讓水裡港福順宮成為全世界「朱李池三府王爺信仰」系統唯一的祖廟,可說是王爺信仰的重要據點。福順宮廟旁有一座三府王爺文物館,建議可以一併造訪。

 
麗水漁港的水面下,有座台中的「亞特蘭提斯」,當年的塗葛崛是台中三大港口之一,聚落曾繁盛一時。

以沙洲「五汊」為名的商港

水裡港沒落以後,梧棲港轉而繁榮。梧棲港,舊名「五汊港」,緣於西部沿岸沙汕潟湖地形,因梧棲港在牛罵溪入海分叉處,形成蜿蜒曲屈的五條水路港叉而得名。1770年,梧棲港與福建各港間,開始有帆船(junk,日人稱為戎克船)貿易往來;1820年以後,由於中部各港相繼淤淺,它開始成為中部船運樞紐。然而,好景不常,十九世紀中葉,泥沙淤積使港深僅有三、四尺,必須另闢竹筏港接駁,船運便逐漸衰落。

為因應商船往來,清領時期曾在港口設置文武口掛驗船隻,徵收口費(類似關稅)。日治時期,梧棲港與大陸福建省泉州府的瀨窟、廈門、澳頭、祥芝貿易對渡,雙方交易仍算頻繁,其中以稻米輸出為大宗,曾高居全台第一位。1938年,總督府發布「梧棲築港計劃」,翌年定名為「新高港」,並舉行開工典禮,後因太平洋戰事影響,於1944年被迫停工。戰後,新高港計畫改稱「台中港」,於1971至1976年間興建完工,港區橫跨龍井區、梧棲區、清水區,成為國府稱揚的十大建設之一。

很多人可能納悶,現在的梧棲漁港為何不在梧棲,而是在清水?事實上,消失的港口是西部河港的宿命,也是統治者積極建設的結果。梧棲下寮居民自古以海為生,此地舊稱「魚寮」,即使商港的功能消逝,潮間帶採集與近海漁業,仍是戰後當地居民主要的謀生方式,一直到台中港開闢後,漁民失去了大海,屢屢被驅趕移地。直至2000年,政府以新台幣七百萬元的代價,收購當地僅存的八十七艘筏仔,梧棲漁民連下海的工具也沒了,最後一位漁民至此真正消失。

如今位於清水的梧棲觀光漁市,假日人潮熱絡,而真正的梧棲老街,景象蕭瑟,偶遇幾間華麗裝飾的老房子,似乎見證這繁華一時的港口興衰。

 
水裡港福順宮三府王爺廟現已成為全世界「朱李池三府王爺信仰」系統的唯一祖廟,是王爺信仰的重要據點。

梧棲老街向晚天

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因為繁榮,從下寮到街尾,梧棲老街上興起一座座的廟宇,這些廟宇各自代表一個地域移民族群在港口發展的足跡。街尾順安宮與澎湖通梁廟宇多有往來,萬興宮蘇府王爺香火傳自鹿港,長興宮吉府王爺是蓮塘蔡氏族人的守護神;富美宮、斗美宮的王爺信仰,起源於泉州施放王船的典故。此外,最具特色的廟宇當屬朝元宮與列為市定古蹟的真武宮。

1857年興建的朝元宮湄州媽,展現出當時街市郊商的經濟實力,現存於廟內的各式匾額,透露出這座廟宇的身世非凡。廟內石刻雕工古樸雅緻,正殿雙龍柱為一體雕刻成形,環繞盤旋至壽梁,更是廟內一絕。最重要的是,廟內有許多已故書法大家黃海泉的墨寶石刻,堪稱是一座精緻的藝術文化殿堂。

位於朝元宮對面巷內的市定古蹟真武宮,創建於1846年,主祀航海指引神祇──玄天上帝。真武宮的建築精緻,保有傳統廟宇建築的格局與特色,也是知名電影《陣頭》主要的拍攝場景。宮中留存一塊清領時期同治年間的「威昭瀛嶼」匾,訴說梧棲鄉民保家衛境,抵抗戴潮春黨羽占據港口的歷史事蹟。如果在晚上造訪老街,月光伴隨燈影搖曳的真武宮,充分呈現閩南廟宇建築美學的身影。

 
在林吉安古宅騎樓開張不久的「梧賀家大腸麵線」,是年輕人返鄉創業,傳承半世紀前老味道的典範。

老街傳承老味道

從朝元宮往北走,列為市定古蹟的「原梧棲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就矗立在旁,見證日本殖民統治警察的威儀。在梧棲老街上,洗石子立面是老街建築的主要特色,浮雕在牆面的業主姓名或商號,如洪福泰、裴同安、林吉安、新同成和穎川衍派等商行,各自有一段興盛的故事。

既然是老街,當然保有一些老口味。港口的美食以海鮮聞名,老街上的「海龍海產部」是當地平民海鮮的最佳選擇;在「海龍」的對街,就是發跡於梧棲,現在已聞名中外的「新天地海鮮餐廳」創始老店。除了海鮮外,榕樹下豆花是消暑的傳統口味、林異香齋的鹹蛋糕是來此一遊最佳的伴手禮。如果是早起的鳥兒,在萬興宮蘇府王爺廟對面,有一家以「燒餅.油條專家」自詡的老店,絕對值得品嘗。

近幾年掀起的青年返鄉風潮,也帶動老街一股年輕的氣息。一年多前,有一群年輕人以老街為據點,創辦了《梧棲風》雜誌,將梧棲的故事吹向台灣各角落。而林吉安古宅騎樓,不久前冒出一家「梧賀家大腸麵線」,老闆陳先生從外地選擇回到老家,傳承半世紀前老街失傳的老味道,雖然開業不久,卻也是年輕人返鄉創業的典範。

在內陸的南簡港與安良港

在梧棲老街的東側,位處內陸的南簡(港)與安良港,其地名與梧棲港息息相關。根據1898年繪製的台灣堡圖,梧棲商港當時可停泊帆船(junk),並在港口更換舢舨、竹筏等小船,循著沙洲水路蜒蜒而行,分別由南、北二路進入內港。北路進梧棲港街,小筏可上溯至內港「南簡」;南路進鴨母庄,小筏可東進至內港「安良」。

南簡舊稱「南港」,因「港」與「簡」閩音發音相近之故。滄海桑田,當年的水路已消逝不見,現在成為六線道的馬路「臨港路」;而當年的南簡港口如今也成為台中市知名社區。南簡社區近幾年積極推動社區營造,一條庄內路從朱南宮出發,一路彩繪出平埔沙轆社到當地名宦家蔡氏族人拓墾的足跡,值得遊客造訪。

今日的安良港現有兩處,一處是在西濱供船舶停靠的小港,另一處是位於內陸歷史遺留的地名。往昔帆船自梧棲港可溯航抵安良港村莊附近碇泊,因無風浪之險故名為「安良」港。

當年在聚落內有六個角頭(在清領時期是聯境自衛的組織,日治時期治安平定後,逐漸成為廟宇祭祀的單位,戰後又成為地方黑幫群集武力的代名詞),分別為安良港、鴨母寮、興農、永興、永安與竹圍仔,主要信仰以祈求漁民平安豐收的神祇為主。永元宮主祀玄天上帝,廟址幾經遷徙到今日現址,廟宇正對面的安良大排,流水寬廣湍急,可以想像一百年前先民溯水而上的行舟景象。鴨母寮永天宮主祀媽祖,近年在廟方主事人員與鴨母寮文化傳承協會的推動下,積極參與各項廟會活動,其中黃色小鴨(鴨母寮)的大型娃娃,以及哨角班、仙女班及聖儀團的龐大陣容,成為近年中部海線廟會慶典最亮眼的隊伍之一。

 
南簡原本是內陸港,當年可從梧棲港乘竹筏上溯至此,如今水路都已消失不見變成陸地,僅剩百年古厝見證歷史。

真正在水裡的塗葛崛港

二十世紀前後,除了水裡港與梧棲港,台中還有一座相當重要的港口──塗葛崛港。1887年,梧棲港流沙埋沒港道,船隻出入困難,商船改由梧棲南方約7.5公里的塗葛崛進出,靠近大肚溪出海口的塗葛崛港因而成為梧棲的外口。昔時,五十噸以上的船隻停泊塗葛崛;五十噸以下仍由梧棲港進入。清末的梧棲與塗葛崛兩港是中部貨運重要的集散地,輸出貨物以稻米為主、樟腦次之。由於中部盛產稻米,梧棲又是官設樟腦集散地,因此,阿罩霧的稻米、東勢角的樟腦,都由這兩個港口運往大陸。

塗葛崛的港灣條件優於梧棲,曾經是台中地區的三大港之一,吞吐量超越大安與梧棲,是中部繼鹿港之後的第一大港,直到日本統治初期,仍維持如此的盛況與榮景。1911年7月,一場豪雨成災,大肚溪氾濫導致出海口北移,將塗葛崛主要聚落淹沒,原本在大肚溪北岸的塗葛堀港與鄰近村落福州厝,被移到大肚溪南岸,埋在今日無人居住的田梗下,成為彰化伸港鄉的一部分;而位於大肚溪北岸的聚落,雖仍位於台中市,但行政區已改名為麗水里,當然麗水漁港不是水裡港,更不是塗葛崛港,塗葛崛成為歷史名詞,鮮有人聽聞。

如果對文化資產的經營能有更多的創意和想像,將當年的塗葛崛庄目前仍被埋沒在水下與地面的遺址,進行考古的挖掘研究,不僅可以提供中部移民文化更多的物證,也能讓我們更加親近一世紀前的祖先生活。下次到麗水漁港觀賞落日,站在希臘風情的觀景平台上享受美好景色時,不妨望向大肚溪出海口,揣想眼前的水面下還有一座台中的「亞特蘭提斯」,當年的塗葛崛港,迄今仍訴說著不朽的傳說。

 
帶路達人蔡金鼎

帶路達人 蔡金鼎

台中知名文史工作者,父母是傳統市場的魚販,豬肉攤是童年睡午覺的床板。學術研究領域是文化資產與社會學,鍾情於社會邊緣議題,例如孝女白琴、原民(來台)老兵、傳統市場、檳榔產業、(非媽祖)民間信仰等,都是其關心的議題。

TOP

 
  完整文章請見:《臺中好生活》十月號NO.20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