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10/15 第 996 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主題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詹鼎正 台灣老年醫學推手、致力推展醫療長照相結合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詹鼎正 台灣老年醫學推手、致力推展醫療長照相結合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99期 文/鍾碧芳 攝影/許宏偉】
 

 

今年八月甫接任臺大北護分院院長的詹鼎正,是國內第一批老年醫學人才,風趣幽默的他善於溝通,也有著高EQ,很能耐著性子與長輩聊天,是病人眼中的好好醫師,彷彿生來就注定要往高齡醫學發展。實際上,20幾年前老年醫學並不發達,原本是想專攻耳鼻喉科的他,會投入老年醫學完全是個意外,但他從未後悔這項決定。

因緣際會踏入老年醫學

聊起當初從醫的心路歷程,詹鼎正風趣地說:「一切都是為了滿足父親的期望。」原來,出身屏東鄉下的詹爸爸家庭經濟狀況並不好,靠著自身努力讀書,才能脫貧。因此詹鼎正從小就被高學歷的父親循循善誘,希望他專攻醫科以光耀門楣。而他自小也成績優異,形容自己:「好像除了會考試,也沒別的長才,自然而然就考上台大醫科」。

就讀台大醫學系時還有一段小插曲,據稱當時詹鼎正除了課業成績好,也曾組團玩樂隊並擔任主唱,外型俊俏的他一度因為唱功一流而被經紀公司相中,遊說其出道,甚至參與培訓了一年,最後也是在父親極力反對下而未能成功。

至於會選擇老年醫學完全是因緣際會。當兵時,他為了想要請公假休息,於是參加大大小小的考試,並幸運地通過教育部老年醫學公費留考,自此與老年醫學結下不解之緣,只是當時並不知道老年醫學會在時隔多年後成為主流。

役畢後,詹鼎正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修,主攻老人學與長期照護的博士學位,並在美國大巴爾的摩醫學中心擔任內科住院醫師,同時自費留在美國接受為期一年的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老人醫學次專科訓練,返國後隨即進入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服務。

國內老年醫學發展較慢,是自2004年時任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年組主任、老年醫學會戴東原教授引進完整的美國老年醫學訓練後,才開始逐漸受到重視,直到2005年始奠定台灣老年醫學的訓練方向。

參與老年醫學發展歷程

詹鼎正回國時正好遇到台灣老年醫學開始發展的時間點,在他於美國哈佛大學受訓結束那年,恰巧臺大醫院正要成立老年醫學部,而當時剛起步的老年醫學部門,除了他,還有另兩位也在哈佛受訓的主治醫師。當時的科部僅有三名醫師,可見得承受多大的責任。而詹鼎正說,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也這樣篳路藍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規模,而自己也從主治醫師到助理教授的代理主任職,自2013年升任副教授後正式升為部主任。

這些年詹鼎正逐步帶領部門整合多方資源、漸漸讓部門轉虧為盈,優秀的表現讓他後來一路接任臺大金山分院院長、臺大竹東分院院長,且在新竹一待就是七年。

2022年自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副院長職務卸任後,院方希望為了提升老年醫學部的研究能量,於是邀請詹鼎正回鍋擔任部主任,在擔任部主任兩年期間,他陸續拿到多項研究計畫,包括與國衛院、臺大醫學院的合作計畫,漸漸讓臺大醫院的老年醫學在研究上有了豐碩的成果。

站在巨人的肩膀,邁向更好的20年

今年八月,詹鼎正再度被延攬為臺大北護分院院長,他提及,北護原本就以社區老人為主,期望未來能因應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願景,邁向醫療與長照結合,發展在宅醫療,並與總院老年醫學部、家醫部、急診部合作,成為示範醫院。同時他也將嘗試導入智慧醫療與永續經營的觀念,以在地共存為方向,讓北護邁向更好的20年。

北護向來是小而美的老人醫院,雖然不大,業務量卻驚人。他形容,北護僅有31張住院病床、有九成服務都來自於門診,門診醫師也只有100多位,但北護業務量卻跟其他分院相等。也就是說,北護的體質相當好,是績效相當穩定的醫院,完全可以依此基地,成為扮演社區健康預防醫學領頭羊的角色。

老年醫學的根本是整合醫療

老年醫學與其他專科最大的不同,不在於治療方法,而在於治療的哲學。尤其是在全人醫療趨勢下,高齡醫學要看的不只是疾病,而是整個病人,所以更強調整合性的專業照顧。

通常一旦進入老年後,看病往往不是寄望要治療到完全痊癒,而是要讓病人端能感受到醫療的好處,像是「只要自己手上的病人狀況能穩定,或者原本需要一個月來醫院看五、六種科別,最後只需要三個月看一個門診就好,這對許多行動不便的病人,便是莫大的幫助。」詹鼎正指出,老年醫學的最大特色就是整合門診,對病人才是最大的好處,可惜目前醫療環境仍夠不友善,還有待各界努力以精進。

想老的慢一點,樂觀正向是重點

「誠懇、溫和、和藹可親」是老年醫學科醫師的基本性格,這也是詹鼎正給人的印象;天性樂觀的他,自嘲或許是因為自己喜歡跟病人聊天,所以深受老病人的喜歡。之前在美國念書時,就曾有一名外國阿嬤在門診時跟他說:「從來沒有醫師會像你一樣把病情解釋得這麼清楚。」他笑笑說,「其實那時只是英文不好、說得比較慢而已。」在回憶這段往事時,仍然能從他眼中感受到與長輩互動的真心。

能與長輩互動良好,或許與他的阿嬤有關。他曾在自己著作《活過100歲很容易》中提及,自己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在家人及他個人的照顧下,阿嬤能屆齡104歲才離世,同時,也是從阿嬤的養生之道中,領悟到「慢老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

該書指出,從2006年開始他接手阿嬤的醫療照護,在細心照料下,從原本需要看3個不同科別醫師,一天服用10多種藥物,在進行調整後,甚至已經可以一天只吃3種藥物,且一樣能感覺不錯。

但讓阿嬤能有此高齡的原因,詹鼎正認為最重要的應該是「沒看過阿嬤心情不好」。他指出,老年人活得好不好,其實跟疾病多寡或生活功能良好與否無關,只要能保持一顆樂觀正向的心,自我發掘人生的意義,自然能活得好。

或許是受到阿嬤的啟發,他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快樂老人,近期他最津津樂道的,除了最近成功瘦下十多公斤是很大的成就外,還推薦大家利用APP每天監控自己必須維持有八千步的健走步數,同時還能拿到點數,他笑說,這是自己在百忙之中仍不忘運動的小確幸。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499期;訂閱《常春月刊電子雜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