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經濟組成的三個要件:消費、投資、出口,這三大要素中,每一個國家倚重的條件都不同,像中國是出口導向國家,出口對中國經濟榮枯的影響最大,這些年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化,恆大、碧桂園、世茂、佳兆業紛紛倒下,中國內需消費一片慘澹,但是中國靠著強大的出口仍能維持經濟的半邊天。
而美國是世界的消費大國,美國人強大的消費力撐起全世界對美國的出口,而這也引來美國龐大的債務,現在川普發現美國背負龐大的三二兆美元債務,這已是GDP二八兆美元的一.一二倍,川普認為不減債,美國經濟可能會崩潰,於是他任命由馬斯克領軍組成的政府效率委員會大砍各部門預算,首當其衝的是解散教育部及USAID,美國很多援外機構都被裁掉,這些日益增加的裁員怒火慢慢席捲全美國。
大刀裁員砍出很大問題
這股裁員浪潮影響最大的是美國人消費,很多人擔心工作不保,開始撙節開支,當美國人不再大方消費,美國經濟的第一隻腳立刻鬆動,川普上任以來最顯著的一個指標是美國消費信心急降,密西根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下挫,並創下兩年新低,而且隨著川普與馬斯克強力主導撙節開支,擔心工作不保的美國人愈來愈多,大家愈來愈不敢消費,再加上政府支出也大大遭到削減,構成消費的兩個組合─民間消費與政府支出都使不上力,而且大家對未來預期從樂觀轉為悲觀,首當其衝的一定是股市。
過去幾年帶領全球奔馳的美國股市,從元月二十日川普進到白宮當天慢慢走低,最具代表性的是Tesla,去年底馬斯克斥資二億美元幫川普助選,川普順利當選,馬斯克也飛上枝頭,他和川普形影不離,Tesla在川普當選後,股價衝上四八八.五四美元,但隨著馬斯克大舉裁員引來民怨一直升高,有人放火燒特斯拉充電樁,有人燒汽車,有人搗毀Tesla門市,有人在馬斯克照片上劃上納粹記號,歐洲人四處都有對馬斯克的抗爭,Tesla的汽車銷售急轉直下,股價最慘跌到二二○美元,跌幅達五五.八五%。
馬斯克是商人從政的典範,他把美國當成私人企業來砍人,當年推特、現在的X就是用砍人的手段達到損益兩平的目標,但國家組成龐大,很多機構瞬間被裁掉,這個衝擊比一般企業裁員複雜很多,馬斯克大刀一砍,讓美國砍出很大問題,當美國人不再大膽消費,這個世界將充滿巨大變數,當美國人不消費,全世界賣到美國的商品會呈現衰退,各國對美國的出口會受影響,現在川普又祭起對等關稅大刀,更加速這些對美國出口衰退國的經濟壓力,當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都揮大刀的時候,這些過去與美國唇齒相依的國家也立即展開反制,加拿大的反美情緒快速升高。
盛氣凌人不見得是好事
另一個是川普對汽車祭出高關稅,這個時候日本首當其衝,日本是汽車出口到美國的大國之一,這次石破茂到美國見川普,端出一兆美元投資美國的善意,沒想到川普的關稅刀子同樣對日本落下,這也逼得日本不再客氣,揚言也要反擊,現在全世界都在看四月二日川普的對等關稅怎麼課,如果川普揮刀如雨落下,這對世界可能是一個巨大災難。
所謂的對等關稅是川普準備對美國順差的國家加徵關稅,川普把對美國順差的前十五個國家封了一個很不雅的名詞,叫做「骯髒十五國」(The Dirty 15),貿易的形成源自交換,也就是從以貨易貨到貨幣交易,貿易也是建立在市場供需及互補機制上;也就是說,我生產的產品你沒有,你生產的產品我沒有,這是一個互補機制,世界貿易的順差不一定是占便宜,像是日本過去三○年來一直都是台灣龐大的順差國,因為台灣必須進口日本的設備、機器、化學材料,台灣對日本每年逆差都在二○○∼三○○億美元之間,而台灣對中國、香港一直是順差,台灣出口到中國最高比重達到四三.九%,現在才降到二八.四%,台灣對中港順差高峰時有一千億美元,目前還有七○○億美元上下,這是近年中國必須倚靠台灣的中間材料及零組件,中國從台灣進口半成品,再把產品賣到世界。
先探投資週刊2346期更多精彩文章延伸閱讀
◎封面故事:線纜業趨勢正向 隨銅價起舞
◎特別企劃:鎖定第二季轉強族群
◎國際趨勢:歐亞軍工股遍地開花
◎中港直擊:雪王駕到 麥當勞叔叔臣服
◎營收報表:上市櫃2024年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