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產業變動快速,【SmartM 電子商務週報】提供各國最新、最即時、最實用的網路行銷業界動態與知識。 在藝術乘上食衣住行後,又是感動旅程開始,【art plus電子報】像個萬花筒圍繞著你,一起尋找藝術的力量!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5/08 第33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主題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四):手機社群一定從熟人開始發展
延伸閱讀 台灣母親熱衷Facebook 79%與子女為「朋友」
LINE全球用戶破4億 成功打入北美市場
行動版Facebook私訊 強制以Messenger分流
文章回顧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三):傳統媒體遭個人媒體挑戰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二):APP 從生產到流通都是問題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一):從智慧型手機到可穿戴式設備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四):手機社群一定從熟人開始發展
就是這種特性,造就一代代的社群霸主,又一代代的消失。虛擬社群很容易短期成癮,但新鮮度卻不長。

社群總歸要衰退

PC時代的電腦網際網路,社群是一個重要的領域。從 BBS到社交網絡,乃至類似Line或WeChat微信之類的手機社群興起,型態也發生很大變化。然而萬變不離其中,社群無非是區分為熟人與陌生人兩個領域,再加上一個社群成癮與衰減定律。

先談談筆者稱為「社群成癮與衰減定律」的東西。回想一下你過去曾經註冊過的眾多社群網站,是否一開始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每天在上面看到新朋友或老朋友上來,於是非常頻繁的玩了一段時間,甚至拉了很多朋友上來。有了手機社群之後,更是吃飯等車都玩。

然後,你開始感到厭倦,感覺到要維持自己在虛擬世界裡的身分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精力。慢慢地你淡出,回歸到現實依舊無聊的生活。又過了一段時間,又發現了有個什麼新的社群網站或者手機APP 出現了,於是你又一頭栽入,重複上述的過程。。。

就是這種特性,造就一代代的社群霸主,又一代代的消失。虛擬社群很容易短期成癮,但新鮮度卻不長。而社群之所以能壯大,是因為加入者的速度遠大於離開者。可是一旦新用戶增速放緩,社群發展就開始停滯,最後加入與離開等速,規模幾乎固定不會增長。

◎工具化與熟人化擺脫衰退

擺脫這種宿命是有方法的,筆者稱為熟人化與工具化。任何人加入陌生人社群都是因為圖新鮮,擺脫日常的朋友圈試試新的可能。然而其實只有熟人圈子能維持長久的關係,因此最後總會回到正常的軌道上。所以,陌生人社群的熟人化,是第一步。

一個無法將陌生關係轉換成熟人關係的社群,注定長不大。不論你是要讓原本不相識的陌生人熟絡,或者開始強調只有透過原本認識的熟人介紹才能加入這個社群,都是發展的方法。將冷關係變成熱關係,社群才有長久發展壯大的可能。

第二個方法是工具化。社群的功能是情感與話題的交流,然而,社群的大特徵就是, 20%的活躍份子講話給 80%的潛水者聽。那 80%的人其實談不上交流,因此很容易會流失。要如何維持大家的使用頻次?要靠工具化。其中,社群最適合發展的,稱為通訊工具。

個人對個人的交流,是通訊工具。一個大群讓一堆人集體參加,稱為社群,一個最終社群上癮症退去的人,有甚麼理由他還會待在這裡?其中一項就是有個工具他已經在這裡使用習慣了。社群發展到最後加上熟人化而變成熟人之間的通訊工具,才是長久發展的堅固基石。

◎手機社群從熟人出發容易多了

然而,倒過來從熟人的通訊工具開始發展出社群,豈不是要容易多了?因為使用通訊工具是剛性需求,熟人間的聯絡頻率又高。這種發展路徑原本在PC網際網路上並不容易達成(要大家在電腦裡裝同一種通訊軟體要花費相當長的發展時間),然而在手機上卻如此理所當然。

所以我們看到西方的發展,Facebook比最早期的 ICQ或者 MSN都要更快的累積到巨量用戶,而Line或者Whatsapp乃至於微信又比Facebook更快。從Always Online 的通訊工具出發,從熟人關係練開始發展,最終走向社群,才是行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路徑,與PC大不相同。

最近,中國大陸興起了一款新的社交APP 叫做「秘密」,你在秘密裡看到的發言大部分是你手機通訊錄的熟人發的(或者他們的朋友發的),但因為是匿名所以你不知道是誰。這個徹底可以看見每個人陰暗面的APP 卻也十分有趣。一樣是從熟人出發,卻玩出了新鮮的花樣。

當你在大街上走久了,總會想到陰暗的下水道裡躲一陣子。在熟人社交的APP 上人人都要裝個樣子實在太苦了。因此陌生人社群的APP 總會有發展空間。然而,筆者以往認為陌生人社群的規模發展有限,秘密的「匿名熟人」卻不等同於陌生人,他未來的走向值得關注。

◎社群營利的思考重心在生態系

相當多的其他類型手機工具 APP在嘗試著社群化。不論是相機,修圖還是天氣預報等各種工具 APP,試圖發展社群增加用戶黏性以及探討營利的可能。然而自建的社群卻無法擺脫對微信等通訊工具APP 的依賴,因此這樣的嘗試並不算成功。

社群怎麼營利?做陌生人社群的,因為規模無法做成超級大,所以最終必須要在用戶生命週期裡產生讓用戶付費的產品才行。做熟人社群的,由於用戶使用頻次高規模能做大,因此廣告收入或是會員付費都是很好的方式。此外還有電子商務銷售,導入付費遊戲等等。

實際上,社群的營利來源一定是多條腿走路。但是不論你經營的是陌生人還是熟人社群,也不管是垂直社群還是像微信Facebook這樣的平台,在思考營利的時候,最重要的一定要思考生態系的問題。生態系,會決定社群最終營利的方式。

生態系,就是上中下游的關係。垂直社群要思考自身在這個垂直市場裡的位置,從而找出營利機會點。平台社群要思考的,是如何打造一個大型生態系,讓自己成為平台。這個道理在PC網際網路時代就是如此,在行動網際網路的時代發展會更加迅速。(文:【嘉丰資本】投資合夥人黃紹麟 敬請關注

新浪微博 WeChat微信公眾號digitalwallcom)

針對本文發表意見

 
台灣母親熱衷Facebook 79%與子女為「朋友」
聯合新聞網/記者楊又肇
Facebook針對台灣地區母親身分的用戶使用行為進行調查,表示總數約58萬4000名母親用戶約72%每天登入,同時根據Facebook針對用戶行為研究統計,發現母親身分用戶使用最為投入,並且更常與親友聯繫。約79%台灣母親與子女在Facebook為「朋友」,比其他地區比例更高。 ...
 
LINE全球用戶破4億 成功打入北美市場
聯合新聞網/記者楊又肇
近期宣布於特定國家推出LINE Call服務後,LINE宣布目前全球使用人數已經突破四億,平均每日以170人數成長,目前在日本、泰國、印尼、印度、台灣、西班牙、美國、韓國、馬來西亞及墨西哥等國家地區註冊用戶數量均已超過1000萬人。 ...
 
行動版Facebook私訊 強制以Messenger分流
聯合新聞網/記者楊又肇
不少使用者近期透過Facebook App傳遞私訊時,應該不難發現會被強制導向使用Facebook Messenger App,或許與日後將進一步強化行動通訊軟體整合體驗策略有關。 ...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三):傳統媒體遭個人媒體挑戰
可憐的傳統媒體產業,還沒有在PC網際網路的餘震中找到喘息的機會,新一波來自行動網際網路的打擊又開始了。因為閱聽人不斷流失,傳統媒體內容生產者似乎再不能從生產內容上得到足夠回報,問題的關鍵在哪裡,而他們的明天又在哪裡 ...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二):APP 從生產到流通都是問題
行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可追溯到2000年,當時 WAP手機是黑白的,網頁只有文字。然而除日韓外誰都沒把市場做起來,就算手機網頁變彩色也一樣,直到賈伯斯把 APP作為行動網際網路的核心後市場才爆發。似乎,最適合手機上網的應用型態不是以瀏覽器加網站為中心的做法 ...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一):從智慧型手機到可穿戴式設備
每個人的身上都只需要攜帶一顆CPU ,雖然同時可以攜帶多個螢幕。這就是行動裝置最本質的特性,看不透這個本質的行動裝置(包含了智慧型手機與當下最熱門的可穿戴式設備領域),最終會被丟到歷史的灰燼裡 ...
 
數位之牆牆主,資深通訊網路產業工作者。本文著作權為數位之牆所有,歡迎傳閱。如欲用於商業用途請先來信取得授權,數位之牆保留一切權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