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研究員:李昀陞
FHIR,全名是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中文的全名叫做「快捷式醫療服務互操作資源」,是用來描述交換電子病歷與醫學資訊相關的資料格式、資料元以及應用程式介面的醫學資訊標準,該標準於2014年由醫療服務標準組織Health Level 7進行制定與提出。有別於先前的HL7 v2.x與HL7 v3標準,FHIR標準實作起來更加簡便,因為該標準採用了現代的網際網路技術,包含基於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RESTful架構風格(REST: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並可以選擇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或是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資料格式來表示資料的結構,該標準的目的為促進醫療資訊服務系統之間的歷史資料具有互操作性;同時,也讓第三方應用程式開發者或廠商能夠提供可整合現有系統之醫療服務應用程式。在本文中,會以臺灣重大傷病實作指引來一探目前FHIR在臺灣的最新發展。
FHIR基本元件介紹
為了讓應用系統開發者基於FHIR標準針對不同使用者情境進行正確實作,該標準推出了實作指引(IGs,Implementation Guides)的概念,實作指引能夠支援描述特定的應用情境與使用者案例,包含應用程式介面API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FHIR資源物件(resources))、程式碼系統(Coding System)、值集(ValueSet)與醫學專業術語(terminologies)之定義與使用的方式。實作指引能夠依據定義的應用與使用者案例進行發展出對應的補充規範(profiles),實作指引透過搭配補充規範能夠更確切的定義資源物件的結構,以及資源物件中的各個欄位能夠使用的值與對應的基數(cardinality)等。上述各個FHIR元件之間的關聯如圖1所示。
圖1:FHIR Profiles與Implementation Guides關聯圖
圖片來源:Firely部落格文章提供FHIR 補充規範與實作指引之關聯圖,https://fire.ly/blog/fhir-profiles-and-implementation-guides
重大傷病實作指引背景介紹
臺灣健保重大傷病實作指引(Taiwan NHI Catastrophic Illness Implementation Guide,TWCI IG)採用了定義在HL7® FHIR®(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標準中的建置實作指引方法,同時該實作指引建立基於FHIR R4.0.1標準之上,並繼承自臺灣實作指引V0.3.2版本(2024-12-12),以及更進一步定義適用於「重大傷病」所需要的資源資料(Resources)、資料項目、基數及資料類型(例如:文字、日期、時間與分類代碼)等。
該實作指引的專案背景為健保署所規劃的癌症重大傷病申請資料上傳機制,同時配合賴總統於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所推動之「國家癌症防治計畫」政策,該政策包含了次世代基因定序(NGS,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申報資料收載、癌症重大傷病申請、癌藥事前審查申請與癌症個案療效追蹤等癌症醫療資訊之數位轉型,期待透過前述的方法讓政策所需要的資料進行有效互通,並同時達成以病人為中心之完整的健康照護,該實作指引透過健保署「第三代醫療資訊系統建置」計畫建置重大傷病申請系統。
重大傷病實作指引案例介紹
該實作指引的使用者情境案例中主要的角色為醫院與健保署,醫院透過內部資訊系統與健保署重大傷病申請系統進行資料交換,交換資料包含重大傷病申請協助及透過共通傳輸平台批次上傳證明書文件,相關的使用者案例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臺灣重大傷病實作指引之使用案例示意圖
圖片來源:臺灣重大傷病實作指引,https://build.fhir.org/ig/TWNHIFHIR/ci/branches/main/index.html
在重大傷病實作指引中依據健保署既有的重大傷病申請作業分成送核、送核補件、申復與申復補件等流程,各個作業流程的描述如圖3的循序圖;而作業流程的流程控制圖如圖4所示,詳細的作業流程描述如下條列所示:
醫院開發的重大傷病系統或是醫院的資訊系統產生重大傷病申請證明資料。
醫院將已經產生的重大傷病申請證明相關文件上傳至健保署的重大傷病申請系統。
若重大傷病申請相關的資料符合格式,則健保署的重大傷病申請系統會回覆上傳成功訊息,而醫院端能夠查詢前述資料之上傳結果。
若重大傷病申請相關的資料不符合格式,健保署的重大傷病申請系統回覆上傳失敗訊息,並由醫院端查詢前述資料上傳的結果。
當重大傷病申請資料上傳成功後,健保署申請證明通過,由醫院端透過重大傷病申請系統查詢申請結果。
當重大傷病申請資料上傳成功後,健保署申請證明未通過,由醫院端透過重大傷病申請系統查詢申請結果。
圖3:臺灣重大傷病實作指引之作業流程循序圖
圖片來源:臺灣重大傷病實作指引,https://build.fhir.org/ig/TWNHIFHIR/ci/branches/main/index.html
圖4:臺灣重大傷病實作指引之作業流程圖
圖片來源:本文作者繪製與整理
FIND觀點
在本文章中,依據前述的重大傷病實作指引目的與介紹,綜合整理出以下三大重點:
系統功能一致性:透過FHIR的醫學資訊標準的一致性,讓重大傷病相關系統透過臺灣重大傷病實作指引進行一致性標準開發,並確保未來其他與重大傷病有關聯的系統功能具有一致性。
資料互操作性:為了要讓健保署與醫院能夠針對重大傷病資料具有互操作性,因此導入了FHIR醫學資訊標準之外,更基於前述的醫學資訊標準制定出重大傷病實作指引,透過實作指引中定義資料交換之使用情境,能夠讓醫院端了解資料交換的格式與方法,進而成功地將醫院的重大傷病資料與健保署建置的重大傷病申請系統進行交換,以達到資料互操作性的目的。
減少資料串接成本:為了能夠達成健保署與醫院之重大傷病資料的交換,健保署建置的重大傷病申請系統需要有能力與各個醫療院所進行資料的互操作性,因此透過制定重大傷病實作指引,規範出資料交換所需要的情境與對應的資料格式,這樣一來能夠讓健保署與各個醫院在資料串接上達成一致性的資料交換,同時減少重大傷病申請系統在開發上與資料串接的成本。
參考資料來源:
1.REST,R. T. Fielding and R. N. Taylor,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the design of network-based software architectur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2000.
2.臺灣重大傷病實作指引,https://build.fhir.org/ig/TWNHIFHIR/ci/branches/main/index.html。
3.癌症重大傷病申請導入FHIR專區,https://www.nhi.gov.tw/ch/np-3788-1.html。
4.國家癌症防治計畫,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12&pid=1094。
5.健保署之健保數位升級策略,https://www.ithome.com.tw/news/15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