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東寫西讀
本期索引
2025/07/01 第61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粉絲專頁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小編微手記
安靜之必要
「浦安市交通公園」貼出告示,要求參觀者保持安靜,以免驚擾到動物。(圖/X平台、取自網路)
圖片故事:根據日媒「LIMO」報導,日本千葉縣浦安市的一處公園裡,一張貼在爬蟲類展示室的警語近日在社群平台X上引起廣泛討論。告示以直白的語氣呼籲參觀者保持安靜,「直球對決」的說法令不少網友直呼痛快,也掀起大眾對保持參觀禮儀的思考。

發文者@manyamou分享了這張在「浦安市交通公園」拍攝的告示照片,內容寫道:「爬蟲類的展示場不是鬼屋,大聲喧嘩者請離開。」這句直白的「請離開」,網友形容為「充分表現出館方的怒吼,就是要這麼直接才行」,引來超過上萬個讚。不少人留言表示贊同:「這才對嘛」、「特地跑來這裡看,還大喊好噁心、太可怕」、「對展示方也太沒禮貌了」。

這張告示位於浦安市交通公園內的爬蟲類展示室。該公園設有多樣遊樂設施,如腳踏車、電動車等,也提供許多與動物互動的機會,包括觸摸小動物、騎迷你馬等。@manyamou表示自己是為了觀賞稀有的「靈貓科動物熊貍」而來,剛好發現了這張充分表達館方怒火的告示。

爬蟲類大多為夜行性動物,對聲音敏感,因此展示室內通常需保持安靜。雖然該公園平日人潮較少,但因免費開放,假日時常人聲鼎沸。張貼這類警告,正是為了減少動物的壓力,確保牠們能生活在穩定環境中。提醒前往參觀的民眾,觀賞動物時,應尊重牠們的生活習慣,遵守規範,才是真正友善的互動。

本周五問:

1.回想你在公共場所(不限於動物園或公園),是否曾「不經意地」喧嘩或沒有注意周遭環境?
2.如果你的朋友在參觀爬蟲類展示室時吵鬧,你會如何讓他理解安靜的重要性?
3.文中公告觀賞動物時應「尊重牠們的生活習慣,遵守規範,才是真正友善的互動」。除了爬蟲類,這句話還能應用在哪些方面?
4.作為社會公民,我們應如何避免讓公共場所的管理者產生「怒吼」的狀況?
5.浦安市交通公園免費開放,吸引許多人潮。依你觀察,免費是否會讓人們降低對自身行為的約束?「免費」與「責任」之間有什麼關係?

7月3日/周四中午12:00截稿,獲刊登者贈小禮一份,另選特別獎贈神祕禮,本期禮物於暑假之後寄送。網址:udncollege.udn.com

 
閱讀知天下
高溫威脅學習
文/陳韻涵輯
因應氣候變遷 英教育機構籲政府速採行動

新聞故事:英國教育部19日公布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帶來的高溫與水災風險,威脅校園安全與學生的學習品質,若未即時改善校舍與防災設施,時至2050年英格蘭的學生平均每年可能損失多達8天上課日,校長和教師呼籲政府盡速採取行動。

英國氣象局與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共同分析的研究指出,即便氣溫未達極端水準,炎熱天氣仍會降低學生整體的學習專注力。

若未積極改善校舍通風等措施,夏季炎炎、氣溫持續上升會讓教室愈來愈熱,影響教學效率。研究指出,時至2050年,酷熱天氣可能讓學生平均每年損失8天到12天的學習日。

除了高溫之外,水災風險同樣令人憂心。這項由英國教育部「氣候變遷調適校園試點計畫」出資、總預算共460萬英鎊(約台幣1億8424萬元)的研究報告顯示,逾33%的國高中和20%的小學正面臨學校建築遭受地表逕流、河川或海水淹沒的高度風險,而所謂的「高風險」是指每年發生水災的機率大於3.3%。

英國全國校長協會(NAHT)秘書長懷特曼(Paul Whiteman)呼籲政府優先投入資源,整修老舊的教室與校舍。他說:「學習環境若過熱或過冷,加上校舍無法因應劇烈天氣,將對學生健康、安全與學習專注力造成負面影響。」

懷特曼建議政府推動長期減碳政策,維持氣候穩定,另贊助學校增設太陽能板、改善校園建築的通風與隔熱情況並修繕漏水,提升校園應對氣候變遷的韌性與適應力。

英國全國教育工會(NEU)秘書長克貝德(Daniel Kebede)示警,極端氣候對教育的衝擊迫在眉睫。他說:「這項研究結果令人擔憂,若我們的教育體系不盡快提升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將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效。」

政府發言人說:「氣候變遷是全球挑戰,官方已採取積極行動,減少氣候對教育的影響,避免教學中斷。政府的10年基礎建設策略預計在2034年到2035年間,投入將近200億英鎊,重建全英超過750所學校,不僅將讓未來的新校舍具備氣候適應能力,也會達成淨零碳排放的目標。」

 
話題補給站
18世紀的台灣
文/記者陳宛茜
清乾隆臺灣地圖(局部)卷末,除了常見的地理要素,還記錄當時對海域的觀察。(圖/故宮提供)
故宮院藏清代彩繪圖列重要古物 抹香鯨、八尺門港已入圖

文化部近日公告,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一冊79件,及《乾隆臺灣地圖》1件,共計2案80件指定為重要古物。故宮表示,今年故宮百年院慶系列特展,北部院區6月21日至9月7日將推出「宮樂響起︰文獻中的宮廷音樂」特展,規畫展出《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部分彩繪圖;而《乾隆臺灣地圖》預計於未來相關主題展覽中展出,以圖文為史細說18世紀台灣的故事。

故宮表示,典藏《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為清代紙本彩繪圖文冊,共計79幅,包含39幅彩圖與40幅圖說,多採「一圖一說」形式對照呈現。

本冊由清乾隆年間台灣府知府蔣元樞編繪,故宮表示,記錄其1775年至1778年任內,在台灣興建寺廟、府署、軍事、教育、民生等各項建設成果。

故宮表示,透過這批珍貴的圖文資料,現已不存的中管衙署、台灣佐屬公館、鹿耳門公館、臺邑望樓、彰化縣望樓等歷史建築重現紙上,而天后宮、城隍廟、台灣府學等現存建築呈現當年原貌,展現18世紀中後期以台灣府城為主豐富的人文地景。

《乾隆臺灣地圖》為傳統手繪青綠山水畫風格,地理方位採上東下西,左北右南,描述範圍東以山為界,西臨海,北至花屽嶼,南至碼磯頭,呈現台灣本島自然及人文景觀,同時涵蓋澎湖群島在內的台灣西岸近海島嶼、沙洲、礁石等。

圖中除了以實景式符號,繪註中央山脈以西的地貌景觀,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脈以東、地圖上方空白處,依序書寫多處原住民聚落名稱,說明繪者雖未具體繪出地景,但對於「山之後」的部落分布已有相當認識。

此外,在卷末台灣北部區域,除了常見的地理要素,圖說中還記錄當時對台灣海域的觀察,如可吐出「龍涎香」的「海翁魚(鯨魚,應為抹香鯨)」,或早年紅毛船出入的「八尺門港」常見「五色魚」等描述,皆能展現台灣地方特色。

 
作文小錦囊
聯合報寫作教室—心理觀察術
文╱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呂倩如
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是寫作的本質,但有時,情感哽在喉頭,卻陷入一種「筆墨難以形容」的窘境。其實,那並不是缺少詞彙,而是我們缺乏一套能觀察、整理自己情緒的工具。

如果我們能以心理學的角度覺察並表達情緒,文章將會更立體、剖析情感也更有頭緒。可從三個練習開始,學會將自己的情緒轉化為有層次、有力量的文字。

列出三種情緒變化

大多數人寫經驗時只寫「那天我很生氣」,但真實情況中,情緒會隨時間變化。我們可以從這種情緒流動的過程中,擷取三個節點、不同狀態的形容詞,將情緒動態寫進文章,可以讓內容更貼近真實、也更引人共鳴。

例如:「走進教室前,我滿心期待。考卷一發下來,我愣住了,題目比預想的難太多。交卷時,我只剩下自責與一種說不出口的沮喪。」從「期待」到「震驚」再到「自責」,三種情緒讓這個經驗變得更真實。建議同學回想一個事件,列出當時的起始情緒→發展過程→最後留下的情緒,再以這個順序寫成一段,便會極富層次。

運用心理詞彙命名

「我很難過」是初階說法,但如果能更精準地說出:「我感到被忽略/無力/被誤解/挫折」,這樣的文字便能帶來更深的理解感,這也是心理學裡的情緒命名技巧。

例如原句是:「我看到他和別人一起走,覺得很難過。」加強後可以這樣寫:「看到他和別人一起走時,我突然湧上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好像我對他來說根本無足輕重。」這樣的表達,不但讓情緒更精確,也讓讀者更容易進入作者的內心,產生共鳴。

運用文學元素投射

閱讀文學作品時,將他人的情緒與自己經驗連結,這也符合心理學中的「投射效應」—我們會把自己看不清的情緒,寄託在角色身上。

例如:「讀到王羲之〈蘭亭集序〉所說『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我聯想到那次與爺爺告別後,第一次感受到時間的不可逆。那不是驚慌,而是一種明白人生不會永遠停留在某個節點的清醒感—這與王羲之在盛會中感悟無常的心情竟不謀而合。」這樣的取材,是我們讀懂了一位作者的情緒,多了一種理解自己的語言。透過「感受他人→鏡映自己 → 表達情緒」的思路,你會發現,每篇課文都可能是一面情緒之鏡。

有些人以為作文靠的是背誦和模版,其實更長遠的能力,是能夠表達內心真實狀態的覺察力。當我們能拆解自己的情緒、使用更精確的心理語言、找到與文學的對應關係,就不怕情緒太複雜、太混亂,因為寫作,已成了一種療癒與成長的旅程。

(本文由聯合報寫作教室提供)

●想知道更多寫作技巧嗎?《40週寫作覺醒影音書》不僅集結聯合報寫作教室專欄,更新增教師解析引導影音課程,只要跟著扎實完成40週的寫作訓練,就能擊破練習困境,聯合學苑教育商城現正優惠中。

 
活動報馬仔
【我的永續行動日記】徵件中

即日起到9/15,《好讀》邀你將日常實踐的實際行動填入紀錄表中,並邀請他人共同響應實踐永續行動後,詳實記錄撰寫改變的歷程與想法,完成學習單後將原稿寄至主辦單位,或者透過數位投稿繳交作品。

分組:國小中年級組、國小高年級組、國中組
甄選:各組別徵選佳作及入選各5名
獎品:好讀周邊禮品及7-11商品卡等
詳情:請看聯合學苑

 
訊息公告
AI判讀,救回心肌梗塞的他!醫學中心AI前線應用一次看
一早8點多,52歲的小林在家中運動,突然頭暈目眩、胸部撕裂痛。救護人員將他抬上救護車,立刻施作心電圖,10秒後,AI判讀系統發出警示,螢幕跳出一行讓救護員繃緊神經的紅字──「STEMI」。這五個字母,對應的是致命風險高、被稱作急重症頭號殺手的「急性心肌梗塞」。在這場與死神的賽跑中,小林得以驚險回魂,是因為他坐上的救護車,配有中醫大附醫「智救心」AI輔助診斷系統。

文憑不出色 怎麼反敗為勝?
在大學生、碩士生滿街跑的年代,文憑不夠漂亮的人,求職若想脫穎而出,就得訴求個人特質與未來潛力。等到正式工作後,再用優異的工作表現,徹底擺脫學歷包袱,在新回合的人生比賽中反敗為勝。
 
 
聯合報系教育事業部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 │ 電話:02-86925588 │ 傳真:02-86433968│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