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幹嘛買這麼多?不是都一樣嗎?」朋友站在我的衣櫃前,忍不住搖頭。
我看著那一排羊毛大衣——短版的俐落、長版的安靜,駝色的柔和、墨綠的沉穩、黑色的果斷——忍不住回:「不一樣啊!」但要我解釋哪裡不一樣,又說不上來。對我來說,它們不是衣服,是我的寶貝。
有的留著紅筆批閱的痕跡,有的袖口藏著咖啡的香,每一件都像是一個時期的自己。有時我打開衣櫃,看著那一列顏色相近的大衣,會不由自主地微笑,我知道那其實不只是收藏,但卻不被他人理解,並視為怪癖。
在別人眼裡多餘、難以認同,卻是我們不沉默於世界的方式,如同學測那題〈關於52赫茲,我想說的是......〉。那是一頭聲音特別高的鯨魚,牠的歌太尖,其他鯨魚聽不見,許多學生看到題目時,第一個念頭是:「牠好孤單。」但如果只寫孤單就太可惜了,寫作的深度,不是悲傷得多深,而是能不能從悲傷裡,看見理解與力量。也許那頭鯨魚早已明白,真正的意義,不在於被聽見,而在於仍願意唱。有一次課堂中,我問學生:「你覺得那頭鯨魚,會不會其實很勇敢?」他想了很久,說:「也許吧!牠還是繼續唱啊。」那一刻,他從「被誤 解」轉向「仍然選擇發聲」,這就是反思。
我常和學生說,內容有深度,其實就是在轉折的段落做到「思考經歷的每個剎那」,不是為了漂亮的句型,而是要帶出價值、意義與洞察,文章的立意才會深刻。不要只停留在「我以為......後來才明白」的句法,而是要從經驗提煉出價值與領悟,從這件小事裡,看見更大的意義。
比方說,「生活上愛整潔」要能寫到「人生態度或價值的提升」,像是:「我不是在對抗灰塵,而是在學習與不確定共處。」這樣的句子,比「我很棒、我收穫良多」更能打動人,因為那是自己深挖過往回憶的過程。
寫作如此,生活亦如是。回到我的大衣,那些被稱為「怪癖」的堅持,其實是我人生的儀式感;就像52赫茲的歌聲,別的鯨魚聽不見,但那不代表牠的歌沒有意義。所以,別急著把怪癖藏起來,那正是自己獨特的頻率,下筆的魔法素材。
(本文由聯合報寫作教室提供) ●想知道更多寫作技巧嗎?《40週寫作覺醒影音書》不僅集結聯合報寫作教室專欄,更新增教師解析引導影音課程,只要跟著扎實完成40週的寫作訓練,就能擊破練習困境,聯合學苑教育商城現正優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