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NBA台灣  網站總覽  
Q博士科普電子報
2017/12/11 第9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主編的話
精選科普
科技新知
影音快遞
活動快訊
 
主編的話
水與生活
科技大觀園
近年來氣候變遷,極端氣候事件在全球各地頻傳,再加上人類長期以來為了追求經濟發展,造成土地不當利用,洪水與缺水的規模更大,而且更為頻繁。衝擊層面除了水資源、生活安全及產業外,還包括健康、社會、經濟、政治等層面的問題。

水是萬物的起源,生活各項事物都離不開水。若沒有水,食衣住行都會受到影響。本期Q博士科普電子報以【水與生活】做為主題,帶大家一同來認識水資源

 
TOP
精選科普
水與生活:水與氣候
科技大觀園
水在地球上的分配與移動透過水文循環達成,太陽持續供應能量驅動著這個生生不息的過程。透過蒸發,水從海洋與地面傳送到大氣,而大氣中的水氣凝結成雲,藉由降雨回到陸地上改變土壤濕度與地下水含量,或降至海面與海水混合改變其鹽度與環流,這個過程就稱為水文循環。由於地球上溫度與壓力的改變造成水的三態變化,連結了地球系統裡的水氣、雲、海洋、湖泊、植被、積雪、冰川等各種儲存庫,水的循環過程與氣候的型態息息相關。

然而,人為干擾的作用像是砍伐森林、都市化、人為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等,在全球水循環的時空變異上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全球的氣候模擬與天氣預報上,讓科學家最頭痛的就是水在氣候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水與氣候間的交互作用。如果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水在海洋和大氣、大氣和陸地、海洋和陸地之間交換的物理機制與過程,以及氣候的自然變異和人為所引起的氣候變化,將可以大幅地提升氣候模擬在季節變化與年際變化中的準確度,這也是目前科學家的一個重大挑戰。

更多內容請點我

 
TOP
科技新知
chase your dream 守護自行車安全的「ChaseWind」
科技大觀園
拜近代科技的進步,隨身型電子通訊器材日漸普及,有越來越多的騎士,會在騎自行車時,使用「電子裝置」;據統計,在美國約有三成以上的騎士,有此習慣。雖然,市面上已有許多設計良好的支架或裝置,讓騎士可方便安置各式電子產品在車輛上,以提供騎行的運動數據、及地圖導航等資訊,但是騎士仍須低下頭,分心查看螢幕;這個小動作,往往就是造成車禍的最大主因。

「ChaseWind」團隊的成員,是一群愛好自行車運動的資訊界精英;執行長 蘇彥彰先生,對於自行車的騎乘安全,曾有慘痛的經驗:有次在騎乘時,因為要查看某個資訊,故把視線從前方移開一剎那,剎時間便發生了意外。「為什麼我們不能把所需的資訊,整合、顯示在我們的面前?」,這是蘇先生發生車禍之後的發想,以騎士安全為出發點的「ChaseWind」產品,也以此概念為核心,迅速被研發面世。

更多內容請點我

 
TOP
影音快遞
大有「蚊」章
科技大觀園
透過對古生態的認識,了解台灣生物多樣性的成因,而蚊子這種惱人的生物,在漫長環境變化的過程中從未缺席,今天我們將透過蚊子這小生物,來探討台灣環境的問題。

主持人:何佩玲

與談人:臺灣大學地質學系 魏國彥 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蔡坤憲 教授

更多內容請點我

 
TOP
活動快訊
農業科技創新與環境永續 -【週末Let's go!分享大師視野】系列科普講座
科技大觀園
18世紀工業革命後,科技快速發展,人類的生活越來越舒適、便利,但伴隨而來的,卻是大面積的農林地過度開發利用,造成環境破壞、生態系劣化與氣候變遷等環境議題的出現。人類對環境予取予求近一世紀後,才開始注意到:『我們的生活環境改變了』!因此,環境議題逐漸受到重視,大家也開始思考,如何藉由科技創新與研發,來減緩文明發展對環境與生態所造成的衝擊。

相對於工業,農業對環境是較友善的。「農為國之本」,係國家發展與人類永續生存的基礎。農業生態系除了提供糧食外,同時也具有生態、生活、調適微氣候等服務功能。此外,臺灣地區栽植面積約占全島面積1/5的水稻田,更具有涵養地下水源之功能。2015年法國提出『千分之四倡議』,呼籲全球農地在有效的經營管理下,每年可增加4‰之土壤有機碳含量,將能抵減人類因使用化石燃料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之逐年增加量,亦顯示農業在減緩氣候變遷的關鍵角色。

然而,隨著農業的發展,若超過環境之承載量,也同樣會對環境與生態造成衝擊。早期農業因種植技術未達成熟,受到耕作模式、地形及氣候因素等限制,農業發展對自然生態與環境之衝擊較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受到綠色革命的影響—穀物品種改良、灌溉模式改善、化肥與農藥的大量使用及農業機械化,雖使糧食產量提高,但也造成土壤退化、水污染、地下水位降低、溫室氣體大量排放、生物多樣性的消失等環境與生態問題。近年來,推動之友善環境農法,如:自然農法、有機農法或無毒農法等,亦或是應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農藥等,或是發展循環農業等科技研發,皆有助於環境永續經營。

.時間:106/12/15 (五) 14:00~16:00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多用途劇場/紅廳(**報名人數較多時,會更換演講廳,請聽眾們於演講前,隨時注意網路公告**)

.免費參加:因座位有限,歡迎個人或團體提前報名

.主講人: 陳駿季 所長 / 行政院農業試驗所

.活動聯絡人:助理 鄭琼馨 / 04-23226940分機519

講座詳細資訊請查詢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go.masterview

不克親至會場聽講者,線上直播服務:

https://goo.gl/8QoSfT 歡迎點閱觀賞

計畫網址:

http://www.facebook.com/go.masterview

歷年演講線上觀看網址:

http://knowledge.colife.org.tw/weekendshare

點選週末分享大師視野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