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旅行Bon Voyge電子報】邀您啟動旅行夢想,傳達旅行主題化的新概念,賦予每一次旅行新的觀點與玩法! 【兩岸商情電子報】提供兩岸財經要聞、理財投資、藝文旅遊等內容,讓你快速掌握大陸最新趨勢!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10/07 | 第3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feature
•art news
 
•活動快遞
以生活為詩,用詩體驗生活
文/小編
多數人總以為,「詩」是專屬於文人的玩意兒,離我們的生活非常遙遠,卻忘了詩其實是與生命相互映照的存在。記得社群網站上的一篇圖文分享,古人作詩1%是對人生或奇景有所感悟,1%是酒後吐真情,其餘98%是因為被貶官了所以心頭不爽要罵一罵執政者。當然,這是有點誇大的玩笑,卻能看出詩與日常生活的貼近;物換星移,我們不再使用那樣的字句詞語,然而,洗澡時不經意哼出了自己從未聽過的句子;對於生活中的紛擾,忍不住咒罵諷刺了幾句;昨晚夢到的畫面;公車、捷運上的聲音;突然察覺今天的天空真美等等,這些未經提煉的素材,都是詩的能量與詩的過程。
 
 
把生活作成詩: 臺北詩歌節
文/Wen 圖/黑眼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今年的臺北詩歌節以「生活給我的詩」做為策展主題,其中的大師專題,除了與大眾分享波蘭詩人辛波絲卡與魯熱維奇的詩作魅力,也將難得地展出辛波絲卡的拼貼畫作,辛波絲卡除以文字創作之外,也利用當時可得的素材進行明信片拼貼畫作,做為節慶賀卡寄送給朋友。她的拼貼作品直接取材於生活並以幽默的手法反映、顛覆、逃離嚴肅的現實與生活,與她的詩可說是一體兩面,同時也呼應詩歌節「生活給我的詩」-生活無所不詩,亦無所不能作成詩。

波蘭詩人辛波絲卡的詩作魅力

與詩對話,跟詩同居

詩的創作並不只侷限於文字,現代詩不斷拓展腹地,與其他藝術形式進行各種跨界對話,例如今年的開幕表演《千百條河流的風景》,組合語言舞團將以舞蹈為肢體的詩作,和臺灣現代詩進行對話,兼具詩人與歌手身分的羅思容也將演唱周夢蝶、林亨泰及黃粱詩作譜寫的歌曲,並邀請臺灣與國際詩人同台誦詩。

詩歌節自07年開始每年舉辦影像詩的徵件活動,至今已累積許多有趣的作品,但相較於文學改編的電影,影像詩的創作還並不多;策展人鴻鴻與楊佳嫻表示,在poetry film這個詞彙流行之前,世界各地的影展已不時出現以詩作為改編對象的短片,影像是直面現實的藝術語言,詩則是經過剪裁的高度凝練語言,兩者形成的巨大張力,是影像詩最迷人之處,也是影像創作者最艱鉅的挑戰。

今年除了持續多屆的影像詩及針對青少年的綠生活徵件詩選活動外,其中最特別的是「帶詩人回家」企劃徵件,打破詩人與讀者之間的施受關係,以行動藝術的形式,直接進行生活中的參與及介入,由讀者帶領詩人,讓詩人臨時進駐入讀者的生活。而聲音詩的創作,也是一種將採集累積的日常生活素材轉化、精煉為藝術語言的方式,藝術工作者夏爾貝內甘與澎葉生將以「聲音詩行動」計畫,創造出觀眾/聽眾都能參與生產、見證的過程,體驗將以行動儀式化後生活將成為某種詩的印刻。

開幕表演《千百條河流的風景》

該起身烤派了

「歌謠」的形式,是自古以來最容易貼近人民、感染力也最迅速最直接的形式之一,今年的「詩演出」活動,邀請各世代臺灣詩人與代表性的獨立歌手、樂團,讓觀眾藉由音樂與詩歌,更深入了解在這塊所生長的土地,這30多年來,他們是如何與社會對話、吶喊、並「唱自己的歌」。另外,俄籍吟遊歌手葉蓮娜芙荷洛娃將演唱多位俄國知名詩人作品,與年輕的臺灣音樂人王榆鈞合作演出,讓民眾體驗一場如寒暖流交會般的詩樂對話。

若這些看似都還不夠「生活」,那麼或許「生活詩路跑行動」可以滿足、刺激,平時沒有讀詩習慣的民眾,結合環境、詩、與劇場,讓邊走邊演、隨時集合或解散的行動,成為機動的「詩劇場」;如同生活-詩的靈感,永遠不知何時會有驚喜突然強迫你中獎。

辛波絲卡〈詩人之夜〉最後這麼寫著: 帶著熱情之火 但是不要太過頭 因為派會烤焦的/喔謬思 我們開始朗誦吧。

策展人說:「生活就是我們的餐桌與廚房。」那麼,詩就是你的麵團、你的火爐、你的餡料。所有材料、工具、場地都有了,你只需要決定的你要烤些什麼派,並起身用力跟謬思玩耍。

Data

2013臺北詩歌節

活動日期:2013/10/19-2013/11/10

更多內容請查詢http://poetry.culture.gov.tw/

超親密小戲節呈現迷你版實驗劇場

整理/ 編輯部

邁入第4屆的「超親密小戲節」,由飛人集社劇團與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再度合作,透過「少/小/親密」等關鍵字連結生活和表演藝術,與偶戲高手和國際大師零距離的接觸,讓群眾挑戰迷你創作,不再只是被動地觀看。其中以「走路」取代「中場休息」,觀眾化身為小旅行團的成員,在移動中發現觀看城市的另類視角,也突顯緊密、深度互動的初衷。「走路看戲,看戲走路」雖是較為鬆動的觀賞模式,卻能在日常生活場景形成對話,進而從製作和創作達到「複合式偶戲實驗平台」的目標。國際節目包括荷蘭紙劇場經典大師Grims《循環》的相關作品、荷蘭夢想劇場《丑角之夢》、美國克里斯葛林與艾琳歐爾《蛇來的那一天》。國內節目則推出重新演繹陶土的當代偶戲《陶氣》、台原偶戲團羅斌與伍姍姍的全新創作《女人回家的地圖》、台灣操偶之神薛美華與小劇場導演傅裕惠的《在肉鋪裡學寫一首詩》等等。使用素材多元,生活物件、多媒體產品成為主角,內容反應從個人到整體意識層面的不同議題,表現手法則維持一貫的輕薄短小,卻可持續發展的特色。活動期間為10月4日至13日,以「永康街區」、「大稻埕區」、「溫州街區」為主要範圍,在餐廳、咖啡廳、畫廊與複合空間等,共構一個微型的當代偶戲實驗場。

打造嶄新的雪梨市中心
整理/ 編輯部

未來10年,雪梨市中心以及喬治街(George Street),其主要的南北向幹道,將展開一場藝術性的大改造。為了實踐雪梨城市永續發展的承諾,2014年新南威爾斯州的地方政府將沿著喬治街架設輕軌,串聯雪梨市的核心與市郊;伴隨該硬體公共建設而來的,是較為軟性的公共藝術計畫,一個重新型塑城市核心、夾帶緩衝意味、長期的整體規劃。藝術創作、舒適的街邊歇腳與遮蔭處,以及城市綠化,將聯手以富創意及溫度的設計,構建一方人群願意駐足休憩的場域。雪梨城中的公共藝術計畫,勢必須將已經相當優異特出的城市建物,以及在地既有的文化資產納入考量,方能打造出市民得以共享、認同並感到親切的新地貌。雪梨城期許這些新的藝術計畫,能夠真正地織構進城市紋理當中,帶來實質的影響力,並且成為居民熟悉,全球的造訪者足堪辨識的地標。

http://www.cityartsydney.com.au/

>藝術地圖系列講座
「數位跨域系列講座」

10/12(六) 14:00-15:30 數位藝術工作坊:DJ都在做什麼?
講者:黃傑妮&李仕翔/數位音樂創作者

10/18(五) 19:30-21:00 當代京劇的科技「蛻變」
講者:當代傳奇劇場、江元皓/科技藝術工作者

10/26(六) 14:00-15:30 數位藝術講座:《Thief》科技偷走我們的生活?
講者:Darren Tesar/美國新媒體藝術家 》

 

講座不收費,唯名額有限,歡迎報名留座。

------------------------------------------------------------------------

洽詢電話 02-2597-6885#12

電子信箱 press@artmap.com.hk

場次詳情與報名 請見 Art Plus TW臉書粉絲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