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不知道要去哪裡打牙祭?一個人可以去哪家咖啡館坐坐?就讓【迴紋針.食攝幸也週報】當你的美食千里眼! 【Mr.6•網路趨勢報】集結Mr.6精彩部落格內容,快訂閱【Mr.6•網路趨勢報】,讓你不錯過任何精彩文章!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7/13 | 第6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feature
•art news
 
•活動快遞
 
按圖索驥──藝術地圖之必要
文/小編
本期專題探討各城市間多元的「藝術地圖」刊物與出版品,並收集歸納其不同元素。 台灣藝術家朱盈樺,將製作藝術地圖的方式變成一種創作行為,或者說是以創作的方式製作地圖,並藉此探討社會的權力分配;我們抵達某處,總被各大城市藝術地圖上所設定好的方向牽引與導航,有沒有別的路徑是源自於我們自身的方式和語彙,讓我們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軌跡?
 
當「藝術地圖」作為一種創作 朱盈樺
文/黃奕瀠 圖/朱盈樺提供


朱盈樺簡介:2011年英國西敏寺大學媒體藝術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創作),任教於師大美術研究所。《機本工》研究員C,最喜歡的事是扮家家酒。

搬遷與移動,或許是朱盈樺藝術構成,亦是藝術之源由。她的作品多與城市、旅行、移動和地圖相關,在搬移的軌跡中探索城市、空間甚至於人的生活,例如在固定時間以即可拍記錄自己在東京、台北、巴黎、新加坡與倫敦的駐村與旅行的作品「平行記憶」,就是12周的縮時紀錄,累積三百多張的城市生活剪影。

人生的移動與遷徙

「我對城市的興趣,可能來自於我無法明確道出自己是哪裡人。」父母家在嘉義,人在台北成長,朱盈樺出國讀書七年半後回來,家已搬到桃園,而她在台中教書,「許多人都跟我一樣,可能父母屬於某個地方,自己在城市長大、出國唸書,一直在不同城市中移動,最後也難以指認自己屬於哪個城市。哪裡是家,哪裡也不是家。」

走上藝術創作這條路,也與搬遷相關。2008年國美館雙年展以家為主題,朱盈樺「搬家」這件作品被選進去,讓她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當藝術家,便開始投件,開始了她的駐村經驗。

「我在倫敦讀書時常搬家。」朱盈樺解釋,有時是自己要搬,有時是住的地方發生一些狀況,求學這七年之間就搬了十幾次家,每次搬家都是一次從頭來過的經驗,「當你打包好,把東西搬出來時,原本住的地方還原它本來的樣子,宿舍還是宿舍;當你把自己的東西搬到新的地方,那個地方又變成你的地方。」她認為房間是私密的空間,但搬運過程的轉換卻產生直接衝擊,讓原本熟悉的地方瞬間陌生,而陌生的地方沒兩天就感覺親密。「因為搬家而開始的「移動」,被視為一種萃取、過濾、作祭的過程;將熟悉和記憶從這個空間搬到那個空間,打包/裝箱/搬動/擺放/佈置。」

帶得走的游移記憶

朱盈樺透過她在異國搬遷移動過程中產生的情感投射,尋找屬於「家」的安定與認同,創作靈感來自傳統喪禮過程中, 那些紙張製作而成的日常生活用品,於是根據這概念,先用數位相機拍攝家的空間與物件,再將平面照片轉化為立體模型物件。「我用針孔相機去拍。」她解釋,尺度很小,只有8*8公分,觀看者不一定明白這是模型做出來的,但有小小的細節透露,例如鏡子是錫箔紙作的,看起來是真非真,「這作品是發問:人可以帶著走的記憶有多少。一個人跟一個空間的親密感來自哪些地方?」

1980年次的朱盈樺高中時期,因為著迷於電影「猜火車」而報考政大廣電系,不料發現自己無法掌握聲音與光影元素,隨後又因修習攝影相關課程,啟發了她對視覺文化的興趣,便出國修讀攝影與城市文化,走上以攝影觀看城市這個方向。

雖然在不同城市間遊走,但朱盈樺旅行並不會看旅遊書,也不依據地圖,而是亂晃好自然感受城市。「我以前作品和城市有關,但和地圖關連沒這麼強。從沒思考地圖這件事。」她轉向繪製地圖,是從台南駐市經驗開始。在國外讀書七年半的朱盈樺,如同其他留學生一般,離開後都會想自己的根在哪裡,彼時台南草埕工作室邀請駐市,給了她一個與家鄉重新建立關係的機會。

地圖的公眾與私人性

別於其他駐村駐市經驗,草埕的計畫強調與在地人互動,朱盈樺便得擬出這樣的創作計畫。「去台南,就是吃,很多人都會跟你說吃。」朱盈樺表示,這幾年台南很夯,每個人都會說到台南要吃什麼,或是問你怎麼沒去說什麼,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小吃地圖,台南人自己呢?「城市都有自己的公共意象,想到它就會聯想到什麼,例如想到淡水就是夕陽。可是當地居民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是造成城市速度、氛圍很重要的一個元素。」她不免發問,公眾和私人的界線是會是甚麼?便希望能夠找到中間那層媒介。

「我以前作品比較直覺和直觀,就像是翹課,如果在上課時間去公園轉半個小時,會覺得自己賺到了。但若無所是事半年,卻覺得失去自由。」因此,這次她替自己建立類似大富翁遊戲的規則:訪問台南在地人,詢問他們和「記憶」最相關的台南食物是什麼,再請他們描述所謂「台南人」的模樣,最後再讓他們畫一份地圖,「我依循地圖漫遊行走。當參與者所分享的故事將城市空間劃下各式時空切面,而我則透過攝影的方式,觀看他人記憶裡的台南。」她根據參與者對台南人的描述,路上隨機找到下一個在地人,以接龍的方式繼續這趟城市晃遊。

路長在嘴上

朱盈樺表示,這些故事都和食物有關,但他們所講的也不只是所謂的美食,而是這座城市裡發生的日常生活,包括人對地方的情感聯繫、對記憶的詮釋與想像、對城市發展的觀察和註解。但她坦言對這城市不熟,觀看會比較表面,剛好當時對地圖產生興趣,也收集地圖資料,便以地圖作為方向。在這兩個月內,根據這些規則,她收集23位在地人對食物的記憶。

例如,她訪問一個廟公後,廟公指引她到國華街,「那裡很多老人。」朱盈樺便在國華街一個麵攤前,找到一個在家門口坐著的九十幾歲老人,而老人畫的地圖非常有趣,「街」這個字不僅被他左右拆解,「華」這個字也變成二十、雙十等數字表示,「加起來總共五十一,老人便說,日本統治台灣五十一年。這是很居民的詮釋。」老人提到路名,也常有已經不存在的舊路名,他的記憶停留在某段時空中。

除此之外,她到安平時,當地人也跟她說觀光客都吃什麼,但他們平常吃便當。「這超越了城市本身,超越了台南本身,而是生活本來就是這樣,例如我們會覺得巴黎就是如何,可是那地方不一定是這樣,每個旅客的經驗都很隨機,如同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裡說的,這些都是很隨機的拼湊,出於對這些地方的印象,你也沒辦法作太多,就去感受這些拼湊出來的意向。」

國華街老人的訪問經驗,也讓她對於作品有所反思。因為老人太老,說話小聲不清楚,只是有人和他聊天,他便會一直說,朱盈樺必須非常專注看著他,「攝影是一種觀看,可是當你沒得看時才會真正看到什麼。攝影需要機具,需要相機,但相機就擋在你和環境或被攝者之間。當我都聽不懂、無法對話時,界線反而不見了,因為必須要放開自己好感受那個當下。」

標誌你我之間的座標

《跳 • 台南》是另一個地圖相關作品。朱盈樺利用遊戲跳房子的形式重新解構台南中西區地圖,在臨時搭出的展場空間劃出跳房子的路線,在特定點上擺置類似望遠鏡的觀看機具,裡面是不同的3D影像,而這些影像其實是對應中西區地圖的不同地點。

「一座城市的建築與街道,經過理性且制式的方位標注後,可以成為一份讓大眾使用的公共地圖。然而,公共地圖所提供的資訊卻無法完整表達人們對生活的感受、也無法再現旅人於城市閒逛散步時的身體感知。」朱盈樺解釋,無論是在地人或旅人,大多透過身體移動在城市裡建立空間與自己的關係,並在過程當中以自己的方式堆疊城市面貌,為街頭巷弄的角落劃下有形與無形的標記。

「《跳 • 台南》這件作品以遊戲「跳房子」的隨機概念出發,邀請觀者進入作品當中,透過機具觀看藝術家詮釋的城市景象,以身體感受在城市空間的定位與方向,重新建構對城市的認識與想像。」

朱盈樺以模型製作並設計些影像,例如保安路的天空是紅色的。「攝影給我們先入為主的觀念,我們還沒看就已經知道要看的東西是甚麼了,像看保安路不會發現那是紅色。」她發現到不同人對於影像的反應不同,這讓她反思:「創作者的主控權在哪邊,位置在哪邊,資格是什麼?」

「我以前攝影創作,現在開始地圖,都會思考創作的主控權是什麼,是否讓渡給機器或其他人,可能性似乎更多。」朱盈樺表示,現在的攝影與十年前不同,攝影與技術和時代有關,如今已不是門檻,現在影像太多,如何對待影像的思考,比如何拍下好照片重要。而拿出針孔相機作地圖則讓她反思,攝影和現代人關係是什麼?

藝術地圖怎麼看?

現在的朱盈樺收集很多地圖,例如正在紐約駐村的她,便按著這座城市的藝術地圖觀看展覽,「這些地圖將在若干年後會成為百科全書似的資料,讓人知道這時間這城市的興趣是甚麼,傾向是什麼。」

她對藝術地圖的定義,是提供藝文資訊的地圖,是藝術與地圖。還有一種地圖則是地圖與設計的關係,朱盈樺對地圖產生興趣後,做了不少研究,例如十七世紀大火後的倫敦重新建造,便產生了一份新地圖,而這地圖予人理性安穩的感覺,但跨進十八世紀,這座城市也過度到現代,新地圖下方畫有許多拿著財寶的小天使,以象徵大英帝國的偉大,「因為許多地方都拿著財寶進貢大英帝國。」朱盈樺解釋,藝術設計介入地圖,不只在地圖顏色設計與美學,呈現設計者品味,還有這城市如何被使用,使用的樣子是什麼。

「 有個英國插畫家Harriet Russel曾經作過一件事,他寄了很多信給自己,信封上的住址有時是地圖,有時是色盲檢測表,有時是連連看等等。」朱盈樺解釋,城市與地圖的操作方法有很多,像這個插畫家便測試郵差能否解開這個謎題,順利將信寄給自己,就是有趣的設計。

目前,朱盈樺繼續嘗試不同的地圖作品,也正在寫一本攝影理論的書,她思考著究竟是依據年代分類,或藝術家分類,或理論學派分類?是要讓大家能夠線性閱讀或是能夠跳著看?「這不也是一種地圖的概念嗎?」
 

嘉義故宮南院試營運
文/李欣恬 圖/各單位提供

前三個月預約免費位於台灣嘉義的國立故宮博物園南部院區(簡稱故宮南院)將於2015年12月28日試營運,前三個月免費預約參觀。故宮南院位於嘉義縣太保市,是台灣南部的重要博物館,建築主體運用「龍」、「象」、「馬」作為主體,象徵亞洲地區三大文明之交會:中國、印度與波斯;綠建築的先進設計概念,同樣主打節能減碳與綠色能源之使用,館內亦有生態保育之體驗,並納入台灣當代農業科技、花藝與農藝文化,設有台灣、日本、東南亞、蘭花四大主題園區。故宮南院的實際落點位於嘉義縣太保市、朴子市及六腳鄉三地交會之處,為了敦親睦鄰,未來這三地居民憑證皆可免費入場參觀。

澳門 女性內衣裝置藝術展
文/編輯部 圖/各單位提供
 


澳門非牟利藝術團體「足各藝術社」,一向致力開拓多元藝術發展。本次討論女性身體解放和束縛為目標,鼓勵女性踴躍捐贈內衣,並用於屬於女性的裝置藝術,在7月公開展覽。此一募集內衣行動,推出開始即反應熱烈,於澳門創意園花園集體回收舊內衣的兩日的活動,總共募集高達320件。而裝置藝術展覽預計在澳門創意園展出,以內衣作為象徵,進一步質疑女性身體在現今社會中的自主權。

【訂閱優惠】
 


訂閱一年 12 期(原價 1188 元):
□新訂戶,優惠價 1050 元。 □續訂戶,優惠價 990 元。
訂閱一年半 18 期(原價 1782 元):
□新訂戶,優惠價 1575 元。 □續訂戶,優惠價 1485 元。

新舊訂戶本期訂閱均贈
《2015兩岸小劇場戲劇節 —生活有戲Live Your Life帆布包》
(定價250元)

尺寸:長30x高23x底寬10cm
插畫:Addie
廣藝基金會跨界合作,邀請鷺偲文創插畫家Addie彩繪戲劇故事,
透過她充滿正能量的的插繪畫風格與感動力感染每個人,讓戲劇、
藝術融入您的生活當中。



立即訂閱去! Art Plus TW臉書粉絲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