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6•網路趨勢報】集結Mr.6精彩部落格內容,快訂閱【Mr.6•網路趨勢報】,讓你不錯過任何精彩文章! 【櫻前線JAPANESE電子報】帶你認識日本文化,讓日語學習不再侷限於傳統教科書,更貼近生活。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11/05第3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手札
彩虹十月後,讓熱線幫你整理不可錯過的同志消息
文章選讀
關鍵評論:每位「畢安生」都有沉痛的故事:難道成家,只能是一個死後的祝福
東森新聞雲論壇:究竟誰才該替同志伴侶決定臨終醫療方式?
女人迷:從Google到摩根投信,如何打造友善同志的職場環境
新聞選讀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9大同志「假友善」經典語錄 你聽過幾歌?
聯合:同志家庭自信走出去 她們被誇「勇敢」
中時:同性戀不是病!綠委促修法禁「扭轉治療」
活動快報
十一月份熱線活動快報
 
 
彩虹十月後,讓熱線幫你整理不可錯過的同志消息
10月16日畢安生教授從住所跳下而離世的消息,在同志社群中引起了許多的討論,因為畢老師和伴侶在一起了35年,但在關係缺乏法律的保障之下,讓畢老師不管在伴侶生病時的醫療決策、以及過世後的財產分配,都無法參與。這個悲劇,也讓社會再次關注婚姻平權的議題(本會新聞稿),各黨派的立委也紛紛表態要提出民法修正案。另外,再加上十月底除了同志遊行,熱線還有舉辦了同志友善職場的調查以及論壇,因此整個十月有各種關於婚權、同志家庭、同志教育等等的各種討論,小編也在這次的文章、替大家精選不同的觀點。

本期電子報,首先是畢老師的故事,接著是帶大家去思考當我們在討論婚權/法律的同時,該如何更進一步的去落實。最後,則是營造友善職場論壇的側記。(更多友善職場調查結果可以參考本會新聞稿

新聞選讀的部分,首先是今年同志遊行的主題,關於假友善的經典語錄,希望大家都可以往真友善前進阿XD再來是聯合報對於同志家庭做的專題報導,以及林靜儀委員針對扭轉性傾向治療所召開的記者會(本會新聞稿)。

最後,活動的部分,替大家整理了十一月的相關活動。也和大家宣傳本會最近兩個大募集:

1.《讓愛自由》影像故事大募集,希望妳和我們分享你們的故事喔!

2.揪出友善/不友善女同志婦產科行動,希望拉子們快跟我們說說你們的經驗。

想了解更多同志議題,歡迎上熱線官網、或加入熱線粉絲頁

 
 
 
關鍵評論:每位「畢安生」都有沉痛的故事:難道成家,只能是一個死後的祝福
徐志雲(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義工
台大外文系退休教師畢安生於16日晚間墜樓身亡,社群網路中曾受教於畢老師的學生紛紛哀悼這位奉獻台灣數十年的法文教育先驅,也有許多人慨嘆,畢安生與他的同性伴侶在生前無法得到法律的認可,只能在雙雙身故後重聚天堂。

畢老師的學生李晏榕律師,一年前在臉書上娓娓道來這對同性伴侶的故事:畢老師與他的同性伴侶同居35年,伴侶癌症復發住院,自知生命無多,因此盡心安排後事,希望讓畢老師能繼續住在他們共同的家、也希望能留下足夠的金錢給畢老師安度餘生。然而,畢老師與伴侶在法律上無法成為配偶,繼承財產竟成為一個艱難的選項。

伴侶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天使用呼吸器、因痛苦掙扎而被約束,這麼複雜又困難的醫療過程,最可能懂得病人心境的畢安生仍然無法參與決定。我們並非身處現場,因此難斷家屬的困境。但對於病人、愛侶、家人、乃至任何一位於心不忍的醫療人員,這都是不公不義的現實。

只因為,他們在法律上,就是陌生人

這個時代,在台灣,很多人懂得說政治正確的話,例如「我很尊重同志」、例如「我也有很多同志的朋友」,但,台灣人民也都習慣了,講好聽話的人,經常只是在包裝自己的殘忍。至於連好聽話都說不出來的人,是壓根兒都不把別人的苦難當一回事。

例如李天柱,他說同性戀會造成人類毀滅,與他同樣極端信仰的人可能大呼痛快,但在電視、網路前觀看這一切的青少年同志們,人生中莫名的羞辱感又被狠狠地劃開來,那些不應該承受的苦痛,汩汩而流,這是「李天柱們」親手所為,甚至能夠斷送這些青少年們慘白的生命。

如果社會的腳步,是停滯在占盡便宜而不自知、沒有同理心卻自詡正義的人身上,那是台灣的不幸。

但,還是有許多人在努力,許多人奔走力推婚姻平權、也有多位立委力挺同志婚姻,更有許多教育者深耕性別平等。而這兩年來,多個縣市政府推動了「同性伴侶註記」,也是一種進步的象徵。雖然我們知道,以目前的法律而言,伴侶註記幾乎沒有實質作用,就算要發揮效果,也必須申請公文證明,在每一個可能遭遇阻礙的關卡一一解釋、極盡艱辛。

以護家盟為代表號的許多變身團體,不遺餘力地阻止同志的基本人權,近年他們阻止同性婚姻最常見的一個說詞,就是「醫療法裡頭有規定『關係人』可以作為醫療代理人,所以根本不需要結婚,就可以取得代理決定的權利」。

這個說詞之荒謬可笑、脫離現實,已經不需反駁,畢安生老師的故事就是個令人鼻酸的寫照。35年的同居伴侶,「關係人」的身份仍然一文不值,這是多少愛侶一生的絕望?

既然荒謬可笑,為何護家盟(代表號)要一說再說?

因為他們從未真正關心同志權益、也從不在意家庭價值,他們翻找法律、巧言詭辯、忽略現實的窒礙難行,這一切機關算盡,都只是不想讓同志結婚而已。

為什麼「看不慣別人得到幸福」的執念可以這麼強烈,也許我一輩子難以理解,但是我們不能窮盡一生跟護家盟(代表號)打泥巴仗。身為同志,我們從小就被迫學會,我們極力挽救的只是別人視為理所當然、甚至視而不見的基本自尊,許多人的環境不容許出櫃,那就連「挽救」兩個字都還說不出口。自怨自艾無濟於事,我們只能繼續努力,同樣從法律著手,尋求更逼真的公義。

2015年底,立院通過了《病人自主權利法》,並將在2019年1月正式施行。這部法令其中一個關鍵的議題就是病人可以事先選擇醫療代理人,正式將「醫療代理人」的位階提升到「親屬」之上,以讓病人未來在無法表達意見時,由自己覺得最能信任的人代為行使醫療決定。

然而,該法案最終通過的版本,卻與提案的楊玉欣前立委版本有諸多出入。其中一個關鍵的差異是《病人自主權利法》第十條第二項竟規定:

下列之人,除意願人之繼承人外,不得為醫療委任代理人:

一、意願人之受遺贈人。
二、意願人遺體或器官指定之受贈人。
三、其他因意願人死亡而獲得利益之人。

這個排除條款的白話意思是:病人決定要給予遺贈的人「不能」當醫療委任代理人,除非你原本就是法定繼承人。

這個排除條款被戲稱為「小三條款」,原因是擔心病人的小三為了得到遺贈謀財害命,會做出對於病人不利的醫療決定。但,全台灣的民眾應該都知道,最常謀財害命的,是那些為了領18%而硬是不讓父母拔管善終的子女、還有大戶人家要爭財產的各房子孫,而這些人卻都是「繼承人」,因此不會被排除掉。

那這個排除條款到底排除了誰?就是排除掉像畢安生老師這樣在法律上沒有身份的長期伴侶!

當未來《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施行後,如果同志希望能夠留下遺贈給伴侶,該伴侶就不能成為醫療代理人。也就是說,如果你希望伴侶能用自己的遺產頤養天年,那你就只能把自己的生命交到其他人手上。

何其荒謬?但,你以為這個謬誤只會影響到同志伴侶嗎?舉凡是單身的一般民眾、相互偕老但沒有結婚的異性伴侶、沒有親人只有同袍的榮民、彼此扶持但並非家屬的出家人或教會弟兄姊妹,都可能成為這個排除條款「排除」掉的對象。

因此,我們促請本屆立委,在《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施行前亡羊補牢,修改這項既防範不了親生子女謀財害命、又會阻礙病人真正自主選擇的第十條第二項。

→原文網址

 
東森新聞雲論壇:究竟誰才該替同志伴侶決定臨終醫療方式?
文/劉宏恩

最近因為台大畢安生教授過世,婚姻平權及多元成家問題再度引發各界關切,且即將有立法委員在國會提案。相關討論當中,有許多是針對「同志伴侶在愛人臨終前接受痛苦的急救插管,法律上竟沒有權利表達意見」的心聲。

我支持婚姻平權的許多訴求,也深切瞭解那種「不具婚姻關係的未亡人」的痛苦,但是仍然不得不指出:上述拒絕插管急救的醫療自主權與代理權問題,牽涉到實務上複雜的醫病關係與醫家(家屬)關係,以及醫師與醫院也希望自我保護的現實處境,並不見得是婚姻平權法案通過讓同志取得配偶地位,就真的可以「解決」的問題。

說穿了,這又是一個典型的「書本中的法律」(law in books) 與「事實運作中的法律」(law in action) 有明顯落差的例子。法律條文上,畢教授的伴侶若屬癌末的「末期病人」,可以依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預立意願書,拒絕未來接受插管等急救與拖時間的維生醫療。

媒體報導他這位伴侶事先有找律師辦理「遺囑」,理論上一位專業的家事法律師應該也要熟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瞭解替末期病人辦理遺囑的同時要協助處理上述預立意願書的問題,但實際上由於律師考試不考醫療相關法規、國內許多法律系也沒有開設相關課程,因此我們不確定他的律師除了協助辦理財產上的遺囑,有沒有同時提醒或協助當事人處理這個拒絕插管急救的意願書。

事實上,除了病人本人預先簽署放棄急救的意願書,病人也可以依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以書面事先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委託代理人在自己未來因為昏迷等原因無法親自表達意願時,由代理人代替他做決定。這個代理人可以是朋友、是同學、當然也可以是同志伴侶。

依據代理制度的法理,代理人所做的決定就相當於本人所做的決定,他若做出放棄急救的決定,其效力當然優先於家屬的意願。但是一樣,這是書本中的法律與法理,現實上的運作並不是如此單純,而且我們也同樣不確定畢教授和其伴侶的律師有沒有協助他們預先處理相關事宜。

但我們假設他的律師的確專業而持續進修,也的確曾協助當事人預立意願書與醫療委任代理人,那是否仍然可能發生媒體報導所說的「臨終前還是接受了痛苦的急救」呢?很遺憾,現實上恐怕還是「難以確定」。借用我一位醫師朋友直白的話:「因為醫師和醫院擔心日後被家屬告---預立意願書的病人本人已經快要走了,他並不會從墳墓中跳出來告,但是家屬還活著,若是不尊重家屬的意願就直接放棄急救的話,家屬未來可能會鬧、家屬可能會告!

至於醫療委任代理人制度,在我國社會數千年以來「家本位」的文化觀念下,要醫護人員優先依據非親屬的「代理人」的決定而枉顧家屬們強烈的反對,希望由醫護人員負責承擔家屬給予的壓力,這對於醫護人員實在也是難以承受之重。這並不是一部法律就可以解決的困境。

或許有人會說:醫護人員和醫院要負責捍衛病人權利,不讓他們接受不必要的急救和折磨啊!怎麼可以明知病人意願或是無效醫療,還是硬生生的施加在病人身上呢?我另一位醫師朋友說得坦白:「我們經常看到媳婦或女婿,明明想要讓自己的配偶好走,但是因為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等一堆長輩反對,結果也只好諾諾地妥協,讓配偶接受插管急救---如果連身為配偶都可能擋不了的壓力,卻要我們醫護人員來擋,這對我們公平嗎?我們如何擋得起?」

是的,他提到了「配偶」的例子,在現行法之下有合法婚姻關係,而且依照「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有第一優先權做決定的「配偶」。但是即使是合法婚姻關係和配偶身分,仍然可能不敵千年文化習俗與病人其他親屬的龐大壓力,也難以解決醫護人員與醫院需要自我保護的困境。

這顯然也不是婚姻平權法案本身就可以解決的難題。因為真正的戰場不在書本中的法律,而在法律的現實運作場域。

→原文網址

 
女人迷:從Google到摩根投信,如何打造友善同志的職場環境

同志熱線與臺北市政府為營造友善同志環境的積極善意,以「工作在臺北─行行同志做自己」為題,希望進入社會大眾間,讓職場友善議題遍地開花。讓我們看看第一場論壇的講座側記,在企業裡如何實踐同志友善?一起看看身在職場的 LGBT 族群需要得到的應有福利!

營造友善職場經驗分享

論壇側記紀錄/同志諮詢熱線實習生于芳

LGBT 友善職場論壇的第三部分,由葉靜宜與鄭維鈞(台北市性別平等辦公室研究員)、邱亮士(摩根投信行銷與產品事業部董事總經理)、李姿佳(現代婦女基金會教育宣導部主任)、Jane(Google)四位講者與談「營造友善職場經驗分享」議題,期待讓更多人一同關注 LGBT 工作職場環境是否友善。

性別平等與同志權益

首位講者葉靜宜談及臺北市政府於 2014 年成立「臺北市政府性別平等辦公室」(以下簡稱性平辦),顧名思義是要推動性別平等,那與同志權益的關聯為何?講者說:「性別平等是相當重要卻邊緣的議題,大家鮮少關注性別議題,同志議題亦如此」。

臺北市政府於 2015 年辦理的性別議題公共論壇,目的在於使民眾渴望性別平等的聲音被市民及更多的人聽見,在兩天的論壇收到的市民意見中,發現同志議題受到高度的關注,於是市府單位開始自問,在不違背法令的前提下,市府該如何提升同志的權益?

基於上述,在謹慎思考如何兼顧法律規範及權益行使,北市府希望率先從自身做起逐步推動同志權益,從「2015 年 12 月 31 日起,北市府同志員工只要憑藉戶政系統中已辦理的同性伴侶所內註記作為依據,便可合理享有請家庭照顧假與喪假的權益,且不會影響考績或全勤獎金」,北市府希望從內部員工福利開始,進而影響其他的民間事業單位與適用勞基法規範的雇主們一起重視同志的職場相關權益;除此之外,北市府更進一步的持續努力將臺北市社會住宅出租辦法上對於申請承租資格之家庭成員與人口數計算範圍修法擴大為包含同志伴侶註記者。

另一位講者鄭維鈞說:大葉(葉靜宜)在市府內出櫃,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也因此可以被看見;但多數同志的問題仍沒有被看見。性別平等辦公室想方設法讓同志議題可以進入到局處內,因為真正接觸到民眾的人(即局處內部人員)才能去影響民眾,性平辦的存在就是希望可以改變這個社會;而改變社會必須先從自身做起。

講者接著和我們分享他觀察到有些局處可能會面臨想做什麼卻不知如何下手的困境,舉例來說,類似消防局、警局宿舍內部可能會需要一間「對跨性別者友善的空間」,於是就會有人因此去做出一個「跨性別的空間」,雖然這表示大家有開始去關注與看見需求,這樣的規劃亦值得被肯定;但與談者不禁要問,這真的是跨性別的友善空間嗎?有誰真的會走進去那個跨性別的友善空間呢?事實上「無法光用想像就能達到真正的友善」。

接著,鄭維鈞與我們分享近年台灣推動的「性別友善廁所」相較於日本來說,則具備更高的性別突破意涵。

在日本的設置稱為「多目的廁所」,廁所外會有男女老少、身心障礙者等的圖像,而台北市政府透過局處推動之下,在河濱、公園建設性別友善廁所,除上述功能之外更另加註說明「此廁所任何人皆可以使用,任何人包括不分男性、女性、性別不明等等人」。意涵上,日本是因應高齡化目的而設置多目的廁所,但北市的性別友善廁所進一步讓社會大眾去看見「原來有不同的人」存在我們身邊,先在概念上知道原來有不同的人出現,然後能夠去接受這些人,才可以去評估其真正的需求。

最後,他們提及未來仍有許多事情想要推動及慢慢鬆動市政府體制,在不同部門推動時,承辦人如何想同志顯得非常重要,若其未看到同志而光想像同志的需求,會顯得較薄弱與虛。

舉例來說,有一位委員希望可以有同志相關地景在街道上,雖然現今已經有同志註記或討論關注,但其實被看見的機會越多越好,當不停被看見,才會釋放同志的孤獨感。講者強調「被看見」這件事情真的非常重要。

而性平辦將會在不斷思考如何讓第一線局處承辦人瞭解台灣的同志圖像,更明白社會大眾對公部門有很高的期許,公部門實為社會縮影,因此仍需要大家的攜手合作,反觀近年台灣性別議題上的鬆動,相信應為公私部門協力出的結果;也期許可以繼續努力下去。

企業友善同志職場環境營造(J.P Morgan)

第二位講者邱亮士開頭便強調雖然在社會上 LGBT 是少數,但「因為是少數我們就忽略、不重視、不關心,不作為也是一種間接的霸凌」,現今企業對於同志議題的關心與支持度非常非常低就是上述的現象。(同場加映:

有鑑於此,J.P Morgan 對於同志議題的支持,其實是出自於 J.P Morgan 的企業文化與核心價值:diversity and inclusion,即不同身分背景應自然地相互融入依存,並且包含性別、性傾向、婚姻離異、膚色、宗教等等,不因上述而產生任何不同的對待和差異,且都必須被尊重,是最核心的價值,亦被放在 Code of Conduct 裡,形同企業內部的憲法一樣重要,是 J.P Morgan 放在最高指導的行為準則。

舉例來說一位主管因為面試的員工是伊斯蘭教徒,覺得他是恐怖分子而不錄用他,便是宗教歧視,員工其實是可以控訴主管的不當行為。從在商言商角度來看,信奉多元價值,其實是有助提升企業形象、創造企業生產力、讓既有人才對公司更有認同感與忠誠度,相信這也是企業如此注重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的原因之一;但拋開這些大頭大腦的表層,最核心的是「LGBT 不僅可能是我們的員工,但也可能是我們的顧客」,你不關心或忽視並不會就不存在。

基於上述架構之下,在企業中,如何落實真平等?貫徹執行企業中的憲法精神?講者於是和我們分享,許多企業透過成立 BRG(Business Resources Group),不僅從業務、行銷切入,更深度結合人力資源部門以 J.P. Morgan 為例,去年 10 月我們在台灣成立了 PRIDE,邱亮士特別指出:「有趣的是,亞洲台灣似乎對同志是較友善的地區,但在台灣之前,香港、新加坡、菲律賓都已成立,今年六月在印度也成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的成立實屬不易,因為印度地區對於同志行為並非合法化,因此在動員亞洲各區的力量後才得以成立,以此得見公司對此議題之重視。」

雖然,成立一個社團看起來可能沒什麼,但那是一種對於 LGBT 的安定與支持力量,就算有人未參加過任何活動,但「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代表著公司對 LGBT 的支持與承諾。

接著講者分享公司每兩年會做一次多面向的員工內部滿意度調查,其中一塊是員工的自我認同(性別、宗教、是否為 LGBT 族群等)。相較於兩年前的調查,今年表達自己是 LGBT 族群成長了五倍;這樣的效果除了是公司內外部的活動成效之外,PRIDE 的成立實為很強而有力的支持力量。

除了上述之外,講者更談及高階主管、領導的表態亦非常重要,尤其在服從權威體制文化的亞洲與台灣。並以多個故事為例說明,J.P Morgan 集團的 CEO Jamie Dimon 曾經提到一個故事,有一年在美國為了慶祝同志驕傲月,在銀行 ATM 畫面使用了彩虹裝飾,某一天一位客戶經過說:「我覺得這樣不是很好且覺得被侵犯。」CEO 直接回覆:「若你覺得不舒服,歡迎你去找別的銀行」,這樣的案例在美國企業不少,如星巴克 CEO 也曾對其顧客說:「若你不開心就把股票賣掉吧!」

另外,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事業體中的一位 CEO:Chris 曾參加同志遊行,拿到一個彩虹手環,於是他戴上了這個手環,從此之後他就拔不下來了。有一次他到了德州,一個相對美國較為保守的地方,客戶看到了他有這個手環詢問這是什麼意思?他稍微解釋一下後,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推薦閱讀:

其實 Chris 是異性戀者,屬於公司高管,眾人皆知,因此他從未認為將彩虹手環戴在手上有任何問題,但每個遇到他的人都會問他是不是同志,他突然深刻意識到,今天如果他不是公司高管、他是一個 LGBT,根本無法戴手環這樣自在地做自己,於是他開始想要深入了解同志議題。

→原文網址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9大同志「假友善」經典語錄 你聽過幾歌?
文/公庫記者黃怡菁
推動已久的同志婚姻合法化,近來朝野立委連署提案、通過門檻,婚姻平權看似只剩最後一哩路,但同婚也只是跨出的第一步,社會中大大小小隱形的歧視依然存在。本(14)屆台灣同志大遊行主辦單位以「打破假友善」為題,整理出九大經典語錄,「我不反對同性戀,我的孩子不是就好」、「女女我可以,男男我不行」等生活周遭隱含歧視心態的言論,呼籲社會正視。

發言人小白表示,現行校園為保障性別弱勢,的確會阻止歧視行為,但如果對LGBT缺乏更深層的認識,往往導致人們對LGBT的歧視更加隱晦,例如「我尊重你,但你不要來靠近我」等想法,使得社會中的「友善」成為一種虛假氛圍。

→按此看完整原文

 
聯合:同志家庭自信走出去 她們被誇「勇敢」
同志家庭生養子女,外界乍聽往往會先質疑。但多對有子女的同志雙親說,只要自己有自信,友善對外界公開同志雙親身分,往往得到正面回應。女同志大龜、周周笑說,他們天天在路上出櫃,至今從未被打臉,都被誇「妳們很勇敢」。

女同志大龜、周周從共組家庭到生小孩,都得到親人祝福,滿月酒還是大龜爸爸辦的,席間100歲的阿公、阿嬤都出席,大家都充滿喜悅。兩人在找保母、找幼托單位前,也會明確說明家庭狀況,確認對方可接受,對方也都很友善。

另一對女同志鈺瑩、惠君卻沒有這麼順利,兩人交往多年,曾遭惠君家庭強烈反對。去年惠君經人工生殖剛生一子,生了孩子後,與惠君父母關係終於悄悄轉好。

→按此看完整原文

 
中時:同性戀不是病!綠委促修法禁「扭轉治療」
「同性戀不是病!」民進黨立委林靜儀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衛生福利部應在《醫師法》中,對性傾向進行的扭轉治療增列為不得執行的醫療行為項目,以維護同志人權。

對此,衛福部醫事司簡任技士黃純英說,衛福部已行文精神醫學會,而精神醫學會回函內容指出,扭轉治療不屬於醫療行為,治療應該有實證基礎,然修法尚有討論空間,不排除進一步研議可行性,仍需與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討論。

林靜儀強調,政府應尊重與正視全世界精神科都已認定的同性戀不是疾病;扭轉治療是藉各種方式要扭轉同性戀性傾向,有國家已列違法,但台灣到目前為止,有些相關機構都還在實施。

→按此看完整原文

 
 
 
十一月份熱線活動快報
十一月份依舊有非常多在台灣各地的各主題活動,等著大家參加唷!欲知詳情,歡迎上熱線官網查看!

• 20161105(六)14:00 【同志父母親人座談會高雄場】@同志諮詢熱線南部辦公室(高雄市中山二路472號12之7)

• 20161106(日)14:00【熟男同志聊天會】@同志諮詢熱線(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

• 20161105(六) -1106(日) 9:30-18:00【熱線愛滋小組義工招募頻訓工作坊】@同志諮詢熱線(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

• 20161106(日)14:00【嬡拉蕾-讓彩虹美食觸動妳的心】@旅途青年旅舍

• 20161112(六)14:00【同志X女人談天:社區性別友善推廣系列講座】@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婦女館

• 20161113(日)14:00【同志父母親人座談會台中場】@台中女兒館(台中市北區太平路70號)

• 20161113(日)14:00【光陰的故事座談會:當同志變老《沉默世代》紀錄片放映台北場】@同志諮詢熱線(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

• 20161119(六)15:00【好家在出櫃小聚】@同志諮詢熱線(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

• 20161120(日)14:00【跨性別聚會】@地點請寄信至olivia99@hotline.org.tw 報名後告知

• 20161120(日)14:00【原住民同志聊天會】@同志諮詢熱線(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

• 20161126(六)14:00【芭樂小雞塊出遊日

• 20161120(日)14:00【熟女同志聊天會】@同志諮詢熱線(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