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9/05第4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手札
所有同志動!起!來!為彩虹十月預熱吧!!
文章選讀
女人迷:澳洲玫瑰少年之死:如果我自殺了,有人會為我哭嗎?
關鍵評論:胖胖的身體是我的人生課題,我願意陪著他走下去-專訪肉彈甜心
同志諮詢熱線:拉子性愛寶典2.0新書發表會側記
新聞選讀
聯合新聞:「性傾向扭轉治療」確定禁止!違者最高處50萬
自由時報:激戰!同志國歌揭曉 阿妹擊敗五月天
蘋果:台LGBTQ展登CNN首頁
活動快報
九月份熱線活動快報
 
 
所有同志動!起!來!為彩虹十月預熱吧!!
暑假結束,新的學期又將來到,也越來越靠近彩虹十月∼∼已經有越來越多同志相關活動開始動起來!像是臺北市政府同志公民活動又要開跑了,今年主題是有志藝同看見愛,整整兩個月,從攝影展、電影跟藝文界的分享來認識同志;而驕陽基金會,自9/9起在當代藝術館,也將展出「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9/23、9/24還有花東彩虹嘉年華(熱線也會去一起走走喔!),小編的行事曆超級忙,也就不藏私地都跟大家分享囉<3

本期電子報的文章選讀,第一篇是來自澳洲玫瑰少年的故事,讀了覺得很心疼,但也更讓我們看見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讓我們都不忘記任何一個獨特的生命。接著是肉彈甜心的專訪,小編自己非常喜歡,因此大力推薦,我們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可以的話,都讓我們一起互相陪伴的走下去;最後則是甫出版的《拉子性愛寶典2.0》新書發表會的活動側記,希望每個女孩都能自在地面對自己的身體、情感與情慾→線上購連結:https://taiwanhotline.typeform.com/to/voNwtg

新聞選讀部分,首先一樣提供大家激勵人心的好消息,性傾向扭轉治療確定禁止✌✌✌接下來二則新聞,都是來自藝文界的消息∼分別是先前有提到的臺北市政府同志公民活動、以及接下來在當代藝術館展示的LGBT展,邀請大家多多關注囉。

活動快報部分,可以隨時關注熱線的粉絲頁,我們都會替大家時時更新喔!也別忘了鎖定熱線官網,參加我們每月份的例行活動囉。最後一定要再次推薦,熱線南部辦公室第10屆募款晚會,請支持我們繼續在南部深根,讓彩虹從北到南不間斷。

活動快報部分,歡迎大家可以鎖定熱線官網,參加我們每月份的例行活動囉∼

 
 
 
女人迷:澳洲玫瑰少年之死:如果我自殺了,有人會為我哭嗎?
Tyrone Unsworth 稚嫩的笑容
澳洲玫瑰少年 Tyrone Unsworth 之死,讓社會再次看見性平教育之於孩童的重要性,理解性別多元樣態,除了同理他人外也能擁抱自我性別認同,活在一個平等自由的社會。

國高中的青少年應該煩惱些什麼呢?學業、同儕壓力,還是⋯⋯自身性向?

前段時間看到台中曉明女中有學生試圖升上彩虹旗卻被校內行政人員攔阻,除發臉書抒發心情之外,後來接受專訪時表示:「曾有跨性別學生,在成人禮上被校長握著手說『天主會治好你的』」。讓我回憶起 2013 年時,高中母校被爆出利用服務時數名義招募學生去參與「1130 全民上凱道,為下一代幸福讚出來」的醜聞,那時透過仍在校服務的老師近一步與學務主任洽談如何替母校解套,而這時,有些在學的學弟妹在臉書上丟我訊息,除了提供一些學校的現況外,順便表示自身的憂慮,其中一位跟我說了自己的困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當與同學討論自己狀況時,得到的回答是「反正你也可以喜歡異性,那何必要去坦誠自己喜歡同性呢?」對於這樣的建議,他跟我說:

「學長,可是我覺得這樣躲藏很不舒服耶⋯⋯」

看到這句話,我提供個人經驗與一些相關諮詢的管道試圖化解那陣憂慮。台灣發生過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11 年後,蘆洲鷺江國中楊同學疑似無法忍受性別特質長期遭到嘲笑選擇跳樓結束生命,「即使消失會讓大家傷心,卻是短暫的,一定很快就被遺忘,因為這是人性。」

讓我說一段於近期澳洲發生的故事吧:

澳洲玫瑰少年 Tyrone Unsworth 之死

去年 11 月的時候,澳洲 Brisbane 地區 13 歲少年 Tyrone Unsworth 自殺,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他國小時期的女性友人 Tanisha Blair 回憶道:他喜愛做女性化的打扮,喜歡 Lady Gaga, Beyonce, Miley Cyrus, Ariana Grande, Rihanna 等所有流行偶像。在 2014 年的一場派對,Tanisha Blair 的母親替扮成仙子(fairy)的 Tyrone Unsworth 拍了照,在此同時,其母親也注意到這位「男」仙子並拿花插在自己頭髮上的舉動讓其他的孩子們開始嘲笑、霸凌,甚至對他動手腳,那時 Tyrone Unsworth 向 Tanisha Blair 坦承自己對性向感到困擾,自覺是男同性戀,那時面對這些欺凌,Tanisha Blair 替他反擊,不過,學校的紀錄只有 Tanisha Blair 受到懲罰,其他對於被霸凌的事跡並沒有被留下。(推薦閱讀:蔡依林演唱會重讀玫瑰少年:葉永鋕死去了,但世界還有更多葉永鋕

隨著 Tyrone Unsworth 上 Aspley State High School 中學,這些霸凌現象更加嚴重,他向家人表示不想上學,去學校感到畏懼、不安,並在 instagram 上張貼此番言論:

「如果我就自殺了,有人會哭,有人會在意嗎?我懷疑甚至是否有人注意到

If I just killed myself, would anyone cry, would anyone care? I wonder if they'd even notice.」

而他已經搬離 Brisbane 的國小同學 Keely Geyger 注意到這些貼文,在不知道確切原因的情況下,只能跟 Tyrone Unsworth 說這些並非是真的試圖安慰他。但除了 Keely Geyger 與 Tyrone Unsworth 的家人之外,並沒有太多人看出這時 Tyrone Unsworth 已經在釋放求救訊息。(推薦閱讀:【性別觀察】從玫瑰少年憋尿看性別友善廁所

他的家人試圖要讓 Tyrone Unsworth 的心理健康好轉,他的祖父建議他去打橄欖球,如同同年齡的青少年一樣,而他也得了座獎盃。不過,學校內的其他同學持續叫他 faggot, gay boy, fairy 等難堪的暱稱。這樣的情況在他與中學裡的同學打了一場架讓下顎受到嚴重傷害而入院治療後,進入無法挽回的程度。當身體的傷口結痂癒合出院了,但心裡的那道傷呢?他的朋友 Gypsie-Lee Edwards Kennard 回憶起他自殺的前一天,「他徹底糟透了,每個人都希望他死」,

The kids at school keep telling me to go kill myself

學校的同學一直叫我去死

在隔天,其祖父 Wayne Unsworth 是最先發現他的遺體的摯親,他說著:

I cried when he was born, I cried when he died.

安全校園——學校性平教育

但這不該發生的,不是嗎?在 2010 年,澳洲 Victoria 州開始了安全校園聯盟(Safe Schools Coalition Australia, SSCA)啟動 Safe Schools Program,主要針對校園內霸凌與歧視議題替學生進行教育,以保證澳洲學生透過正確認識性別多樣化的知識及減少霸凌發生,而後於 2014 年試圖逐步推廣至澳洲全境,根據官網的資料,這個聯盟主要的目的是讓學校教職員對於同性、異性與性別多樣化的學生有所認知並且替這些學生與家庭成員提供適當協助。然而,態度保守且具宗教色彩的 Australian Family Association 在這項計畫逐步推廣至全國時提出了警訊:質疑計畫本身並不「包容」,所倡議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同性、雙性和多樣性別的學生身上,認為性別認同是學生遭受霸凌的主因,並鼓勵學校支持同性戀。(推薦閱讀:只談禁止不見教育!現在的性平教材夠了嗎?

比較台灣與澳洲的「家長」們對於性別教育的疑慮好像都差不多,都用文句暗示現有的性平教育不妥,家長應該要取回主導權,但家長們在這之前有警覺這些因性傾向造成的霸凌,進而提供協助嗎?在 Tyrone Unsworth 自殺後,他所就讀的 Aspley State High School 校長 Jacquita Miller 女士表示:「身為一個有同齡的孩子的母親我很難過,但因為我們不知道 Tyrone Unsworth 在學期間所受到的一切而無法提供協助感到遺憾。As a mum of a boy that age I am just so sorry that it happened and that he was in my school and we weren't able to help him because we didn't know.」(推薦閱讀:性別平等的未竟之路:從玫瑰少年葉永鋕看台灣司法

Brisbanen 所在的 Queensland 州開始有家長發動連署,希望州政府啟用 Safe Schools Program,甚至進行遊行希望政府重視,現在澳洲仍在試圖要推廣 Safe Schools Program 至全境內,在家長們提出異議後,澳洲政府教育部委託學者重新檢視 Safe Schools Program,部長 Simon Birmingham 在改善報告提出時發布聲明表示:「於校園內,我們應該教導學生包容,而恐同症如同種族歧視一樣不該被接受。 Tolerance should be taught in our schools and homophobia should be no more accepted than racism.」,而在 2017 年聯邦政府決定停止補助這項計畫後,目前確定會自行撥經費持續 Safe Schools Program 的為 Victoria 與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兩地,於其他州將面臨終止的困境,不過,近期有報導開始倡議政府應正視這項計畫對於學生的正面意義,未來還是得靜觀其變。

不該再有玫瑰少年因歧視自盡

這篇文有事先給那時高中的學弟妹們看過,徵得同意才刊登。

而我在想 2013 年那時,不必然是我,但回到當時,會不會有人伸出那隻手?這個問題沒人知道答案,但能做的,是盡一切所能的避免這樣的憾事發生,讓那些曾經短瞬綻放過的玫瑰少年們:葉永鋕、楊同學,以及 Tyrone Unsworth 等能夠在沒有歧視的環境下成長。

→原文網址

 
關鍵評論:胖胖的身體是我的人生課題,我願意陪著他走下去-專訪肉彈甜心

2017年3月,兩個從網路竄紅的台灣女生接受BBC專訪,登上國際版面。她們既不是什麼網美,youtube訂閱數也不到400人,之所以受到國際媒體矚目,竟是因為她們都是「胖子」。她們是Amy(林昱君)和馬力(謝莉君)。

在這個強調「瘦才是美」的社會,我們總是習慣問「你為什麼變胖?」。但對Amy和馬力來說,更值得討論的問題應該是,為什麼這社會不能接受胖?為什麼胖只能是「變成」的?為什麼大家要不是很瘦,就是在變瘦的路上?為什麼胖不能是個長期穩定的狀態?

Amy和馬力將這個兩人團體取名為「肉彈甜心」,自稱是「性感女子團體」,標榜「用我們的身體將美麗的框架擠歪。」

採訪當天,我與他們相約在同志諮詢熱線辦公室。一進房間,他們就急著開冷氣,馬力說她們容易流汗所以怕熱。但看到身形瘦小的我,又頻頻問我冷不冷、不斷調整空調,讓人感覺,她們雖然身體寬大,但卻內心卻無比纖細。

身為胖子,你必須感到「我很抱歉」

我們從常見的肥胖歧視開始聊起,Amy信手拈來就是好幾個例子,「那是你自己懶惰」「你這樣很不健康」「不要拖累健保」。

我驚訝的質疑,真的會有人說出「拖累健保」這麼沒有同理心的話嗎?Amy強調,「常常喔∼肥胖常常被用這種原因指責。可是抽菸、熬夜不會被這樣指責。從來沒有聽人說過:『欸你這樣加班熬夜拖累健保體系!』。」

類似的歧視,在從小發胖的馬力跟熱愛美食的Amy人生中,層出不窮,連搭乘公共運輸工具也不例外。

比如搭公車的時候,坐在雙人併排的座位,馬力說,「那種有隔板的雙人位子還好,我們可以把自己塞進位子裡,但如果只有扶手,我們可能就會超過椅子的線,這時候就旁邊的人可能就會開始『嘖嘖嘖』。」

搭電梯的時候也是,「有時候,就算你是第一個走進電梯裡的,但當人陸陸續續進電梯,電梯過重發出『嗶──』聲音的時候,大家還是會第一時間回頭看你。」

此外,馬力跟Amy最常遇到的質疑就是「不健康」。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都是從小緊緊黏著她們的標籤。

馬力說,談到健康,大家總是關心胖子的生理疾病,卻沒發現這些關心往往會造成心裡壓力,讓他們的「心理」更不健康。

「讓很多胖子不開心的並不是什麼『脂肪造成腦內啡分泌下降』,而是我們光走在路上,都會遇到一些特殊的眼光讓我們不開心,這難道不會影響健康嗎?」

馬力強調,關於健康能不能有更多的思考?許多人提及健康,背後常常隱藏著對肥胖的歧視。「比如說,常有人問:你是天生這麼胖,還是後天的?」如果是自己導致肥胖,對方就會開始鼓吹他們變回「瘦子」。

但仔細想想,肥胖所造成的健康問題,跟先天或後天完全沒關係,後天的胖子,並不會比天生的胖子更容易生病啊。因此,是否健康、先天或後天,根本不是關鍵,能不能符合社會期待的身材,才是這些標榜「健康」的人,真正在意的事情。

當外界的歧視,內化到她心裡

從大眾交通工具到個人健康的指責,這些大大小小的歧視,都很容易趕走當事人的自信。

馬力說,自己從小到大,每到一個新環境,她都會被別人以「那個胖胖的女生」稱呼,「但我沒有發現的是,我也這麼稱呼自己,自我介紹時,我也會跟別人說『我就是那個胖胖的女生。』」

這樣的「訓練」,讓馬力從小就對自己沒有自信,朋友之間如果談到胖瘦問題,氣氛也會瞬間凍結。馬力說,「我也曾經很想變瘦,過去20幾年來,我都在減肥。」在我面前的馬力,說起話來談笑風生,很難想像她也有過這樣的過去。

馬力說,「直到我進入研究所,開始做性別研究,變得比較能接受多元視野,才開始接受自己的外貌。」

馬力用知識的力量,掃除了對自己曾經的歧視,但Amy卻到今天都無法完全接受自己的身材。

「因為當全世界的人都告訴你:『你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時候,我如何說服自己我是OK的?要有自信、要接受外表,很多時候,不只是跟自己對抗,還要跟外面的人對抗。」Amy說,「那其實是很辛苦的一件事,而我可能一輩子都會在這個過程裡。」

至此,我才知道,為何Amy說話總是尖細、急促,雖然偶有幽默的發言,但似乎就是少了一份強而有力的氣勢,這或許就源自於肥胖帶給她的不自信。

知道自己「沒有自信」,比擁有自信更重要

但讓Amy感到放心的是,她現在至少有了「沒自信」的自覺,也有了「追尋自信要花很長一段時間」的自覺。

「如果沒有自覺,我可能會很自責、很焦躁:我為什麼不能有自信呢?也有人鼓勵我說我很漂亮啊?我為什麼就是做不到呢?」

Amy說,「可是我的狀態是:我知道自己沒辦法很快跨過那個門檻,但我會思考,那可以做些什麼事,讓自己輕鬆一點、自在一點?」

「每個人都有一些自己必須面對的人生議題,而且可能不只一個,你有、我有、馬力也有。幸運的話你可以找到方法面對,或是時間到了,你有辦法回應,但我還沒。」

「不過,我願意陪著我的這些人生議題一起走。說不定有一天,我有足夠的智慧了,我就有辦法面對、處理這些人生議題,我就不用等到這輩子結束。現在,我雖然知道我自己還無法面對,但我可以找到一個跟我的生命議題和平共處的方式。」

「因此,認知到自己是個很沒有自信的人,不夠愛自己的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Amy說。

聽到這裡,我忍不住問,那要怎麼樣,才能從「對自己一無所知」轉變成「知道自己還不夠愛自己」。光是要「有自覺」,對許多在自卑泥淖中掙扎的人來說,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一步。

Amy建議,試著去看自己的優點。她的語氣柔和起來,「你能不能把你很在意的點先放一邊,我知道你一定很在意,但你能不能先放一邊,回頭看看自己其他的特質,或看看別人常常說的你的優點,先把那些優點找出來。當然你在意的點還是存在,但手上擁有那些優點,就比較不容易被自己擊倒。」

不論長什麼樣子,開心才是重點

經過一年的影片倡議,肉彈甜心現在想討論的已經不只是胖瘦。馬力說,「胖瘦只是一個媒介,我們真正想挑戰的,是這個世界的美麗框架。」Amy說,討論胖瘦之後,我們發現很多人也都跟胖子一樣,因為「OO就是美」的標準被為難。

因此,她們拓寬討論,從「胖子的日常」,延伸到各種身體特徵的討論。

她們效仿日本偶像團體AKB48的名號,創立了「FAT48」特輯,每集都邀請不同身體特徵的來賓來聊聊自己的經驗,有很瘦的人、留長髮的男生,甚至瘋狂重訓的肌肉棒子。對肉彈甜心來說,只要拋棄那些無意義的審美標準,這些被大家認為「怪里怪氣」的人,都像AKB48一樣,值得被愛、值得被當成偶像來崇拜。

馬力說,他們並不是要鼓吹大家一起變得「怪里怪氣」,也不覺得想變瘦、變美是不好的。她們只希望,大家的討論,能從「你為什麼長這樣?」,轉變成「你快樂嗎?」

Amy以自己一個正在瘦身的朋友為例,「她真的非常樂在其中,為了練出腹肌,她每天只吃水煮餐,固定重訓,我看得出來她是很開心的,她很享受這樣規範自己的狀態,那很好!」

「我理解她真的因此得到很多快樂,而她也理解我,我就是喜歡吃、就是喜歡享受美食,我們互相理解也互相尊重,我覺得這樣不是很好嗎?」

「如果改變是開心的那你就去改變,如果你覺得安於現狀是開心的,那你就安於現狀。為什麼別人要干涉我們?這是我的人生,而那是你的人生,沒有人有權干涉別人的人生。」

拍片唯一的原則:不要成為外界眼中的「模範胖子」

而肉彈甜心的拍片模式沒有限定,她們對影片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吹捧單一價值。

「常聽到很多人勸胖子說,你看渡邊直美、你看鍾欣凌啊,她們都胖胖的,但是都很樂觀。我就想問,為什麼我要像渡邊直美?我不能像我自己嗎?為什麼胖子一定要很樂觀?我也遇過很憂鬱的胖子啊。」Amy說,「如果今天有100個胖子,就有100種樣子,我們不想幫族群代言,也不想要宣揚單一的價值。」

為了這個原則,連要做「穿衣風格」的影片,馬力和Amy都天人交戰了許久。「我們不想讓自己變成胖子的樣板,也不想塑造什麼『主流胖子的樣子』。」

但是每次影片一播出,不管她們討論的是多嚴肅的議題,底下都會有人留言詢問:妳們的衣服好好看!去那裡買的?馬力開玩說:「好啊,討論議題都沒再聽啊,我們以後乾脆裸體好了啦!」但最後,她們仍然決定拍一集穿衣風格的影片。

Amy說,「因為我們很能了解,找不到衣服穿的困擾。」馬力說,很多胖的人,在找適合的衣服前,只能屈就,找一件「能把自己塞進去的衣服」就好,但衣著打扮卻又深深影響著一個人的自信,「許多胖的人開始接受自己身體時,都是在找到適合的衣服之後。」

雖然這集穿搭風格的影片,可能不小心塑造出「胖子就該這樣穿」的印象,但是馬力和Amy說,她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唯有這支影片能為其他胖女生帶來自信,她們才願意冒這個險。

跟兩人對談的過程中,也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這點,不只胖瘦,只要談到弱勢,Amy總是小心翼翼:「我不喜歡拿別的弱勢來對照,因為我自己知道被拿來比較有多不舒服,而我不喜歡的事,絕對,不會施加在別人身上。」

我的身體帶給我很多困擾,也帶給我很多禮物

訪問的最後,我問她們:「如果你們天生就是很瘦的人,你們還會想要進行身體倡議嗎?」

馬力首先回我,「我身上不是只有一種議題,我除了是個胖子,我也是女同志,還是個過勞的NPO工作者。一路走到今天,透過討論身體議題,可以幫助我看見很多不同的面相。」

Amy的答案則比較曲折,從務實面來看,Amy說,「如果我真的是個瘦子,我覺得我不會。因為我既不是念社會的,也不是學心理的,現在擁有的這些都是我用生命經驗換來的,如果我不是個胖子,我可能沒有機會接觸這些議題。」

「但也因此,我很感謝我的身體。」Amy說,「我的身體帶給我很多困擾,也帶給我很多禮物。如果我不是我,我可能無法同理別人,我現在很要求自己,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強加在別人身上,我可以走到現在,我可以這麼體貼,是我的身體推著我走,是我的身體給我很多思考的機會。」

人家總說,做議題要有顆熱情纖細的warm heart配上冷靜理性的cool head,馬力說,「我們擁有的是fat heart」。因為受過傷,所以了解別人的痛苦;是如此體貼,所以不願拿弱勢來比較;因為對人溫柔,所以對改變社會的目標如此堅定。

正是肥胖寬大的身體,讓他們擁有如此敏感纖細的心。

→原文網址

 
同志諮詢熱線:拉子性愛寶典2.0新書發表會側記
在聽完拉子性愛寶典2.0版發表座談,現場三位妖婦談笑風聲後幾天的餘音繞樑中,我問朋友:你說我側記該寫什麼?他想到蔡宜文一句:『不要盡信A片否則會錯過很多風景。』讓他印象比較深刻。究竟會錯過什麼風景呢?關於這點我一陣不解,只想起曾看某作家說過,想在摩鐵的牆上貼一張紙上頭寫著:為什麼要一直做這種事呢,做久不就都差不多嗎?小時候看到這句話真的是深感認同,由於性這件事從小對於我的吸引力一直都不是如此壓倒性地強大(熱戀期就算了我畢竟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甚至單身多年期間也完全不曾造成困擾,在我生理需求的地位上永遠比不上巷口的炸物攤或是火鍋,是以剛加入熱線親密關係小組的起初,以及第一次翻閱拉子性愛寶典時我總在想:為什麼會有一群人需要如此大聲疾呼,要大家多多關照性的各種可能和身體感受這件事,這件事有那麼重要嗎?為何重要?

帶著這樣的疑問向前走後,漸漸地過去一些時刻被賦予了意義和自我檢視的角度,彷彿過去攻略過的點在地圖上閃著光,試圖暗示我其實在一些環節上我錯過了一些有趣的小支線小陷阱,例如多年以前,是否我在第一次沒成功讓當時的女友高潮那晚我哭得像個白痴時,就該警惕這種不健康的執著,有多少可能會以惡性循環的方式打擊到關係和為難到伴侶?即便後來漸漸明白了人生和A片有時真的是平行時空,廣告中在咖啡上完美的奶精漩渦也可能只是油漆帶來的效果,但也還是無法就地成佛,仍舊在這份執著中載浮載沉了一段時日。又或者我也曾想過我對性的不求新意或是百無聊賴感是否是還沒開竅的證明?或當伴侶的慾望沒有以什麼特定的樣子出現時,是不是就有立場質疑對方的情感?這些種種讓我驚覺到,所謂迷思原來能夠這麼不著痕跡地養成和滲透我們,在我們體內舒舒服服地睡著,必要的時刻才醒過來,用歇斯底里的尖叫聲掩蓋過多少其他值得關注而美好的故事情節;再長大一些、拉遠一點、多聽了一些其他人的經驗,回頭檢視過去的性,才有一些新的切入點去想在自己或他人對待我的身體的方式中,我是否自我閹割了哪些感受性?而那些也許和身為一個女性可能面臨的期待有關,甚至連身為一個中性的女性,也都可能早已為你準備好了一份專屬的角色設定。這也是為何好像活著的每一天,我們都不時需要保持清醒地確認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甚至自己正在追求的究竟是真切地基於自己的需求,還是環境灌輸你的需求?

這也是為何我認為這本書該讀的原因(好我知道轉的很硬),你無法想像它是多少過來人的血淚經驗提煉出的精華液點滴集結而成。表面上它輕鬆自在且裝可愛地盡著教科書的本分,提供你各種招式;而骨子裡正色地告訴你,是時候開天眼傾聽自己與他人的身體了,但如何進行以及從哪裡著手的選擇權完全取決於你,留給讀者許多自我發揮的空白。像是看著googlemap街景帶你好像開了點眼界,但又讓你少走些冤枉路。最重要的是,在一項項貼心的招式說明與愛的叮嚀中,讓人感到似乎接下來在性或是身體這條路上,我們能夠如何善待他人的身體,擁抱自己需求的奇形怪狀,甚至是無趣。如今我之所以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自己也許尚不需要親身去約炮,或是將拳頭放入某位女性的陰道就能感到滿足,而不必焦慮自己是否正錯過什麼風景,同時深知哪天當我突然心血來潮想嘗試時,也沒什麼假想敵阻止得了我,正是因為有這本書陪著我繞了一大圈,解說了菜單上各式山珍海味後,對於仍選擇了滷肉飯的我毫不怪罪。這種真正自由的空氣,也許就是這樣像這本書、這場座談如此暢談自己與身體間的連結的氣氛,所帶給我的特別獻禮吧。

→原文網址

 
 
 
聯合新聞:「性傾向扭轉治療」確定禁止!違者最高處50萬
記者鄧桂芬
衛福部確定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黃義書攝影
「性傾向扭轉治療」確定禁止!衛福部去年底預告將性傾向扭轉治療納醫師法的不得執行之醫療行為,卻出現反對聲浪,不少人提出資料認為「扭轉治療還是有效」。衛福部委託專家審查,證實扭轉治療的科學證據力不足,最快下周一公告全面禁止,違者最高處50萬元,情節最重得廢醫師證書。

扭轉治療非正規的精神科治療,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坦言,查不出哪家醫療院所有提供該治療。台灣同志諮詢熱線資深專案經理曹承羲說,許多家屬知道孩子是同志,第一個想法就是找精神科醫師或諮商心理師,有醫師或心理師因宗教觀念,私下試圖「扭轉」同志觀念,或告訴家屬「孩子有心理疾病」。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顏正芳指出,1960到1970年代,確實有宗教團體或醫療人員,號稱能「扭轉」同志的性傾向,例如讓男同志觀看男性裸露照片或男男性愛影片,當出現性反應後再予電擊,讓男同志出現「嫌惡」感。

…閱讀全文

 
自由時報:激戰!同志國歌揭曉 阿妹擊敗五月天
記者陽昕翰
慢慢說樂團,揭曉台灣五大經典同志歌曲。(結果娛樂提供)
金曲最佳樂團「慢慢說」揭曉5大「同志經典金曲」,冠軍由張惠妹的《彩虹》奪下,榮登過去一年網路聲量最高的音樂作品,天團五月天以《盛夏光年》居次,蔡依林則有兩首歌殺進前五,以《不一樣又怎樣》、《舞孃》分別奪下第3名及第5名。

由臺北市民政局舉辦的2017臺北市同志公民活動,主軸設定為「有志藝同看見愛」,並與影視及網路媒體及同志諮詢熱線合作,著重在同志藝文層面的探討,規劃「彩虹攝影展」、「彩虹分享座談會」、「同志影院」、「藝同策展」等四大主題。

這次活動也與網路溫度計合作,進行「同志藝文網路聲量大調查」,依照網友討論的次數,選出包括同志「經典金曲」、「經典影視」、「爆紅影視」的五大經典作品。 

…閱讀全文

 
蘋果:台LGBTQ展登CNN首頁
台北當代藝術館將舉行亞洲首個LGBTQ主題展,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今天在首頁刊登報導,展覽屆時將由22名藝術家呈現50項作品。策展人Sean Hu表示,希望在亞洲大眾對LGBTQ有更進一步認識,「這些作品都代表著華人社會LGBTQ的一小部份故事,希望展覽能在亞洲社會造成迴響,也讓大家學會尊重不同性向的人」。

…閱讀全文

 
 
 
九月份熱線活動快報
九月份依舊有非常多在台灣各地的各主題活動,等著大家參加唷!欲知詳情,歡迎上熱線官網查看!

• 20170909、0910、0915、0929【愛滋】義工培訓工作坊@熱線大教室(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

• 20170910(日)14:00-17:00【南部】嬡拉蕾-嬡聊天

• 20170917(日)14:00-16:00【親密】拉子性愛寶典2.0新書分享會 台中場@好窩(台中市北區錦新街26號8樓)

• 20170923(六)14:00-17:00【其他】原住民種聊天會-如果婚權過了,你敢結嗎?@熱線大教室(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

• 20170923(六)14:00-17:00【家庭】台中同志父母聚會@台中女兒館(台中市北區太平路70號)

• 20170923(六)14:00-17:00【性權】芭樂小雞塊-友善校園

• 20170923(六)14:00-17:00【南部】嬡拉蕾-嬡桌遊@同志諮詢熱線南部辦公室(中山二路472號12樓之七)

• 20170924(日)14:00-17:00【跨性別】熱線跨性別聚會

• 201709/30(日)14:00-16:00【南部】跨越性別的身體實踐@高雄市婦女館女人空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