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波漲潮,《財訊月刊》的讀者都賺到了!!訂閱【財訊電子報】讓您邁向致富之路,從劣勢成為贏家!! 【臺北畫刊】網羅生活休閒、觀光旅遊等豐富資訊,深刻描繪臺北生活圈的點點滴滴,教你情不自禁愛上臺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10/15 第91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銀行存放款 數位理財通/開立數位帳戶 搶高利享好康
四族群挑速配商品 輕鬆樂退
退休金算盤/階梯式投資 滾出每年百萬退休金
退休金算盤/三招存老本 輕鬆過晚年

銀行存放款
數位理財通/開立數位帳戶 搶高利享好康
記者 林子桓/經濟日報
數位帳戶小檔案
「數位帳戶」與傳統實體銀行開戶模式大不相同,銀行客戶透過電腦或手機即可辦理數位開戶申請,不受地域限制,且不會發放存摺,以線上電子對帳單的模式對帳,利用網站、App進行管理。

2015年10月,金管會通過銀行公會所提出的「銀行受理客戶以網路方式開立數位存款帳戶作業範本」,國泰世華銀行於隔年率先推出KOKO數位銀行,隨後台新銀行也推出「會理財的小狗」Richart帳戶。

根據金管會公布資料,截至今年上半年,數位帳戶開立戶數達233.8萬戶,前五大銀行依序為台新銀136萬戶、王道銀36萬戶、國泰世華銀32萬戶、 華南銀7萬戶及兆豐銀4萬戶。

開啟數位帳戶並不困難,只要年滿20歲的本國民眾,準備好相關證件(身分證與第二證明文件之影像檔),與身分驗證工具(自然人憑證、銀行晶片金融卡、持卡滿半年的本行信用卡或其他銀行帳戶),接著就可直接透過銀行網站或App,完成手續,待人工審查後,即可完成。年底前,金管會鬆綁未成年人、外國自然人及國內獨資企業都可開戶。

已成功開立數位存款帳戶客戶,銀行將寄發數位帳戶金融卡至申請時所填寫之通訊地址,收到金融卡時,需先至雲端櫃台完成開卡作業,才可使用金融卡相關功能。

數位帳戶分為三大類,依照客戶利用什麼方式進行身分驗證區分,自然人憑證屬第一類、使用既有該行帳戶驗證屬第二類、使用他行帳戶驗證或該行信用卡屬第三類,依照不同類型,適用範圍與交易額度也有所不同。

基本上,數位帳戶與網路銀行帳戶可做的理財或交易都差不多,只是依照不同類別,有不同的業務限制,較為積極推動數位業務的銀行也會推出優惠理財活動,申購基金免手續費、跨行轉帳、提領現金享數次零手續費等。

為快速衝快用戶數,各家銀行推出數位帳戶的高利活儲活動,主打1%以上的活儲利率,甚至綁定數位帳戶繳交該行信用卡款項,還可以享額外的現金回饋,在低利時代,此行銷手法非常吸睛,也能藉此吸引小資族,並加深客戶對銀行的黏著度。

不過,認真大力推行數位帳戶的銀行,都是燒錢玩行銷,銀行主管說,即使燒錢,也必須要投擲資源,吸收更多未來的「潛力族群」。

現在年輕人不像上一代,習慣跑銀行申辦相關業務,年輕人還不喜歡「被推銷」的感覺,科技進步讓年輕族群不必感受到實體分行行員推銷各項金融商品的壓力,年輕人比較習慣利用手機,不接觸行員就可完成的簡單金融服務。

為培養潛力股(指年輕客戶),銀行會先花錢「養他們(年輕客戶)」,因為銀行從他們「小時候」一起陪著長大,待年輕人經濟穩定、薪資成長後,開始有理財、貸款需求,他們就會想起陪伴他們長大的銀行,進而申辦貸款、理財業務。

 
四族群挑速配商品 輕鬆樂退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根據中信銀行的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調查,將近六成民眾擔心「退休準備」是否足夠,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客群經營處處長楊子宏表示,一般上班族、醫生族群、公教人員與中小企業主等四大客群,可按下列方式,為自己規劃退休所需。

一般上班族如科技新貴往往因工作忙碌,沒時間關注投資部位,資產大多配置於定存,恐無法打敗通膨。楊子宏建議,上班族可依財務狀況,設定理財目標並有紀律地執行,運用多元理財工具,持續累積資產。

醫生族群普遍收入較高,但無退休金或終身俸,建議不妨提高既有的醫療保險額度,保障老年生活的醫療照護,另需留意遺產稅及贈與稅議題,及早做好稅務與傳承規劃。

公教人員雖有穩定退休金,仍應考量老年後的生活品質並及早規劃,單身的公教人員可投保殘扶險,減少照護費用侵蝕退休老本的風險,並可透過安養信託,預先安排財務自主計畫,確保將財富用以照護退休生活。

至於中小企業主的退休規劃,則需思考交棒與傳承。楊子宏建議,可先盤點名下資產、釐清稅負需求與資金目的,以理財工具的報酬、風險、流動性及稅負做資產配置考量,並善用保險及信託規劃,搭配年度贈與免稅額,預先做好財富分配的安排,才能安心享受退休生活。

楊子宏進一步提醒,根據中信銀行多年與客戶往來經驗,退休規劃的準備,需兼顧「財富存摺」與「情感存摺」。

當財富存摺準備不足,可能造成情感存摺嚴重透支。例如:長期照顧年長親人,恐造成情感磨損與衍生費用。

因資產傳承未於事前善加規劃,恐將導致紛爭,甚至對家庭或退休生活造成影響。

因此,樂活享退的關鍵,不僅在建構完整的財富規劃,同時更奠定在健康、家人及朋友等三大基礎之上。

 
退休金算盤/階梯式投資 滾出每年百萬退休金
記者 夏淑賢/經濟日報
善用時間複利累積效果,享受財務自由的退休生活。
蔡先生今年50歲,在科技業上班,小孩已經有工作且自給自足,而蔡先生本身的房貸已經繳清,沒有負債,因此他規劃再工作十年、60歲時就退休,好享受另一階段的人生歷程。不過,蔡先生雖然薪資收入水準不低,月薪有10萬元,但過去不善投資,只有定存50萬元,想到定存利率低到無感,他也開始思考該怎麼準備退休後的經濟需求。

蔡先生在小孩的推薦下,接觸銀行智能理財平台,他在平台上的操作流程為,選擇性別為男性、輸入現年50歲,月收入10萬元等資料,及預計退休年齡為60歲、退休後月現金流約10萬元等,得出建議為每年期初投入31.2萬元,及每月投資4,000元的方式,也就是一開始首筆先投入31.2萬元,再每月扣款4,000元,12個月投入4.8萬元,因此得出一年要投入36萬元,到60歲退休前,維持每年一筆期初資金31.2萬元,但每月投入資金逐年增為4,000元的倍數,也就是51歲時每月投資的錢翻倍成8,000元,到59歲每月投資的錢增加到最高九倍、為3.6萬元。

永豐銀指出,如此持續十年,累計投入理財本金逐年增加,經過智能平台演算得出投資配置為股、債類ETF各投資50%的配置,以複利、年化報酬率6.48%計算,到蔡先生60歲退休後,未來每年就有一筆約120多萬元資金回流,可說長期投資複利效果相當可觀。

60歲退休以後,依照理財建議,蔡先生仍須繼續投資,但投資金額改變,首先是退休前每年期初一筆31.2萬元刪去,但每月投入金額4,000元的倍數自九倍往下逐年調降,也就是60歲時投入金額少掉單筆31.2萬元,但每月仍要投3.6萬元,61歲降為每月4,000元的八倍、投入3.2萬元。

這些投資本錢,就來自於那一筆每年120多萬元回流資金,因此每個月生活費等可支配所得,就是這每年回流120多萬元再扣除按月投入理財後剩餘資金。因為60歲後每月投入金額是逐年減少,相對的每月可自由支配的金額就逐年增加,這樣一直持續到69歲,蔡先生已經可以不必每月投入資金了。

永豐銀行財富金融處長徐德里提醒,按照這個投資理財建議,蔡先生必須嚴格遵守,才能感受到時間複利累積效果,但也因為退休前每個月投入理財金額是逐年增加,因此蔡先生必須認知,每月收入扣除必要花費後,要盡量以投資需求為優先,尤其55歲以後一年總計必須投入理財的金額就達到60萬元,所以55歲以前就要為之後增加投資所需預先存糧,退休後才能享受成果。

他表示,這個理財建議並未計入勞保勞退與蔡先生的其他定存,就可滿足退休後每月10萬元現金流入,因此對保障退休生活來說應是綽綽有餘。

徐德里指出,智能理財的特色包括,可為每個客戶不同條件量身打造專屬的投資組合、目標導向、以交易成本相對低廉的ETF為標的,以及系統自動監控且通知客戶執行資產配置動態再平衡等,透過智能理財服務可以協助客戶輕鬆理財。

 
退休金算盤/三招存老本 輕鬆過晚年
記者 仝澤蓉/經濟日報
2026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化社會導致消費行為產生變化,形成一種新形態的生活方式。面對長壽風險,消費者該有怎樣的避險策略?保險專家建議,除勞退金自提充分提撥到最高的6%外,還需扭轉以往退休後只靠儲蓄的觀念。

台灣人壽對國人退休財源與長照醫療現況研究結果發現,隨著台灣「變老」,民眾憂心自己的3R準備不足,即擔心Retirement「老了沒錢花」、Recovery「健康亮紅燈」以及Relationship「生活怕孤單」,現實狀況是民眾認識的退休,仍大幅依賴社會保險,以及認為只需要準備一大筆錢的觀念 。

台灣人壽總經理莊中慶表示,退休金就是一包的概念,如果不提早規劃醫療保障做預備,屆時也得從退休金轉作支應,挖東牆補西牆,退休經濟支配就會失衡;不讓退休後的醫療費用侵蝕到自己的退休金,應建立退休金專款專用的觀念,並且「退休金」、「長照醫療金」、「銀髮生活」的準備時間應提早,而且是愈早愈好。

根據社會形態轉變,退休金的舊觀念應順應調整為「規劃未來的生活」,並與未來想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一起作思考,也就是以「個人所得替代率」計算退休資金。

莊中慶分享正確未來退休自我儲備的新觀念,一、加強商業保險,改變過往高度依賴儲蓄所得作為唯一的退休金來源,而以分期繳的投資型保單 、利變型保單商品,依照退休時間長短及個人資金充裕度選擇規劃,創造穩定現金流,轉嫁長壽風險;二、職業勞退金自行提撥部分,建議充分提撥到最高的6%;三、最後才是社會保險的保障。

莊中慶指出,高齡化所衍生的健康挑戰包括慢性病與臥床失能的威脅,根據統計,台灣亞健康狀態(包括年輕時受傷、中年生病及老年臥病失能等不健康時期)合計平均為9.2年;從2014年至2017年門診住院醫療費用漲幅將近五倍來看,善用醫療保險的規劃,是用來支應額外醫療項目所需費用的最佳途徑,更可以補足社會保險上的不足,建議以先求有再求好,進行自己或家人的保障規劃。

根據台灣人壽2016年起與政治大學共同策劃並公布的國人退休生活與空巢調查,顯示已退休族建議應提早於43歲開始為退休做準備,因此43歲起是啟動規劃退休準備的最佳時期,除「生活金」外,提醒如「身後金」的小額終老險也很重要,提早規劃即能以現在價格鎖定未來價值的禮殯服務優勢,讓退休老後無虞,圓滿人生。

 
英特爾的多角化新經營術
英特爾於超級盃、台灣燈會及消費電子展當中展示令人印象深刻的燈光表演。該公司發展出一套可行的煙火替代方案,讓每個人都想問──等等,為何一家半導體製造商要製造無人機?

演奏出好聲音的秘密
很多人習慣問:老師這種要怎麼彈可以像你一樣? 好像期待可以聽到一個明確的模式,一套入就可以解決問題。但其實,答案通常只會是:「用心去練,用耳朵聽」。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