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楚焱堯】
「平均地權條例」將於7月1號正式實施,筆者之前就對這個法案不以為然,甚至多數建商也說這個反而會「助漲」。反倒是央行6月公布的限貸令會更有效果,但比較少被提到。果然央行懂經濟的人,比立法院那堆「民意」代表的頭腦更清楚啊!
最近依然有不少財經專家,繼續提出打房政策的想法。而且幾乎不約而同的,都提到了增加房屋持有成本,尤其是實施或提高囤房稅。主要是因為今年的房屋稅,5月開徵,而去年新增了七個開始執行囤房稅的縣市,今年也會是他們第一次繳納該縣市的囤房稅。
但是囤房稅,這些增加「房屋持有成本」的措施就能打擊台灣的房價嗎?筆者認為答案是不能,一定還要需要搭配其他政策。而原因就是本文要介紹的重點。
7月16號,由館長跟黃國昌號召,在凱道要進行「居住正義」及「司法正義」的遊行。曾經強力主張這兩個訴求的民進黨,執政這7年來,卻讓這兩個問題更嚴重。司法正義暫且不談,但房價持續高漲,總是有科學數據的事實檢驗。
上篇討論台灣房價的文章,獲得不錯的迴響,藉由這個議題,本文內容也有解答一些在前文之中,網友提到的問題。
對於前文有興趣的請看:「全球房地產神話:南韓首爾的房價暴跌!台灣房價也會泡沫嗎?」
就如筆者上篇文提到的,台灣的房價是一頭「吃得很飽」的怪獸。不是一兩個打房政策就會擊倒的。
有意思的是隔壁的南韓跟中國,現在討論的都是房價暴跌的影響,台灣卻依舊在討論打房。再次證明,台灣的高房價,背後的問題更難處理。
一、囤房稅只能是打房政策的配菜。
先簡單介紹囤房稅。
囤房稅顧名思義,就是持有房屋超過一定的戶數(按照現行法規是3戶內都算自住),就會額外課稅。房產越多,稅負會越重。目的是讓自用稅率低,炒房稅率高。
台灣的囤房稅分兩種,也就是地方版與全國版的囤房稅。全國版的,也就是中央政府實施的囤房稅,全台22個縣市皆表達反對,所以暫不推動。
地方版的囤房稅現在已有部分縣市開始實施,後續還有其他縣市可能會跟進。
新北市是目前唯一還未實施囤房稅的「直轄市」,侯友宜也曾經在學生座談會中被問到這個問題。不過新北市的相關草案已經通過了,預計明年就會實施。
所以,「實施囤房稅」是假議題,因為房價比較高的縣市,以六都為主,除了新北市,還另外包含了新竹縣和新竹市都上路了。增加囤房稅的稅率,或是推行中央版的囤房稅才是需討論的方向。
台灣目前房價最高的幾個縣市(扣除新北),其實都實施了囤房稅,甚至台北市是最早從2014年就開始,但房價因此停漲了嗎?顯然從整體來看並沒有。因此,囤房稅,或更廣泛地的來討論「增加房屋的持有成本」,並不能單獨成為打房的有效政策。
原因是增加房屋持有成本的問題目前有兩點:
1、稅率不高,影響有限。
去年新增的七縣市,平均每戶是要多繳納將近5千塊,但有些媒體的新聞卻下標說新開徵的囤房稅,讓囤房大戶要哭了?
有三戶以上房產的人,「一年」多繳幾千塊覺得沈重?5千塊連一個月的房租都付不了。
台灣的房屋稅跟土地稅本來就低,也幾乎沒有其他持有成本,即使再加上部分縣市實施的囤房稅,仍未達日歐美等先進國家平均要負擔的1∼2%的持有成本的比例。
2、「很容易轉嫁」。
增加房地產持有成本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好轉嫁,也就是房東轉嫁房客,賣方轉嫁買方,甚至會因此有反作用。
參考的例子就是韓國在2018年實施提高綜合不動產稅率來看,反讓後來首爾房價飆漲五成,創歷史新高,租金也大漲兩成,引發更高的民怨。如果「只增加持有成本」,到時候最先看到的現象就是房租上漲,甚至帶動房租收益。
而且台灣的房租收益,以世界各國來看並不高。用最常拿來衡量的房價跟房租的比例,也就是「房價租金比」,一度超過香港,曾是世界之冠。也就是換算成年化收益率最低。
台灣很多房產大戶,寧可空屋,不出租。因此租金上漲這個影響可能會更大,反而還讓買房的收益(租金)增加,結果事與願違,房價更加上漲。
所以,提高房地產持有成本的相關政策,囤房稅必須搭配其他打房政策同時推行,才可能有用。不然,只是地方政府會增加一些稅收而已。
另外補充一點,由於台灣的房租收益太低,也成了部分投資理財專家,或所謂的「老師」說的買房不如買股的說法來源之一。這裡不深論這個話題,簡單總結一下。房地產是不是最好的理財工具,重點是看你本身的資產配置,以及你懂不懂操作其他理財工具。
如果你投資操作其他理財工具,每年平均年報酬有4∼5%以上,而且風險不高,那確實房地產可能不是最佳選擇。反之,就不用爭辯這個問題。
比較的數據就是,台灣自從上個世紀末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房地產大幅暴跌,又接連遇上天災人禍,持續了5年以上的房地產低潮。這段歷史常被拿來討論。一直到了2003年後才開始持續上漲,即使當時正逢sars疫情也無法減緩上漲趨勢,後來發生的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就算經濟損失慘重,台灣的房價也沒受到影響。
從2003年到2021年,由於非六都的數據不好取得跟計算,所以只計算六都(資料來源: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投資六都的房地產平均年報酬是3%左右,桃園市最高,超過4.5%。當然這是只針對「房價漲幅」的部份來計算報酬,不計算持有成本(稅金)跟收益(房租)。若都算上,報酬一定比3%更高,畢竟房租一定比稅金更多。
二、從炒房的相關成本來分析應如何打房。
炒作房地產,也就是炒房,要負擔的成本可分為兩種。
1、交易成本
買賣時才會發生的成本。包含了房仲、代書的規費、賣方的綜所稅等等。
2、持有成本
持有不動產期間每年需負擔的費用。除了地價稅跟房屋稅,還有容易被漏掉的管理費,貸款利息等等。國外還有房屋保險、房屋修繕或保養費用等等依各國規定,需每年負擔的費用。
之前台灣大部分的打房政策,主要都是增加「交易成本」,例如過去比較讓大家熟知,俗稱的「奢侈稅」(已改為房地合一稅),以及即將要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平均地權條例也會增加持有成本,因為整合期間拉長,但影響有限。真正對於「房屋持有成本」的合理管制,台灣卻遲遲未見動作。
前一篇文中,筆者也提到台灣的房屋持有成本很低。以比例來說,單論房屋稅,台灣大概是0.1∼0.4%。美國通常是1∼2%,此外,美國還有很多台灣沒有的其他持有成本,也就是上述提過的,例如房屋修繕、房屋保險等等。
所以在國外,特別是歐美確實是因為持有成本比台灣高出非常多,導致除了地產商以外的富豪,很少囤不動產。美國的房產佔個人總資產的比例平均只有35%左右。
經濟發展是有周期的,相信這大多數人都明白。但台灣往往在經濟好的時候,企業發大財,而在經濟不好的時候,又讓其資金流向房地產,而非留在產業。最後房價不斷提昇,增加了社會的生存成本,也成了年輕人的生活壓力來源之一。房價持續上漲讓購屋貸款的「負債」比例增加,貧富差距更加擴大。
資產泡沫和產業進步常常是二選一,台灣的資金堆疊了資產的泡沫,讓這個泡沫更堅固,相對減少了資金流向產業,阻礙了產業的進步,國外通常是選擇把泡沫刺破,讓資金流向產業。
只有讓有錢人、投資客、投機客把空屋釋出,讓房產回歸居住跟使用需求,把多餘的資金從房地產市場逼出。也就是交易成本跟持有成本這兩種都需要提高,另外一些台灣獨有的奇怪現象,如強綁用不到的公設(停車位)跟「非實坪制」,都需要法規限制,這樣房價才能機會走向穩中有降的方向。
三、台灣真正要落實打房政策的第一步。
筆者認為是,讓不動產市場的資訊完整跟透明。
實價登錄,只是這個概念的其中一部分,但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至少那種過去由房仲胡吹亂騙的情況已經大幅減少。
講回囤房稅,目前是用「個人歸戶」來計算,但如果不動產市場的資訊完整,是否可以考慮「家庭歸戶」?
個人歸戶就是每個人持有;家庭歸戶,則是實際上同住一家人的合計,特別是未成年子女。
舉個例子,一對很有錢的夫妻,生了2個孩子。他們最多可能要擁有超過12間房,才可能額外被扣到囤房稅(把各3戶登記在2名未成年小孩的名下,夫妻名下各3房)。
這合理嗎?而且在資訊不夠完整跟透明的情況下,顯然還有許多逃漏稅的可能。再用另一個例子來說明,你知道很多每個月收6位數以上租金的包租公包租婆,他們繳的稅比一般上班族可能都還少。甚至可能在疫情期間還能領到紓困補助嗎?為什麼?
因為他們的房子是分散由親人持有,或人頭持有的。雖然人頭炒房,如今越來越難,但還是不算少見。由於不鼓勵,以及可能違法,這裡就不一一說明。即使沒有透過人頭來買房炒房,還是有很多的「合法少繳稅」的手段。
例如很多房東,在契約都要求租賃所得稅由房客負擔,一般會因此而減少部分租金,這實際上如果雙方同意,這是合法的。不過筆者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綜合所得稅會依據收入增加,而導致級距增加,稅率增加的情況。這讓很多包租公包租婆,省下的稅金絕對遠超給房客優惠的房租。
只有徹底勾稽出每個人名下有哪些房地產,所得的租金收入都要課稅,租屋者則可以稅負減免。這種從本質上的檢討,才是真正的增加房地產持有成本的方法。
什麼?你說這樣房租一定會上漲?未必,不過這當然要配合其他政策同時實施,例如增加空屋稅,讓空房不得不出租。在更多空房出租的供給量增加的情況下,就能降低房租的上漲,最終達到市場的合理價格。
上述還只是舉例,更多有錢人,甚至「炒房客」避免影響出售的賣相,可能都懶得出租。
所以,筆者認為,比起很多財經專家說的囤房稅,可能空屋稅的效果更好。不過空屋的認定可能比囤房更複雜,例如你一年去度假一次的房子算空屋嗎?用水電費多寡檢視或許可行,但依然有難度。
不論如何,建立台灣不動產市場的資訊透明跟完整性,其實才是要做的第一步。
四、為何很多專家認為台灣房價會跌,筆者認為不會。
今年確實台灣的房市明顯變冷,成交量「大幅降低」。「成交量」往往是很重要的參考數據,再加上平均地權條例跟限貸令都還未發酵,此外還有全球經濟放緩、高利率等全球因素,因此很多人預期台灣房價短期內會降。
不過現實卻是,成交量跌,但台灣平均房價卻整體小漲。雖然這跟部分地區(特別是重劃區)大賣大漲拉高了平均值有關,但若是大環境的房價下跌,應該是如同南韓連首爾都平均下跌20%,最高將近50%才對。大陸據英國金融時報5月份的報導三、四線城市下跌也是達20%∼50%。一、二線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等地,由中國官方數據來看,也是距幾年前的最高點呈現下滑。
筆者曾經提過,台灣的房價可能景氣越差,相對會越好(股市大跌,房市至少不跌甚至小漲),後來也被新聞引用。原因就是,現在台灣的房價即使經濟衰退也有資金支撐。
在說明這一點之前,先用一個筆者很有感覺的真實案例來引導最後結論。
筆者的母校靠近立法院,過去放學時,晚上常常看到附近的「民宅」燈是暗的(有些辦公大樓晚上燈暗是正常,這是指民宅公寓)。由於學校是在市中心,旁邊就是民宅跟辦公大樓,有很多戶直到我畢業從沒見到亮過燈。
某次機會認識該區的房仲業者的區主管,就很好奇問為什麼,難道真的都是空屋嗎?他說對,那附近的空屋,粗估有兩成以上,筆者非常震驚。離捷運站走路5分鐘路程的地段,空屋率這麼高,而且重點是那主管講的最後一句話:「屋主不賣」。
我當時想說,空屋這麼高,房價會下跌吧,結果十幾年的時間一恍而過,房價還漲了。
那空屋變少了嗎?更多了......。
筆者後來認識了附近幾里其中一位里長,問了同一個問題。台灣的空屋率有更科學的指標,筆者也不是用都市傳說就下結論。那就是:「全國與各縣市低度使用(電)住宅宅數持續增加。」資料在內政部營建署找得到,這是用該住宅低用電達到一定的度數來評估是否空屋,111年全國大概平均是9.5%,達到85萬戶。
由於台灣的情況複雜,空屋多跟房價會下跌可能是兩回事,就如筆者前文提到的,那些在你眼中是空屋,在有錢人眼裡是「金融商品」。
經濟學上有一句名言:「教會鸚鵡說『供給』和『需求』,也可以成為經濟學家。」這句雖是玩笑話,但核心是「供需分析」在經濟學中的重要性。
由於台灣沒有太多具有投資效益的金融商品,或者說台灣的政策讓房地產成了最好的金融商品。這其中也包含了台灣的保險公司,將保戶的的保險金,投資到房地產中是很常見的現象,這大大增強了台灣房市的「需求面」。而平均地權條例打到的預售屋跟豪宅,這些投資客也是將資金轉往其他「房屋商品」,所以整體打房效果有限。
其他產業的有錢人,那些資本家做生意賺了錢,反正放在銀行領那1∼2%的利息,買股票或其他理財工具都有各自的問題,不如買房放著。
就如筆者前段文中計算的,六都的買房平均年報酬率是3%,事實上蛋黃區更高,但只取平均算,都有3%以上。而且在台灣的贈與稅、遺產稅等相關稅制下,房產還是一個很好用來移轉給子孫的資產贈與工具(利用一些法律邊緣的漏洞)。所以對那些有錢的資本家來說,房地產既是很好的理財工具,又是一個很好的資產贈與工具。
一般來說,房價泡沫常常是因為各種原因造成的「資金斷鏈」,如央行或銀行採取貨幣緊縮,利率提昇利息太高付不出來、經濟大幅衰退收入遞減等等。
但台灣有很多房地產是那些有錢人的「閒錢」吶!根本沒有「資金斷鏈」的問題,景氣好,這些資本家擴大本業投資;景氣不好,減少本業投資,另外還從股市把資金轉入房地產,替房價增加了資金面的支持。
「屋主不賣」,意思就是「不缺這錢」。這樣懂了嗎?
不過在台灣的空屋率高,且人口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還有很多危老建築需都更的問題等等,政府確實不該繼續坐視房價上漲。也就是台灣已經無需面臨所謂的「保房價」的問題,反而這些問題,最後依然可能會爆發,屆時的影響更大。筆者雖然認為短期5年內都不會跌,但不代表看好台灣房市的未來。
最後,友善提醒,筆者非鼓勵從事房地產投資,或是進行超出個人能力範圍的購屋選擇,只是客觀分析台灣的現況。謝謝!
作者:楚焱堯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原文:「平均地權條例」、「囤房稅」,及央行實施限貸令,三箭齊發,台灣房價終於要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