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6/25 第113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持卡竅門 遠東銀行快樂卡、樂家卡 雙卡出擊
外幣投資 4月外幣存款衝破14.5兆元「月月攻頂」 這數字卻透露真相
台股強強滾!央行公布5月證券劃撥存款餘額衝破3.5兆、寫新高
台新銀行外幣優利定存優惠再加碼 美元年息最高衝6%
無論市場好壞照樣投資!理財顧問:我發現百萬富翁都有的4個共同習慣
退休金算盤/勞保公保年金調漲 86萬人受惠
人氣散了?金控股東人數下滑 存股族「棄壽險、抱銀行」
基富通董座:股票、基金涵蓋七成理財行為 退休準備應備妥兩工具

持卡竅門
遠東銀行快樂卡、樂家卡 雙卡出擊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遠東銀行(2845)昨(19)日股東會,總經理周添財指出,集團的遠東SOGO百貨正在進行發行聯名卡的準備,遠東銀也將在集團卡定位的快樂卡之外,增加樂家卡,以雙卡、共計約80萬張卡片,一起提供相當於SOGO聯名卡的優惠與服務。

遠東集團董事長暨遠銀副董事長徐旭東在昨天遠銀股東會後受訪指出,遠東銀行在遠東集團關係企業中,扮演的角色重大,並要善用集團資源,對於遠東SOGO百貨發行聯名卡,透過資訊、系統化搭建平台,具有相當潛能。周添財則表示,遠銀除了集團快樂卡之外,已決定將另一張卡片樂家卡,也加入提供聯名卡服務範圍。

SOGO百貨營運成績斐然,台北SOGO更是長期以來位居百貨業績的店王,使得過去只有快樂卡一張卡提供類聯名卡服務,這張卡也成為遠銀含金量最高的卡片。

周添財表示,目前SOGO聯名卡優惠還沒出爐,因此不確定遠銀快樂卡與樂家卡,目前的優惠與服務是否與聯名卡一致,但原則上這兩張卡都會以類似聯名卡方式,配合日後SOGO聯名卡發行,提供相當優惠與服務。

 
外幣投資
4月外幣存款衝破14.5兆元「月月攻頂」 這數字卻透露真相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降息預期淡化,美元雙率續持高位,推升國銀外幣存款量。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4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14兆5,002億元,已連三個月「月月寫新高」,累計前四月大增4,756億元刷史上同期次高。史上新高是2022年美國暴力升息時,當年前四月暴增了7,082.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若以4月期底美元匯率32.542元換算,美元計價的外幣存款量卻是不增反減。

據數據顯示,4月底外幣存款餘額是4,456億美元,4月續減17億美元,連二衰,累計前四月減少107億美元,意味這波外幣存款量飆升,恐都是美元升值而推升的「虛胖」。

金管會官員解釋,4月美元計價的外幣存款量持續衰退,主因是客戶支付貨款、財務操作及資金調度,如各企業戶開始因應配發股利而將美元存款,改為配置新台幣存款。

銀行主管則說,也觀察到有企業戶將部分外幣存款、轉向投資高收益海外債,壓抑了外幣存款動能。

那麼,外幣存款量後市會續增嗎?一家大型民營銀行認為,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淡化,美元利率仍處高檔下,估外幣存款量將維持高水位或緩升;但另一家公股行庫則表態,5月美元已略為回檔,後市仍有諸多變數。

金管會從2004年開始統計國銀外幣存款數字,這18年來,以2022年美國開啟暴力升息,使外存全年大增1兆7,584億元,年增額創史上最大量;2023年暫停升息後,全年外存量僅增加2,285億元,增額僅是2022年全年的13%。

2024年市場預期美元雙率將續持高位,似有重現2022年外存量大增光景。4月底外幣存款餘額14兆5,002億元,月增1,918億元或1.3%,年增7,962.8億元是2023年一整年的3.4倍,更達到2022年高峰的四成,年增攀升到5.81%的近八個月最高。

再進一步以前十大外幣存款行來看,4月底年增率續持雙位數成長者,是中信銀、北富銀、台銀和合庫四家銀行,又以中信銀年增16.4%、北富銀15.5%、台銀13.5%較上月走升,成長動能未減。

4月底前五大外幣存款行,全擠入「兆元俱樂部」,是史上單月最多家登上「兆元榜」者。前五大是中信銀、兆豐銀、北富銀、台銀和玉山銀,其中台銀以221.5億元擠掉玉山銀排名第四大。

4月底前五大外幣存款行是,中信銀1兆4,560億元居冠,兆豐銀1兆1,862億元,北富銀1兆1,284億元,台銀1兆325.6億元,玉山銀是1兆104億元。

 
台股強強滾!央行公布5月證券劃撥存款餘額衝破3.5兆、寫新高
台北24日電/中央社
中央銀行今天公布5月金融概況,包括月平均股價指數創高,有「散戶信心風向球」之稱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衝破新台幣3.5兆元,且單月暴增1799
台股上半年氣勢如虹,助長散戶信心,螞蟻雄兵持續湧入台股。中央銀行今天公布5月金融概況,包括月平均股價指數創高,有「散戶信心風向球」之稱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衝破新台幣3.5兆元,且單月暴增1799億元,寫下3個新高紀錄。

央行今天公布5月金融概況,M1B年增率回升至5.00%,M2年增率則微降至6.04%,主要是因國人資金淨匯出,對外進行證券投資所致。

雖然5月國人資金淨匯出,國內金融市場依舊熱鬧滾滾。央行指出,5月台股月平均股價指數21107點,衝上歷史新高;台股強勢上漲,反映散戶信心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單月暴增1799億元,升至3兆5552億元,雙創新高。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曹體仁說明,台股交投熱絡、成交值攀升,均可看出股民交易相當積極。而股市價量齊揚,帶動證券劃撥存款餘額創高,5月融資餘額也突破4000億元大關、升至4095億元,創下民國97年6月以來的高點。

至於外國人新台幣存款餘額略降至2206億元,曹體仁點出2原因,除了外資買超台股,5月收到的現金股利也較4月少。

5月外匯存款則為9兆2684億元,較4月下滑,曹體仁說明,除了新台幣匯率因素,部分廠商將外匯存款轉換為新台幣繳稅,導致規模減少。

 
台新銀行外幣優利定存優惠再加碼 美元年息最高衝6%
記者戴玉翔/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邁入第3季,美國聯準會(Fed)延後降息,美元作為避險貨幣地位更受市場追捧。台新銀行延續先前大獲好評的美元外幣定存專案,即日起至2024年8月30日止,單筆最低承作金額只需美元1,000元,即可享有美元年息6%優惠,建議有美元需求的民眾,可多加把握利率優勢。

今年AI相關題材緊抓投資人目光,根據倫敦證交所(LSEG)預測,科技股第2季獲利成長率仍高達16.6%,且其他產業獲利成長與科技類股的差異性將逐步縮小,加上美國總統大選和央行政策變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台新銀行預期股債輪動將更加快速,由科技股的「一枝獨秀」將轉為各產業間的「百花齊放」的局面。

央行政策方面,各國降息列車陸續啟動,加拿大央行與歐洲央行已在6月啟動降息,目前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可望於第3季啟動降息,有助於殖利率中長期趨勢下行。台新銀行提醒投資人,需留意美國目前通膨仍高於政策目標,預期本波降息周期屬間歇性降息,央行的貨幣政策會「邊走邊看」。因此投資人在布局時,更應重視分散、多元布局,以降低單一資產風險,並掌握各資產輪動機會。

為幫助民眾掌握理財好時機,台新銀行推出多元理財優惠,包括外幣定存專案、換匯優惠、基金線上申購定期定額以及新戶申購海外債券0手續費等,即日起至2024年6月30日止,每周三9:30~15:00透過台新網路銀行/行動銀行,以新臺幣兌換指定幣別享即期讓分優惠,美元:4分/澳幣:6分/人民幣:1分/歐元:8.75分/港幣:1.25分。即日起至台新銀行公告截止日,透過台新銀行網路銀行/行動銀行/Richart/理財速GO易通路定期定額之新申購,享終身手續費優惠折扣0元優惠,並限時推出新戶申購海外債券0手續費優惠,建議民眾可把握限時優惠,為第3季的財富規劃提前布局。

 
無論市場好壞照樣投資!理財顧問:我發現百萬富翁都有的4個共同習慣
撰文者:陳宜伶 編譯/商業周刊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摘要

百萬富翁運用時間的方式、優先考慮的事項,以及他們極力避免的狀況,都與一般人不太一樣。雖然存錢、還債與投資,聽起來枯燥乏味,但這些習慣卻是你一步步累積財富的基石。

「財富自由」並非天方夜譚,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百萬富翁,這需要堅定的計劃和持之以恆的努力。

美國的一位理財規劃師,安娜·恩潔-康特(Anna N'Jie-Konte),深知其中的奧秘。

身為一名理財顧問,以及金融服務公司DaretoDreams的創辦人,恩潔-康特專注於幫助30到40歲、高收入又有創業精神的女性實現財務獨立。她希望讓這些女性大膽追夢,並為她們的家庭和社會帶來持久的影響。

她的團隊幫助客戶意識到,他們的夢想並非遙不可及。作為波多黎各與甘比亞在美國的第一代移民,她明白有色人種女性在實現財務獨立的過程並不輕鬆,因此她也致力,幫助成千上萬的有色人種女性成為百萬富翁。

賺錢容易守財難

在她的職業生涯中,恩潔-康特接觸到不少百萬富翁客戶,為他們管理財富。她不禁注意到,不論背景或年紀,這些百萬富翁運用時間的方式、優先考慮的事項,以及他們極力避免的狀況,都與一般人不太一樣。

她認為以下四個富翁的習慣,能解釋為什麼他們能夠累積、更能「守住」財富。

1. 專注在長期財務目標

百萬富翁會把眼光放遠,不會被市場每日的波動或是短期金錢誘惑影響。

財經新聞上往往都充滿著短期的金融焦點,像是公司季度盈餘、最新技術圖表預測,或是美國聯準會主席對市場的評論。

然而,大多數百萬富翁都知道,應該要忽略這些雜亂的短期消息,而專注在長期投資計劃或資產配置。這樣可以避免他們被情緒影響,而犯下錯誤的投資決定。

這種隨機的市場波動和跟風的「羊群行為」,或許短期能賺到錢,但長遠看來,可能會讓他們損失成千上萬美元。

因此,百萬富翁通常會準備一個長期的計劃,並且專注在這個計劃的日常決策中。

2. 制定計劃,然後存錢和投資

存錢、還債與投資——聽起來枯燥乏味,卻是一步步累積財富的基石。

這三個金錢習慣,是實現金錢富足最可靠方法。只要你能做到固定儲蓄、零欠債與定期投資,肯定量入為出,只要你每個月固定轉帳繳卡費,定期定額投資,就能朝著累積財富的目標邁進。

她成功的客戶,總是會先想好目標,需要多少存款與投資,才能在預期內實現。他們會有系統改變生活方式,讓生活的重心朝著目標前進。

恩潔-康特注意到,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你不需要特地為退休存錢,因為你的日常生活花費節儉,所以你大部分的收入都可以用於儲蓄和投資。

3. 無論市場好壞照樣投資

百萬富翁的其中一個秘密心法,就是他們通常會忽略暫時的市場波動,無論市場景氣好壞,他們都堅持投資。

他們會確定每個月或每一季需要存多少錢,進行多少投資,並設定銀行自動轉帳,或規劃定期定額買進,以維持他們的長期財務計劃。

把這些財務管理「自動化」,能確保他們的投資決策不受瞬間情緒的影響。這樣一來,就不會被「看看市場表現如何再決定」的心情,而中斷自己的財務計畫。

他們會事先計畫,並仔細執行,並且有效實現定期定額投資;這樣比選擇最佳時機進場來得好,還能分攤一筆單次交易的金額。

4. 對市場波動漠不關心

美國股神巴菲特在1990年的一封股東信中提到,波克夏·海瑟威的投資風格為:「近乎懶惰,仍然是我們投資風格的基石(Lethargy bordering on sloth remains the cornerstone of our investment style.)。」

雖然大家都知道進行短期的股市交易有風險,但從長期來看,股票的表現大多優於其他投資標的。然而,我們很難把個人情感與每日市場波動脫鉤,長期堅持投資。

2020年初的市場崩盤證明,當你專注於短期時,堅持投資變得更加困難。

不過她的百萬富翁客戶非常明白,他們能用財產來做什麼,並且知道他們投資的最終用途。這意味著,儘管他們也會因為市場崩盤感到憂慮,但通常不會驚慌失措,也能避免任何阻礙長期投資的改變。

事實上,在市場波動或修正時期,一般人之所以會頻繁查看投資組合,是因為沒有設定投資期限,或是沒有評估自己的風險胃納能力。

百萬富翁客戶充分體現出,他們能夠看到自己預先規劃,以及複利的績效成果。只要能堅持這四個習慣,人人都可實現財富自由的夢想。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DareToDreams

※本文由商周.com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退休金算盤/勞保公保年金調漲 86萬人受惠
記者 江睿智/經濟日報

近年物價飛漲,為對抗通膨、反映通膨率,近期勞保局、銓敘部接連調升退休人員的月退金,勞保調升八個年度請領勞保老年金金額、公保則調升五個年度公教人員保險年金給付金額,調幅皆落在5.51%至7.59%之間,合計有86萬名退休民眾受惠。

為避免民眾退休金被通膨吃掉,今年大規模調升軍公教、勞工、及一般國民的退休金。除了上述勞保、公保月退休金調升後86萬餘人受惠之外,若加上自2024年1月1日起,國民年金六項年金給付金額調增,約有172萬人可受惠、以及大多數退休軍公教人員領的「定期退撫給與」自2024年1月起調升4%,約52萬人受惠。換言之,今年各職業月退休金調升後,共約有310萬人受惠。

自2024年5月1日起調升的勞保老年金。勞保局已公布,2009、2010、2013、2014、2015、2019、2020年及2021年等共八個年度,累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已跨過5%門檻,因此老年年金給付將自5月起調升,調幅為5.51%至7.59%之間。其中,2019年及2020年度調幅將達到7.33%及7.59%,不僅創下調整最多年度的一次,也創史上最高調幅,估計將有85萬名勞工受惠。

根據「勞保條例」第65條之4規定,當中央主計機關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成長率達正負5%,將依該成長率調整勞保年金給付金額。而且,CPI累計漲多少,老年年金就調多少;一旦調升後,該年度重新計算累計CPI成長率,直到累計CPI年增率超過5%,才會再次啟動調升機制。

勞保老年金隨CPI反映而調升是如何計算?舉例來說,以2013年申請勞保年金給付、每月領取2萬元老年年金的勞工為例,已曾在2022年5月調升6.71%,改領21,342元;而到2023年底累計CPI上漲率5.51%,自2024年5月改核發22,518元。

2024年5月起除了上述八年度勞保年金給付調升外,領勞保遺屬年金、失能年金也會一併調升。

勞保局勞保普通事故給付組長劉秀玲表示,退休勞工領的老年年金若達到法定調升時,按往例,都是自當年度5月起調升勞保年金,6月入帳,屆時退休勞工會在帳面上看到兩筆入帳,一筆是原本請領金額,另一筆則是調升後的加發金額,會註明顯示為「物價調整」,至7月才合併計算顯示。

近年來,為反映飛漲物價,勞保局已多次大規模進行調整退休勞工的勞保年金。2022年5月已調升五個年度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約有49.2萬人受惠;2023年5月再調升五個年度,預計受惠人數更多達66萬人。2024年則一口氣調升八個年度,受惠人數高達約85萬人。

公保也跟進了。考試院已公布,2014年、2015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等共五年度之公教人員保險年金給付金額,將自2024年6月1日起調整,調幅5.51%至7.59%之間,估計1.2萬名退休私校教職員、財政部、經濟部旗下國營事業退休人員受惠。

依「公教人員保險法」規定,為確保給付得以因應物價變動及通貨膨脹等,當主計總處發布之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成長率達正負5%時,即須啟動調整機制,並且考量「國家經濟環境」、「政府財政」與「公保準備金」之財務盈虧等三項法定因子後調整比率。因公保財務健全,100%提存準備,因此決定按CPI實際累計漲幅調漲公保年金給付。

 
人氣散了?金控股東人數下滑 存股族「棄壽險、抱銀行」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控股人氣散了嗎?據集保中心截至上周五(21日)統計,14家金控股總股東人數降到659.7萬人,年大減11.5萬人,終結至少連續四年成長,存股族更迅速轉移陣地「棄壽險、抱銀行」,五大壽險金控股東人數共暴減逾19萬人。

一家金控主管認為,此數字可能是三大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一、2024年掀起AI熱潮,金控股對新股東吸引力大降,年輕股民可能更偏好AI科技股,使金控股人氣退燒。

二,2023年發放前一年度的金控總股息僅剩1,205億元探九年低點,又以壽險型金控配息縮水最劇,加上壽險金控為因應2026年接軌做發債籌資恐有稀釋股本的問題,也使老股東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離場,逐步出清壽險金控。

三、壽險金控雙雄股價也一路墊高,如富邦金(2881)21日收78.3元,國泰金(2882)股價也一路攀升到60.1元,波段漲幅分別達兩成和三成,股價偏高讓存股族「望高興嘆」。這三大因素讓存股族或新股民縮手,老股東離場,使金控股人氣一路潰散。

據統計,2020年金控股人氣王是玉山金,當年股東人數一年暴增17萬人居冠,2021年全球大降息,股市飆漲推升壽險金控獲利,股民開始流向富邦金、開發金,2022年更齊聚國泰金,當年底股東人數攀到57萬人巔峰僅次開發金。

未料2023年股匯市波動加劇,壽險金控配息疑慮起,人氣也快速退潮。2023年底金控股總股東人數671萬人,全年僅增加6萬餘人或0.9%,到2024年6月終見衰退。

據集保中心截至21日止統計,14家上市金控股總股東人數是659.7萬人,較2023年6月底671.2萬人,近一年大減11.5萬人或1.72%,其中股東人數年減幅前五大者(逾6%)是國泰金、新光金、富邦金、開發金和中信金,清一色全是壽險金控,合計暴減19.4萬人。

人氣凝聚前三大者,是兆豐金、台新金和合庫金等銀行型金控。兆豐金股東人數攀升到近52萬人新高,年增3萬人或6.3%,逼近中信金的53萬人更勝過壽險金控雙雄,台新金與合庫金股東人數也各年增5%和6%。

另一家金控高層也說,相較於壽險型金控獲利得看利率、股匯市臉色的「靠天吃飯」,銀行型金控具穩定獲利與配息率,比較類似「定存替代」,也較易吸引長期投資的存股族進駐,獲取每年股息入袋。

該高層也說,6月股東會後,7月至8月是除權息旺季,通常外資法人會棄權息以避免繳20%股息所得稅,等除權息完後才會回補,恐將讓7月至8月金控股股價承壓。

 
基富通董座:股票、基金涵蓋七成理財行為 退休準備應備妥兩工具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面臨高齡化及少子化的趨勢,退休金管理是現今重要的社會議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基富通證券長期推動國人退休準備,及落實普惠金融服務不遺餘力,6月21日應國立中興大學邀請,參加「2024退休金管理與投資策略國際研討會」,會中與國內外多位產官學專家進行理論與實務的交流,激盪出新思維,現場也獲得與會專家學者熱烈□響。

這次研討會主持人、中興大學大學校長詹富智致詞表示,台灣面臨高齡化及少子化的趨勢,退休金管理是現今重要的社會議題,因此由中興大學邀集學者專家與業界代表一同與會,就退休金管理制度及投資策略進行討論,期望喚醒國人與學界對此議題的重視。

集保結算所暨基富通董事長林丙輝表示,「退休」是每個人一生必經的過程,尤其在醫療技術進步下,大家越活越長壽,過去常說的「呷百二」不再是長命百歲的形容詞。退休將是人生新階段的開始,因此需要提前好好規劃,讓退休後的日子活得又久又快樂。

林丙輝表示,集保與基富通關心國人退休準備的課題,近幾年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包括:推出好好退休準備平台、好好長大活動、關懷高齡公益計畫,及通過舉辦實體與線上直播、研討會等形式,分享退休理財、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心法,前後已引導超過10萬人開啟退休規劃第一步。

根據基富通調查,目前股票與基金投資幾乎是全民運動,涵蓋國人七成的理財行為。民眾的投資部位,包含於各個不同證券戶的股票、各投信或基金平台的基金部位、銀行資產等,都可以在「集保e手掌握APP」中一次查看,省去逐一查找的麻煩。

另外,基富通也在去(2023)年開發專屬基金理財APP,有免費又豐富的基金資訊、獨家市場熱度排行、公正客觀的觀點文章、多元實用的好好理財專區,至今短短半年左右,下載量將近15萬人次。林丙輝強調,這些工具都非常好用,一定要下載使用,讓退休準備事半功倍。

除了退休前期的資產累積,林丙輝還強調,面對高齡者可能發生的失智、失能、詐騙等問題,退休後的保障同樣非常重要,所以應該進一步研擬更多機制,如結合安養信託、年金給付、資產保全等做法,讓退休金能夠真正用在自己身上,實現無憂退休的目標。

 
台灣首座菇類博物館「霧峰菇類產學館」 揭開你不知道的菇類知識
台中霧峰的菇類種植面積高達14公頃,其中又以金針菇產量更佔全台78%之多。霧峰區農會於1998年在農會大樓6樓打造全台唯一、世界唯二的「菇類博物館」。在經過巧思的動線設計下,旅客能深入了解真菌、菇類、高等真菌的種類,以及過去文獻紀錄中的菇類,或是探索台灣菇類大事記、霧峰菇類產業的歷史。

不孕=無法懷孕?人工生殖助你好孕,人工授精&試管嬰兒怎麼選?
據統計,國內不孕症盛行率約10∼15%,等於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有不孕問題。導致不孕的因素,不單單僅有年紀,還有夫妻雙方的身體狀況、所處環境等等都有影響,原來「生孩子」這件事並不容易!本文將為備孕夫妻解答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的差異及選擇,讓好孕快快降臨!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