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與貨幣的未來
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在全球地下經濟扮演重要角色,也無疑為這些貨幣帶來長期價值。而且我們會看到,全球的地下經濟規模實在龐大,輕輕鬆鬆就能達到全球產值的20%,經濟規模相當於整個歐洲。
然而,除非真的出現像是《瘋狂麥斯》(Mad Max)那種核戰後的反烏托邦末日情境,否則任何加密貨幣都絕對不可能取代美元,成為合法合規交易的主導貨幣。但我們還是需要了解,為什麼其他的說法肯定大錯特錯,這些理由都直指著金錢與美元霸權的核心。
政府發行貨幣的優勢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的傑作《人類大歷史》(Sapiens)中,有一段關於金錢的論述,可謂雄辯滔滔,為矽谷圈子津津樂道,也讓加密貨幣社群深深著迷。然而,雖然這段內容文采優美,卻會造成嚴重的誤導。哈拉瑞認為,追根究柢,金錢就是一種社會共識。
只要每個人都接受某種東西當作貨幣,無論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Micronesian)雅浦島(Yap)上的巨石,又或是中世紀日本的稻米,都能真的當作貨幣。早在哈拉瑞2011年出版這本著作之前,經濟學家就已經提出各種非常優雅、無須政府介入的理論模型來表達這種概念,他們用的數學框架同樣經過精心建構,雄辯程度不下於《人類大歷史》。
遺憾的是,這些理論太過強調「個人選擇」的重要性,又太過低估政府各種協調工具與強制工具的強大。正如馬可波羅看到的,忽必烈的臣民必須接受皇帝用樹皮製作的紙鈔,否則就會遭到處死。
現代政府發行國家貨幣時,會讓國家貨幣得到其他替代貨幣或民間貨幣無法比擬的一項重大優勢:政府可以用國家貨幣支付公務人員的薪水與供應商的款項,也能要求稅款只能用政府貨幣繳納。
政府還能發行以政府貨幣計價的債務。美元擁有「法定貨幣」的地位,就意味著只要在美國,就不能拒絕以美元償付債務。最後還有一點,政府可以規定在各種活動中以政府貨幣作為法定記帳單位,例如必須以政府貨幣完成稅務紀錄與法律文件的簿記。
將這一切管道結合起來,就會形成網路效應,讓政府貨幣擁有無可超越的優勢。如果這還不夠,政府還能再加上更多限制,例如規定銀行存款都必須以政府貨幣計價。
(本文出自《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作者:肯尼斯.羅格夫 譯者:黃瑜安,林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