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2/21 第585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陸20條政策穩外資 「未來可期」
陸穩外資 祭「1+N」組合拳
龍岩客家文化 台青來「搞作」
新樓盤掀搶購潮 港房市期待「小陽春」
新中越鐵路 將採「標準軌」
聯想財報靚 去年第4季獲利倍增
阿里巴巴 AI業績大躍進
人民幣 穩居第四大活躍貨幣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陸20條政策穩外資 「未來可期」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17日發布《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大陸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2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各項舉措和政策措施將於2025年底前落地見效,以充分表明大陸政府大力吸引外資的信心和決心。

中國網報導,《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含括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增強開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務保障力度4個面向、共20條政策。凌激表示,本次發布的行動方案釋放了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加大政策支持力道、積極進行外商投資促進工作,並要切實解決外資企業關切問題。

對於外界關切大陸今年1月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年減13.4%,凌激回應,目前因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導致全球跨境投資仍較低迷,加上外部環境嚴峻、部分跨國公司主動調整投資布局,像是汽車製造業、機械製造業、服裝業等行業的引資規模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不過他表示,英國、韓國、荷蘭、日本對華投資都出現兩位數增長,「我們相信投資中國未來可期。」

而關於有外資企業考慮轉移一部分大陸產能到其他國家,大陸商務部外資司朱冰回應,確實有一部分跨國公司正在調整在華投資規模和業務,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和一些梯度轉移。

朱冰表示,一些成本敏感型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根據發展戰略和國內外比較優勢,在全球範圍內調整布局、轉移產能;不少外資企業則是順應大陸產業升級趨勢,比如關閉手機、家電、電腦等產線,但同時增加新型顯示、新能源電池等高技術產品生產線;還有一些企業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將投資分散到其它國家。

朱冰指出,大陸政府歡迎外國企業在華投資經營,也將依法保障其合法權益,「誠信守法的外國實體是不需要擔心的。中國政府也一如既往地歡迎世界各國的企業來華投資興業,並且致力於為合法守規的外資企業在華經營提供穩定、公平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陸穩外資 祭「1+N」組合拳
記者林茂仁、陳湘瑾/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表示,剛公布的《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一共提出20項政策舉措,下一步各部門還會推出配套的若干政策,形成「1+N」(1是穩外資行動方案+N個配套政策)的穩外資政策「組合拳」,讓更多的外資企業更好分享中國大陸發展機遇。

新浪財經報導,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20)日邀來國家發改委及商務部官員說明穩外資政策,大陸商務部副部長淩激指出,外資企業將平等參與政府採購,將積極推進政府採購法的修訂,研究制定政府採購領域「中國境內生產」的具體標準,保障內資和外資企業在華生產的產品平等參與政府採購。

而關於有外資企業考慮轉移一部分大陸產能到其他國家,朱冰回應,確實有一部分跨國公司正在調整在華投資規模和業務,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和一些梯度轉移。

朱冰表示,一些成本敏感型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根據發展戰略和國內外比較優勢,在全球範圍內調整布局、轉移產能;不少外資企業則是順應大陸產業升級趨勢,比如關閉手機、家電、電腦等產線,但同時增加新型顯示、新能源電池等高技術產品生產線;還有一些企業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開始將一些新增的投資分散到其它國家。

大陸國家發改委表示,擬會同有關方面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研究制定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政策,會同相關部門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採購、電子商務、金融等七個領域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的相通相容;在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四個市場有序推動擴大自主開放。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出,將加強外商投資服務保障,並做好標誌性重大外資專案的落地服務,目前,前八批66個標誌性重大外資專案已完成投資約940億美元,其中33個專案實現了全面或部分投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今年將繼續強化項目要素保障,推動前八批專案加快落地,並適時發布第九批項目,持續開展服務外資企業專項行動,一對一走訪外資企業,及時瞭解並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龍岩客家文化 台青來「搞作」
梁珮岑/龍岩報導/聯合報
2025海峽客家「客青﹒搞作」台灣客家子弟短視頻創作比賽,於2月20日在龍岩市長汀縣正式啟動。來自台灣的30位客家子弟、客家社團成員聚焦「海峽客家的起源」,透過拍攝與影像紀錄深入體驗客家溯源地,挖掘龍岩客家文化底蘊。

賽事於龍岩啟動,此次賽事由台灣客家總商會、聯合影音號、龍台交流協會主辦,來自台灣共13組參賽隊伍,到客家文化溯源地「搞作」,透過鏡頭紀錄這趟旅程,以台灣客家青年視角創作短影音作品。

台灣客家總商會會長葉春榮強強調,這次比賽提供客家青年一個絕佳的契機,藉由短影音賽事發揮自身專長、展現才華。「客家文化長遠流長,龍岩有很多題材,我鼓勵大家一定要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將客家了不起的文化透過拍攝顯現出來。」

據悉,在為期五天四夜的行程中,台灣客家子弟們將走訪客家八喜樓、大夫第、武平百家大院、世界客家母親緣文化主題公園、漳平永福櫻花園、永定土樓景區等特色景點,用短影音生動展現龍岩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

參與這次比賽的台灣大學生江同學指出,「我們更加著重於體驗當地的文化。」江同學身為客家人,他表示很期待可以感受和體驗當地特色,他強調宣揚客家文化的重要性,並對來到客家溯源地感到十分開心。

一同參賽的台灣大學生趙同學提及,此前曾看過關於龍岩的紀錄片,對客家土樓以及當地非遺文化興趣濃厚。此次他們計畫以故事或短劇的形式,巧妙引入土樓的相關話題,希望透過這種創新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的魅力。

此次「客青﹒搞作」短視頻創作比賽,不僅為廣大客家文化愛好者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也為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搭建了新的平台。透過比賽,影片創作者們對於「客家」的獨特解讀也得以呈現,讓大眾從多元視角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

 
新樓盤掀搶購潮 港房市期待「小陽春」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春節過後,香港開發商積極推盤,其中,新世界發展的皇都新盤首輪開售168套房源,吸引超7800人搶購,被業界看作是香港樓市升溫的有力註腳。

中新社報導,新世界發展工作人員表示,皇都項目15日以價單形式首輪銷售。當日共有超過7800張入票,以首輪銷售168套計算,認購率超45倍,為今年以來香港市場認購率最高的新盤。其中不乏大宗買家成交,甚至有客戶一口氣買4套或5套。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皇都新盤的熱銷反映了市場的熱度,還顯示出投資者對香港樓市的信心正在恢復。 

香港樓市回暖的背景下,購房者入市意願顯著增強。在剛過去的周末,中原地產十大屋苑錄得9宗成交,較前一周再增一宗。陳永傑表示,近期港股造好,一手新盤趁旺紛紛加快推盤步伐,增強買家入市信心,料一手及二手交投持續向好。

分析人士指出,香港樓市的回暖離不開政策支持和經濟復甦的雙重助力。2024年,香港特區政府全面撤銷樓市「辣招」,撤銷多項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降低購房成本,刺激市場需求。此外,特區政府推出的多項人才計畫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攜家人抵港,這些新增人口不僅帶來購房需求,也為租賃市場注入活力。   

儘管市場已出現回暖跡象,但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認為,由於市場仍在觀望將於2月底公布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真正的「小陽春」可能會延遲至3月出現。

「預計2025年上半年香港樓價將保持平穩」。會德豐地產副主席黃光耀表示,今年香港樓市仍將以一手房為主,上半年房價不會出現大幅波動。隨著發展商去庫存情況逐漸改善,售價有望在下半年得到調整。

 
新中越鐵路 將採「標準軌」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聯合報
越南國會19日召開全體會議,表決通過關於投資建設「老街-河內-海防」鐵路項目的決議。該項目將連通越南北部最大港口海防和與大陸雲南省接壤的老街市,以滿足越南國內運輸以及越南與大陸的國際聯運需求。

觀察者網引述越南通訊社報導,「老街-河內-海防」鐵路項目預計項目成本83.69億美元,爭取在2030年前基本竣工。該鐵路主幹線全長約390.9公里,3條支線長27.9公里,途徑越南7省2市,提供客運和貨運服務,該項目將穿過越南一些主要製造中心,其中包括三星、富士康、和碩等製造工廠的所在地。

越南國會的決議強調,該項目有望促進「老街-河內-海防」經濟走廊沿線的快速發展,同時加強越南的國防、安全和工業現代化;越南政府總理范明政去年12月視察「老街-河內-海防」鐵路項目時也表示,這是一個需要盡快實施的重要項目;越南外交部發言人範秋姮上周表示,該項目將促進中越兩國及地區的經濟、貿易、投資和旅遊合作。

分析人士指出,越南製造業高度依賴來自大陸的零部件供應,但越南現有的公路和鐵路網絡難以滿足運輸需求,此次修建一條穿過製造業中心的跨境「標準軌」鐵路,有助於提高中越兩國聯通效率,保持國際供應鏈暢通。

值得注意的是,為確保中越鐵路順利連接,列車速度和軌距必須確保與大陸的鐵路同步對接,越方要在項目設計建造期間與中方保持密切配合。越南這次接受以大陸的「標準軌」來建設跨境鐵路。未來,「標準軌」會成為「一帶一路」鐵路建設中的基礎性技術標準。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符潔文分析,如今整個東南亞泛亞鐵路網正在全面推進中,也積極與中國鐵路對接以避免被邊緣化;隨著中企承建的鐵路項目在越來越多國家落地,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鐵道工程專業副教授李培剛表示,大陸的鐵路和其標準都可以被視為共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一部分。

 
聯想財報靚 去年第4季獲利倍增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最大個人電腦(PC)製造商聯想集團昨(20)日公布上季(自然年2024年第4季)財報,營收年增20%至188億美元,創下過去三年來最高季度銷售額;淨利按年增長1.06倍至6.93億美元,當中包括2.82億美元的非經常性所得稅抵免。

分析認為,聯想財報優於預期,顯示人工智慧(AI)浪潮正在推動全球PC產業溫和復甦。

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全球PC市場在經歷疫情後的低迷期後,仍面臨不確定性,2024年第4季出貨量僅小幅增加1.8%。然而,聯想持續保持全球最大PC供應商地位,全球市占達24.3%,出貨量成長4.8%。

其中,AI PC作為一個全新的智能設備品類,聯想正加速布局,去年第4季其AI PC在中國大陸整體筆記型電腦市場占比已達15%。

聯想目前有智能設備、基礎設施方案、方案服務三大業務集團。其中,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包括個人電腦、平板、智慧手機及其他智能設備)上季營收137.84億美元,年增12%;基礎設施方案集團(包括伺服器等IT解決方案)受伺服器需求強勁的推動,上季營收39.38億美元,年增59.24%,且轉虧為盈;方案服務業務集團營收22.57億美元,年增11.69%,這也是該業務連續第15季呈現雙位數增長。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發布內部信指出,上季各項業務均表現出色,接下來將牢牢抓住AI蓬勃發展的巨大機遇,DeepSeek模型以更高的推理效率和更低的算力成本,為AI平民化和應用落地提供更加現實的路徑,有助加速端側智能及邊緣側智能的成熟進程,促進AI在企業的部署和客製化,符合該集團混合式AI願景。

聯想此前表示,已將人工智慧新創公司DeepSeek技術融入其設備(包括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用戶可透過聯想的人工智慧助理「小騰」存取DeepSeek的人工智慧服務,無需下載或註冊。

楊元慶此前表示,到2027年AI PC在個人電腦總量的占比有望接近80%。不過,聯想集團目標並不只AI PC,他提及非PC業務(占比)很快就會達到50%以上。

 
阿里巴巴 AI業績大躍進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阿里巴巴集團昨(20)日在美股盤前,公布截至2024年12月底止季度業績。由於人工智慧(AI)相關產品連續六季保持三位數成長,推升上季營收人民幣2,801億元,年增8%;淨利人民幣489.4億元,年增2.39倍,優於市場預期。財報公布後,市場反應強烈,阿里美股開盤直線拉升,一度漲逾10%。

阿里上季經調整後淨利(non-GAAP net income)為人民幣510.66億元,按年增6%,亦高於市場預期。

上季度,阿里巴巴核心業務「淘天集團」整體營收增長5%至人民幣1,360.9億元,該集團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盈餘)達人民幣610.8億元,年增2%;國際電商業務季度營收按年增長32%,達到人民幣377.6億元,惟該集團EBITDA虧損擴大至人民幣49.5億元。

阿里指,國際電商業務營收增長主要受來自速賣通和旗下中東電商平台Trendyol的營收增長所驅動,以及與跨境業務相關的增值服務收入增長,但公司對Trendyol跨境業務和速賣通的投入增加,令EBITDA受壓。

雲智能集團收入為人民幣317.4億元,年增13%。主要受惠於公共雲業務收入的雙位數增長帶動,其中包括AI相關產品採用量的提升。

截至2025年1月底,基於通義千問(Qwen)模型家族在Hugging Face上開發的衍生模型數量已超過九萬個,成為全球最大的AI模型家族之一。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表示,該季度的業績充分展示在「用戶為先,AI驅動」的戰略取得進展,雲業務收入重回13%的雙位數增長,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六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

展望未來,吳泳銘指出,由AI推動的雲智能集團營收增速還會持續提升。將繼續執行聚焦電商和雲計算的戰略,持續投入以推動長期增長。

財報指出,上季以13億美元的總價回購總計1.19億股普通股(相當於1,500萬股美國存託股)。截至2024年12月底止,阿里巴巴在董事會授權的股份回購計畫下仍剩207億美元回購額度,有效期至2027年3月。

此外,螞蟻集團上季為阿里巴巴貢獻6.15億美元的利潤。

 
人民幣 穩居第四大活躍貨幣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昨(20)日發布的人民幣月度報告和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月,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躍貨幣的位置,占比3.79%。

這也是自2024年11月人民幣超越日圓、重返全球第四大最活躍貨幣之後,人民幣已連續三個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躍貨幣。

資料還顯示,今年1月,在主要貨幣的支付金額排名中,美元、歐元、英鎊分別以50.17%、21.98%、6.91%的占比位居前三位。

具體來看,與2024年12月相比,人民幣支付金額總體增加了2.1%,同時所有貨幣支付金額總體增加了1.1%。

央廣網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近日召開2025年宏觀審慎工作會議時表示,將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增強跨境支付、計價、投融資等功能,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融資便利化。並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發揮貨幣互換和人民幣清算行作用,加快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SWIFT數據顯示,2024年8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為4.69%,連續十個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的位置。儘管之後在9月到10月,人民幣全球支付貨幣排名短暫下滑至第五,但11月後再次返回至第四大貨幣。

澎湃新聞報導,累計2024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達到人民幣64兆元,年增近23%;上海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實現歷史性突破,2024年達到人民幣29.8兆元,占全大陸業務總量的47%。

 
deepseek改寫AI版圖
美國總統川普剛就任的隔天,馬上召集軟銀、甲骨文和OpenAI高層,將耗資五千萬美元在美國成立類似主權AI的相關投資計畫。不料,隔天原本沒有名氣的中國深度求索(DeepSeek)發表一款AI模型R1,之後引發華爾街市場大震撼,且被市場稱為「AI珍珠港事件」,襲擊美國AI相關股。

瓊瑤選擇翩然離去 長者情緒黑潮警訊多
知名作家瓊瑤日前於住家輕生,享壽86歲,在遺書中表示自己已翩然離去,不願意未來成為被病痛折磨的老人,先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醫師提醒,台灣65歲以上長者的自殺死亡率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長者輕生的原因多與身體疾病、長期病痛或憂鬱情緒相關,建議家人和親友平時透過電話、訊息與安排聚會或共餐,增進情感交流與心理支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