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3/21 第587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景氣指標□南方五省用電量同比增3%
小米之家插旗日本東京 首店22日開幕
廣汽集團投資68億元 與華為聯手打造新品牌
中關村論壇 聚焦AI科技發展
陸電動車去年召回449萬輛
吉利汽車年增34% 年收人民幣2402億
陸前兩月光電裝機量同比增42.9%
港啟動監管沙盒 推低空經濟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景氣指標□南方五省用電量同比增3%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19日公布今年頭兩月用電數據,稱數據顯示南方五省區2025年經濟運行起步平穩,發展態勢向新向好。   

中新社報導,社會用電量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2月,南方電網經營區域(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海南)全社會用電量纍計24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7.2%、1.9%、5.6%和3.8%。   

1月至2月,五省區生產供給穩定增長,需求穩定擴大,帶動了社會用電量的上漲。從生產看,工業生產平穩加快,製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7%,高技術製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9%。   

從產業升級看,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勢頭明顯,風能原動設備製造、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製造、生物藥品製品製造等細分行業用電量均呈兩位數增長。「三新」(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行業用電量表現依舊亮眼,用電量同比增長32.6%。   

從需求看,1月至2月,南方電網區域內大工業受理新裝容量672.8萬千伏安,同比增長4.4%;製造業受理新裝容量507.6萬千伏安,同比增長0.8%,側面印證民營經濟發展向好。節假日推動服務消費昇溫,批發和零售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3.2%,充換電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0%。   

南網能源院電力規畫中心項目經理董楠分析,預計一季度該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持續向好,電力需求也將延續良好態勢。

 
小米之家插旗日本東京 首店22日開幕
記者黃雅慧/即時報導/聯合報
小米日本官方X帳號宣布,Xiaomi Store 1號店將於22日在日本開業,官方還曬出了門店照片。此前,小米在日本的銷售主要通過網購平台、消費電子零售商以及臨時快閃店。按計劃,小米2025年將在東京開設5-10家小米之家,第二家店門店將於4月5日開業。

從官方釋出的門店照來看,日本小米之家與大陸、台灣小米之家相同,售賣產品包括小米手機、平板電腦、小米電視、充電寶、攝像頭,各種米家生態鏈產品也應有盡有。外界普遍認為小米是準備將整個生態鏈產品,都鋪向全球市場。

綜合陸媒報導,小米計劃首先在2025年以東京圈為中心開設5至10家店,同時還考慮在全日本範圍內開展業務。首家日本門店將於22日在「永旺夢樂城浦和美園」(埼玉市)開業,第二家店「永旺夢樂城川口」(埼玉縣川口市)的門店將於4月5日開業。兩家店總佔地面積分別為約130平方公尺和約100平方公尺,計劃每月吸引1萬至2萬名顧客到店。

IT之家報導曾稱,小米將在日本開設智慧手機的實體店,同時也在考慮銷售空調等大型家電。借助其智慧手機品牌影響力,小米計劃將在中國推出的智能手機和家電結合的「智能家居」商業模式引入日本。

小米在2019年開始進入日本市場,從當地的小品牌開始穩步發展,在2024年迅猛發展,第2季小米手機在日本的出貨量暴增359%,取得6%的市場份額,成為日本市場份額的第三名。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曾透露,2025年是小米大家電出海元年,小米手機的銷量目標要超過2億台。要把新零售「小米之家」帶到海外,花5年時間開出1萬家小米之家,希望用3年—4年把小米國外市場收入再翻一倍。

小米集團18日發布2024年第4季及全年財報。小米集團在2024 年全年總收入達到人民幣3,659億元,年增35.0%;淨利潤為人民幣236億元,年增34.9%;經調整淨利潤為人民幣272億元,年增41.3%。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稱該份年報為「史上最強」。

 
廣汽集團投資68億元 與華為聯手打造新品牌
記者陳湘瑾/即時報導/聯合報
廣汽集團19日晚間宣布,廣汽集團投資人民幣15億元(合約新台幣68億元)設立的華望汽車於3月18日正式成立,該公司為廣汽集團和華為聯手打造獨立汽車品牌的載體。

財新網報導,華望汽車全稱華望汽車技術(廣州)有限公司,註冊於廣州市南沙區,法定代表人為閤先慶。閤先慶是廣汽集團副總經理。廣汽集團和華為在2024年11月末宣布此次合作時,閤先慶代表廣汽集團簽約。

雙方當時稱,將聯手打造一個全新品牌,在產品開發、行銷及生態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首款產品定位於人民幣30萬級豪華智慧新能源汽車。廣汽集團19日稱,車型將搭載華為智慧駕駛軟件、智慧座艙、智慧車控等解決方案。

廣汽集團與華為的合作不在鴻蒙智行框架內。雙方簽約時,華為終端和車BU董事長余承東沒有參加儀式。當時,代表華為方出席的是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華為車BU CEO靳玉志和車BU副總裁遲林春。廣汽方面當時稱,將與華為發展出一種創新的合作模式。

財新網指出,大陸汽車行業迅速往智能化、電動化轉型,行業中崛起了一些新的「超級供應商」,其中華為又以智慧駕駛見長。鴻蒙智行體系之外,長安汽車旗下的阿維塔、東風集團的嵐圖,以及比亞迪旗下的方程豹等品牌都有使用華為智駕系統的車型。

廣汽集團則是較早投身智駕普及競賽的企業,採取多點布局策略,嘗試自研的同時,也通過投資、合作等方式於外部布局。2024年7月,廣汽旗下自主新能源品牌埃安率先通過車型迭代,將配有雷射雷達的高階智駕壓至人民幣16萬元車型。同年11月,埃安新車上市,將高階智駕門檻下壓至人民幣15萬元。2025年3月,合資品牌廣汽豐田新車上市,高階智駕被推向人民幣14萬元價位。

 
中關村論壇 聚焦AI科技發展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關村論壇年會將於27日至31日在北京舉辦,設置論壇會議、技術交易、成果發布、前沿大賽、配套活動等五大板塊、128場活動,涉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林新昨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披露上述信息。她表示,本屆論壇年會以「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科技合作」為年度主題,將突出科技前沿,圍繞人工智能(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醫藥、6G、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舉辦多場專業論壇和重大成果發布活動,深入探討前沿科技和產業發展趨勢。

北京市副市長靳偉表示,27日上午將舉辦論壇年會開幕式暨全體會議。開幕式上將發布重大成果,「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也將首次在論壇年會上發布。

本屆論壇年會將繼續推出人工智能主題日。靳偉稱,本屆論壇年會將融合人形機器人、AI、綠色低碳等前沿科技,呈現一場創新味更濃的科技盛宴。依託AI大模型,打造「中關村論壇智能體」,應用AI同傳系統,利用聲紋識別和語音擬合技術,實現演講者用母語演講原聲進行同傳翻譯。

靳偉說,「我們力爭將中關村論壇年會打造成一個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集中亮相的大舞台」。

 
陸電動車去年召回449萬輛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近日發布《關於2024年全國產品召回情況的通告》顯示,大陸2024年共實施汽車召回233次,涉及車輛1123.7萬輛,分別較上年增長8.9%和67.0%。其中新能源汽車召回89次,涉及車輛449.1萬輛,年增180.1%,占全年召回總數量40.0%。整體來看,設計原因仍是最主要的缺陷原因。

界面新聞指出,這也是時隔5年,汽車召回數量再次超過千萬輛。上一次是2018年的1251.3萬輛,巔峰值則是2017年的超2000萬輛。

澎湃新聞報導,從缺陷涉及的系統看,電器設備、車身和制動(煞車)系是缺陷產生的主要部件,占召回總數量67.2%。因電器設備缺陷召回45次,涉及車輛277.5萬輛,占召回總數量的24.7%;因車身缺陷召回24次,涉及車輛262.4萬輛,占召回總數量的23.4%;因制動系缺陷召回37次,涉及車輛214.9萬輛,占召回總數量的19.1%。

從缺陷原因看,因設計原因召回114次,涉及車輛681.9萬輛,占召回總數量的60.7%;因製造原因召回107次,涉及車輛347.3萬輛,占召回總數量的30.9%;因標識等其他原因召回12次,涉及車輛94.5萬輛,占召回總數量的8.4%。設計原因仍是主要缺陷原因。

從缺陷線索看,收到消費者提交的產品缺陷線索報告3.0萬例,涉及新能源汽車的缺陷線索1.1萬例。同時,接收企業報告OTA升級1376次、涉及1.9億輛次,較上年增長15.2%和31.1%,組織開展車輛事故深度調查1,300多例。

 
吉利汽車年增34% 年收人民幣2402億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車企吉利汽車20日公布去年財報,去年總收入首次突破人民幣2400億元,年增34%至2402億,創歷史新高;淨利潤人民幣166億元,年增213%。

得益於規模效應顯現及核心產品競爭力顯著增強,期內吉利汽車毛利總額亦大幅提升至人民幣382億元,毛利率15.9%;淨現金水平上升40%至人民幣398億元,創歷史新高,現金儲備充裕穩健。

報告期內,吉利汽車累計銷量217.7萬輛,年增32%,超過200萬輛年目標。其中,新能源業務尤為突出,三大品牌吉利汽車品牌、領克品牌、睿藍品牌全年累計銷量超88.8萬輛,年增92%。

證券時報報導,依託全球多個區域深度布局,吉利去年在沙烏地阿拉伯、哈薩克等重點市場推出16款高端主力車型,海外銷售及服務網絡覆蓋80多國、超過900家網點,品牌滲透力持續提升。2025年吉利還將增加300多個銷售及服務網點,進一步提升銷售管道覆蓋和售後保障能力。

吉利汽車方面稱,2024年,「智能吉利2025」進入收官之年,吉利成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智慧化布局的車企,通過智算中心、操作系統、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及衛星互聯網等核心環節,構建起完整的AI智能化生態體系,推動行業邁入「AI定義汽車」新階段。

 
陸前兩月光電裝機量同比增42.9%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國家能源局20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中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34.0億千瓦,同比增長14.5%。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9.3億千瓦,同比增長42.9%;風電裝機容量5.3億千瓦,同比增長17.6%。   

中新社報導,今年1-2月份,大陸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505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61小時;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75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0.2%;電網工程完成投資436億元,同比增長33.5%。

 
港啟動監管沙盒 推低空經濟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香港當局20日宣布落實推動以無人機為基礎的低空經濟,批准了38個試行項目,預定於4月開始運作,半年後再作檢討;港府此舉顯然是主動融合北京中央發展低空經濟的戰略,為香港帶來新經濟增長點。

中央社報導,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早上為這項新發展揭開序幕,儀式名為「監管沙盒」啟動禮,活動在香港科技大學舉行,與會的還有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民航處處長廖志勇等。

李家超致辭說,低空經濟是中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範例,低空經濟可衍生一系列產業,應用場景非常廣闊,潛力巨大,除了能夠提升城市管理和商業效率,更能為市民帶來智慧生活的新體驗,成為經濟的新增長引擎。

他說,啟動「監管沙盒」,是要讓低空經濟飛得穩、飛得遠,透過「監管沙盒」讓企業、學術界、政府部門等,以先行先試方式為低空經濟構建示範項目,為創新科技提供安全的「試驗田」和「孵化器」,訂出適合香港的低空經濟生態環境。

他表示,目前啟動的項目涵蓋無人機配送、空中監測、緊急救援、系統技術等多個領域;今天的啟動禮代表低空經濟展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代。

陳美寶在儀式後向媒體說,當局收到72份「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申請書,批出了38份,為首階段試行項目,可望於4月落實運作,半年後進入第二階段。

獲批的項目包括以無人機為大廈拍攝高清圖和紅外線熱像,再用人工智慧生成立體模型,識別樓宇損壞程度;這些無人機還可進入密閉空間,如山隧道和地洞等。

此外,也有項目使用無人機自動勘查或巡邏,以及偵察損毀地方及協助救援;另有項目使用無人機在醫院之內全天候運送緊急藥物,減少非醫護人員接觸。

 
宜蘭寓教於樂親子景點 體驗農村廚房、自己採花草餵水豚、笑笑羊
香魚、素馨茶、七葉蘭香米、文旦柚,純淨湧泉滋養的蘭陽平原孕育著豐饒的農業,水稻、落羽松秘境間的開心農場,全家大小與水豚君、笑笑羊同樂。寓教於樂的食農、林業體驗,轉角邂逅鄉野古厝咖啡,悠然見宜蘭!

AI導入不簡單,這些關鍵挑戰你都準備好了嗎?
AI工具的導入已成為現代企業提升效率與競爭力的重要策略。在數位化轉型的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AI應用到日常業務中,從自動化流程到智慧決策,AI無疑帶來了巨大的潛力與變革。然而,導入AI工具也伴隨著諸多挑戰,這些挑戰不僅僅來自技術層面,也涉及到組織文化、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的考量。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