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3/28 第587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滬推融資暢通 促民企發展活力
小米首款增程式SUV要來了!避免里程焦慮
中芯2024年獲利 大減逾二成
字節跳動張一鳴 躍陸首富
汕頭灣海底隧道貫通
廈門往來台灣 「中遠海運之星」將啟航
穩外貿18條 廣挺企業出海
2024財報 泡泡瑪特海外狂賺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滬推融資暢通 促民企發展活力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26日發布消息稱,2025年將突出服務重點,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力爭2025年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餘額達到300億元(人民幣,下同),科技企業貸款餘額達1.5萬億元。

中新社報導,上海金融監管局近日印發「關於深化融資暢通工程 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通知從加大信貸投入、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服務重點、推進對外開放、加大政策供給、強化監管引領等方面提出多條舉措,旨在進一步促進融資暢通,提升民營企業融資便利性。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方面,通知強調,明確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目標和重點,持續推進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促進普惠金融均衡發展。力爭2025年上海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餘額突破1.5萬億元。   

提升民營企業融資便利度方面,通知要求,在滬各金融機構要積極開展首貸戶「千企萬戶」工程,加大首貸、信用貸支持力度;深入推進中小企業「無縫續貸」,拓寬中型企業無還本續貸覆蓋面,縮短融資鏈條;做實「紓困融資」長效工作機制;深化數字金融發展,提高融資效率。

2025年力爭全市首貸戶新增2萬戶以上,無縫續貸累計投放超1萬億元,中小企業無還本續貸比去年增加投放1000億元。   

上海金融監管局表示,將繼續引導在滬各金融機構高度重視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合力落實通知中的各項政策舉措,積極履行政治責任、金融責任和社會責任,為提高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注入金融力量。

 
小米首款增程式SUV要來了!避免里程焦慮
記者林茂仁/即時報導/聯合報
小米首款增程式SUV要來了,內部代號「昆侖」的小米增程式SUV近日被網友捕捉到偽裝照,外媒根據該照片繪製了小米第三款車型(首款增程式SUV)的渲染圖,看起來賣相不錯,有望滿足里程焦慮車主的需求。

陸媒優視汽車報導,按照規劃,小米首款增程式SUV將會在小米首款休旅車YU7上市後才推出,鑒於小米YU7在今年6月或7月將上市,預計這次的小米首款增程SUV將會在2026年正式亮相和推出。

從外形上來看,小米這款內部代號為「昆侖」的增程式SUV,前臉採用小米品牌的家族式設計,同時配備貫穿式的LED日間行車燈,看起來和當下主流的新勢力SUV相比也可以說是毫無違和感。

車身側面輪廓和車頂線條有幾分騰勢N9的影子,同時其也配備雷射雷達,用以支持高階智慧輔助駕駛。側面配備了大尺寸的輪圈,門把手依舊為半隱藏式設計,以更好地兼顧實用性和風阻係數。

尺寸上,小米YU7的長寬高分別為4999/1996/1608毫米,軸距3000毫米。預計這台車的車長將超過5米1,軸距達到3100mm,妥妥的中大型、甚至是大型SUV的標準。車內座椅將採用三排六座佈局,以迎合更多家庭用戶對於大空間和高舒適性的需求。

動力上,小米這台代號「昆侖」的大尺寸SUV也將採用增程式的混合動力總成,其中,發動機具體是由和哪家公司來提供,目前暫未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但可以預見到的是,增程式混動車型一定能夠更好地解決用戶內心的里程焦慮問題,所以小米準備在明年推出這款增程式的大尺寸SUV,可望搶攻更多其它不同需求的車主。

 
中芯2024年獲利 大減逾二成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晶圓代工一哥中芯國際昨(27)日公布2024年財報,全年營收人民幣577.9億元(台幣2,600億元),年增27.7%;然而與營收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淨利為人民幣36.9億元(台幣166億元),年減23.3%。分析指出,中芯國際去年「增收不增利」,核心矛盾在於「量升價減」。

去年營收增長主要是由於晶圓銷售數量增加和產品組合變動所致。以8吋標準邏輯銷售晶圓數量來看,由前年586.7萬片增加36.7%至去年的802.1萬片。

銷售晶圓收入除以銷售晶圓總數的平均售價(ASP)2024年為人民幣6,639元,上年為人民幣6,967元,平均售價年減4.7%。

華爾街見聞分析,中芯國際2024年晶圓銷量增長36.7%驅動營收增長,但平均售價下降4.7%,反映中低階產能釋放對價格產生影響。占比37.8%的消費電子和占比27.8%的智慧手機需求回暖,但高壓驅動、射頻等高價產品占比不足。

具體來說,價格較低的消費電子晶片需求增長,而價格較高的先進製程晶片出貨量下滑。這是否是結構性的調整,還是單純的市場波動所致,還需持續觀察。

 
字節跳動張一鳴 躍陸首富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彭博億萬富豪指數、富比世富豪榜均顯示,字節跳動創辦人張一鳴擠下馬化騰、鍾睒睒,登頂大陸富豪榜榜首。

富比世預估,張一鳴身家為655億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位列第23位,排名其後的騰訊創辦人馬化騰、農夫山泉董事長鍾睒睒、拼多多創辦人黃崢,和小米創辦人雷軍,則分列全球富豪榜第27、28、32和33名。

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預估,張一鳴身家為575億美元,位居全球富豪榜第24位,馬化騰和鍾睒睒分列第25、26位。

富比世介紹,張一鳴是大陸科技巨頭字節跳動的主要聯合創始人,該公司以抖音、TikTok而聞名,在全球擁有超過十億用戶。張一鳴還涉足電子商務、教育、遊戲和新聞領域。

在去年發布的2024年胡潤百富榜中,張一鳴以人民幣3,500億元第一次成為大陸首富,不過當時的富比世即時富豪榜顯示,農夫山泉董事長鍾睒睒的財富仍然超過張一鳴,在該榜仍是當時的大陸首富。去年下半年,由於資本市場波動,黃崢、張一鳴、馬化騰都曾先後短暫超越鍾睒睒,大陸首富多次易主。

 
汕頭灣海底隧道貫通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世界首條時速350公里單洞雙線高鐵海底隧道—汕頭灣海底隧道26日貫通,標誌著連接汕頭與汕尾的「黃金通道」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新社報導,由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工程總承包的汕汕高鐵連接廣東省汕頭市與汕尾市,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通道的重要部分。全線控制性工程汕頭灣海底隧道全長9781米,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複雜,被譽為中國內地目前在建難度最高隧道之一。

中國鐵設汕汕高鐵項目總工程師李為介紹,汕頭灣海底隧道不僅要在高烈度地震區穿越17條斷層破碎帶,還要承受海底近1兆帕的超高水壓和強腐蝕性海水的雙重壓力。為確保隧道建設順利推進,工程建設採用礦山法和盾構法雙模式掘進。

汕頭灣海底隧道創造了多項紀錄:世界首條時速350公里單洞雙線高速鐵路海底隧道;世界已貫通最大開挖直徑鐵路海底隧道;中國穿越活動斷層最多的鐵路海底隧道;中國開通水壓最大的海底隧道。

汕頭灣海底隧道的貫通,為汕汕高鐵全線如期開通打下堅實基礎。全線建成通車後,汕汕高鐵將與在建的漳汕高鐵連接,在珠三角、海西、長三角之間構築起一條新南北向大能力客運通道。

 
廈門往來台灣 「中遠海運之星」將啟航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船集團廣船國際為廈門閩台輪渡有限公司建造的300客位客滾船27日在廣州南沙命名,並即將交付。該船主要在廈門到台灣之間的航線運營,替代原來在該航線運營的舊船。 □ □   

中新社報導,在命名儀式上,命名嘉賓將這艘客滾船命名為「中遠海運之星」號。這艘船可承載旅客、轎車、載重汽車、集裝箱拖車、滾裝貨物等,是一艘現代化節能環保型客滾船。

這艘客滾船由中船集團所屬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SDARI)設計,是首艘專門為對台直航設計建造的現代化客滾船。   

該船於2023年6月簽訂建造合同,2024年2月正式開工建造,船長180米,船寬25.8米,服務航速20節,可載旅客人數300人,可裝載426個標準集裝箱。該船在內裝設計方面極具閩台特色。試航期間,廣船國際項目團隊與船東、船檢通力合作,僅用5天完成海試,創造了廣船國際同類型船最短試航周期紀錄。

 
穩外貿18條 廣挺企業出海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廣州市商務局26日公佈「穩外貿18條」,從政策加力、平台賦能、服務升級等方面出台措施,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中新社報導,廣州市商務局表示,此次出台「廣州市推動外貿保穩提質若干措施(2025-2027年)」(下稱「穩外貿18條」),推出18條措施,支持企業聚焦先進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供應鏈服務業等,做大做強進出口貿易。   

其中「4個突破」舉措,即支持平台企業系統賦能外貿市場主體、帶動整體出海;加力培育新質生產力新動能,對專精特新企業出口信保費用給予最高40%補助;支持企業抱團參加境外展會;體系化支持新業態發展。

「4個發力」舉措,即發力萬企貿易壯大計畫;發力加工貿易企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對企業數智化轉型支出可給予不超過50%的支持;發力對跨境電商「麒麟」企業最高支持200萬元(人民幣,下同)、「鯤鵬」產業園最高支持500萬元;發力建設國際貿易分撥集拼中心、國際保稅燃料油加註中心。   

「3個支撐」舉措,即優化金融服務保障、做好貿易風險防範、優化外貿發展環境。此外,「穩外貿18條」還提出,支持企業購買出口信用保險,加強金融服務,組織貿易摩擦應對,降低企業出海風險。   

廣州實現外貿進出口額連續4年保持正增長。今年1月至2月,該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896.2億元,同比增長14.3%。

 
2024財報 泡泡瑪特海外狂賺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頭部潮玩品牌泡泡瑪特國際集團26日發布2024全年財報,實現營收人民幣130.4億元,年增106.9%;歸母淨利潤人民幣31.25億元,年增188.77%;經調整淨利潤人民幣34.0億元,年增185.9%,均超預期。其中,海外及港澳台業務營收人民幣50.7億元,年增375.2%,收入占比為38.9%。

泡泡瑪特在財報中的業務回顧指出,公司在2024年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並深入推進本土化經營策略,使港澳台及海外業務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過去一年,在越南、印尼、菲律賓、義大利和西班牙五個國家開設首家實體門市,並在多個地標性位置開設特色主題店與旗艦店,截至2024年12月31日,港澳台及海外門市達130家,機器人商店達192台。

若從區域畫分來看,泡泡瑪特在2024年的海外收入有將近一半是來自東南亞市場,收入達人民幣24億元,增長619.1%,占海外收入47.4%;東亞及港澳台市場收入為人民幣13.9億元,增長184.6%,占海外收入27.4%;北美市場收入為人民幣7.2億元,增長556.9%,占海外收入14.3%,而歐澳及其他市場收入為人民幣5.5億元,增長310.7%,占海外收入10.9%。

財新網報導,泡泡瑪特董事長兼CEO王寧在財報會上表示,國際化成為了第二增長曲線,去年最強烈的體感是東南亞增長很快,但其實北美市場也增長很快,內部認為北美是個非常大的市場。泡泡瑪特CFO楊鏡冰稱,2025年一季度美國市場的收入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收入。

泡泡瑪特海外業務總裁文德一在財報會上表示,2025年泡泡瑪特將在法國、美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尼、日本等國落地一系列地標門市。此外,泡泡瑪特此前海外發貨採用的是從大陸中心倉發到國家倉「點對點」的方式,但隨著東南亞、歐洲區域銷售規模增長,公司正考慮在歐洲地區建設區域倉,估計可以減少50%的成本,同時能夠提升發貨效率。

 
滑雪易曬傷 原來是新鮮粉雪惹的禍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雪文科學家法斯納赫特不只研究雪,也是一名狂熱的滑雪愛好者。他指出,滑雪者在雪地上容易曬傷的原因,與滑雪者酷愛的粉雪息息相關,尤其是在天氣晴朗的大藍天。

馬斯克變法強勢來襲 USPTO人心浮動亦受衝擊
剛過一個農曆年回來,驚見美國聯邦公部門地覆天翻,川普的MAGA願景能否實現猶待觀察,歐巴馬曾經的Change口號狀似已然成真。同處動盪中的USPTO,雖然不是馬斯克變法第一刀整治對象,但川普2.0兩大政策 ─ 人事凍結及回歸辦公室(簡稱RTO) ─ 仍對USPTO造成衝擊,而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權限之大,也讓USPTO申請人多有疑慮。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