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4/10 第588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陸AI模型性能 與美差距大幅縮小
用AI比創意 青年短片大賽徵件
進出口規模再擴大 廣西、阿聯深化合作
陸3月新增貸款將躍增
工信部再完善新興產業標準
陸對美出口 恐大程度消失
離岸人民幣跌至最低點 專家:後續還會貶
陸國家隊救市 兩天砸1.2兆
助上市公司發展 廣州推併購重組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陸AI模型性能 與美差距大幅縮小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聯合報
史丹佛大學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所(Stanford HAI)日前發布「2025年人工智慧指數報告」指出,2023年美國領先的模型在性能上明顯優於中國大陸模型,然而這種差距在2024年底已大幅縮小。

該報告由史丹佛大學以人為本AI研究員發布,代表每年AI領域最核心和前沿的動向總結。今年報告長達456頁。Stanford HAI在官方網站上寫道,「AI對社會的影響從未如此明顯。2025年指數是我們迄今為止最全面、也是在這一重要時刻發布的報告」。

報告提及,2023年底美國模型在MMLU、MMMU、MATH和HumanEval等基準測試上的性能,分別領先中國模型17.5、13.5、24.3和31.6個百分點。而截至去年底,這些差距已經分別縮小至0.3、8.1、1.6和3.7個百分點。

目前從行業主導企業來看,美國仍然領先於中國。在2024年,90%的知名AI模型來自企業,美國以40個模型領先,中國有15個;中國在AI學術論文和專利申請量上持續領跑,中東、拉美和東南亞地區也湧現出具有競爭力的模型。

另外,對於AI的前景上,中國大陸有83%民眾持樂觀態度,美國則有39%民眾樂觀,相對保守。其他國家如印尼、泰國分別有80%與77%民眾保持積極態度,但如加拿大、德國與法國等地則相對謹慎。

此外,報告還提出幾個趨勢:一是大模型性能趨同,2024年TOP1和TOP10的模型的差距能有12%,如今差距已銳減至5%;二是AI性能再度攀升,生成高品質影音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甚至在某些場景下AI智能體甚至超越人類表現;三是AI已在特定領域,如編寫特定類型代碼,展現出與人類相當的專業水準,且執行效率更勝一籌;四是隨著小模型性能提升,達到GPT-3.5水準的推理成本在兩年間下降280倍,硬體成本以每年30%的速度遞減,能效年提升率達40%。

不過AI目前仍有些缺點,採用符號推理方法的AI系統,能較好解決IMO問題(雖未達人類頂尖水準),但LLM在MMMU等複雜推理任務中表現欠佳,尤其不擅長算術推導和規畫類強邏輯性任務;另外,2024年全球AI相關危害事件暴增至233起,創下歷史新高,較2023年暴漲56.4%。

報告也指出,科技大廠正大力投注資源在AI上,2024年美國私營AI投資達1,091億美元,約為中國(93億)的12倍、英國(45億)的24倍;企業AI採用率從55%升至78%。

研究證實,AI不僅能提升生產力,多數情況下還可縮小勞動力技能差距。

 
用AI比創意 青年短片大賽徵件
林昉柔/台北報導/聯合報

第7屆粵來粵有趣兩岸青年短片創作大賽於4月10日開始徵件,在台灣、廣東同步啟動。本屆賽事規模擴大,首度邀請港澳創作者參賽,以「AI」為主題,提供粵港澳台4地、海外華人選手同台比創意、拚創作。

今年賽事難度升級,「粵來粵有趣」品牌方華青媒新媒體實驗室、賽事虛擬代言人Liza表示,本次比賽以「AI」貫穿,邀請通過初賽的台灣選手,赴廣東珠海、澳門發揮想像力,與「人工智能」結合創作短影音,和粵港澳選手同台切磋。

業界知名導演張書瑋是本次賽事評審長,他說AI不僅是科技的專利,更是創意的延伸,「希望大家透過這個主題,打開對未來世界的想像,用短影音說出對AI的理解、質疑、熱情或夢想」。

粵來粵有趣作為享譽海內外的華人影像創作賽事品牌,其獨特的48小時限時挑戰、沉浸式城市體驗,考驗著參賽選手的創意與創作實力,吸引了眾多影像創作者、青年創意團隊爭相參與,爭奪決賽門票。

「感覺是不同於以往的影像賽事。」青年創作者森孫子朝表示,賽事非常具有挑戰性,尤其是決賽需要在短短幾天內在陌生的城市拍出短片,「我更喜歡這種不確定性的賽事,作為創作者,如果能在限制的條件下拍出作品,不僅是挑戰,更是對自己的肯定」。

賽事歷經7屆,累積逾千名海內外影像創作愛好者參與,許多具潛力的選手抓住機會,踏上了展現創作實力的舞台,培養了多個知名導演與製作團隊,獲得了業內的認可和關注。

曾入圍決賽的賴同學這次捲土重來,他表示,這次決賽是在珠海、澳門穿梭,期待體驗不同的城市文化,「上一屆決賽時非常緊張,限時挑戰的壓力很大,創作更要放輕鬆,以體驗的心情去拍攝」。

據悉,本次決賽將於6月下旬在澳門和珠海兩座城市舉行,經初賽決選,來自粵港澳台4地近50名選手將進入決賽,面臨48小時極限創作的挑戰。此次台灣選手將與粵港澳隊伍比拚,評審長張書瑋勉勵創作者,這不只比技術,更是比創意與想法,「你的觀點、你的敘事,才是最打動人的地方」。

 
進出口規模再擴大 廣西、阿聯深化合作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4月6日至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藍天立率廣西代表團訪問阿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阿聯有關部門舉行工作會談,出席相關經貿活動,就深化雙方經貿、產業、港口物流、能源等領域合作交換意見。

中新社報導,藍天立表示,此訪旨在進一步推動與阿聯各領域合作,用好阿聯國際投資峰會、中國—東協博覽會等平台,持續擴大能源化工、機械裝備等進出口規模,加強海運港口和產業園區合作。   

阿方表示看好廣西區位優勢、豐富資源和發展前景,願發揮全球貿易和投資門戶作用,加強與廣西在港口物流、先進製造業、可再生能源、電子商務及旅遊等領域交流合作,並為廣西開拓海外市場、促進海外投資提供有力支持。

訪問期間,廣西代表團應邀參加「投資中國」中國(廣西)—阿聯經貿合作對接會,並見證廣西7個對外合作項目現場簽約。同時,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與杜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明確,發揮各自優勢,加強港口運營、航線開通、物流倉儲、資訊共享、市場開拓等領域合作,更好促進雙邊貿易增長,實現互利共贏。  

近年來,廣西與阿聯經貿合作日益緊密,阿聯已經成為廣西在中東地區的重點經貿夥伴。2020年至2024年雙方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47.5%。

 
陸3月新增貸款將躍增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美中關稅戰愈演愈烈之際,路透9日發出最新調查顯示,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預料將在2月大幅走跌後出現反彈。而這一反彈原因,是由於北京政府政策制定者允諾將推出新的經濟刺激措施,來應對日益加劇的經濟阻力與全球貿易戰緊張局勢升級的情形。

據路透報導,上述調查是根據11位經濟學家的中位數預估,3月大陸央行新增人民幣貸款可能達到人民幣3兆元(約新台幣13兆元),高於2月的人民幣1.01兆元。不過,該預測仍略低於2024年3月創下的人民幣3.09兆元紀錄。

花旗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指,「由於票據貼現利率整月保持低迷,整體信貸需求可能仍疲弱。與此同時,儘管消費貸款配額有所放寬,家庭借貸需求仍可能保持低迷。」

 
工信部再完善新興產業標準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近日印發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簡稱工作要點),其中提到推進5G-A(5G網路的演進和增強版本)、低空信息(資訊)基礎設施、6G、量子保密通信等標準研究。

中新社報導,據工信部官網8日消息,工作要點提出,今年圍繞健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持續完善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標準研究,制定行業標準1800項以上,組建5個以上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標準化技術組織。

工作要點對新興產業標準建設工作進行了明確部署,提出優化完善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北斗導航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標準;加快構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標準體系,推進5G-A、低空信息基礎設施、6G、量子保密通信等標準研究;開展先進金屬、先進非金屬、先進高分子等新材料,關鍵零部件、智能化網聯化技術、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能源汽車,特殊行業應用等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醫療裝備、安全應急裝備等高端裝備,綠色智能船舶、深海極地裝備等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低空產業、大飛機等民用航空標準體系建設。  

未來產業標準建設方面,則提出開展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生成式人工智慧、生物製造、先進計算、未來網路、新型儲能等標準研究。

 
陸對美出口 恐大程度消失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川普第二任期對中國商品加徵104%的巨額關稅昨(9)日起生效,撼動美中貿易局勢。分析認為,此次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高額關稅,會對中國經濟成長率構成約2.4個百分點的拖累,若關稅戰持續,中國對美的出口將「在很大程度上消失」。

華爾街日報報導,高盛表示,美國關稅的影響並非線性,因在某些情況下,中國是某種產品的主要或唯一來源地,因此美國難以找到替代品。

而美國自中國進口的商品中,約有三分之一對中國的依賴度超70%,暗示若美國總統川普再提高關稅,對中國經濟的進一步損害也將有限,儘管到目前為止壓力相當大。

高盛指,中國已將今年GDP目標定為5%左右,惟此次美國對中國共加徵的104%關稅,料將對中國構成約2.4個百分點的拖累。高盛目前預期中國GDP增速是4.5%,並且存在下行風險。

BBC中文則引述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盧姿蕙稱,「最壞的情況」是若美中雙邊貿易完全消失,這將使中國損失3個百分點的GDP。

凱投宏觀分析,如果關稅措施繼續實施,未來幾年中國對美的出口規模或縮水超一半。這可能會使中國經濟成長率減少1至1.5個百分點。

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學家則稱,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將因川普最新一輪關稅「在很大程度上消失」,這些關稅的規模太大,任何出口商或消費者都無法承受,且很難透過貨幣貶值完全抵消。

 
離岸人民幣跌至最低點 專家:後續還會貶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中貿易戰急劇升級之際,北京當局鬆綁對人民幣匯價的嚴格管控,離岸人民幣跌至歷來最低水平,分析師和經濟學家都認為人民幣還會續貶,高盛更指出,中國大陸可能出售美元資產,以抵禦川普的關稅衝擊,並捍衛人民幣匯率。

高額關稅下人民幣承受壓力,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在台灣9日清晨將近5時左右急跌1.1%,至人民幣7.4290元,寫歷來新低,在岸價一度跌穿7.35,創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低。

人民銀行(中國大陸央行)9日將人民幣中間價設定在1美元兌7.2038元,為2023年9月以來最弱,也是川普去年11月勝選以來中間價首度低於7.20。

富國銀行總理策略和新興市場董事總經理查特籍表示,「我們認為從現在開始人民幣將加快貶值,中國當局也透過中間價暗示更大的匯率靈活性」,「這將是一次有管理的、持續性的貶值」,可能導致離岸人民幣貶至7.50元以下。

Jefferies也認為,中國大陸無法承受美國高關稅所造成的痛苦,人民幣貶值風險升至75%。

高盛也指出,中國大陸今年實質經濟要成長4.5%的預期,正面臨下行風險,中國大陸也可能出售美元資產,這也符合人行推動外匯存底多元化的努力。

 
陸國家隊救市 兩天砸1.2兆
記者林茂仁/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中央匯金公司為首的「國家隊」大舉進場買進A股後,陸港股市昨(9)日逆勢收紅,A股上證指數大漲1.31%,香港恆生指數也由黑翻紅上漲0.68%,外界估計,國家隊短短兩天就砸下人民幣2,800億元(約新台幣1.2兆元)買進A股。

大陸財經網報導,中央匯金在4月7日至8日兩天內,透過買進滬深300ETF等增持金額估計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帶動相關ETF兩天成交金額高達2,141.8億元,其中,淨流入就有人民幣1,379億元,顯示有不少資金跟進國家隊的腳步進場。

數據顯示,光是4月8日一天,全部ETF獲資金淨流入金額合計達到人民幣1,117.8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南方中證100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等六檔市值型ETF單日均獲資金淨流入超過人民幣百億元。

中央匯金公司,是大陸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投資公司,專門負責管理國有金融資產,比如控股四大國有銀行、券商、保險公司等。在A股市場,它被稱為「國家隊」主力,每次在市場劇烈波動時出手。

國家隊另外兩家包括中國國新於4月7日公告增持央企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首批投入人民幣800億元;中國誠通宣布計畫使用1,000億元再貸款資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合計中國誠通、中國國新等國有資金在兩天內合計砸下約人民幣1,800億元(約新台幣8,100億元),主要投向央企及科創類股票。

據了解,截至2024年底,國家隊(含匯金、社保、證金等)持倉總市值達人民幣3.88兆元,銀行股占比近80%,其它主要是科技、醫藥等戰略領域類股,在2025年4月最新增持後,估算總持倉已突破人民幣4兆元。

大陸國家隊近兩日直接投入資金約人民幣2,800億元(匯金1,000億元+國有平台1,800億元),加上中長期資金跟進買進A股,帶動A股昨天開低走高,上證指數收在當天最高點3,186點,上漲41點,漲幅1.31%。

中央匯金表示,將繼續發揮好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場異常波動,該出手時果斷出手。下一步,中央匯金公司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

 
助上市公司發展 廣州推併購重組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據廣州市委金融辦8日消息,廣州於當日正式印發「廣州市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併購重組10條)。

中新社報導,據統計,截至目前,廣州市境內外上市公司238家,總市值約3兆元(人民幣,下同),其中A股上市公司154家,總市值約1.9兆元,上市公司主要來自電子設備製造、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化學化工製造、專用設備製造、生物醫藥、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等行業。2024年以來,廣州市約50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涉及產業整合的併購重組事項,其中重大資產重組有4單。

「併購重組10條」從10個方面說明廣州市支持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集團併購重組的重要任務。其中包括推動上市公司、大型企業集團圍繞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開展併購;構建併購重組庫,動態儲備併購重組的「意向庫」和「標的庫」,提高併購重組的效率效能;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組合融資工具,做大做強併購類基金等方面。

同時,提升併購重組的監管包容性,依法依規對國有企業涉併購重組事項進行包容審慎監管;加大對併購等資本運作人才的培養力度,建立與國際市場跨境併購資源的交流機制。

廣州市委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將積極推動「併購重組10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推動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集團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躍升,通過併購重組實現創新技術融合發展、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產業深度轉型,逐步提高盈利能力、綜合競爭力和產業鏈主導力。

 
國泰AI助攻CUBE App 大王子親自領軍收益增8倍
國泰金在2015年發動數位轉型計畫,由董事長蔡宏圖長子蔡宗翰親自領銜,隔年更進一步成立「數位暨數據發展中心」。2020年起,又開金控先河,舉行技術年會,成為金控在數位科技的領頭羊,並在去年9月首度公開國泰金的生成式AI技術發展框架GAIA,整整10年數位轉型的進擊,隨著導入生成式AI,轉進新境地。

環保杯喝完只用水沖?譚敦慈:細菌全下肚!養菌NG動作全公開
一般人認為每天只有把環保杯、保溫瓶拿來喝水、沒有裝飲料,用水好好地沖過應該就很乾淨了,其實你可能沒想到,嘴巴碰過都有細菌產生的可能!「無毒教母」譚敦慈特別強調,保溫瓶不能只用水清洗,正確清洗和使用方式,本篇一次整理公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