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陸五一放五天小長假,香港是斷斷續續五天放三天假,這假期中一大關注,就是人民幣「暴拉」即暴力拉升,港幣則要「接錢」即港幣兌美元急升,香港金融管理局要出手注資。5月5日人民幣離岸價「暴拉」,港匯再升到觸強方保證。其來因何在,眾說紛紜,得等到今(6)日看股匯兩市,以及香港金管局和大陸央行有沒有動作,可初察其端倪。
因何要6日來看端倪,要看三方面問題,首先是中港兩地假期。大陸方面是放小長假,5月1日起一連五天,到6日重回正常;香港是5月1日放勞動節、5月4日星期日和5月5日佛誕日連放兩天,到6日復市。
其次要看人民幣兩個市場兩個匯價。人民幣匯率盯住一籃子貨幣,權重比率不定期調整。而人民幣不是可自由兌換貨幣,要分在岸、離岸市場來交易,離岸人民幣就是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幣,兌美元約7.21上下,香港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在岸人民幣即在大陸境內交易的人民幣,因五一小長假停止交易,兌美元停在放假前的7.26。人民幣離岸和在岸,兩價互相影響,大陸金融當局主要透過匯率調控機制來影響匯價。
其三要看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即香港要維持港幣穩定和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就建了所謂聯繫匯率制即與美元掛鉤的匯率制度,令港幣與美元匯價浮動於7.85至7.75間,當觸及下限7.85時及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要買回港幣賣出美元,以保證港匯穩定,反過來是觸發7.75的強方兌換保證,是向市場注入港元買美元。
5月5日這天,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穿7.2關口,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日內漲超百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在兩個交易日大漲近900點。
最近幾個交易日,大陸A股放假沒有開盤,但其指數A50表現強勁。大陸財經媒體對此說有四大原因,一是五一長假出行數據刷新歷史新高,可能注入更多經濟增長動能;二是五一長假期間中美經貿磋商釋放出積極信號;三是避險資金可能正在增配人民幣資產;四是在美元指數趨勢性殺跌的背景之下,結匯盤可能正在逐步釋放。
在港元匯價方面,香港金管局5月3日罕有的「接錢」,單日破紀錄入市注資465億港元後,承接60億美元賣盤,是2020年4月以來,首次啟動「接錢」周期。香港金管局注資後,截至5月7日,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將由465.39億港元升至913.09億港元。但到5月5日,港元兌每美元續報7.75,繼續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水平,令市場關注香港金管局會否再有動作。
對於此時出手「接錢」,香港金管局認定近期港元偏強,主因在股票投資相關的港元需求有所增加,支持港元匯價,同時多檔區內貨幣近日兌美元升值,亦帶動港匯走強。香港金管局稱將繼續密切留意市場動態,確保港元市場有序運作。
但市場另有看法,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稱,港□貼強方保證相信與人民幣波動較大有關、市場對貿易談判可能有進展,相關氣氛帶動港元跟隨人民幣走強。□豐的報告則相信,香港潛在的大型IPO、以及上市公司前置派息交疊之下,可能會暫時影響港元的流動性狀況,尤其是考慮到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現已相當低,處於不足450億港元水平。歷史經驗顯示,上市企業為迎接6至8月派息旺季而增加對港元的需求,港元在第2季有走強的趨勢。
在大陸財經圈的討論中,還可總結出另外兩種與大勢相關的說法,一說港幣人民幣升值,意味著資金對美元不看好的預期下,買入其他貨幣。
港元是自由兌換貨幣,升值後熱錢會流入港股炒高,即觸發強方兌換保證後通常港股急升。
另一種可能就是國際性的匯率戰或金融大鱷來了,有人說是大事將至的前兆,人民幣港幣齊齊升值,對中國大陸出口和香港的轉口貿易,都相當不利,美國又有弱化美元、催動亞匯升值,以抑制非美地區對中國商品需求的動因,所以升值過猛就要警愓是否匯率戰來了。
所以市場人士提醒,要關注5月6日港股、A股開盤,以及港幣、人民幣匯市走勢,關注匯價會否繼續大漲,關注中港官方是否強力入市干預,來看到底在發生甚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