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5/09 第590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耶誕用品旺季提前 義烏訂單爆滿
香港也賣美債?香港外匯基金減持美元資產剩79%
華為「鴻蒙電腦」首亮相
「秋蘆飛鶩圖」返鄉 中美文物交流持續
上海推動商戶「輕微免罰」 讓企業休養生息振經濟
鄧麗君逝世30周年 藝術中心邯鄲落成
出口車免中轉 南京拚航運物流中心
廣東力推新型、入境消費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耶誕用品旺季提前 義烏訂單爆滿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浙江義烏,作為全球最大的耶誕用品集散地,所出口的耶誕用品占全球耶誕用品市場近80%的分額。今年在國際經濟形勢複雜的背景下,耶誕用品訂購旺季提前到達,商戶表示,今年客人下單比往年早,往年大概4月開始出貨,今年2、3月就開始出貨,有工廠的訂單已經排到6月初。

根據央視新聞報導,義烏國際商貿城不少經營戶表示,由於當前國際貿易局勢複雜,他們原本以為今年的訂單會受影響,但就目前來看,訂單量不減反增。不少之前通過外貿公司下單的外商,今年不僅加大了採購量,而且還親自來到義烏挑選產品。

今年的新品已經擺放在店鋪裡,光顧客人大部分都是外商。經營的商戶莊樂平指出,這跟國際行情有關係,今年客人下單比往年早,往年大概4月開始出貨,今年從2、3月就開始出貨,他所在的工廠訂單已經排到6月初。另一間工廠的生產負責人則指出,今年春節後,公司的耶誕用品訂單就逐漸增加,工廠整體提前進入生產旺季。

港媒南華早報也報導,近期加拿大商人正繞過美國中間商,與大陸建立直接聯繫,有加拿大商人到義烏,尋找以前通過美國中間商採購的商品的供應商,原先美國中間商從數以百計的大陸工廠購買商品,重新包裝並提供給加拿大等地的北美零售商。但現在,在貿易緊張加劇、庫存短缺和美國跨境關稅難題的背景下,加拿大商人直接來到了商品源頭,直接進行採購。

據指出,義烏擁有一條完整的耶誕用品生產、銷售、包裝的產業鏈,涵蓋了耶誕玩具、耶誕樹、耶誕服飾、耶誕燈飾等品種,而且新品開發速度快,採購商可以一站式買齊所有產品,商戶也使用AI製作影片推廣產品。而目前,義烏每年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2萬多種耶誕用品。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義烏市耶誕用品出口額達人民幣1.3億元,同比增長109%。

 
香港也賣美債?香港外匯基金減持美元資產剩79%
記者林茂仁/即時報導/聯合報
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透露,為加強「防禦性部署」,香港外匯基金相關投資組合中的美元資產占比已由90%以上降至79%左右,其所持有美債的投資年期也在不斷縮短。

澎湃新聞報導,被認為是香港維護港元穩定「壓艙石」的香港外匯基金6日公布收益情況,2025年第1季,香港外匯基金獲利672億港元,轉虧為盈,主要受益於債券投資大賺,以及港股及外匯投資獲利。截至2024年底,香港外匯基金資產超過4.08兆港元。

第1季香港外匯基金的債券收入為406億港元,較2024年第4季的116億港元增長2.5倍。按照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解釋,這主要源於債券利息收入較為穩定且有所增加,以及美國國債孳息率(即收益率)下降、帶動債價略微上升所致。

外匯基金在香港股市取得的投資收入,亦在今年第1季獲得收益164億港元。與之相比,該基金在香港以外的股票資產則虧損28億港元。

最後,得益於美元轉弱,總計130億港元的外匯收入,則構成了前述外匯基金總收入的第三部分。

按照金管局2021年底公佈的資料:外匯基金將其投資的72%分配給債券,12.3%分配給離岸股票,6.6%分配給存款,5.1%分配給海外房地產和其他私募股權投資,4%分配給香港股票。除後者因歷史原因較為固定,其餘投資占比處於動態調整之中。

從4月起至今,受關稅戰等因素影響,美元及美債收益波動性增強,資金逃離美元資產使得全球投資環境日趨複雜。香港外匯基金如何對沖美元及美債資產風險,近日備受關注。5月6日,在香港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已有相關議員提出相關問題,即為分散地緣政治風險,金管局會否考慮調整外匯基金投資組合。

余偉文回應稱,因香港推行聯繫匯率制度,支持組合是支持港元貨幣的基礎,所以要求該支持組合主要持有短期且流動性很高的資產。與之配合的投資組織則追求長遠且合理的回報。因此該組合非常多元化,不只持有美元債券,也持有非美元資產。

余偉文說,近年來,金管局已陸續將外匯基金投資組合分散至非美元資產,包括人民幣、歐元、日圓和英鎊等,投資類別也分散至私募投資等,外匯基金內支持組合及投資組合的美元資產占比已由過去的90%以上降至2024年底的79%左右,同時也在不斷縮短所持有的美國國債的投資年期,以此加強「防禦性部署」。

余偉文指出,目前美元仍為主流貨幣,全球多達70%至80%貿易結算仍是以美元處理,美元也是全球主要央行的主流儲備貨幣,要做到分散投資,也需要時間。

 
華為「鴻蒙電腦」首亮相
記者陳湘瑾/聯合報
華為首款「鴻蒙電腦」八日正式亮相,搭載華為自研作業系統HarmonyOS 5,在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對華為的供貨許可將到期之際,意味大陸國產操作系統在個人電腦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秋蘆飛鶩圖」返鄉 中美文物交流持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與中國大陸關係雖然仍緊張,但文物藝術交流不輟,傳世宋畫「秋蘆飛鶩圖」去年底至今年初,從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借展到大陸浙江省博物館,創下首次從海外回鄉展覽的紀錄。

宋畫分散在世界各地,浙江省博物館去年底至今年初推出「問羽:宋代的自然與藝術世界」展覽,成功從美國博物館借到展品,中新社「東西問」欄目7日刊出「秋蘆飛鶩圖」商展的過程,當時負責聯繫策展的大陸浙江省博物館前館長陳永華指出,在中國文博界,借單件文物其實比借整個展覽難度更大,此次籌備「問羽」展時,館方向海內外多家博物館廣發邀請函,然而,借展過程困難重重。

他解釋,部分書畫作品因處於休眠期,出於文物保護考慮無法出借;受內部流程等因素制約,還有些文物需要提前提交申請;此外,一些海外博物館或私人收藏家對浙江省博物館「還不夠了解」,最終未能借到展品。此次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將梁楷的「秋蘆飛鶩圖」和李迪的「宿禽激湍圖」兩幅畫作借給浙博,對此他深表感謝。這也是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所藏的宋代花鳥畫首次在中國展出。

陳水華介紹,花鳥這一題材,起初祗是人物畫的裝飾元素,而作為獨立畫科,大概萌芽於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花鳥畫在西蜀和南唐突然興盛,出現明顯的風格分野,到了宋代,在偏愛且擅長花鳥畫的宋徽宗趙佶帶領下,畫院花鳥畫形成的準確細膩、合乎物理的寫實風格,被稱「宣和體」。

「秋蘆飛鶩圖」由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於1984年從日本大阪購入,其收藏歷史可追溯至德川家族。該畫描繪了喜鵲、燕子和鴛鴦三種鳥類,採用一角式構圖法,即在畫面一側留出大片空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並契合禪宗「萬物皆為幻象」理念。

 
上海推動商戶「輕微免罰」 讓企業休養生息振經濟
上海8日電/中央社

中國經濟承壓之下,上海對經營主體放寬監管,除了支持設攤經營,也積極推進「輕微免罰」,將發布新一版「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和首份「減輕行政處罰清單」,並推動經營者的信用修復制度,「應修盡修」。

上海市政府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相關政策執行。

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副主任、市城管執法局局長張永剛在回應有關發展活力街區議題時說,城管執法會加大對特色經營活動支持力度,並深化「包容審慎監管」。

他表示,目前全上海已設置流動攤位的「特色點、疏導點、管控點」964處,其中,在划定區域內設置的外擺位、夜市等特色點479處,在民生服務暫時供應不足區域設置的疏導點427處,以銷售自產農副產品為主的管控點58處。

已故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倡導「地攤經濟」,隨著COVID-19疫情後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保就業」之下地攤經濟再度受到重視,多地政府陸續改變以往以「市容整潔」為理由驅趕攤販的做法,轉而肯定它們代表市井活力的「煙火氣」。

今年4月,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等部門印發「進一步優化設攤治理 提升城市『煙火氣』工作方案的通知」。張永剛表示,將嚴格落實此方案,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在劃定區域內增設攤位,有效平衡好煙火氣和環境秩序之間的關係,助力上海經濟社會發展。

他並表示,要積極推進「輕微免罰」等包容審慎監管工作,同時強化被處罰主體信用修復工作,積極維護經營主體權益。

上海在2020年制定了全國城管執法領域首份省級免罰清單,2023年又制定了市容環衛管理方面不予行政處罰清單,清單發布後共辦理「輕微免罰」1.07萬起,對象主要是沿街商戶、施工企業,減輕經營主體的經濟負擔。

他說,接下來,今年上半年將制訂「上海市城管執法不予行政處罰和減輕行政處罰實施規定」,發布新一版「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和首份「減輕行政處罰清單」,惠及更多經營主體。

同時,藉由上海市信用平台展開線上信用修復審核認定,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信用修復相關工作,實現「應修盡修、應修必修」,2024年至今共修復完成1020件,有效幫助經營主體解除經營限制、恢復市場信任。

 
鄧麗君逝世30周年 藝術中心邯鄲落成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今年5月8日為知名歌手鄧麗君逝世30周年,其兄長鄧長富接受大陸媒體專訪時,表示籌備許久的鄧麗君藝術中心終於在老家邯鄲落成開放,並透露鄧麗君逝世30周年演唱會,因緬甸泰國地震,將延至今年10月舉行。

「環球人物」8日刊出對鄧長富的專訪,他表示,今年自己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鄧麗君,籌備許久的鄧麗君藝術中心終於在老家邯鄲落成開放了。鄧長富透露,早在多年前,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就在籌畫用何種方式紀念麗君。紀念館太沉重,不符合她的性格,也不足以詮釋她的音樂人生,「我們更不想給她增加太多的符號,於是藝術中心就應運而生了」。

據介紹,該處陳列了鄧麗君發行過的錄音帶、CD、唱片,她的衣服、首飾、生活用品、舞台服裝,還有她開過的車,其中70%的東西是鄧麗君生前用過的,分批從台北、香港等地運到邯鄲。此外,還有一些陳列展示結合了科技元素,像是AI鄧麗君的演唱。

而鄧麗君文教基金會今年做的另一個重要項目,就是鄧麗君逝世30周年演唱會。原計畫於5月8日在清邁舉辦一場紀念演唱會,遺憾的是,此後泰國發生了地震,考慮到很多歌迷會害怕,當地氛圍也確實不適合開演唱會,基金會經過多方協商,暫時將演唱會延遲到10月4日舉辦,也將會在8月的時候做正式官宣。

 
出口車免中轉 南京拚航運物流中心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江蘇南京近年來積極建設「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近期,一艘貨輪直接從南京港碼頭離開,航往墨西哥,創下南京港對外出口車輛將無需再從其他港口中轉的首次紀錄。

據中新社,大陸籍國際航行滾裝船「安吉24」輪裝載508輛大陸造商品車,7日自南京港江盛汽車碼頭離泊駛往墨西哥。本航次啟動後,南京港對外出口車輛將無需再從其他港口中轉,南京水運國際物流通道得以進一步暢通,標誌著「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建設再上新台階。

「安吉24」輪船舶總長169.1公尺,總噸3.5萬噸,此次從南京出口的508輛大陸國產商品車,通過鄭州—南京鐵路運輸的方式直抵龍潭港站台。

據報導,長江是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運量最大的通航河流,被譽為「黃金水道」。作為「鑽石航區」,長江下游江蘇段年進出港船舶超過300萬艘次,年貨運量占長江全線七成以上。南京是長江12.5公尺深水航道的終點,而南京港是長江沿線最深入內陸腹地的深水海港和國際型江海轉運主樞紐港,也是輻射帶動長江流域和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港。

近年以來,南京不斷發揮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自2024年起,南京新增對外開放碼頭1座、臨時開放碼頭3座,進出南京港船舶的吃水則是從11.6公尺再提升至11.8公尺。

另據中國水運報,今年2月25日,南京市發布「南京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發展專項規劃(2024—2035年)」。根據「規劃」,南京將重點打造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持續提升國際班列運行質效、強化近洋航線始發港地位,拓展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腹地範圍;適時推動國際班列在龍潭港區始發終至。具體目標為到2035年,港口貨櫃箱輸送量達630萬標箱,其中外貿貨櫃箱輸送量超過300萬標箱;建成長江經濟帶海江河、公鐵水轉運中心,多式聯運換裝不超過1小時。

 
廣東力推新型、入境消費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廣東官方近日公布提振消費的新措施,預計將大力推進「新型消費」、鼓勵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車輛購買限制、積極促進入境消費,也支持具備條件的民宿、公寓和國際青年旅舍接待外籍人員入住。

廣東省政府七日發布「廣東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全文共31條舉措,官方宣告將大力發展「新型消費」,其中包含大力推進「人工智慧+消費」,推動自動駕駛、智慧穿戴、超高清影片、腦機介面、增材製造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加快人工智慧在養老服務、教育培訓、健康醫療、政務辦公、家裝家居以及購物支付等典型場景的應用示範;深入挖掘機器人消費應用場景;規範有序發展「醫美」消費等。

同時,方案提出,廣東要「有序減少消費限制」,涉及用好房地產調控自主權,要求各地因城施策進行取消或調整,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鼓勵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車輛購買限制,引導深圳推行「久搖不中」個人可直接申領普通車指標的做法,推動汽車等消費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平等參與社會集團採購,不得變相設置所有制、商戶評級等採購門檻。支持大型商貿企業在完善相關審批許可手續後利用自有場地進行外擺促銷。

官方還將積極促進「入境消費」,吸引港澳居民赴粵消費,支持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江門、潮州等地市推出優質特色入境旅遊線路和服務,打造入境旅遊首站城市和樞紐城市。加快推進廣州、深圳市內免稅店試點建設,在具備條件的口岸增設免稅店,在大型商圈、商業綜合體設立離境退稅服務點,支持具備條件的旅舍接待外籍人員入住。

方案提到將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畫,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赴粵就業創業。2025年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

 
川普關稅戰2.0:全球貿易再洗牌,台灣如何突圍?
在國際局勢迅速變動之際,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針對川普新一輪關稅政策及其對全球經濟秩序與台灣貿易前景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剖析。透過條理清晰且層層推進的分析,他不僅揭示了川普貿易戰策略背後的邏輯與矛盾,更對台灣可能面臨的挑戰與因應之道提出具體而務實的建議。

免去昂貴PET檢查,現在驗血就能揪出阿茲海默症!
國際權威期刊《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刊登了臺北榮總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的一項重大研究:只需透過簡單的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大幅降低患者進行昂貴且侵入性高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的需求。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