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健康飲食、肥胖、醫學新知…各種你想知道的醫學健康資訊、名醫提供的保健錦囊,都在【健康e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5/12 第590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10年培育5千企 浙江製造拚出海
700兆瓦超超臨界迴圈流化床鍋爐 投運
上海青年科創嘉年華 聚焦3大主題
90後CEO:人形機器人將解放勞動力
戲劇文創熱賣 去年銷售破800萬人民幣
阿里強攻電商及雲+AI
陸成屋銷售試點 看見成果
大陸推成屋銷售制度 防預售爛尾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10年培育5千企 浙江製造拚出海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品字標.浙十年」品牌分享推介活動5月1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舉辦。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在活動中發布消息稱,自2014年啟動「浙江製造」品牌建設以來,浙江已累計培育「品字標」企業5328家,頒發「浙江製造」認證證書7268張,並將積極推進「品牌出海」,持續加大海外知識產權涉企服務與保護投入。

中新社報導,5月10日是第九個「中國品牌日」。作為製造業大省,浙江有義烏小商品、永康五金、慈溪小家電等多個製造業集群。2014年,浙江啟動以「品字標」為形象標識的「浙江製造」公共品牌建設,從「製造大省」向「品牌強省」轉型升級。   

截至2025年一季度,浙江對標國際先進標準,已相繼研製「浙江製造」標準3923項,並且以全產業鏈視角先後研製發布數位安防、光伏(太陽能)能源等重點產業體系框架指南30項。

此外,浙江還構建了「市場認證+自我聲明」的品牌認定體系,廣泛吸納瑞士SGS、德國T□V等14家權威認證機構成立「浙江製造國際認證聯盟」,推行「一個標準、一次檢測、一次認證、多國證書」認證模式。

目前,浙江已頒發「品字標」國際證書649張,覆蓋46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帶動出口近1500億美元,有效推動該省製造業提質增效。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浙江將積極推進「品牌出海」,實施貨通全球產業帶出海計畫,持續加大海外知識產權涉企服務與保護投入,鼓勵企業開展跨國品牌收購、境外商標註冊和海外品牌建設推廣,推動更多浙江品牌登上國際舞台。

 
700兆瓦超超臨界迴圈流化床鍋爐 投運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近日,雲能紅河電廠70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迴圈流化床發電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試運行,標誌著「德陽造」世界首台700兆瓦超超臨界迴圈流化床鍋爐正式投運。

據悉,該項目採用了總部位於四川德陽的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鍋爐)、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電機)、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簡稱東方汽輪機)自主研製的鍋爐、汽輪機、發電機三大主機設備。特別是鍋爐採用了當前最先進的高效超超臨界迴圈流化床發電技術,攻克了高海拔、高水分低熱值褐煤帶來的挑戰,實現單機容量大、發電技術先進、機組效率高、節能環保綜合效益優等優點。

該項目建成後,紅河電廠「一大兩小」總裝機容量達1300兆瓦,可實現年發電量80億千瓦時以上,成為滇南區域最大的穩定電源支撐點,為保障區域能源供應安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發揮重要作用。

企業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耕迴圈流化床發電技術領域,不斷優化現有技術,推出更多適應不同工況、更為高效環保的產品,凝聚行業智慧,攻克更多能源技術難題,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新格局貢獻更大「德陽力量」。

 
上海青年科創嘉年華 聚焦3大主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第六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10日在上海舉行,首次推出上海青年科創嘉年華,聚焦人工智慧、生命健康、前沿科技等三大前沿賽道,推動青年與城市雙向賦能。

中新社報導,嘉年華匯聚超百家投資機構、超百個創業項目,採用「特色舞台+頂尖科技展示+線下匹配空間+線上融合推廣」的多元空間,展開專題項目路演和對接。現場評選出創新潛力獎、新銳突破獎和卓越領航獎。同時,多位投資人與創新創業項目代表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並簽署合作協議。   

作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度鏈接全球的國際大都市,上海正在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駱大進介紹,2024年上海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4%左右,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增至2.5萬家。下一步,上海將著力強化國家實驗室、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和科技領軍企業等戰略科技力量。「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能夠助力發展科技領軍企業,特別是加快培育更多世界級科創企業。」

上海西岸集團副總經理、「模速空間」董事長楊晶晶表示,模速空間作為中國大陸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也是上海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已入駐企業100餘家,其中集聚了大批年輕人,形成「上下樓即上下游」的垂直生態,展現上海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的創新實踐。   

論壇發布多項成果,彰顯青年創新活力:2025上海青年科技創業十大先鋒涉及智能感知、新材料、基因編輯等領域;2025上海青年創新創業十大優秀案例涵蓋大模型、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等行業領域,展現上海創新創業的多元化格局;2025上海青年創新創業十大研修營面向全球青年開放報名,根據不同主體的特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營開課,打造多層次、全方位的賦能課程體系。

 
90後CEO:人形機器人將解放勞動力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未來2年至5年,智能機器人技術的重心是完成端到端智能機器人大模型,需突破低成本硬體量產與算力獲取難題。」

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90後的王興興5月10日在第六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上受訪時表示,人工智慧時代屬於年輕人,機會遠超以往。

中新社報導,談及宇樹科技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他提出四點原因:結構簡單、更易提供情緒價值、數據適配性高及通用性強。

「人形機器人能處理人類所需任務,真正解放勞動力。」王興興說,受益於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高速發展,宇樹科技訂單旺盛,正聚焦提升交付與質量。

在分享創業經歷時,王興興說,他在上海大學讀研期間開發的四足機器人XDog於2015年獲國際賽事二等獎及8萬元人民幣獎金,成為創業「第一桶金」。他表示,上海包容的創新創業環境為年輕人提供了試錯空間和資源支持,這種包容是創新創業的最佳土壤。

「未來屬於年輕人,當前的資源、資金及社會對機器人、人工智慧等的關注度都遠超10年前。」王興興呼籲通過論壇等平台鏈接資源,支持年輕人探索創新。

 
戲劇文創熱賣 去年銷售破800萬人民幣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背著「長安十二時辰」的官方杜邦包、穿著漢服,逛主題文化市集…前不久,原創音樂劇「長安十二時辰」在京迎來中國首演。演出前,天橋藝術中心的文化市集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俏皮可愛的戲劇周邊文創產品、獨一無二的「盛唐手信」讓觀眾夢回大唐。

去年,天橋藝術中心文創產品銷售額突破800萬元人民幣,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是北京演藝文創市場蓬勃活力的縮影—天橋藝術中心、中國國家大劇院、吉祥大戲院等劇場及綜合性藝術中心,中國國家京劇院、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等藝術院團,早已衝入演藝文創的賽道;個性鮮明的演藝文創產品,啟動了創意,拓展了舞台作品的影響力。

在天橋藝術中心演出經營中心總監姜瓊看來,演出票房收入有顯而易見的天花板,文創衍生品則是劇院新的發力點:在英國國家劇院原版舞台劇「深夜小狗離奇事件」上演時,天橋藝術中心售賣具有英倫風的衍生品;馬修.伯恩的男版「天鵝湖」上演時,一款羽毛形狀的胸針熱賣。

這些和劇碼深度結合的商品很受觀眾喜歡。

一劇一特色已成為演出行業文創產品的特點。2024年,中國國家大劇院重磅推出瓦格納四聯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的「前夜」之作「萊茵的黃金」,一款內含流動金色「沙粒」的冰箱貼備受歡迎,因為它重現了劇中經典場面:舞台中央,沙漏中的金沙落下,暗喻時間的無限流動,給觀眾帶來無限的視覺震撼。

今年元旦,一款立體鳳冠紙雕本在梅蘭芳大劇院的文創小店上線,雙透立體紙雕技術精準還原鳳冠之美,一上市就賣出了500多本。在王府井商區的吉祥大戲院,「點絳唇」咖啡廳的戲曲主題特調咖啡吸引不少觀眾,「龍鳳呈祥」「貴妃醉酒」等熱門飲品充分展示著古老戲曲與當下時代的共鳴共振。

前不久,中國國家大劇院紀念品商店更名為「藝術生活館」升級迎客,一款流沙冰箱貼頗受好評:每年初春時節,長安街上玉蘭盛開,花朵與劇院的「蛋殼」外觀相映成趣。冰箱貼「框」住了這片城市風景,流沙裹著點點花瓣飄落的北京街頭春色,就這樣被來自全中國和世界各地的觀眾採擷而去。

 
阿里強攻電商及雲+AI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在510阿里日親友見面會上表示,公司聚焦兩大核心戰略方向:「電商、雲+AI」。

科創板日報報導,蔡崇信提到了閒魚、誇克、高德、釘釘、1688等創新業務。蔡崇信稱,阿里要把AI融入每一塊業務、每一塊環節,未來三到五年,所有業務都應以AI為驅動。

蔡崇信說,「電商的業務並不占領對互聯網的入口,因為電商是一個垂類,有更多其他的互聯網公司占取了對用戶的入口。但如果我們能聚焦在AI上的話,能夠對整個入口的突破,也許我們可以把新的入口用 AI的方式做出來,讓我們增加更多的用戶。」

IT之家報導,蔡崇信曾在3月的一場論壇中表示,電商是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行業,幾乎沒有進入壁壘,因為很多公司都可以提供物流、支付等基礎設施,所以新進入的企業不用擔心這些問題,可以直接開展電商業務。蔡崇信說,他和阿里巴巴集團執行長吳泳銘合作後決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再把阿里看作是由六個不同業務部門組成的企業,而是聚焦兩個核心業務。

蔡崇信透露,自己是個26年的老阿里人,加入阿里後,「我的工號是19號,我們不是說阿里巴巴有18個創始人嗎,我沒有趕上前18位,後來其中有一個創始人臨時退出了。馬老師就說joe(指蔡崇信)你19號你就補上吧。」

 
陸成屋銷售試點 看見成果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成屋銷售措施近來在大陸房市再度成為焦點。有陸媒指,近年大陸多地積極展開成屋銷售試點,相關配套支援政策不斷完善,推動成屋銷售在市場中的占比逐步走升。官方統計,去(2024)年大陸成屋銷售面積占比就超過30%。

據澎湃新聞報導,從地方試點看,海南是大陸首個推出成屋銷售政策的省份。2020年3月,海南規定新出讓土地建設的商品住房實行成屋銷售制度。而北京自2021年起,在集中土拍中持續擴大成屋銷售試點範圍。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自2022年底來,大陸已有超過30省市試點成屋銷售及推出相關支持政策。其中,合肥、鄭州、長沙等地明確部分專案進行成屋銷售試辦。同時,除直接試點外,多地還推出系列配套支持政策。

另從數據看,成屋銷售在大陸房市占比正逐漸提升。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指,大陸成屋銷售面積2024年占比已達30.84%。而2020年至2023年間,成屋銷售占比則分別為12.7%、13%、17.3%、22.5%。

據悉,大陸早期成屋銷售多為特定地塊或嘗試性措施,最早或可追溯至2014年上海一地塊出讓合約,當中首次明確「建成房屋須以全裝修現房銷售」。後在2016至2020年間,深圳、蘇州、南京等地均在土地端設置過成屋銷售條件,但隨市場調整部分城在隨後土地出讓中暫緩相關措施。近年伴隨產業風險暴露,多城在土地出讓環節重啟成屋銷售要求,同時也推出系列配套政策。

 
大陸推成屋銷售制度 防預售爛尾
記者謝守真、賴錦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大陸擬推廣商品房成屋銷售制度,正考慮要求開發商只提供已竣工的房屋,而不再採用加劇住房危機的預售模式,以防爛尾風險,並以此重塑購屋者對房市信心。新做法將針對新建商品房,同時地方政府保有「因城施策」空間。

知情人士透露,針對上述措施,官方方案尚未最終確定,仍有變數。而據討論中的方案,成屋銷售制將按照開發商拿地的時間進行「新老劃斷」,即開發商在政策正式公布之後取得的住宅用地將適用成屋銷售規則,此前的項目不受影響,同時保障性住房(社宅)亦不包括在內。

環球時報提到,商品房預售制源自香港,一九九○年代引進大陸後成為主流,曾協助房企快速回籠資金、提升開發效率。但隨市場發展,預售制引發的交付風險、品質糾紛等問題凸顯,成屋銷售試點由此展開,在市場過熱時為拿地「降溫」,在行業風險暴露時保障「保交樓」。

雖然大陸房市開始出現企穩的早期跡象,但購房者仍然擔心開發商按時完成項目的能力,購房者不敢入市,導致房地產成交量及房價下跌。

香港文匯報報導,大陸目前的預售房制度遭到許多批評,稱由於其允許開發商在房子建成前就進行銷售,致使供給過度並導致開發商槓桿高企。根據克而瑞的數據顯示,在二○二一年房市開始下滑時,約百分之九十的新房銷售為預售屋,這一比率在去年降低到百分之七十四。

五八安居客研究院長張波分析,成屋銷售是房地產增量市場未來大趨勢,也是推動房企高質量轉型的重要措施,惟全面鋪開仍需多方面配套改革。當下全面推行時機還不成熟,實施過快或提升市場風險、衝擊產業。張波並指,對房地產業者而言,成屋銷售使資金回籠周期變長、壓力增大,短期內還會減少新房供應量,延緩市場復甦。但長遠來看,成屋銷售能提升產品品質,倒逼房企優化設計、建材和配套,也將推動業界優勝劣汰,加速產業整合。

 
心理診療室 助你解開壓力死結
近年來精神科門診真是相當熱門,而就醫民眾最常見的主訴,大概就是「壓力大」,與其附帶的一連串心理症狀。但生活中的壓力無所不在,也難以擺脫,我們該如何自我調適,洞悉「壓力停損點」,鬆開壓力死結?

時髦細節全靠它!盤點6個韓星「絲巾穿搭技巧」
時尚圈近年再度颳起一股「絲巾風潮」,絲巾柔軟的質地加上百搭的印花設計,能夠輕鬆打造多種風格,讓不少名人都愛不釋手,而絲巾除了當作頭巾外,以下6個韓星「絲巾搭配」技巧也一定要學起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