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7/17 第595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Labubu爆火 泡泡瑪特淨利潤增350%
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應用會加快
往太空「送快遞」 商業航天前景看好
陸經濟增長預測 瑞銀上調至4.7%
美企在陸獨資石化項目投產
陸AI硬體市場規模躍增
聞泰轉攻第三代半導體
陸全年GDP增長目標 投行上調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Labubu爆火 泡泡瑪特淨利潤增350%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聯合報
「泡泡瑪特」的公仔Labubu在全球引發搶購熱潮,還成為搖錢樹!泡泡瑪特15日發布公告稱,2025年上半年,集團收入較去年同期收入增長不低於200%;預期溢利(淨利潤)較集團去年同期溢利增長不低於350%。

對於業績波動原因,泡泡瑪特表示,品牌及旗下IP在全球認可度進一步提升,多樣化的產品品類促進集團收入增長,集團各區域市場收入均實現持續高速增長,海外收入占比持續提升,收入結構的變化對毛利、溢利均產生積極影響。同時,規模效應使溢利顯著增加。

山東大眾日報旗下新媒體「海報新聞」報導,不僅是業績的翻倍增長,泡泡瑪特股價在年內也上漲了200%,總市值突破3,500億港元,從Labubu出圈到拍出天價,泡泡瑪特都成了最大贏家。

這是一份在預料之內的成績單,因為Labubu的爆火已在全球蔓延。6月10日,限量款Labubu拍出百萬高價引發熱議,兩天後,泡泡瑪特股價漲至每股283.4港元,總市值一度強勢衝上3,800億港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截至7月15日收盤,泡泡瑪特報每股263.2港元,年內股價上漲了約200%,目前總市值3,535億港元,甚至超過了百度等老牌互聯網公司。

結合去年上半年業績來看,泡泡瑪特的MOLLY、THE MONSTERS和SKULLPANDA,在2024年上半年分別實現收入7.82億元(人民幣,下同)、6.27億元和5.75億元。

當時MOLLY還是泡泡瑪特「當紅花旦」,但是THE MONSTERS還是顯示出了爆紅的潛力,其形象生動鮮活,個性豐滿立體,進而贏得了更多粉絲的青睞,相關收入與上年相比增長292.2%。

然而時間推回到今年4月,Labubu的爆火始於3.0系列,該系列推出後,因大量缺貨價格水漲船高。

在二手市場上,3.0系列盲盒價格普遍出現溢價。5月一盒原價594元,在二手市場被炒到1,000元至2,000元左右。

而單個99元的盲盒,也普遍溢價200元至600元左右,隱藏款的價格更是超過2600元一個。

2個月後的今天,Labubu 3.0相比此前價格已回落50%,普通款盲盒150元左右一個,隱藏款1,300元左右能買到。有業內人士表示,因為Labubu3.0持續放貨,很多人原價都能搶到,因此價格隨之降低,相反Labubu 1.0因為更為稀缺,價格已經超過了Labubu3.0。

 
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應用會加快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未來3到5年,人形機器人應用會越來越快。」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15日在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會上說。

中新社報導,最近幾年,人形機器人非常火熱。王興興指出,目前該行業處在相對早期階段,大家可以多給一些耐心。未來3到5年,人形機器人應用會越來越快,當下已有一些應用場景,國內外不少公司人形機器人出貨量都有明顯增長,服務業、家用、工業場景、危險場景救援救災場景都有推進。

「大規模應用、大規模推廣,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王興興說,目前人形機器人發展,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推動。大家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進步,是非常有價值的事,全球共贏的狀態是可達到的。

例如,中國大陸有很深厚的生產製造和硬體功底,美國有很豐富的AI軟體生態,各有優勢,值得大家共同推動與合作。他期待有更開放的合作生態,大家共同把技術和產品做好,為全球提供更好的服務。   

當前,大陸正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並發布一系列政策措施,這為民營企業帶來發展新機遇。對此,王興興表示,公司今年機器人出貨量相對去年有明顯增長;對整個機器人行業來說,今年上半年增長速度也非常快,科技發展趨勢非常明顯。  王興興對民營經濟發展充滿信心,有很好的政策、土壤,讓大家有更多信心投入研發、生產,做出更多面向未來的新產品、新技術。

 
往太空「送快遞」 商業航天前景看好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我們是一家往太空『送快遞』的公司。」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劉百奇15日在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征程上的奮鬥者」記者會上說,商業航天未來大有可為。

中新社報導,當天,多位民營企業家代表出席。劉百奇在會上說,其公司商業模式是用自己研製的火箭把客戶的衛星送入太空,然後收取發射服務費、運費等,也可以理解為是一家往太空「送快遞」的公司,面對的是低軌衛星、互聯網市場。  據統計,未來10年可能有幾萬顆這樣的衛星要進入太空。劉百奇說,這給火箭這種特殊的太空運輸工具提供巨大市場需求。根據市場需求,其公司也布局了多個系列和型號的運載火箭。   「如果對比地面的交通工具,相當於我們既有小汽車也有大巴車,運載能力從幾百公斤到幾噸、幾十噸,未來可重複使用,可大幅降低成本。」劉百奇說,截至目前,公司完成19次火箭發射,將81顆衛星送入太空,是大陸國內發射次數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民營火箭公司。  2014年,大陸推出政策支持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從事航天科研生產活動,大力支持發展商業航天。當前,官方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他從中也進一步看到商業航天未來廣闊市場前景。

劉百奇說,大陸越來越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政策環境也在不斷優化,為民營企業創造了廣闊空間。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商業航天領域有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加入,共同推動了商業航天產業快速發展。他相信,民營企業一定能走向更廣闊的舞台。

 
陸經濟增長預測 瑞銀上調至4.7%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15日公布第2季GDP較去年同期增長5.2%後,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張寧將2025年中國大陸GDP增速預測上調至4.7%(此前為4%),預計第3季大陸GDP年比增速將放緩至4.7%,第4季低於4%。

張寧16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大陸第2季GDP年比增長5.2%,保持穩健(第1季年比增長5.4%),這主要得益於「以舊換新」補貼支持下社會零售增速改善,以及出口增長保持穩健(部分得益於搶出口)。

針對下半年中國經濟前景,張寧表示,關稅不確定性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下半年之後,而全球需求似乎好於此前預期,估計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或將在更長時間,保持在當前的較高水準。

不過,出口或在下半年走弱,主要由於「搶出口」降溫之後出口可能反向調整,以及全球關稅衝擊影響顯現,其中中國對美出口年比跌幅或超過第2季的24%。

此外,下半年中國房地產也可能持續下行,拖累建築活動和消費者信心。下半年消費增長可能略有放緩,主要由於「以舊換新」的政策效果面臨高基期挑戰,而出口走弱和房地產持續下行將拖累居民收入和消費者信心。

因此,儘管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保持穩健,張寧仍預計下半年中國增長動能將放緩,尤其是第4季。總體而言,瑞銀上調2025年全年GDP增速預測至4.7%,但預計第3季GDP年比增速將放緩至4.7%,第4季低於4%。

另,張寧預計下半年大陸CPI通縮壓力小幅上升,將拖累全年CPI下滑0.2%。人民幣匯率短期可能走強,但經濟增長放緩及關稅相關不確定性或推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2025年底走弱至7.1至7.2。

張寧指出,新基準預測面臨的風險,主要包括中美貿易談判進展、政策刺激措施推出時點和力度,以及房地產市場下行的演進。

 
美企在陸獨資石化項目投產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15日在惠州大亞灣石化產業園區正式投產。該項目是美國企業在中國大陸獨資建設的首個重大石化項目。埃克森美孚是全球知名的能源石化公司。

新華社報導,埃克森美孚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傑克·威廉姆斯說,這次投產揭開了埃克森美孚在中國大陸發展的新篇章。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一期包括年產160萬噸乙烯的靈活進料蒸汽裂解裝置、兩套年產共計120萬噸的高性能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裝置、一套世界最大單體年產50萬噸的低密度聚乙烯裝置、兩套年產共計95萬噸的差異化高性能聚丙烯裝置。

乙烯被稱為「石化工業之母」,是有機化工最重要的基礎原料。該項目一期將生產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高附加值基礎化工原料,廣泛應用於包裝、汽車、衛生產品及個人護理等領域。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會長紀紅兵認為,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將提升中國大陸乙烯產能和產業技術水平,加強原料供應,為大陸電子化學品、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多個產業提供支撐。

據介紹,該項目環保率先採用預處理外置模式。配套項目綜合能源站可接收項目工藝尾氣參與燃燒,實現清潔能源綜合循環利用。部分產品採用可循環再利用材料,支持更低碳排放的製品應用方向。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選址惠州大亞灣石化產業園區。大亞灣開發區石化能源產業局相關負責人說,項目投產對粵港澳大灣區完善石化產業生態是重大利好,有利於提升產業集群效益。

目前,惠州大亞灣石化產業園聚集了殼牌、巴斯夫、科萊恩、三菱化學等國際石化巨頭。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於2020年4月開工建設,2025年初實現一次投料試生產成功。「當地政府對項目給予了全流程、高效能的支持,在通關協調、建設許可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專業、高效的服務。」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興軍說。

 
陸AI硬體市場規模躍增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洛圖科技(RUNTO)近日預測,若不含AI手機和AI汽車,2025年大陸AI硬體市場規模將達人民幣1兆1,020億元(約合新台幣4.5兆元),年增13.4%,且未來五年還會持續高增長,他預估今年大陸AI相關投資規模會達人民幣800億元(約合新台幣3,280億元)。

AI硬體是指專門設計用於執行人工智慧算法的物理設備,透過軟硬體結合的方式,對傳統設備進行改造,使其具有智慧化的功能,包括GPU、ASIC等。

第一財經報導,洛圖科技研究專家劉闖近日出席2025中國智慧生活大會時表示,現在大陸AI產業快速發展,有四方面的驅動要素。一是政策拉動;二是技術突破,像DeepSeek大模型已接入200多家企業的服務;三是應用場景和數據支撐;四是資本推動,2024年大陸AI相關投融資大約人民幣380億元左右,預計今年將會翻倍增長。

劉闖指出,今年大陸AI硬體市場爆發,主要還是由於政策引導,以「資訊技術應用創新」為代表的國產化替代。其中,AI消費電子硬體市場約人民幣4,610億元,其他公共服務類AI硬體市場約人民幣6,410億元,包括品管機器人、巡檢機器人和智慧零售終端機器人等。

延伸來看今年大陸AI消費電子硬體市場預估規模,生活家電、廚房家電、白電(代替家務勞動的電器)和黑電(娛樂休閒的電器)這四種傳統家電的市場規模合計就達人民幣2,710億元,手表、眼鏡和耳機的智慧穿戴市場達人民幣1,190億元,智慧家居類硬體人民幣370億元,教育類智慧硬體則有人民幣340億元。

產品滲透率也正不斷提高,AI在掃地機器人、空氣清淨機、智慧床墊的滲透率已達90%;在電視的滲透率已突破70%,功能包括畫質增強、觀影推薦、語音交互;在筆記型電腦機型滲透率已達50%;而結合健康、運動、安全類的AI手表、手環的滲透率則已超過85%。

劉闖認為,AI與智慧硬體的融合呈現幾大特點:一是交互智慧化;二是技術輕量化;三是場景生態化;四是市場分化,高端溢價與AI普惠並行;五是AI體驗隱形化,消費者要透過15分鐘深度體驗才能領略到產品的提升。

 
聞泰轉攻第三代半導體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以手機代工業務起家的聞泰科技公告,近日因工作變動原因,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張秋紅、職工代表董事兼副總裁董波濤等人申請離職。此舉顯示隨著聞泰科技的組裝代工(ODM)業務被出售給立訊的交易交割,該公司擬全面轉向第三代半導體業務。

聞泰科技成立於2006年,以手機方案設計業務(IDH)起家,2008年後轉型為ODM製造商,於2017年借殼中茵股份上市;2018年後,公司又透過併購安世集團進入第三代半導體行業。在此後的幾年間,半導體業務逐漸成為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

針對這次管理層變動原因,聞泰科技說明,公司重大資產出售涉及的境內子公司股權及業務資產已完成交割,公司戰略重心將聚焦於半導體業務領域。為確保公司治理結構與戰略方向高度契合,公司決定引入在半導體業務領域具有深厚專業背景與豐富實踐經驗的人員進入董事會。

財新報導,聞泰科技過去幾年透過收購歐洲晶片巨頭安世集團和英國晶圓廠NWF等公司,將業務版圖拓展至半導體和鏡頭等領域,並成功切入蘋果供應鏈。該公司2024年組裝代工業務在總收入中占比79.39%,半導體業務則占比約20%,不過受部分原材料價格及工廠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組裝代工業務當年上半年毛利率僅2.73%。

此外,聞泰科技在2024年12月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致使其組裝代工業務2025年上半年訂單量顯著減少,業務收入呈現下降態勢。聞泰科技方面表示,公司持續推進業務戰略轉型及組裝代工業務的剝離出售,並於今年上半年完成三家子公司的出售交割,減少組裝代工業務的虧損幅度。

 
陸全年GDP增長目標 投行上調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第2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2%,優於市場預期,全球多家投行旋即上調對大陸全年經濟增長預期,反映出口韌性與財政策略有望發揮作用。然而,分析師警告,隨出口回落及內需疲弱,下半年經濟可能放緩,尤其是在通縮壓力與全球關稅影響的挑戰下。

大摩預計大陸下半年經濟增長將降至4.5%以下,主要因出口放緩、財政刺激效應減弱及通縮壓力持續。供給側改革的作用將低於2015至2018年,因產能過剩和需求刺激有限。不過對於全年預測則由4.5%調升至4.8%。

大摩指出,通縮是當前大陸宏觀挑戰,儘管政策制定者已針對價格戰採取管控措施,但由於產能過剩和財政空間有限,這一輪措施可能無法如2015年供給側改革般有效。

他們預測,政策制定者將推出人民幣5,000億元至1兆元的適度財政刺激。

澳盛銀行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大陸全年經濟增長將由4.2%調升至5.1%,但下半年淨出口的下降將削減0.5個百分點的增長,這是下半年最主要的增長挑戰,預計今年剩餘時間內將會進行20個基點的降息。

 
破解全台百貨開不停的祕密!未來5年憑什麼再開43家?
台灣百貨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擴張潮。根據瑞普萊坊統計,未來5年,有43家百貨與購物中心將在全台遍地開花,單今年就有8家新百貨開幕。儘管2024年實體百貨營收達4491億元,年增僅1.5%,但業者仍前仆後繼投入戰局。他們究竟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看到了什麼機會?

植牙、假牙 該選哪一種?
去 New York 選擇植牙還是假牙,取決於個人口腔狀況與需求。植牙通常較為穩固,能像自然牙齒一樣發揮咀嚼功能,適合牙齒缺失較長時間且骨骼狀況良好的患者;假牙則是較為經濟的選擇,適用於牙齒缺失範圍較廣或骨骼不適合植牙的情況,兩者各有優缺點,建議與牙醫討論,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