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公布,今年前7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87兆元。若以此減去今年上半年新增貸款,得出7月新增貸款轉為負增長人民幣500億元,路透報導指這是2005年7月以來近20年首次出現負增長。大陸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稱,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單月貸款數據通常不足以準確反映經濟活躍程度,也難以完整體現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分析經濟金融形勢時無需對單月數據過度關注,更不宜過度炒作單月信貸增量波動。
人民銀行13日公布7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大陸今年前七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為人民幣12.87兆元(下同),低過市場預期的13.22兆元。而前七個月的社會融資規模為23.99兆元,同樣低過預期的24.46兆元。
大陸央行13日發布金融統計數據顯示,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6,80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3,83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06兆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1.63兆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75兆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91兆元,票據融資增加8,247億元;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增加2,357億元。
從貨幣供應來看,7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329.94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8%。狹義貨幣(M1)餘額111.06兆元,年增5.6%。流通中貨幣(M0)餘額13.28兆元,年增11.8%。前七個月淨投放現金4,651億元。
另外,前七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8.44兆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66兆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3,109億元,財政存款增加2.02兆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4.69兆元。
同日發布的社會融資數據顯示,初步統計,今年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31.26兆元,年增9%。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264.79兆元,年增6.8%;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餘額為1.21兆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3.2%;委託貸款餘額為11.16兆元,年減0.4%;信託貸款餘額為4.46億元,年增5.9%;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餘額為1.92兆元,年減10.4%;企業債券餘額為33.39兆元,年增3.8%;政府公債餘額為89.99兆元,年增21.9%;非金融企業至境內股票餘額為11.94兆元,年增3.2%。
另,在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方面,大陸央行數據顯示,初步統計,今年前七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3.99兆元,年增5.12兆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2.31兆元,年比少增加694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725億元,年比少減245億元;委託貸款減少689億元,年減116億元;信託貸款增加1592億元,年比少增1480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2196億元,年比少減1243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1.43兆元,年比少1849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8.9兆元,年比多4.88兆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2212億元,年比多76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