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晶片國產自給率消息影響,大陸AI晶片設計龍頭寒武紀股價連日大漲,昨(26)日高檔震盪下跌4%收在人民幣1,329元,距離A股股王貴州茅台收盤價(人民幣1,481元)僅相差人民幣152元,挑戰股王寶座指日可待。
市場對寒武紀熱議不斷,不少機構堅定唱多,高盛更是直接將其目標價提高50%。寒武紀本輪股價大漲始於7月10日,截至25日,漲幅高達165.98%。如再將時間拉長,從2023年1月的每股人民幣54.15元谷底算起,不到三年時間,寒武紀股價漲幅已超20倍。
與此同時,寒武紀昨日公布,上半年營業收入人民幣28.81億元,年增43倍。淨利潤人民幣10.38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人民幣5.3億元。事實上,寒武紀從去年第4季開始轉虧為盈,目前連續三季獲利,且逐季顯著增長。
股價上漲也帶動寒武紀創始人陳天石身價水漲船高,其持有寒武紀28.63%股份,目前市值超過人民幣1,655億元。而他才在3月以人民幣870億元身家位列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的第195位。
貴州茅台長期作為A股「股王」,一直被視為傳統消費時代的標竿,其憑藉品牌稀缺性、高毛利率與穩定現金流,曾是高速增長時期消費升級的象徵,也是價值投資載體。近期大陸市場關注寒武紀與貴州茅台兩者在資本市場的地位更迭,因為並非簡單的「王者交替」,而是關乎中國大陸經濟結構的一場深層次變革:從傳統產業的厚重轉向創新引擎的演變,也是資本市場對未來AI世界的一次深度定價。
近期北京、上海及貴州多個省市訂出國產晶片自給率目標,其中,上海目標在2027年時將AI等資料中心使用的半導體的自給率提升到70%以上,北京在2027年更要達到100%。加速構建不依賴於美國技術的半導體供應鏈;作為蘋果等主要資料中心所在地的貴州貴陽則要求新設施中90%的晶片來自中國大陸供應商。
日經新聞報導,DeepSeek、阿里巴巴等提供的AI服務正在擴大,但半導體方面目前仍主要依賴輝達的AI新品。即便如此,官方也在鼓勵這些企業採用國產AI晶片。
熟悉半導體業的專家指出,在與經濟安全保障無關的領域,希望通過繼續進口輝達等AI晶片,在吸收美國技術的同時,提高AI計算能力。不少觀點認為,大陸目前將在輝達AI晶片和國產AI晶片之間保持平衡。
※ 提醒您: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