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路知名人物羅永浩9月10日發帖稱,西貝「幾乎全是預製菜,還那麼貴」。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最初回應稱「100%沒有預製菜」,不過,9月15日,則發布道歉信,並稱九道菜將改為門市現炒、現烤、現滷煮,其中包括兒童餐。
而中國媒體9月13日報導稱,有關預製菜的國家標準草案已經通過審查,即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第一財經」報導稱,預製菜有望加強對「防腐劑禁令+冷鏈升級」的要求;預製菜國標的到來,不僅能給生產企業劃出安全「紅線」,也將倒逼餐飲業告別「模糊營銷」。
但也有一些網友明確表示,這不單只是預製菜之爭。
一位網友寫道:「這不是羅永浩和西貝的戰爭,而是全民對食品安全的絕望吶喊」。
還有一位網友寫道:「羅永浩成功之處,在於一舉戳中了網友對於食品安全和預製菜不滿的群體心理,一擊成功。」
另一位網友說:「誰願意天天吃著各種催熟劑、各種添加劑、各種農藥、各種防腐劑呢?我們的舌頭和味蕾已經快忘記食物最原始的味道了!難得吃一次小時候的味道,都要激動的快流淚了。」
微信公眾號「黑噪音」寫道:「我看到的,是一個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問題不在羅永浩,而在於我們找不到羅永浩之外的另一個評價標準、一個可信賴的公共信用體系。」
該公眾號寫道,電商食品售賣商家時常用亮個人身份證的方法來證明自己的信用,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可信賴的公共認證體系,當那個體系發揮作用的時候,一紙證書就能直接推翻羅永浩的指責,一紙證書就能讓電商的商家們無需再出示身份證。」
「但問題是,在現實中大家最不相信的,就是那一紙證書。這才是問題真正的根源所在。」
中國的食品安全醜聞層出不窮,今年以來就曾發生過甘肅幼兒園鉛中毒事件、杭州飲用水事件等。去年的油罐車混裝事件也曾引發社會軒然大波,然而,最終,一些相關報導卻被屏蔽。
(綜合報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