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26 第410期
 

體制永遠過冷,我們迷糊打著瞌睡,在迷濛中彷彿聽見踅出的回音。如果我們要的只是那麼少,又何必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弔一位秀才--給袁哲生老師>

散  文

閱讀書房
◎小  說
徵稿訊息 E世代文字沙龍 徵求藝文寫手
 

 

王映涵 檔案夾

王映涵,七年一班的學生
非文學出身的,屬居家型動物,
熱騰騰的性格有著單純的心思。
喜愛文藝作品並在努力嘗試中。

作品:
明日報台<過活>
歡迎大家批評指教。

 
弔一位秀才--給袁哲生老師
王映涵

聽到袁哲生老師死亡這消息時,我像是挨了一記悶棍,十分不敢相信,眼前所見到的消息;這會是他的另一篇小說嗎?是他現實生活中那些拚搏的傷害的殘忍的一次反對嗎?

一切都不重要了,不是嗎?

這一刻,誰都無法阻擋他了,連同生命也不能了;我只有默默哀弔,以文字想念著,在這無聲的時刻,在這慌亂的時刻,在這紛亂的時局中,一切一切都不重要了。

袁哲生老師,我對他的印象是他喜歡閱讀也寫短篇小說,每篇小說中可以看到他的成長與想像。其中有好幾篇的描寫都好精要,像首詩,捨去太多的修辭,將那些記憶裡的,冷暖人情都表現在故事中,說的方式是疏離的,情感卻分外濃烈。

還記得他在課堂上精采的分享著他喜歡的小說<海螺>講一個孩子的心理的故事。他的死亡讓我的心低的很低,最近太多人的死別出現,不論是否出於自由意識的選擇,總令人哀傷; 在我望著窗外時,我看著落葉繽紛的景色,不禁想像是否暗示了什麼;我企圖記住回蕩在那課堂裡的聲音,老師的簡要,那種疏離卻帶著一種親切的氣質,還私下添加了一些故事中的氣味,構想成一種弔念的方式。

《麥田捕手》裡說到,人到一定的年紀是要學會為了「理想」而謙卑的活著,可是我們能維持多久的謙卑?有時候會突然發現,想望與現實的距離其實很遠,而且時間能做的事情不多。體制永遠過冷,我們迷糊打著瞌睡,在迷濛中彷彿聽見踅出的回音。如果我們要的只是那麼少,又何必給自己太多的壓力?我不曉得老師是為什麼選擇死亡,我相信生死是很多人曾面臨的關口,清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真的是很重要的,那之於我,這是一扇很不一樣的視窗。生活,每個人各有不同,但沒有人是真的輕鬆的。

如今我仍這樣活著存在著,堅持在尋常規範與生活中,留下一種見證一種印記。

小說家之歿:從邱妙津到袁哲生
反挫自殺骨牌效應小說家讀者架出口平台

蘇林

不能了解這場夢,你就得射殺自己。──容格

對容格而言,無意識的夢境,有著某種暗示。對作家,寫作,也是一場夢吧?

一九九五年邱妙津(1969-1995)在法國巴黎以水果刀刺進心臟身亡,邱妙津的死,震動文壇,但因發生異國,且文壇多少知道邱妙津強烈的人格特質及同志身世,距離相乖,並未造成太大感染力。

被拒絕之前 拒絕全世界

從創作尋找答案,邱妙津逝後出版的自傳體遺著《蒙馬特遺書》充滿了自訴:

她的長期因不可見人的難堪內在,被拒絕之前把全世界的人都拒絕在外,逃開所有人與人深入的關係,……懂得的人最痛苦

進入新世紀,時間如一枚深水炸彈,二○○三年六月黃國峻(1971-2003)在自宅自縊身亡;不及一年,二○○四年四月袁哲生(1966-2004)亦在野外樹林自縊結束生命。

短短十年,文壇痛失三位五、六年級十分出色的作家。說「重創」文壇,一點不為過。最令人不解的是,他們並非寫不出來,並非創作遇見瓶頸,並非對人世毫無眷戀,為什麼非死不可?黃國峻出事前一晚還去看了舞台劇;袁哲生走進山坡樹林前,早上還去辦公室刷了上班卡,法醫判斷他逝於下午--他思考過了,卻往相向的方向走去!

他們必定遇見了過不去的關卡。於是,一個未被證實的--「憂鬱症」,成為奪取他們生命共同的病灶。黑色憂鬱。

但是,回到好死不如賴活的普世價值裡,乍聞袁哲生自縊消息,印刻出版總編輯初安民的本能反應,就意味了太多不安:「他們怎麼了?」

答案也許就在去年底袁哲生新作《猴子》、《羅漢池》出版後。罕見的,他簽贈新書給黃國峻,親自送到黃家,扉頁寫道,「你到那個世界去的答案,我一定會找出來。」答案中的答案藏在句子縐褶裡。

如此看來,袁哲生以新著秤重,顯示了對這世界的了然於心。殘忍的是,他用的自己的新書。

所以,為什麼?

當事情發生,人們都想問「為什麼?」沉積後,袁哲生的妻子劉賢澄便說,她現在已經不想知道了。答案又似乎在袁哲生留給她的信中:不想連累大家太久。

出了什麼狀況會是連累?她說袁哲生曾講:「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別人及面對自己,就會選擇這種方式。」袁哲生還最常說:「懂得的人最痛苦。」劉賢澄深知的袁哲生是一個走在笑話後面的人,喜歡和諧,也表現和諧。

於是,剩下最深沉的一個理由--孤單。孤單造成距離,也給出死亡。

孤單,最重的一根稻草?

邱妙津孤單,解讀黃國峻留下的兩本小說集《是或一點也不》、《水門的洞口》,學者林秀玲評論小說文本「處處充溢對死亡、情慾的辯證思索,宛如站在鋼索上努力保持平衡,時時驚心動魄的演出。」這鋼索,只能是自己一個人走。

循著這條線索,袁哲生的孤單遊戲就更早了,從一九九四年〈送行〉開始,評者多以為,寂寞、死亡、躲藏等主題是他作品的主軸。

回頭看他的〈靜止在樹上的羊〉,直如預言:
樹上的山羊依然文風不動,像停止在半空中的一個問號。

毅然走上絕路,發生在年輕、擁有人生詮釋權的小說家身上,的確讓人不寒而慄,一個莫名的詛咒。

小說家讀者平台 相互打氣

因此,有感於這個時代寫作志業的單打獨鬥性,文壇作為一個看不見的實體,六年級有一群小說作家許榮哲、高翊峰、李崇建、李志薔、甘耀明、王聰威等,便積極設立了「小說家讀者」平台,原始想法是通過這個平台,聯繫、交談、發表作品及閱讀心得,主要互相打氣。現在這個平台成了彼此取暖的空間。何致和也有個人的平台。新生代開始懂得尋求另類支援。

袁哲生逝世消息傳出,這個平台擠滿了哀痛及提醒彼此擁抱安慰的文字。四月份「小說家讀者•猛讀書」主題作家即袁哲生,並貼出布告:由於袁哲生與台長們有著極為親密的情感,因此,本次的猛讀書將暫無預定結束日期。一旦結束,本固定單元將不再運作。

站主之一的李志薔且提出「每人寫一篇和他同樣篇名的小說來紀念他」的想法。

但其實同業們一直以個人的方式說:你們並不孤單。駱以軍以小說《遣悲懷》向邱妙津致意慰靈。袁哲生也曾發表〈遙遠的哭聲〉追念同在一個考場,卻永遠缺席的黃國峻。

面對心中期許的小說好手接連尋死,張大春痛心地表示不再擔任小說獎評審。當年張大春捐出部分評審費,黃國峻〈留白〉得列推薦獎。一九九四年他力薦袁哲生〈送行〉得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他說,這真是會害死人的行業。如果不是得獎,也許袁哲生去當老師能好好活下去。邱妙津也曾獲中央日報小說首獎及聯合文學新人獎中篇小說推薦獎。

結伴闖文壇 反制寂寞

無可諱言,袁哲生的死,就如最重一根稻草,壓住文壇的心臟。難怪有人擔憂,「自殺並不那麼難」想法會在文壇形成骨牌效應。這個話題及憂心,目前便在五、六年級文壇小圈子廣為流傳。寶瓶文化總編輯朱亞君不安地表示:死亡會有一種感染性。

感染性說明了難以擺脫的寂寞感。而死亡往往等在寂寞後頭。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便處處布滿令人絕望的寂寞感:
我們不能免除於世界的傷害,於是我們就要長期生著靈魂的病。

黃國峻未完成的遺著《林建銘》亦如此:
這一趟遊玩終將結束,接著又要回到自己真正所屬的地方。

二○○○年黃國峻和袁哲生新書《度外》、《秀才的手錶》發表會上,張大春站台,樂觀而豪氣:「二十一世紀撐起小說江山,起碼會有這兩位在。」

反制「寂寞的遊戲」漫漶,文壇行,不能再折兵損將,尋求同伴吧,一定要好好地在場。

邱妙津作品
鬼的狂歡/聯合文學/1991
鱷魚手記/時報文化/1994
寂寞的群眾/聯合文學/1994
蒙馬特遺書/聯合文學/1995

黃國峻作品
度外/聯合文學/2000
麥克風試音/聯合文學/2002
盲目地注視/聯合文學/2002
是或一點也不/聯合文學/2003
水門的洞口/聯合文學/2003

袁哲生作品 靜止在樹上的羊/觀音山出版社/1995
寂寞的遊戲/聯合文學/1999
秀才的手錶/聯合文學/2000
倪亞達1--真是令人不屑/寶瓶文化/2001
倪亞達2--臉紅了/寶瓶文化/2002
倪亞達3--fun暑假/寶瓶文化/2002
倪亞達4--黑白切/寶瓶文化/2003(陳弘耀繪)
羅漢池/寶瓶文化/2003
猴子/寶瓶文化/2003

【2004-04-25/聯合報/B4版/讀書人讀書人首頁】

捷運愛情故事

千江

第七個故事:舊情人

  我總覺得有人在打量我,不是神經過敏;這間書店正巧前方有著公車站牌,隔壁就是捷運中山站,人潮總是來來去去,那份熙嚷,襯在繁華的復興北路;而書店內的別有洞天,反倒成了唐突了。

  習慣在中山國中站下車,習慣走進這佈滿古氣的書店;說它古氣,絕不是怪異,它各色各樣的古文書籍,是一種心靈寄託。我愛它更甚於誠品。

  誠品有的是精緻,但三民書店更具有人味;我喜歡有人情味的地方。

  話說--那眼光,我總覺得它是跟隨我的腳步游移。我望了望四周,卻見到那個人的笑臉....既熟悉,又陌生。

  「嗨。」他說。

  我恨不得地上有個洞可以鑽進去--倘若有的話;我只能無奈的笑了笑。他仍記得這個地方。

  「你一個人來?」我問。

  「不是....和朋友。」他的眼睛依然有些帶著藍色,是自然的,不是有色鏡片。我還是記得那雙眼睛。

  我順著他的眼光望去,一個身材玲瓏的女子也在打量我,像是我會將他生吞活剝似的防備著。

  我帶著假裝自信的微笑:「最近好不好?」

  「不都是這樣嗎?妳呢?」他看著我手上的書:「妳還是喜歡看這些東西。」

  我看著自己的手:一本後紅樓夢,一本考論集,還有一本紅樓詞話。

  「老是愛作夢,難怪像小孩子似的。」他笑著說。

  我聽了有種哽咽的感覺....他不懂,我只在他面前才能耍些小孩子的任性,也只在他面前亳不設防;在分手後的第三十三天裡,他仍不知道我真正離開的理由。

  誰說二十七歲的女人不能做夢?

  「都像你這麼實際才好,是不是?」我笑了笑,假裝自己真的不在乎。

  他苦笑了一下....還是不懂我....不懂我....難怪會分手。

  他那個她,眼光似鬼魅似的直盯著我,我再也不能忍受這樣的尷尬,只能說:「我有事,要先走了。」

  我不想等他說再見,我不希望再見到他;說分手的人是我,說再見有什麼用?突然想起一首老歌:相見不如懷念;我連懷念都不需要啊!

  我想....我得再另外找一家書店吧?

  只因為他那雙眼睛。

 

千江 檔案夾

太陽水瓶與月亮巨蟹的精神撕裂,
游走在設計與文案的邊緣;
對紅學有著莫名的狂熱,習慣於網路徘迴。
...............................................
作品:
野火、寒武記、星空下的愛情

E世代文字沙龍 徵求藝文寫手
歡迎各類文學創作。e世代的語言、生活、思考、關注焦點……。小說以中短篇為主,文長5000字內。
投稿請附上個人簡介,可提供個人作品連結網址。
來稿請寄至ep04@udngroup.com,來稿時請註明:「投稿e世代文學報」,並附上您的真實姓名、聯絡方式(地址、電話),謝謝。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有料充電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emoney | stars | job | data |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