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電子報】在妳升格當媽媽的那一刻,教妳孕期所需注意的營養、產檢、胎教、產後照護等相關知識。 【gigs搖滾誌】建構「音樂微中心」的趨勢生活風格,以及發掘音樂的魅力和人在音樂中找到認同的故事。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7/28 第4005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書市觀察/打烊遊樂園裡的鬼魂們
人文薈萃 關於兩性戰爭,我想說的是…
生活書評/味蕾的滋味,生活的美味
文學書評/靡麗哀豔的同志滄桑史

  今日文選

書市觀察/打烊遊樂園裡的鬼魂們
李桐豪/聯合報

──今年夏天大作家們的新歌加精選現象

即便挑三揀四,語帶牢騷,然我們還是由衷感謝這些出版社為我們做的這一切,借一句羅智成〈重逢〉詩句來說話,在這個千瘡百孔的年代,我們固執地留 在這些書裡,因為「這一個溫暖的漢字堆砌的角落努力留下你(或者我們)曾有的傷感與夢想」……

打開報紙,翻到電視節目表,老三台不厭其煩地重播《包青天》和楊麗花歌仔戲,皺著眉再看影劇版,周杰倫、蔡依林出道十二年了,依然是小天王和小天后,茫茫星海不見洶湧後浪拍打而至。我們的文明似乎失去了它的創造力,不斷地復刻昨日記憶。影視娛樂如此,文化出版亦是如此:這個夏天,我們複習了阿城的《威尼斯日記》、曹麗娟《童女之舞》、鄭問《東周英雄傳》、羅智成《寶寶之書》,以及,結結實實一整套的木心大全集。新世紀開始不過十餘年,然而坊間書店已對上世紀懷抱濃濃鄉愁,每逛一回就老了一回。

經典重出主要理由當然是這些書本絕版了。

比如《寶寶之書》,大詩人親愛的第二人稱,「創作過最美滿的作品」,主體完成於1979年,1986年整理補足成書,88年由少數出版工作室出版、遠流出版公司發行,書市流轉二十餘載後以絕版告終,隨後又成二手書市夢幻逸品,拍賣網站若有品相良好之孤本出土,皆從千元起跳,買家若能以四、五千塊新台幣標下便額手慶幸,讚挖到寶(原書定價新台幣一百一十元!)。

聯合文學此次復刻詩人經典,定價兩百八十元,開本大小、封面設計幾乎與原版一樣(除配合聯文其他羅智成詩集「小黑書系列」一致風格,將原來的暗紫色變成了黑色外)。至於原初版插畫、逐字注音的童趣則悉數保留,卷末詩人更加碼長詩一首〈重逢〉權充新版後記,可視作bonus track,誠意滿點。詩人在此書序言中說:「當『寶寶』這兩個字被信賴地喚出,或被想到時,青年詩人努力杜撰但未成形的遭遇,便附身於他所期待的對象,十分密切地靠上前來。他們曾經是戀人、孩童、神祇、同志、導師,或自己。」聯文版重出《寶寶之書》即是為死心塌地的讀者召回一個昨日舊夢。

相較《寶寶之書》原封不動昨日記憶,阿城《威尼斯日記》和木心大全集便可說是一整個砍掉重練了。《威尼斯日記》原為1992年阿城應邀擔任威尼斯駐市作家三個月的生活紀錄,繁體中文版1994年由麥田出版,定價一百三十元,薄薄的,不過一百七十頁,文字簡短而乾淨,卻無限深遠,若禪偈棒喝令人心顫。二十周年紀念版為新經典文化出版,定價二百八十元,新版加收作者威尼斯彩色攝影若干,且收錄專訪侯孝賢〈也說阿城〉,以及阿城與張大春文學對談〈聊聊〉,兩篇文章篇幅都不是太長,但新版厚度卻足足厚了一倍,玄妙之處就在這裡──好似它本來就該這麼厚實。

說阿城在五濁塵世打滾猶有仙氣,那木心與人間一切繁華遠著距離,行文與為人冷雋而深邃,則真是仙人來著。仙人去年故世,惹人唏噓傷懷自不待言,然而仙人死生大事早已看淡,晚年受訪被問何以返回烏鎮,他回答因在此他不必割裂與世界聯繫,表示如果他要走,可以馬上就走。故他說「叼著紙菸上天堂,騎著白馬下地獄」,生死態度,如此瀟灑。

正因為自在瀟灑,對人間的花紅柳綠皆戀棧,木心漂亮的句子、聰明的念頭都是夜空中不期而遇的一場煙火,絢麗而迷亂,遙遠而短暫,心中的熱情被點燃,然煙花已經冷了。木心三次出版熱潮:第一波自屬1983年到84年,他在《聯合報》與《中國時報》陸續發表〈大西洋賭城之夜〉、〈愛默生家的惡客〉和小說〈夏明珠〉、〈兩個小時在打架〉等文,這批文字隨後落入洪範書店和圓神手上,集結成《散文一集》、《溫莎墓園》等書,1984年《聯合文學》創刊更以木心作專題,人人爭問「木心是誰」。然而他只是放了一把火,便隱匿美國瓊美卡;93年,又藉雄獅圖書拋出一本《素履之往》;98年,楊淑慧整理《巴瓏》、《我紛紛的情慾》,一遍又一遍,如精緻晨露又如光焰閃電,讀者都還來不及反應,仙人便已消逝,故每次出手,都有讀者在讚嘆之餘,猶問:「木心是誰?」

他太低調了,故大全集的記憶重建工程有其困難度。印刻版新開本三十二開,與雄獅《素履之往》相仿,封面減之又減,自信到只有名字和書名,與摩挲紙面那美好的觸感;然出版社又恐年輕讀者不識仙人面目,畫蛇添足在書封引用作者金玉良言,且套上書腰,找來名人推薦,非常累贅。全集出版順序年分全部打散,這也無妨,因為木心的文字不存在青澀或成熟,毫無時間感,一出手就是永恆。然而不管大全集怎麼翻新,都還是翻不過木心手掌心,本身就是新歌加精選王子,比如98年《巴瓏》那一系列,他便把一篇篇構思縝密散文拆成一句一句的詩。沒人可以比他更任性。

即便挑三揀四,語帶牢騷,然我們還是由衷感謝這些出版社為我們做的這一切,借一句羅智成〈重逢〉詩句來說話,在這個千瘡百孔的年代,我們固執地留在這些書裡,因為「這一個溫暖的漢字堆砌的角落努力留下你(或者我們)曾有的傷感與夢想」;羅智成說與舊有的書重逢,「真正的美滿總讓人不由自主的感傷」,那是因為我們身處的世代實在太不美滿了。

至於出版社頻頻端出新瓶舊酒,除了詩意的懷舊,更有其身不由己的理由:景氣實在過於低迷,出版市場日益萎縮,基本印量由五千、三千、二千,下修到一千五百本,油電雙漲跟紙張反傾銷稅無疑又在奄奄一息的出版市場上捅了一刀。大環境如此淒慘,出版社沒有失手的籌碼,大作家的新歌加精選或許是較為保險的安全牌。《寶寶之書》的聯合文學叢書主編羅珊珊表示:「這是個文學市場在縮小的時代,讀者得來不易,經典也得來不易。或許希望藉著經典重出,可以喚回更多正在文學書區邊緣猶疑不決、險險要走失的讀者吧。」是的,最後一句還是羅智成,「沒有人像你這樣/用盡各種方法待在遊樂園裡/不肯離開」。不是我們流連在已打烊的遊樂園不肯離開,而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要去哪裡。


  人文薈萃

關於兩性戰爭,我想說的是…
盛可以(北京)/聯合報

與台灣讀者談心

今年5月,英國企鵝出版社出版了我的長篇小說Northern Girls,在國內外有多場和讀者交流的活動以及媒體採訪,我必須不斷地談論這部寫於十年前的處女作,不斷地進出自己虛構的世界,不過有趣的是,女主人公錢小紅是一個充滿喜劇色彩的悲劇人物,而《道德頌》過於沉重,彷彿人生所有的罪惡都負荷在身,在剖析兩性關係的真相與本質中,我先於讀者落入絕望與虛空。有評論家認為它是中國當代最好的婚戀小說,我自認對於我擅長的兩性題材,已經寫到我的極致,所以轉而寫《死亡賦格》等跟歷史有關的隱喻小說。我一直避免談論《道德頌》,2006年當此書畫上句號,等於塵封,重新打開它一一細數甚至過於殘酷。

我在開篇引用了尼采的話:「世上沒有道德現象這個東西,只有對現象的道德解釋。」這也是我寫這本書時的基本態度,《道德頌》無關道德,意味反諷,她描述的核心是無法定論的善與惡,人性就像一面多稜鏡折射出不同的光線。男女關係在花前月下的狀態跟和平年代的軍人一樣,我們很難看出它的真實面目,一旦面臨戰爭爆發,危險和威脅像野獸猛撲過來,槍口和刀刃必定朝外。

愛情聽從內心,戰爭服從指令,兩性戰爭中彼此造成的傷害,就像實際戰爭中敵我雙方的鮮血,無法補償,對於衝鋒陷陣的個體,亦無法定論誰善誰惡。

具體到《道德頌》中旨邑與水荊秋的複雜境遇,與其說是一個女孩與有婦之夫的愛情戰爭,倒不如說是旨邑與自我的戰爭,與絕望及虛空的戰爭,她無數次扳倒自己,無數次重新站立,正如渴望自殺的人,自殺的念頭倒成了巨大的安慰,並藉此安然度過許多不眠之夜。她的拳頭擊中虛無,她的子彈純屬虛發,在這種體驗中快樂與痛苦並存,她藉以撫摸到自我的存在。她的自我參與了一場對她的巨大欺騙──她以為她獲得了與眾不同的獨特情感,從自我的犧牲中感覺自己的偉大與愛情的高潔。然而一次意外懷孕就像探照燈照亮所有暗角,讓黑夜如同白晝。

當旨邑懷上雙胞胎以為手握貴重的籌碼,彷彿戰爭中新添三千精騎兵,勝券在握。於是她驕傲欣喜,未使用任何戰略戰術,甚至過於隨意,最終落入絕境。即便墮胎會使她永失生育能力,水荊秋朝她發射了一串罪惡的子彈,他說「你愛怎麼著就怎麼著,這個惡人我當定了」,「就算你有十個孩子,我也不會換我這一個」,絕話說盡,他翻臉失蹤。

「惡」是水荊秋的自我評價,事實也是這樣,快刀斬亂麻,無賴與惡人比好人更容易解決問題,這一狠招幾乎將旨邑推進鬼門關,她搖晃了幾下終於站穩,攀住到內心隱藏的惡與絕望,她服下藥片殺死一雙胎兒。

以愛為始,以惡終結。然而無論是旨邑還是水荊秋,又並不能簡單的歸於惡,在這樣的戰爭中你永不可能贏得什麼。當水荊秋後來傾訴苦衷跪求旨邑的諒解,旨邑已經理解了他面向家庭的善,她看到了他另一面柔和的光。

戰爭中無論人性或獸性,硝煙散盡之後,重歸自我,心懷莊嚴肅穆打掃戰場,對己自省,對逝者尊重與緬懷,恐怕是戰後雙方最真實的溫馨了。


生活書評/味蕾的滋味,生活的美味
黃雅歆/聯合報

推薦書:愛亞散文集《味蕾唱歌》(二魚文化出版)

《味蕾唱歌》與其說是寫吃食,不如說是寫生活。就如作者愛亞所說,本書並不是因為自己「愛寫吃食」所出,而是在無意之間所累積,這「無意」可說是在「生活以吃為準則」之下所醞釀的。所以,和眾多「飲食散文」不同的是,《味蕾唱歌》不以專業美食家姿態品味高級料理,不以饕客舌頭興致勃勃尋得「巷仔內」的美食,也不以躬耕體驗食物、土壤與人生原味的關係,只將所有尋常吃食像小小枝椏一樣伸進生活的肌理,撐起了一路走來的人生。

幽默、輕鬆的文筆,讀來讓人心情愉悅,彷彿小小的吃食、小小的快樂便是幸福生活的註腳。但《味蕾唱歌》以吃食緊緊扣住的人生與感情,其實是深邃的。無論何處,作者寫自己與美食的相遇,總是情分難忘,遠遠甚於食物本身。譬如〈深澤豆腐〉裡「大哥老闆」的老豆腐知遇之音、〈奮起湖哇莎必〉裡阿婆的「視客如親」,而〈旅行之食〉值得一記的還是落在每晚幫她留一包馬蹄(荸薺)的老太太身上。

二十歲便嫁作人婦的作者,長達數十年掌管家人腸胃,也打理過年過節所需,小市場、市集、賣場、年貨街、花市等等構築了一個個具體生活的吃食年輪,悲喜也自在其中。從先生早年疼愛「縱容」她的「饞食」,寫到如何為罹癌的先生打理「病食」,如何飲食療法,並隨之「生食素食」到生命的最後。看來雲淡風輕的敘述,難忘的情分如影隨形。

而更多的「生活情義」也存在小菜場、小市民的吃食中,譬如「賣菜人吃過檳榔的唇紅咧咧地」,不發颱風財的道理比誰都善於實踐;譬如被提醒找錯錢的花市老闆娘,拚命追著要跟作者致謝。這恐怕就是作者文中所說「真生活搭配著隨興、放鬆、自在、要求不多,即便食物也是如此」的堅持主張。

《味蕾唱歌》其實藉由吃食呈現了作者的人生哲學,美食與否沒有深奧的學問,根植於生活的味蕾,傳達了所有美好的滋味。


文學書評/靡麗哀豔的同志滄桑史
石曉楓/聯合報

推薦書:林柏宏短篇小說集《花戀蝶,蝶戀花》(東村出版)

初初捧讀此書,大概很少人不為其封面設計之精巧所驚豔。對應到書名《花戀蝶,蝶戀花》,白底正中央一朵靛藍色玫瑰被虛線裁切著花心,若果你願意忍痛「割愛」,沿著虛線撕開,則將凸顯出設計者理念:「彷彿揭開作者的傷疤,一群撒滿金箔的蝴蝶隨之翻飛而起,卻也同時留下一道曲折的傷痕。」內封面所展開的,正是黑色襯景下翩翩起舞的銀光蝴蝶。小說尚未入目,則讀者隱然便率先以行動參與了創作者的內在思維與傷痛核心。

林柏宏除了以書寫介入同志世界,更以影像記錄台灣的同志遊行。內頁中穿插的攝影作品俱為作者手筆,在舞者姿態、生活顯影之外,更多的是同志遊行時所見所攝,與十篇小說相互映襯,展示出作者多樣的藝術才華。然而在裝幀如是精美的同時,不免讓人擔慮起內容是否足堪匹敵?所幸林柏宏的文字亦細緻柔膩,輕淡如小令、如花蝶淺淺之互親,但在不慍不火的表象下,狐媚卻逕自展現,是一種含蓄的張揚、一種內爆的悶騷。但觀〈花戀蝶,蝶戀花〉一文情史歷數,便繽紛圍繞,其間影影綽綽,盡是豔異的身影與面孔,與〈雷光之夏〉皆為同志情慾史的靡麗書寫,哀豔非常。

全書所坦露者,無非是邊緣人的生活,這些人生的失敗者,有中年T、酒國名花、跨性別者、踏入同志賣身場的人夫,偶爾還會加入錯綜複雜的男女關係如〈同窗會〉裡的尷尬,或者兄妹準亂倫情愫如〈白〉。然而凡此「病與傷,愛與慾」的疼痛小說,內裡實則是一中心原型不斷的衍異,幻化的變形千手千眼間,說的都是同一樁情事;而這情事的底蘊,正如〈紅〉中所言,愛人們的身體是一把暫時撐住的傘,遮擋過一程,身體仍將各自漂流。

林柏宏的哀傷情事雖偶有如〈牆左牆右〉般實驗性場景交錯的圖像,但內裡卻是通俗劇本體,真實社會裡的綜藝咖,張雨生、陶晶瑩、費玉清、潘迎紫、沈海蓉等紛紛入戲。打著「鴛鴦蝴蝶派」、「張腔同志小說極品」旗幟出道,作者的風格很難不令人思及林俊穎、郭強生等小說前輩。性別論述幾番輪轉,新世紀的同志書寫,顯示出從驚駭的酷兒以降,另一種反璞歸真的傾向,但林柏宏也同時面臨了兩個問題,其一是在靡麗老辣、滄桑華麗一派文風裡,如何與同此路數的前輩作家區隔?這是風格辨識度的問題。其二,這些精美而華靡的情節背後,所欲凸顯的問題又為何?若果如林柏宏所自覺:「同志的問題還是很大。」則文學在記錄個人滄桑情史之外,還能有何建設性意義?作者並非不曾嘗試回答,例如〈品名:張愛玲〉便以合法結婚的男同育兒科幻情節,意圖為同性婚姻將導致家庭制度崩解的成見解套;然而整體而言,全書仍以情史的哀嘆居多。少了90年代顛覆的力度,亦尚不及張愛玲的練達犀銳,還好,林柏宏有的是時間慢慢走出自己的路。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