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品味【每日一詩】,悠活一整日∼輕薄短小的如珠詩句,讓你咀嚼再三、餘韻無窮,也歡迎創作投稿! 【讀小說•愛閱報】提供最新女性網路文學,內容涵蓋愛情、穿越……熱門排行不錯過,一同情話綿綿來說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08/17 第6427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文人□文物】高全之/玩物尚志——張錯近年藝文著作輪廓
人文薈萃 【書評□新詩】沈眠/心象詩歌,道是一切
【書評□人文】李世緯/木牛屠城記

  今日文選

【文人□文物】高全之/玩物尚志——張錯近年藝文著作輪廓
高全之/聯合報
2011年,張錯(右起)與李渝、王庭玫、何政廣合影。(圖/本報資料照片)

張錯在台灣文壇崛起,原以詩作和散文著稱。他的視覺藝術興趣至少可上溯至詩集《詠物》(台北書林,2008)。瓶碗碟盤,看看就萌生詩意和歷史反思。多情敏銳,此為鐵證……

張錯著作等身。〈張錯教授著作書目〉洋洋灑灑列出十七本論述,廿五本詩集,十二本散文,三本編著,三本翻譯。(《由文入藝,中西跨文化書寫——張錯教授榮退紀念文集》,孫紹誼和周序樺主編,台北書林,2017)真是驚人。但直到張錯和台北藝術家出版社合作的這幾本書才令我想到美國詩人羅伯特□佛羅斯特的名句:「我選擇那條足跡較為稀疏的道路,藉此而一展身手。」(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這個詩句允許不同解讀。其中之一與我的聯想相關:「道路」指寫作規畫(就佛羅斯特而言,應是詩作),「一展身手」指文學成就。

這幾本書的共通性在於都屬視覺藝術討論,具體實現了張錯的物件史觀。依次是:《雍容似汝:陶器、青銅、繪畫薈萃》(2008)、《瓷心一片:擊壤以歌□埏埴為器》(2010)、《中國風:貿易風動□千帆東來》(2014),《青銅鑑容:「今昔居」青銅藏鏡鑑賞與文化研究》(2015)、《蓪草與畫布——19世紀外貿畫與中國畫派》(2017)、《遠洋外貿瓷》(2019)。他刻意擺脫傳統藝術史家僅以確認頂級精緻藝術為足的態度,認為所謂「次級」藝術作品也值得從文化、文學、物流、製作技術等等角度去研究。擯棄單一角度,採用多種角度來欣賞器物的歷史角色,這下子值得研究的器物對象變得更多了。話雖如此,由收錄的彩圖看來,他仍嘗試維持某些美感要求的下限。他的確放寬視野,不局限於公認的一流藝品範疇,但並非破銅爛鐵照單全收。比如景德鎮為了迎合日本市場、意境接近禪宗的茶道瓷具,簡陋樸拙,張錯盡力闡明為何它們討喜。他心中仍有把尺,凸顯庶民智慧和時間考驗的那把尺,去篩選作品。庶民品味加上古意,通過他的解釋,似乎就「俗」而「可耐」。在幾百年後看來,古時候的畫匠工匠,沒有名氣,甚至沒有名字,多少也是民間藝術家。

張錯在台灣文壇崛起,原以詩作和散文著稱。他的視覺藝術興趣至少可上溯至詩集《詠物》(台北書林,2008)。瓶碗碟盤,看看就萌生詩意和歷史反思。多情敏銳,此為鐵證。所以《瓷心一片》整理陶瓷物質文化的發展宏觀歷史,個別物件的細品與賞析,讀者都不必覺得突兀。張錯詠物以詩、以陶瓷工業消長、以製造過程知識,以全新的歷史定位。

這幾本書自中國本土的縱向觀察轉型為中外(文化與貨品)互通的追蹤。這種趨變其實在張錯的早期著述有跡可尋。張錯的學術著作曾偏重於傳統文學基礎研究,如《西洋文學術語手冊—— 文學詮釋舉隅》(台北書林,2005)、《英美詩歌品析導讀》(台北書林,2016)。兩書都提供索引,非常難得。他最早的東西文化比較研究大概是:《利瑪竇入華及其他》(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2)。那項關切並非靜態的東西對照而已。該書好奇於西方文化進入東方的激盪、衝突與調適。所謂東方,是以中國為出發點的觀照。也就是說,某些西方文化是如何進入中國的,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足見《蓪草與畫布》和《遠洋外貿瓷》刻意反向操作,追查中國文化產品,外貿畫和外貿瓷,是如何輸出到國外的。比如蓪草紙的製作過程,因為涉及產地、造紙師傅、貨運等等,可以順便驚鴻一瞥中國社會工業情況,以及西方國家接受中國藝術的程度。筆鋒所及,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充分展現了作者累積多年的人文歷史修養。

這不是說張錯意圖否認中國藝術史的傳統。他全心全意尊重傳統。張錯自美國南加大退休後,馬上返回台灣,在台北醫學院主持「人文與藝術講座」。教學方式之一,即帶著那些(幸運的)醫科學生訪學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他曾經公開聲明自己是個以台灣為故鄉的僑生。多年來,他流連忘返於中國青銅、瓷器、繪畫之間,是另位在中華文化裡尋根的旅美學人。

前引佛羅斯特詩句的重點在於「較為稀疏」。那不是「前無古人」的情況。外貿畫與外貿瓷雖屬冷門研究,仍有少數書籍可資參考。搜尋以及運用那些一般讀者聽都沒聽過的文獻,就是學問。張錯下了功夫,也體會出該類關乎視藝的書籍必須具備印製精良的彩圖。《遠洋外貿瓷》至少三次指出某些參考書,基於不同原因,可惜製圖欠佳,文字再好,仍是一樁遺憾。張錯認為這些藝術品本身的視覺美感效應能夠引吸現代讀者,原本冷門的研究因此而產生親切感覺,攜帶一些溫暖。讀者看到質優照片才容易懂得文字描述,滋養生活品味,加深歷史體會。所幸藝術家出版社不負使命,這幾本書彩印都可圈可點。

張錯找到了一條足跡稀疏的道路,邁步向前,一展身手。


  人文薈萃

【書評□新詩】沈眠/心象詩歌,道是一切
沈眠/聯合報
《雪》書影。(圖/大田提供)

推薦書:任明信《雪》(大田出版)

讀任明信的《雪》,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心象攝影。心象攝影是攝影領域的一支,主要是將自己的情感、意念與心智投射到所攝風景,產生詩意與隱喻。《雪:郭定原彩色風景攝影集》也走在這樣的路線上,裡面常見大片雪地占據整張照片,只有上方邊角處有一棵樹、一間屋房或一隻野獸,感覺到後面的孤獨,那麼的安靜與巨大,而世界被一種孤獨的意志包羅著。郭定原透過鏡頭景框的捕捉,讓人心與自然交會融合的瞬間浮現。

《雪》或可名之為心象詩歌,任明信將詩歌意象與萬化人心組合,既有禪意躍升的清澈理悟,卻也暗涉著生活的嚴厲殘酷,如〈病房〉:「將日常刻鑿成喜愛的樣子/每到晴天就更接近神……掌紋越留越長/影子看久了/都覺得裡面有人//終有一天/我會放下影子/神會喜歡我」、〈給需要的人〉:「我們享受突然地著魔/守著視覺殘留的煙火/等待黑暗再次覆蓋」、〈我將前往生活〉:「別再勉強自己了/你不可能比光更誠實」、〈他以被遺忘的樣子重新存在〉:「要放下偉大的事物/放下盡頭/很難」、〈我沒有孤獨以外的方法〉:「為了路/肉身穿過鎖孔/絞成鑰匙/唯有痛苦的時候/確定自己是真的」、〈當渴望灰飛煙滅〉:「於是你看見其他更久遠的存在/山陵,雲霧,眾生/葉隙背後的天空//看見了天空/生活才算開始」,詩歌何嘗不是一種文字攝影術,而任明信正拍下眼底、心中的景象,重整為精深的思慮與含義。

相較前兩本詩集《你沒有更好的命運》、《光天化日》,《雪》變得更精簡,任明信的詞語乾淨得無染無塵,但其實內在長滿了充沛的傷感,語氣悠緩而慎重,沒有丁點漫不經心,文字的推進帶著非如此不可的專注度。儼然禪師一般,任明信將人生的諸多沉重苦難,化為輕盈的詩句,彷若一座山倒映在湖面上??究竟那是輕,還是重呢?

忍不住想起周夢蝶〈剎那〉一詩:「當我一閃地震慄於/我是在愛著什麼時,/我覺得我的心/如垂天的鵬翼/在向外猛力地擴張又擴張……//永恆——/剎那間凝駐於『現在』的一點;/地球小如鴿卵,我輕輕地將它拾起/納入胸懷。」

任明信的《雪》似乎也有那樣的胸懷,宇宙洪荒泡影夢幻恐怖顛倒,皆可收於心坎,譬如〈去過靜慢的生活〉:「離光很近/陰影於是顯得巨碩/願你也愛自己的陰影/如光愛你」、〈無題12〉:「不要和宇宙作對/祂沒有意志和品格/你無法傷害祂的心」,他的心靈如若去至極觀之境,須彌芥子,在最微小處撞入龐大界。這本詩集確乎是一片雪地,但雪地底下,雜草生長,正在抵抗或者說支撐雪的潔白。並不理所當然的白(光),也不理直氣壯的黑(暗)。

雪不止是雪,雪乃成為心,雪是愛,雪是時空,雪是一切,雪是道。

晚唐詩人李商隱開創〈無題〉之風,其中一首有「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空與絕、別和喚,似乎也是任明信詩歌的關鍵字。任明信確實寫了不少以編號區分的無題詩作,分散在《你沒有更好的命運》、《光天化日》、《雪》,似乎〈無題〉系列是地下脈流,是詩中之詩,隱隱的創作母題。

〈無題13〉:「見過那至暗/才知道一個人可以多喜歡光線/於是你再無法傷我分毫」是《雪》我極其喜歡的一首。而任明信的無題其實是菩提,是照見自身、他人與世界萬般苦楚的溫柔語境。但願誰都從至暗中折返,但願誰都有光。


【書評□人文】李世緯/木牛屠城記
李世緯/聯合報
《時光出土:考古學的故事》書影。(圖/台灣商務提供)

推薦書:艾瑞克□克萊恩/著,黃楷君/譯《時光出土:考古學的故事》(台灣商務出版)

關於特洛伊戰爭的傳說最主要見於古希臘詩人荷馬的史詩《伊利亞德》及其他零星佚名的紀錄。根據這些記載,這場戰爭發生於公元前十三∼十二世紀,但見諸文字卻又足足晚了五百年。長久以來關於特洛伊城的存在及是否真有這場戰爭一直備受爭議。一直到了19世紀,考古學家在今日土耳其西北部找到了據信是昔日特洛伊城的遺址,科學家們開始傾向於相信真的有這個古城及這場戰爭。1930年代開始,一些考古及歷史學家提出戰爭其實是愛琴海各邦國之間一連串的擴張行為,大型的征戰最少有四場、古特洛伊城實際上是毀於一場大地震等,因為在古城中發現了許多明顯因為地震所造成的嚴重扭曲。一個大膽且有趣的假設是:特洛伊的木馬極可能就是地震的隱喻,因為希臘地震之神波塞頓(Poseidon)的代表形象就正是一匹馬。詩人荷馬用「馬」來隱喻地震,並且把綿長一千年不同時期的特洛伊城混在一起寫進一部作品中,這是他作為詩人的特權。不同於古希臘人,我們常用「地牛翻身」來形容地震,發揮一點想像力,其實「木牛屠城記」也不是真的完全不行,不是嗎?

艾瑞克□克萊恩(Eric H. Cline, 1960-)是一位成果豐碩的考古學教授,他從七歲開始著迷於考古,並且在之後的人生路中一步一步地往考古的方向走來。在他的新書《時光出土:考古學的故事》中,介紹的篇幅遍及兩河流域、埃及、地中海、歐洲、非洲、新大陸(南北美洲),及最遠到中國西安的兵馬俑。考察與挖掘的年代從兩百萬年前人類起源的南方猿人,一直延伸到尋獲1864年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被擊沉的南方聯邦漢利號潛艇。這麼一大段時間尺度中,舉凡人類的所有行為,都包含在考古學的範疇。

書中提到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考古學的形成。比起考古成為一門學科的更早更早之前,人們已經開始掠奪國王皇帝們的陵寢。歷史中許多事業有成的富賈鉅子,他們花重金組成探勘隊,為的就是要找尋古埃及圖坦卡門法老的墳墓。大批珍貴的文物也確實是從這一類的掠奪行為中獲得及保存下來的(但在掠奪與挖掘過程中被摧毀的也很多)。探險的目的不一定都是金銀財寶,有的是追求傳說中的神話,比如沉入海底的亞特蘭提斯古文明,或者為了解開南美洲馬雅古文明神祕消失的謎團。這些遠古的文明,幾經波折,歷經傳說,用現代的考古技術其實都能夠提出一些可供信服的解釋。

書中另外一個寫給非專業人士的小禮物是介紹考古學的工作方式。如何在一個暑期營隊中訓練新手大學生,如何讓一個懷抱考古夢的退休志工從事真正的專業挖掘,如何以人牆列隊的方式一字排開找尋田野中陶土、鐵釘等人類痕跡,藉此找尋遺址中城市的範圍。另外搭配航空照片甚至衛星照片,以植被的生長趨勢判斷地底下埋藏著一座城市、一道古牆或一條廢棄運河。藉由這些新舊科技的雜錯,考古學真的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書中主要引述的考古事件始末,多數是東方讀者較陌生的歷史片段。兩河流域、古希臘、埃及、地中海及中南美洲。其時間與空間的相對關係、舊假設與新假設之間的細微攻防,讀起來較為吃力。不過,缺點剛好也是優點,正因為作者獨立完整的報導每個單一事件,使這本書有了考古學字典的功用。它可以給對考古學、對「西方文明的起源」這一個課題有興趣的讀者,查詢使用。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