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客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10/05 第6476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2019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選手與裁判座談會紀實】創作者的看家本領
人文薈萃 【書評□新詩】楊宗翰/詩捉得住他

  今日文選

【2019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選手與裁判座談會紀實】創作者的看家本領
莊勝涵╱記錄/聯合報
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選手與裁判」座談會,聯副主任宇文正(前排左起)、評審老師柯裕棻、白靈、凌性傑、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
時間:2019年8月3日 13:00-15:00

地點:聯合報總社102會議室

與談人:白靈、柯裕棻、凌性傑(按姓氏筆畫序)

參與學生:吳浩瑋、呂澄澤、李樺、林子喬、魏子綺、楊智淵

寫作是志業,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創作者以文字編織生活,既修辭也修心,他們為自己創造了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在文學中安頓自己。一年一度的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至今已歷十六屆。第一屆得獎者如今已過而立之年,而今日在場的得獎者,依然是雙眼熾熱發光的創作新鮮人。這個專為高中學生設立的文學獎項,既是年輕創作者展現才華的舞台,也匯聚了不同世代的眼睛,透過文學記錄了各種生命姿態。文學獎裁判與選手的座談,既是創作經驗的傳承,也是不同生命之間的對話。

擺放詞彙的技藝

文學的本質大抵不離文字的技藝,詞彙的挑選與配置是寫作的基本功,也是決勝的戰場。這個文學創作最基本的工夫也困擾著魏子綺,本場座談由她率先提問,「字詞的推敲,該如何在精緻與精確之間拿捏分寸?」柯裕棻坦言,即便是創作經驗豐富的作者,仍須面對這個難題,「常常糾結到最後一刻,把稿子寄出去了,才想到還有一個更好的字。」精確的字著實難得,但精緻未必是唯一準則,吳明益將樸實自然的文字經營出土壤與海風的力量與溫度,黃麗群大量晶瑩剔透的文字,像金磚砌成的厚牆,穩固而不紊亂,「你必須先認識自己的個性,才知道怎樣的風格適合你。」

文字的技藝也涉及修飾比重的安排,林子喬提問,怎樣的修飾是恰到好處,不至於浮濫?凌性傑建議,寫作者要相信自己想說的話,並且相信自己所用的文字。他推薦與會選手閱讀空間現象學家巴舍拉的作品《夢想的詩學》,學習把該放的東西放在最好的位子,構築自己詩意的空間。最核心的問題不是修飾的比重,而是掌握詞語、事物的內在秩序,失去配置秩序的詞語會變成語無倫次的壯麗,大多數給人過度華麗印象的文章,正是因為還沒找到屬於自己的秩序。

文字反映內心世界,文字配置的秩序其實也是心靈世界的秩序,心靈世界的結構,無非是人與事物的互動的方式。其中既有來自於事物的印象,也有主觀的感受與思考,實與虛的互動推動著文學語言的生成。呂澄澤所好奇的正是這個問題:詩人如何分配抽象概念與具體物件的使用?白靈認為形象思維很重要,但具體的東西必須適度的虛化,抽取出抽象的意念,詩意才會產生。他以在場凌性傑的〈La dolce vita〉一詩為例,「我伸舌舔著單球冰淇淋/那是整座佛羅倫斯,文明的天氣/或者歷史的陰雨」,句中的「冰淇淋」是具體的事物,但與「文明」、「歷史」等抽象的詞彙組合,便合適的演繹出本詩「幸福人生」的主題中,形而上與形而下辯證的詩意。

大抵文學語言的心法,只是「虛者實之,實者虛之」八個字,「寫作有時是刻意遮遮掩掩」,白靈認為這是所有藝術生命的根源。夜裡仰望天空,人們被滿天星星撼動,但從整個宇宙的範圍來說,人類看不見的遠多於看見的,「所以看見的東西是真的?還是看不見的是真的?」

虛實比重的調配

創作的祕密無他,虛實比重的調配而已,楊智淵以卡爾維諾著名的小說《看不見的城市》為例詢問評審,小說如何以虛構的故事框架營造真實感,正好切中這個問題。柯裕棻回應,虛跟實是互相指涉的關係,在這些敘事的材料之上,作者建構了一個更大的宇宙觀,處理一個讀者都能接受的邏輯。楊智淵又提問,為了營造故事的張力而犧牲部分邏輯,是否合宜?凌性傑以深受歡迎的電視劇《後宮甄嬛傳》為例,指出:「滴血認親超不科學,為什麼我們會被說服?因為這合乎故事整體的時空框架。」

創作小說除須甄別素材的虛實外,情節的鋪排次第也是決勝點。吳浩瑋觀察到,受大眾歡迎的小說如《哈利波特》、《波西傑克森》等作品常具有清晰可辨的起承轉合,情節受到一個有待解決的衝突推動,但文學性較高的小說不一定有這種設計。柯裕棻同意吳浩瑋的觀察,並指出清楚的起承轉合可以讓讀者明顯感到情緒起伏,「但如果沒有這樣的設計,那會讓人感到一種很大的迷惘。就像有人突然在你背上刺了一刀,你拔不起來,還要帶著那個疑惑走。」採取何種結構設計,取決於作者對風格的選擇。

小說寫的是人生,但容許虛構與荒謬。散文與真實人生的關連性,則往往被賦予較嚴格的標準,因為創作者若非暴露自己,便是暴露他人。李樺曾將與同學相處的經驗寫成散文,後來因為當事人偶然讀到文章,這篇文章意外地加深了李樺與他們的情誼。「文字是有力量的,我是不是不該用文字的力量去改變人與人的關係?」面對這個問題,凌性傑先是反問:「你是帶著愛去寫的嗎?」見李樺肯定的點頭,才又接著說:「那就寫吧,只是寫完如果要發表,可以給當事人確認,對他人記憶的尊重是滿重要的一件事。」

正因為散文涉及真實人生,創作者難免碰到巨大而難以整體的經驗。李樺問及,當面對這種情況時,該如何找到合理的方式進行書寫呢?凌性傑認為,不必當下就去面對那個難題,「我父親在我六歲時就過世了,一直到了四十歲,我才有辦法寫出來。」他又舉林文月《人物速寫》為例,書中每篇文章都以英文字母為人物代號,來處理生命中遭遇的重要回憶,其中包含了她照顧丈夫一直到離世的那段故事,「代號像是一面鏡子,讓回憶留下一個比較可以承受的形式,什麼時候可以正面迎擊?不知道。但他用這種形式把回憶保存下來了。」

創作者的日常課題

鍛鍊文字技藝,汲取生活經驗,賦予合適的語言形式,成為許多精采的作品,這是創作者受人喜愛之處。但創作有時須經歷漫長的過程,在文字從心中渙漫流出以前,創作者常須絞盡腦汁,面對沒有靈感的時刻,也不免感到無助。柯裕棻想到海明威:「有時候他就坐在打字機前,一整天只打一個字,有時候枯坐一整天,為昨天寫的東西加上一個逗點。」白靈認為,沒有靈感的時候,不妨以記錄代替創作。「記錄你看的新聞、電影或是跟人談過的話,記錄可以很雜,也可能一點創意都沒有,讓你對文字始終保持一種敏銳感。有時候創作就像招魂,會把過去走掉的魂招喚回來,被你記錄下來的東西就可以成為一種提醒。」

坐在會場的每一位選手,都是從眾多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的設立,除了能讓優秀的創作者被看見以外,也開啟了一扇窗,給原本沒有勇氣投稿的高中生一個發現自己創作長才的機會。一旦進入競賽殿堂,選手難免會揣想評審的品味,也不免懷疑,是否應該符合評審的喜好,才算是優秀的作品?凌性傑問了在場的選手一個問題:「你們對自己得到的名次會不會很意外?」被問到的獲獎者紛紛點頭。「所以評審是很難猜測的」,凌性傑說他自己也很難猜測會遇到哪些人,「評審是一個漫長的溝通與說服的過程,參與的評審結構改變了,名次也一定會改變」。

除了鍛鍊創作者的本領以外,用心生活,相信自己成為創作者的本領,努力保持一顆喜歡書寫的心,都是創作者的日常工夫。在高中的階段開始進入寫作的場域,並不等於宣示了將一生奉獻給寫作,矢志成為作家。但有了對文字的敏銳為基底,一輩子喜歡這件事情,人生會更加精采。


  人文薈萃

【書評□新詩】楊宗翰/詩捉得住他
楊宗翰/聯合報
《燙一首詩送嘴,趁熱》書影。(圖/印刻提供)

推薦書:管管《燙一首詩送嘴,趁熱》(印刻出版)

管管(1929-)好發議論,有他在的場子總是笑聲盈室,「管見」滔滔不絕。他就是有本事化管見為「異見」,一語翻轉陽世眾人刻板印象:「俺說/風景站在橋上看你/橋站在你上看風景/你站在風景裡看橋/橋站在風景裡看你//你在樓上看風景人/風景人看你在樓上/看你在樓上風景人/樓上風景人看卞之琳」(摘自〈俺說〉)。主客易位之妙,層次變化之繁,料應足以讓〈斷章〉原作者卞之琳在陰間莞爾吐舌。

白靈曾評管管為現代詩詩壇的「孫行者」,我以為還可加上一個詩壇的「老玩家」——所以他會想在一百歲時開〈生日派對〉,刻意鬧一鬧罵自己薄情的老女人:「當年他們是漂亮的/那時我也瀟灑/等他們罵完/我就從棺材裡站起來嚇唬他們」。所以他會寫出〈據說詩是毒品〉,放肆抒發狂想:「詩人節頂想要做的事/就是把詩人通通閹掉」、「把李白的像拿下來/剪成紙塊再貼在新聞紙上/叫他們猜是什麼玩意/然後告訴他們/他是一個不可救藥的私酒販子」。所以這位「管子」會不避葷素地嘲諷:「生為一枚不幸的釘子/總會躍躍欲試,想去釘一釘的陋習/就像那個總想去洞房做新郎/把一塊白牆硬釘出很多窟窿/卻讓蜘蛛在洞裡結網」(摘自〈釘子說〉)。但我以為在愛說、好動、喜唱、嗜玩的表象下,管管終究藏著一股來自時代、源於經驗、痛惜同輩的深深悲傷。讀此書中憶母親、懷商禽、念周鼎、仿□弦的詩篇,尤其如此;詩集裡出現頻率最高的字詞是「餓」,亦可得見。在戰亂逃難中渡海來台、被迫一夜長大的這個世代(現在都九十歲了!),連所謂「老玩家」都得以笑迎世,藏淚鑄詩。無怪乎面對崇禎皇帝以降的朝代興替殺伐及旱澇瘟蝗災變,詩人不禁感嘆:「這首詩,這首原本不錯的詩,已經被砍成詩不成其他媽的詩了。唉!中國這首多災多難不好寫的詩啊!」(摘自〈一隻這麼難捉的詩〉)。

時間在走,局勢遞變,看得通透的管管藉小詩〈房子〉,揭露了權傾不過一時,輝煌豈易永續之理:「那間/住過元朝/住過明朝/住過清朝/住過民國/的房子//如今住了一房子的/草!//也好」。他一向採率性、俚俗語入詩,運用驚嘆號之次數驚人,加上宛若天成的戲劇腔及擬對話,已然塑造出一眼可辨、難以習仿的「管管體」。軍旅出身的他兼治散文、繪畫,還以演員身分活躍於《六朝怪譚》、《超級市民》、《小爸爸的天空》、《策馬入林》、《掌聲響起》、《梁祝》、《暗戀桃花源》、《暑假作業》等影片中,如此豐富精采的人生,實在想不到有多少人能及——還沒算上「七十得子」這段奇蹟。年逾九十,新出一書便欲「燜熟離騷」、「清蒸黃昏」、「太陽煎蛋」……究竟誰捉得住這位一級「老玩家」呢?不曾(服)老的撩妹聖手,看來唯有詩捉得住:「美麗的人兒是不可以咳嗽的/一咳嗽就會有花瓣從身上落下來/落在臉上可以當胭脂/落在手上可以當戒指/『怎麼!你要把花瓣咳嗽在衣襟上當牡丹啊?』/『好看雖是好看,總是叫人心疼的是不?』」(摘自〈咳嗽的花瓣〉)。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