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客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11/10 第7225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余英時/他就喜歡講大歷史——余英時談黃仁宇
幾米/空氣朋友
王安祈/病毒面前演「鬼□瘋」
【諾貝爾遺珠】米爾恰·克爾特雷斯庫/小小輓歌

  人文薈萃

余英時/他就喜歡講大歷史——余英時談黃仁宇
余英時/口述、李懷宇/整理/聯合報
一到密西根大學,黃仁宇已經在寫論文了。他研究明代的運河,論文算是我指導的,因為密西根大學沒有人能指導他研究中國古代史。他比我大十二歲,我也沒有真把他當學生看,就是幫幫他忙。像錢穆先生的書,是我介紹給他看的,後來他很得益於此。因為錢穆先生影響的關係,他就喜歡講「大歷史」。「大歷史」其實是從《國史大綱》這種大規模的看法轉過來的。

我父親抗戰勝利後的主要工作是辦東北中正大學。當時我父親在杜聿明的長官部幫忙,掛名是長官部的祕書長。黃仁宇也是跟長官部有關的軍人,所以當年跟我父親見過面,後來談得很好。

我和黃仁宇私下來往比較多。他很喜歡跑馬,買馬票,贏了可以賺錢,還拉我去過一次,後來我沒有興趣了。他那時還沒有結婚,我也聽了他的愛情故事。他太太比他年輕很多。

我記得一九六七年到芝加哥開亞洲學會,回來經紐約轉機到波士頓,就碰到紐普茲區域研究系的系主任彼得□萊特(Peter Wright),他們正在找教中國史的老師,我說:黃仁宇是合適的人。這樣就接上頭了,後來他教書不算很成功,很早課就取消了,沒有工作了。後來我介紹他到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做研究工作,在那裡寫出明代的稅制。他很用功,那時候中央研究院剛剛把《明實錄》印出來,他自己買了一套,拚命看,那是別人沒有用過的原始材料。他真正有功力的書是《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黃仁宇到英國跟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做研究,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黃仁宇教書不成功,但研究很成功。他的博士論文,是讓我幫他忙,但還是他自己寫,就好像我寫論文,楊聯陞先生也不會管具體的事。後來他到哈佛大學做研究,我們也常來往。他先到哈佛大學做研究,後來到哥倫比亞大學編明代傳記,那時才有機會找到教職。他正式從事教書工作已經很遲了。

黃仁宇是湖南人,口音非常重,脾氣比較怪,有自己的想法,不會輕易跟人妥協,至於詳細原因我也不清楚。同時,他所在的是一間小學校,經費本就不多。後來他離開,是因為那個系沒有了。所以說解聘是不對的,因為長期聘約以後,不能解聘。他自己當然認為是解聘,因為那個系的人放到別的地方去,他就沒有地方放了,等於是解聘。唐德剛合肥口音也很重,英文口音更重,所以教書也不算得意。有時候口音也會影響教書。

我最早介紹黃仁宇給台灣兩大報,聯經出版公司給他出書。我介紹黃仁宇給王惕吾,希望他的學問得到發揮,不是光可憐他,他確實是有才有學,而且非常努力。

曾有學者寫文章,以事業上何炳棣的「得意」與黃仁宇的「失意」作比較。黃仁宇在事業上雖然不算很成功,但是作用還是很大的。嚴格來講,也不見得在何炳棣之下。如果在中國大陸的影響來講,黃仁宇比何炳棣大多了。

黃仁宇和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 1936-)沒有可比性,史景遷是每本書都在美國暢銷,黃仁宇是《萬曆十五年》賣得比較好,但也不算是暢銷。當然在中國大陸,黃仁宇比史景遷更暢銷。

以學術研究而言,黃仁宇是一個非常好的明史研究者。黃仁宇後來寫的大歷史,就是給一般人看的。黃仁宇寫的《萬曆十五年》,英文是很成功的,後來才翻譯成中文,也很暢銷。後來他在美國寫那些大歷史,建議和我合寫,我說,你寫就是你的,我不要參加。

《萬曆十五年》以後,他就沒有機會做研究工作,都是找一些觀念發揮。寫資本主義都不是他的本行。我給他的《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寫序,是為了幫他出版。嚴格講,那不是真正研究性的著作,是中國人比較有興趣的一個題目。他找一些相關的英文書,做介紹,然後提出自己的解釋,比如講中國歷史沒有數字管理之類。那是似是而非的觀念,不是歷史的特殊創見。他基本上是一個科普性的作家。實際上,他出名都是因為科普性的著作。

黃仁宇是特殊的人才,到底在三十多歲以前沒有正規念過書,在美國是從大學念起。我們支援他,主要因為他艱苦奮鬥,不容易出頭。

黃仁宇跟我談過以前當兵的事情,在抗戰時跟廖沫沙很熟。他在文革結束後跟廖沫沙取得聯繫。一九七九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學者到美國訪問,黃仁宇託我把《萬曆十五年》的書稿交給費孝通。我親自交給費孝通,到底發生什麼作用,我就沒有問了。

早年的軍旅生活對他會有影響。他後來想在美國一鳴驚人,能夠上電視,那就不是正規歷史學家的想法了。現在大陸很多歷史學家拚命想上電視,他可能想走這條路,大概沒走成。總而言之,他的經歷比較特別,在史學界沒有特別的影響,對年輕人倒很有影響,受到大眾的歡迎。

(本文摘自《余英時談話錄》,近日將由允晨文化出版)


幾米/空氣朋友
幾米/聯合報
圖/幾米

王安祈/病毒面前演「鬼□瘋」
王安祈/聯合報
林庭瑜(左)、王詠增主演《活捉》。(圖/劉振祥攝影,國光劇團提供)
國光劇團「鬼□瘋」海報一出,朋友驚問,為何在病毒面前推出這主題?其實重點不在劇情,展示的是京劇如何以「鬼步、蹺功、水袖、甩髮、髯口、翎子」演鬼戲與瘋癲。「唱、念、做、舞、武」是京劇作為全人類非物質文化資產的核心,「鬼□瘋」正可將這些絕活一舉成擒。

而這有多難練啊!

傑出新秀武生李家德主演《伐子都》,指導老師閻邦健提醒家德早做準備,隨時用身體撞牆,讓五臟六腑習慣震盪感。名副其實的震撼教育!《伐子都》劇名饒富深味,子都是人名,誰伐子都?答案就是子都自己。他暗害主帥,奪其戰功,卻為心魔纏困,驚馬翻跌,瘋懼而亡。李家德紮大靠、插翎子、穿高靴,連唱帶打翻滾跌撲,展現武生絕技,演出「東方馬克白」。家德每日撞牆,排練場上不時擦身相遇的,是綁著硬蹻飾演閻惜姣練《活捉》鬼步的林庭瑜。「蹻」是裹小腳,硬蹻僅以足尖蹉地,鬼步更顯飄忽,但站定不動時雙腿難免顫抖,一開始庭瑜每每癱倒在地嚶嚶啜泣,這時指導老師黃宇琳總會上前相勸,溫柔卻堅定:「熬過去,這功夫就長在自己身上了,誰也搶不走。」軟蹻也未必簡單,腳趾著地,站立較硬蹻稍穩,但不易蹉移。凌嘉臨踩軟蹻主演《大劈棺》,莊子詐死,化身俊帥公子,勾引莊子妻。妻以為真愛敲門,劈棺取腦爭取幸福,最後發覺竟是絕情試探,踩蹻從椅子上翻下、烏龍絞柱,死前那一聲淒厲慘絕的笑聲,要笑出朱安麗老師再三叮囑的「荒謬感」。她不是羞愧自盡,而是掌握人生最後一擊,自絕於塵寰。安麗叮嚀凌嘉臨,練功之餘還要「享受」創作。

朋友問,何以如此血淚?而我反問,奧運選手哪一位不是突破體能極限?人類科技文明的精進不都是智慧極限的自我超越?

溫宇航、唐文華更以演出為自己慶賀五十、六十生辰。

「鬼□瘋」裡溫宇航主演《長生殿》。我每讀《長生殿》,總覺得馬嵬坡前唐明皇欠楊妃一個道歉。楊妃死後一縷幽魂緊緊相隨,是依戀難捨?還是想探問人間是否仍有真情?唐明皇聞鈴、見月,幾番抒情思念,但都只是自嘆孤獨淒涼,直要到安史亂後重回舊苑,側身天地、獨對蒼茫,才鼓足勇氣親口反省悲劇發生時自己的怯懦,「我當時若肯將身去抵擋……」唐明皇敢面對自我,楊妃情感才得以淨化。至此已完成情的歷練,又何須月宮團圓?去年底與宇航一起理好劇本,整一年都見他邊走邊唱念念有詞,早已進入著魔狀態。這正是《水袖與胭脂》一劇裡那位由他飾演的伶人,我給他的關鍵台詞是:「黎明即起,祖師爺面前清香一炷,唱至動情處,似覺祖師爺含情相對,淚眼迷濛。那時殘月未消、朝日已上,乍陰還陽……」我認為專注的創作和鍛鍊,是陰陽邊際、生死界面的靈魂躍動,因此還刻意重複寫成「殘月未消日已上,目之所及,兼攝陰陽」這兩句唱詞。這位伶人就以「無名」為名,他並非固定的角色,隨時等待投身入戲,此刻他即將化身唐明皇。

唐文華除了推出經典《擊鼓罵曹》,還在《雪弟恨》分飾黃忠、關公、劉備、趙雲四人,分屬「靠把老生、紅生、唱功老生、武生」四行當,展示「一生千面」。最驚心動魄的是關公升天之後,害命的東吳潘璋奪走青龍偃月刀追殺關興,暗夜中隨著一束微光,進入民宅,抬頭一看,關老爺神像高懸於上,潘璋大怒,攀高扯下神像,瞬間關公顯靈,活捉潘璋。唐文華以「一趕四」慶祝自己六十,明年一月的新戲《「武」動三國》,其中也有關公顯聖,卻是另一番編導演呈現的新面貌,唐文華就是以這樣接二連三的創作慶生,「不瘋魔,不成活」,正是癡迷的境界,「鬼□瘋」的隱喻在此。

●國光劇團【鬼.瘋】11月26至28日、12月10至12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


【諾貝爾遺珠】米爾恰·克爾特雷斯庫/小小輓歌
米爾恰·克爾特雷斯庫(Mircea C□/聯合報
愛我,「因為我也愛你」

關心我,「因為我也關心你」

太陽是黃色的,天空是藍色的,雲是淺綠松石色,

所以,親愛的,讓我們盡情享受人生


「……直到銀繩鬆開或金碗碎裂……」


田野青翠,道路滿是灰塵

群山是金色的,磚造拱橋在微風中,

妳是一個在假期結束時的甜美女孩

妳母親,是一個誠實的婦人。


試著溫柔對我,不要折磨我,

不要鬆脫妳勒緊手中的韁繩;

以緊緊的紐帶維繫婚姻的思想,就這樣過下去。

而當妳做愛時,不要認為妳正在做愛。


我無法忍受愛的情事憂心忡忡亂發脾氣──

妳必定也有這樣的經驗:抱著枕頭,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

的網球時間

只是為讓自己遺忘電話鈴聲

就在妳顫抖著好像日子被栓在地獄時

相伴於地獄的是「我的靈魂伴侶」、「我的情人」。


愛我,「因為我也愛妳」

關心我,「因為我關心妳」

假使我們缺錢又如何,就讓我們

盡情享受愛的

愉悅,讓我們振奮地活著


「……直到銀繩鬆開,或金碗碎裂……」


●譯註:「銀繩鬆開,金碗碎裂」,出自猶太教經文或舊約聖經,前者意味肉體與精神紐帶的破壞,後者為家當崩壞之兆。


我的羅馬尼亞詩視野主要在保羅□策蘭(Paul Celan, 1920-1970),他被視為戰後歐洲詩最特別的經驗,呈顯納粹德國對猶太人大屠殺的詩性記憶。他以扭曲德語對抗記憶的痛苦,但仍在一九七○年,以五十之齡,投水塞納河自殺,留下詩見證。我在《顫慄心風景》(聯合文學出版),收錄一些他的詩。另外,我也譯讀了後來移民美國的尼娜□卡善(Nina Cassian, 1924-2014)的幾首詩,收在《繆思的聲音》(圓神出版)這本當代世界女性詩風景裡。

聽說羅馬尼亞一九五○世代詩人米爾恰·克爾特雷斯庫為二○二一年諾貝爾文學獎熱議人物,我一方面對戰後東歐詩之得到重視感到欽敬,一方面也想到敘利亞.黎巴嫩詩人阿多尼斯(Adonis, 1930-)之遲遲沒有獲獎,覺得可惜。後來,二○二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宣布頒給坦尚尼亞一位小說家,符合了當下世界的難民主題。

米爾恰·克爾特雷斯庫,被稱為「藍色牛仔褲世代」,他登場的時間是一九七八年,除歐洲經典文學影響外,他也喜歡美國詩人金斯堡和搖滾歌手巴布□狄倫,受美國反主流文化影響,有後現代主義傾向。住在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他,大學攻讀羅馬尼亞語言文學,是詩人,也是小說家、散文作家;他在大學任教,也是文學雜誌編輯,各種文類出版書籍多,在羅馬尼亞,也在歐洲受到廣泛歡迎。

〈小小輓歌〉也是婚姻的輕柔輓歌,似乎在艱困環境相互疼惜的愛與親情。米爾恰·克爾特雷斯庫的妻子也是詩人,讀這首詩像讀一對詩人夫婦生活中的相互觀照。戰後共產體制下,詩人面對政治困厄,自由化以後,面對的則是生活現實。


  訊息公告
ALPHABET WING無人機 從天而降的外送服務!
美國Alphabet的子公司-無人機送貨公司Wing,今年6月推出Wing - Drone delivery APP,讓民眾透過APP選購下單所需的餐點、飲品或家居生用品等輕量型商品,再由Wing快遞到家門口。Wing有別於以往無人機需要找到空曠安全的地方降落,改使用繩索代替機身升降。

《007生死交戰》認同他的掙扎 才會感受他的夢碎
對龐德的印象,不只是個耍帥風流在槍林彈雨中談笑風聲的高手,而是真正經歷了很多很多傷痛,堅強走過來的人,需要走過這些心路歷程,《007生死交戰》這個完結篇才有意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