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12/14 第725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今文觀止】張作錦/梅貽琦 真正君子 一代斯文
【聯副文訊】第24屆臺北文學獎,12月31日徵文截止
【慢慢讀,詩】楊澤/淡水老街漫興

  人文薈萃

【今文觀止】張作錦/梅貽琦 真正君子 一代斯文
張作錦/聯合報
1956年,原子能和平用途展在台灣省立博物館開幕,梅貽琦博士(中)說明原子爐構造及用法。(圖/本報資料照片)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家都知道這是梅貽琦就任清華大學校長時講的話。梅貽琦本人並不被稱為大師,但是他為學校延攬了成群的大師級教授,也教出許多大師級的學生。

他比大師要「偉大」得多。

梅貽琦原為清華學生,後來成為清華校長,而且,從北京清華經昆明與北大、南開合組西南聯大,到台灣新竹清華,他成為清華大學「永遠的校長」,一輩子都是「清華人」。

1908年,經清朝駐美公使梁誠的努力,美國同意返還部分庚子賠款,清廷利用這筆預算於1909年成立「遊美學務處」,招考學生赴美留學。放榜那天,考生紛來看榜,考上的喜形於色,落榜的未免沮喪。但有一青年不喜不憂的在看榜,使人察覺不出他考取了沒有。實際上,在630名報考學生中,他名列第六。這青年就是梅貽琦。他的從容不迫,不多言語的性格,終身如一。

1911年梅貽琦入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學電機,1914年畢業返國,在天津青年會工作一年,第二年入清華學校,教英文、幾何和物理。

1928年8月「清華學校」改名「國立清華大學」,羅家倫為首任校長,繼任者為吳南軒,都任期甚短,學生團體勢力大,要求多,前後換了十位校長,一時學校陷於群龍無首狀態。學生會向政府提出校長條件:學識淵博,人格高尚,有能力發展清華。中央反覆斟酌,最後選了梅貽琦。

1931年12月3日,在差不多快一年沒有校長的清華禮堂中,來了一位氣宇沉穩的中年男子,發表就任校長演說:

本人能夠回到清華,當然是極高興、極快慰的事。可是想到責任之重大,誠恐不能勝任,所以一再請辭,無奈政府方面不能邀准,而且本人與清華已有十餘年的關係,又享受過清華留學的利益,則為清華服務,乃是應盡的義務,所以只得勉力去做,但求能夠盡自己的心力,為清華謀相當的發展,將來可告無罪於清華足矣。

他談到對清華的希望,強調教授的重要性:

我希望清華今後仍然保持它的特殊地位,不使墜落。我所謂特殊地位,並不是說清華要享受什麼特殊的權利,我的意思是要清華在學術的研究上,應該有特殊的成就,向高深專精的方面去。辦學校,特別是辦大學,應有兩種目的:一是研究學術,二是造就人材。清華的經濟和環境,很可以實現這兩種目的,所以我們要向這方面努力。我們要向高深研究的方向去做,必須有兩個必備的條件,其一是設備,其二是教授。設備這一層,比較容易辦到,我們只要有錢而且肯把錢用在這方面,就不難辦到。可是教授就難了。

梅貽琦嚴肅的說:

一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孟子說:「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我現在可以仿照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我們的智識,固有賴於教授的教導指點,就是我們的精神修養,亦全賴有教授的inspiration。但是這樣的好教授,絕不是一朝一夕所可羅致的。我們只有隨時隨地留意延攬而已。同時對於在校的教授,我們應該尊敬,這也是招致的一法。

梅貽琦重視教授是言行合一的,他就任後有一句名言:

校長的任務就是給教授搬搬椅子,端端茶水的,校長的職責是率領職員為教授服務。

有這種觀念、認識的大學校長,從以前到現在,數得出幾人?他還說:

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遊也。

由於梅貽琦的多方選聘,而又禮遇有加,清華教授群光耀四射,有梁啟超、陳寅恪、王國維、葉企孫、潘光旦、馮友蘭、吳有訓、陳岱孫、顧毓琇、陳省身、錢鍾書、華羅庚、葉公超等等。

他和老師們所教出的學生,有三人得到諾貝爾獎,包括西南聯大的李政道和楊振寧,新竹清華原子能所的李遠哲。至於兩岸院士級的學者,更是不能計數。

梅貽琦尊重老師,但也科他們以責任。他說:

學生沒有壞的,壞學生都是被教壞的。

為了辦好教育,教好學生,梅貽琦採行「教授治校」原則。教授會由所有教授、副教授組成,其職權包括:審議改進教學及研究事業以及學風的方案,學生成績的考核與學位的授予,從教授中推薦各院院長及教務長。教授會由校長召集和主持,但教授會成員也可自行建議集會。

當有人讚美梅貽琦治校有方,他謙虛地說:

貽琦生長於斯,清華實猶吾廬。就是有一些成績,也是各系主任領導有方。教授中愛看京戲的大概不少,你看戲裡的王帽,他穿著龍袍,煞有介事地坐著,好像很威嚴,很有氣派,其實,他是擺給人看的,真正唱戲的可不是他。

這是梅貽琦的客氣話,他可不是擺個樣子的「王帽」,由於他得力的領導,清華成為一個學術自由、校園民主的大學,受到各方注目。據經濟學家陳岱孫回憶,1929年他到清華教書時,報名人數並不太多,錄取150名學生,報名不過400人左右。正是在梅貽琦執掌之下,不到十年時間,清華從一所有學術名氣而無學術地位的學校,一躍成為世界矚目的、既有學術地位也有學術名氣的名校。

清華一開始屢換校長,很多校長被「倒」掉,梅貽琦能久任是學校得以發展的主要原因。有人問梅貽琦有何祕訣,他說,大家倒這個,倒那個,就沒有人願意倒梅(楣)。

梅貽琦寡言,連說個笑話都少著筆墨。陳寅恪曾說:

假使一個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說話那樣謹嚴,那樣少,那個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梅貽琦平時少講話甚或不講話,但卻絕不是無話可講,更不是思想貧乏的表現,而是「嘴裡不說,骨子裡自有分寸」。

1940年,梅貽琦在「為清華服務25周年公祝會」上的答辭中這樣寫道:

在這風雨飄搖之秋,清華正好像一條船,漂流在驚濤駭浪之中,有人正趕上駕駛它的責任,此人必不應退卻,必不應畏縮,只有鼓起勇氣,堅忍前進,雖然此時使人有長夜漫漫之感,但我們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風定。到那時,我們把這條船好好開回清華園;到那時,他才能向清華的同仁校友敢告無罪。

那個年代,國家「風雨飄搖」,一點不假。日軍侵陵,救國還是讀書,成了學生的考慮與選擇。1935年底學生有「12□9」遊行示威運動,北平冀察委員會逮捕清華數十名「進步學生」。同學以為是學校提供的名單,將教務長潘光旦架到大禮堂前接受質問,並有學生揚言要打他。這時梅貽琦穿著灰色長袍,緩步走來,登上台階,對著兩三百名學生,有半分鐘未發一言,然後用平時講話同樣的聲調,慢吞吞的說了五個字:

要打,就打我。

梅貽琦利用個人的聲望與關係,把被捕的學生都保釋出來。

抗日戰爭終於全面爆發,北大、清華和南開奉政府命令西遷昆明,合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三校歷史不同,學風各異,三位校長合組「常務委員會」共同管理,後來北大的蔣夢麟和南開的張伯苓「禮讓」梅貽琦擔任常委會主席,成為實際上的「校長」,長期主持校務。梅貽琦像在清華一樣,勇於負責,又謙和有禮。清華大學有庚子賠款的挹注,梅貽琦也分給其他兩校,使三校能不分彼此,融成一體,成就西南聯大為中外教育史上難得一見的泰山北斗。

梅貽琦和張伯苓關係匪淺。梅貽琦畢業於南開中學,校長是張伯苓。他留學回來在清華任教,才半年,就跟老校長報告,他對教書沒有興趣,打算改行。張伯苓說:

你才教書一個學期,怎會知道有沒有興趣?快回去繼續教!

梅貽琦回憶說,他奉師命這一「繼續」,就「繼續」了一輩子。

抗戰時期,聯大師生生活都很清苦。梅貽琦賣掉清華校長的汽車,辭退了司機,他能賺的外快統統拿來補助教師們的困苦生活。1940年後,梅家吃一頓菠菜豆腐湯就是過節了。梅夫人韓詠華為維持家計,上街擺攤賣米糕。

有一批學生要畢業了,邀請校長給他們講最後一課。梅貽琦非常高興的答應了。

這一日,同學們都提前半個小時來到了教室,可臨近上課了,校長還沒來,學生開始有些騷動。就在這時,教室門開了,梅貽琦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然後走上講台,盯著同學們,站在那裡大口喘氣。

一位女學生上前遞給了他一杯水,問他去哪了。梅貽琦笑著對大家說:

我剛才在街上給我內人的糕點攤守攤子,她去進貨了,我告訴她八點我有課,她七點半還沒回來,我只好丟下攤子,跑來了。不過,今天點心賣得特好,有錢掙啊!

一席話說完,他的臉上掛著得意的笑容,可學生們好多人都默默地擦起了眼淚。他們聽說過,梅貽琦出任清華大學校長時,立即就破了以前的規矩,把校長所享受的免交電話費、免費米麵供應、冬天免費拉兩噸煤等補助全都撤銷了。他家的日子過得很緊,早不自今日始。君子憂道不憂貧,大概就是指梅貽琦這種人吧!

抗戰勝利,西南聯大結束,三校復原,梅貽琦繼續經營清華大學,但內戰又使國家陷於動亂,1949年北平危急,國共兩黨都積極爭取知名學者,梅貽琦當然是一個重要目標,雖然周恩來和吳□都曾表示希望梅貽琦留下來,但他還是去了美國。「自由」當然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還是那一大筆庚款基金。梅貽琦不去,那筆錢就沒有了。

1955年梅貽琦應政府之邀回到台灣,籌備清華大學復校,先設清華原子科學研究所,一度還兼任教育部長。1962年因病住院,在醫院裡仍不間斷工作,5月19日病逝。七十三歲的他,服務兩岸清華四十七年,擔任校長三十一年。他身後安葬於新竹清華的「梅園」。

梅貽琦過世後,祕書清理遺物,在病床下發現一個手提包,是梅校長經常提著的。大家不知裡面裝著什麼東西,當眾打開,原來是庚款的帳本,每一筆帳都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直到現在,新竹清華大學每年還能得到這筆款項,較其他大學更有能力發展校務。清華「永遠的校長」,繼續庇佑著清華。

清大校友會為「清華海峽研究院」在清大租了辦公室,上個月被政治人物指為「引中共入關」,教育部立即勒令解除租約,並進行處分。

叩問在「梅園」安息的梅貽琦校長,兩岸清華仍為一家否?


【聯副文訊】第24屆臺北文學獎,12月31日徵文截止
聯副/聯合報
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文訊雜誌社承辦的「第24屆臺北文學獎」,即日起接受投稿,截止日期為2021年12月31日(以郵戳為憑)。徵件類別分為小說、散文、現代詩、古典詩、舞臺劇本以及文學年金獎助計畫,六個徵文類別,最高獎金為年金獎助60萬元。徵文活動簡章請至「第24屆臺北文學獎」官網查詢。(桂樨)

【慢慢讀,詩】楊澤/淡水老街漫興
楊澤/聯合報

a

尋著舊足跡

那愛吹口哨的少年

匆匆回來了

來不及和往日

一一打過招呼

倒像港邊夜晚

偶爾會湧起的

一陣小旋風

他出現在老街

從熟悉的街底

一路摸著

記憶的大小鍵盤

漫步走過來

咿咿啊啊

哼哼唧唧

遂不自覺

自動點唱機般

在心中響起

那些一向

堆積沉澱在

歲月最底層

猶未及

拋他而去的

一曲曲老歌!

────────────────────

b

不確定自己

到底是河岸邊

不停打上來的

哪片後浪

還是老早無聲

消逝的前浪

依稀聽見北淡線

當年緩緩駛入

月台的轟隆聲

這才驚覺

他已跨入了

一個嶄新的世紀

有朝一日

遲早會是

那麼一輛

說什麼也

不得不

向時間臣服

提前被除役

純供展示的

老火車頭

半世紀後

從街底的海風

走回淡水媽

他忍不住

喃喃自語

我回來了!

往事如潮

這一小段路

竟恍惚得

足足走了

有半世紀久!

活到今天

確確實實

這稱得上是

任一凡夫

所可能擁有

最大限度的

頓悟,源自

某種極難能

也極其可貴的

偉大的半錯覺

────────────────────

c

月光光的夜晚

月亮和觀音山約好

脫下全身披掛

潛入海底幽會

天亮以前

抬起雙腳

吊在榕堤上

晃呀晃

有人假裝端坐釣魚

暗地裡則挖空心思

千方百計淨想著

要怎樣才好撈起

月亮和觀音山

觀音山和月亮

宛如海草般

上上下下

左右纏繞

緊緊相擁

在夜空下的

完美倒影來……


  訊息公告
中國恆大集團債務違約之風暴
近期,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面臨破產危機,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焦點。恆大背負3,000 億美元負債,而此家與無數銀行存在關聯的地產商一旦出現問題,將對中國整個金融體系乃至經濟產生衝擊,《紐約時報》因此形容其為中國經濟的「債務炸彈」。

台中新打卡景點!歷史建築華麗變身漫畫插畫青創市集
台中市的歷史建築「台中市第四市場」日式老建築因建國市場設置沒落,塵封在台中人的回憶中,後經市府引進民間資源及創意活化,華麗轉身,變身為以漫畫及插畫為主題的文創市集,將在12月4日重新開幕,首場以「紫愛妳」聖誕主題展及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