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4/03 第735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當代散文】周玉山/成功中學記
人文薈萃 【慢慢讀,詩】鴻鴻/兒童天地
【交會時閃放的亮光】陳蒼多/我有點想躲他

  今日文選

【當代散文】周玉山/成功中學記
周玉山/聯合報
母校成功中學誕生於一九二二年,至今一百歲了。

百歲光陰一夢蝶。高一的某個周末,我從濟南路的學校,走到武昌街,拜訪市隱詩人周夢蝶先生時,想到前面這一句。那一年,我十六歲,青春徬徨,莫可言狀。父親常說:「男生聯考定終生,女生聯考定半生,還有一半靠結婚。」大學聯考壓力之大,由此可見,還有初中和高中聯考,一個都躲不掉,初中更是我一生中最用功的三年,只因榜樣在前。

高中聯考前夕,戈保華老師當眾斷言,我將考上第一志願,結果壓力太大,多錯了一題數學,就與建國中學和師大附中絕緣,競爭如此慘烈,猶勝大學聯考。初次進入學校,已是一九六六年,卻感到戰後初期的氛圍。校舍多半老舊,且有違章建築,我目睹一位教官,住在校內的破屋,抱著孩子;另一位老師,住在升旗台下,低矮而有門無窗,可謂辛苦至極。學校的脫胎換骨,一如台灣的經濟起飛,是後來的事。

學校只有兩公頃左右,又四面鄰街,無地可圖,小到令我無言。中午時分,一度可以外出覓食,但是不久即下封城令,數千個男生悶上一整天,別人或許勉強成習慣,我則屢思衝決網羅,根本的原因,還是壓力太大。當時中英姊讀台大,南山哥讀建中,鄰居王蝶大姊,也是台大的高材生,另一鄰居陶元大哥,更是大學聯考的狀元。政大的化南新村,有人稱之翰林院,非第一志願升學的子弟,似乎並不多見,我度過痛苦的兩年,決定提早離場。

旁人看來,我卻風光了兩年,反差甚大。高一開學日,導師丘尚堯先生就派我當班長。他說:「令尊是政大訓導長,你應該比其他同學,多懂一些領導統御。」於是,我接受考驗,度過忙碌的第一年。丘老師是印尼華僑,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是我在校的第一位恩師。多年後,我在聯合副刊發表〈濟南路的宿舍〉,為快要倒塌的教職員宿舍請命,呼籲及早改建。見報當天上午七時,就接到丘老師的感謝電話,這是我對學校唯一的回饋吧。

高二時,我擔任校刊《成功青年》的社長,也因此結識不少志趣相近的朋友。李慶華學長的筆名是「末世聖徒」,見解深入獨到,不似青少年。劉墉學長是全方位的才子,造型像徐志摩先生。他的新詩、散文、繪畫、演說都超越同儕,奔放灑脫,不受羈縻,後來果然成為名家。他為校刊設計封面,提供高見,惠我良多,曾說:「你是印象派,我是抽象派。」至今我不解其意,或許聽反了。

我編了兩期校刊,第一期只有四十多頁,無異於往常。我算過大家繳的校刊費,因此第二期擴充到近百頁,是創校以來的首例,包括師長鴻文、校友專稿、作家書簡、來賓集、攝影專頁、學子潑墨等。其中作家書簡收錄梁實秋教授、余光中教授、蔣芸女士的來信,引起熱烈的回響;這一期也換來訓導主任的盛怒,他宣稱超支了。

他把我叫到訓導處,罵了三個小時,意猶未盡。稍後,丘老師面色凝重告訴我:「訓導主任在教職員宿舍,說你是共產黨,你要小心應對。」那時大陸已爆發文化大革命,兩岸依然劍拔弩張,紅帽子對一個十七歲的青少年而言,誠為不能承受之重。父親一輩子抗日反共,聽聞此說只能搖頭,終於同意我在高二結束後自動退學,以同等學歷的身分,參加隔年的聯考。

高二下,我專心課業,學期結束時是全班第三名,以此證明退學與學業無關,其實也與操行無關,因為「共產黨」之說根本無稽。導師莊瑞英女士就像慈母,問道:「你的成績很好,為什麼要退學呢?」高三開學後,她特別到班上找我,不見蹤影時很難過。同學轉述此事,我只有歉疚。

愛我者是我的恩人,害我者是我的成就佛。此事果真造就了後來的我,所以心懷感激。初中時,我已略讀《中國共產黨史稿》,這套書的作者,就是王蝶大姊的尊翁王健民教授,書中的圖片令我好奇。我被封為「共產黨」後,更想了解一九四九年的神州巨變,因此立志報考政大東亞研究所,畢業又繼續探討共產主義的理論與實際,前後近三十年,寫了十幾本書,幸獲國家文藝獎。當我看到這位訓導主任的訃聞時,默禱他一路好走。

在校期間每天升旗,校長劉芳遠先生是老好人,致詞後總要祝大家「健康愉快」。後面這一句,是我唯一學會的客家口音。教務主任林光炯先生乃仁厚長者,似乎知道我的處境,適時慰勉。路逾老師即詩人紀弦先生,看到拙作後,特別對我說:「辭,達而已矣!」孔子這句話,當指辭取達意而止,不以富麗為工。我感謝老師的關心,但不盡同意此說。

校內有「民族英雄鄭成功紀念碑」,為蔣中正總統所題,字跡俊逸挺拔,一如其人,使我想到「其介如石」這四字。紀念碑說明學校命名的由來,但是丘老師告訴我,台灣光復後,台北的三所男子中學,依「和平建國成功」之意命名,和平中學即師大附中的前身。校史則指出,成功中學的命名,兼顧抗戰勝利後的建設,以及鄭成功先生驅荷開台的偉業,我從其說。

校歌由程時煃先生作詞,張效良先生作曲,成於一九四六年,首句「萬古開山未有奇」,源自沈葆楨先生。今天的臺南延平郡王祠,猶存沈先生的對聯,上聯是「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下聯是「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由此可知,紀念鄭成功先生,仍為校名的第一要義。校歌的結尾,是「青年各努力,萬事在人為」,後來我寫在教室的黑板上,勉勵大學生奮發圖強,並說明這是我的母校記憶,無法抹去。

校訓是「愛國家,求進步」,為第四任校長潘振球先生所訂。潘校長後來賜告,愛國家是國民的天職,求進步是青年的責任;青年有前途,國家才見光明。我深然其言,忝為人師後,一路追隨父親,盡力善待學生,希望帶動國家的進步。我的力量有限,學生的人口龐大,因此照顧不周,為之煩憂。

學校最大的資產是師生,學生受教後成為校友,濟濟多士,蔚為壯觀。我在考試委員任內,和院長伍錦霖先生、副院長李逸洋先生、保訓會主委郭芳煜先生共聚一堂,接談方知四人都是成功中學的校友,密度驚人。尹衍樑先生和南山哥同赴韓國,參加工程會議,話題卻是當年《成功青年》上的拙作,讓我好生慚愧。郝龍斌先生和我久別重逢,立刻談起校刊,而非政治,我可以想到「功不唐捐」嗎?

父親晚年時,曾經笑著說:「你還缺一張高中畢業證書。」是的,我理當重返學校,補修第三年的課程,和學弟共享新穎的設備,愛心的教育,以及百年的光榮。當初化不開的少年心事,早已煙消雲散,我跟自己和解,並向母校致歉。高一那年,拙作〈醉夢溪〉發表於中央副刊時,丘老師立刻公諸全班,多所肯定,我從此知曉,教育就是鼓勵。我在母校的收穫太多,對母校的回饋太少,有待餘生相報了。

成功百年,其壽千春!


  人文薈萃

【慢慢讀,詩】鴻鴻/兒童天地
鴻鴻/聯合報
我和你媽都太累了,不想收拾

反正明晚你就要從阿嬤家回來

於是這個家就像你在時一樣

桌上有殘餘的零食

沙發上有汽車、畫本和遙控器

野餐墊上有滿滿的樂高

還有像會自動增生的黏土叢林


但我還惦記著

今天你在班上講故事時

會不會(一定會)還是太急

講到狐狸跳進池塘時

忘了講旁邊驚起兩隻青蛙

你玩的輪胎會不會忘了滾回去

你的巴斯光年貼紙會不會忘了

送給廖禹呈


我和你媽都太累了

沒有人想再活一次同樣的人生

從頭學加法減法、黃燈紅燈、

生離死別

努力專注在未來的考卷上

但是為了你,只為了你

我可以再扮一次大野狼

雖然我已經追不上你


有一天你會不再想回家

那我就要把你的玩具統統丟掉

撕光牆上的貼紙

讓貓咪去睡你的床

把媽媽的人生還給媽媽

把我的人生還給我

──不用想也知道,那有多無聊


我們用自己的人生

換來一座兒童天地

從前我總以為

有另一條河可以流到更遠的地方

總以為單程票是最高的獎賞

總以為沒有我無法回答的問題

總以為世界繞著我轉


總以為自由是自由的獎賞


【交會時閃放的亮光】陳蒼多/我有點想躲他
陳蒼多/聯合報
一八七六年的一個十二月晚上,俄國音樂家柴可夫斯基與大文豪托爾斯泰有一次大部分人只能夢寐以求的交會。柴可夫斯基當時正在莫斯科音樂學院發表演講,他的同事尼可來.魯賓斯坦(不是鋼琴家阿瑟.魯賓斯坦)忽然上樓告訴他說,《戰爭與和平》的作者托爾斯泰要見他。柴可夫斯基原本是托爾斯泰的狂熱崇拜者,但聽到這個消息卻呆住了。「我當時有點想躲他,」柴可夫斯基以後向他的女弟子娜德赫妲.馮.梅說明。「但是並沒有用。他(托爾斯泰)……告訴魯賓斯坦說,除非我下去跟他說話,否則他不離開。」

這兒要打一個岔。為何柴可夫斯基不想見自己所崇拜的托爾斯泰呢?原來,根據柴可夫斯基的經驗,他每次見到一位心目中的英雄,總是會感到幻滅、失望,不再有新奇感(所謂「近廟欺神吧」?)再者,他也擔心托爾斯泰的法眼會看透他。「我認為,這位研究人性的高手會一眼就看穿我的靈魂的各個角落。」

柴可夫斯基還是鼓起勇氣,硬著頭皮去見這位偉大的作家。他們閒聊音樂與藝術。最初兩人相談甚歡,不久卻發現兩人對音樂的見解有歧異之處。柴可夫斯基喜愛貝多芬,托爾斯泰則否。柴可夫斯基寫信給女弟子梅克說,「……這位天才作家,這位研究人性的偉大人物,一開始就說出讓任何音樂家都認為很愚蠢和不可領教的話。」礙於托爾斯泰是他的偶像,他只好咬著嘴唇,然後表示他不以為然。

這是這次談話的唯一缺憾。柴可夫斯基送了托爾斯泰幾份自己的歌集,並由魯賓斯坦為托爾斯泰安排了一次私人音樂會。托爾斯泰聽到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竟然感動得流淚。柴可夫斯基在日記中寫及此事,很感自豪。兩個人很友善地道別了。

但是,故事還沒有結束。

幾天之後,托爾斯泰寄給柴可夫斯基一系列自己所抄錄的民歌,附了一封信,希望柴可夫斯基以莫札特和海頓的風格,不是以貝多芬、舒曼和白遼士的風格,精心製作成曲子。這又觸動了柴可夫斯基跟托爾斯泰見面時意見相左而引起的不快感覺。於是柴可夫斯基回信托爾斯泰說,「……老實說,這些民歌錄得很差,只不過顯示一點原始的美……。」

兩個人從此不曾再見面。據說有幾次,柴可夫斯基在看到托爾斯泰沿街走近時,都躲進胡同中。

其實,柴可夫斯基還是很讚賞托爾斯泰的作品,尤其是《伊凡.伊利區之死》,但另一方面,他卻很厭惡托爾斯泰的說教,曾寫信給朋友說,托爾斯泰的新劇《黑暗的力量》虛假又怪異。

至於托爾斯泰,他在柴可夫斯基去世一年後雖對他的遺孀表示哀悼之意,但卻不再認同柴可夫斯基這個音樂曾使他感動的音樂家,還說「柴可夫斯基的藝術很明顯是一種虛假的表現。」

彼此褒貶何時了啊!好在他們終於有了和解的一天,那就是幾乎一個世紀之後的二○一四年,「俄國音樂節」推出根據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電影《春殘夢斷》)編成的芭蕾舞,配以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他們終於又見面了。柴可夫斯基啊,這次可由不得你再說,「我有點想躲他」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