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運作以9月為始
法國人的年度規畫有一個相當特別之處,那就是不把一年之初定在1月1日。但別誤會,他們每年還是會在12月31日晚上和朋友共度,一起倒數計時,歡慶新年到來,並從1月1日起逢人就祝賀新年,在牆上掛新年曆,對新的一年有所期許(如戒菸、戒酒、減肥……)等。
但是,在每個人內心深處,一年的運作節奏還是以9月為始。沒錯,9月分是開學時節,有兒童、學生的家庭本來就把開學日當成學年之初。儘管如此,家中沒有學生的上班族、中、老年人也不例外,同樣把9月當成年初。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法國深刻的假期文化,全國人民的作息與規畫深受其影響。
一到7、8月分,大部分活動不是減速就是停擺。人人儘量把該做的事在假期前辦完,所以從6月開始,無論是和專科醫生約診,或是請水電工到家裡維修,都有可能碰上「7月初已排滿,9月再說」的可能。此外,6月到9月還是搬家旺季,又以7、8月最人滿為患,因為大家都想在假期前、後搬家,之後才能無憂無慮地度假或開學、開工。
雖說9月是一年之初,但不表示8月底就是年底,因為對多數法國人來說,每年的年終是6月底。那麼7、8二月又怎麼說呢?
這兩個月的性質較特殊,既非年初,也不算年底,而是一年當中獨立的月分,並和「假期」二字緊密相連。如果你去問法國人:「今年7、8月你有什麼打算?」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會把問題聽成:「今年7、8月要怎麼度假?」這兩個月讓人聯想到的,就是「夏天」和「假期」。
當然,每個人不見得都有長達兩個月的暑假。大部分法國人的休假期為兩、三周,有些人分次享受,有些一次休完。有些人一到7月初,就迫不及待地出發,有的則熬到8月才行動。
超過半數的人民在8月度假
法國超過半數的人民在8月度假,有些是基於先苦後甘的哲理,有些則因公司(如米其林)要求員工在8月固定時段放假1∼2周,讓工廠的機器和員工一起休息。很多人表示他們最喜歡8月分的大城市,因為沒有人擠人的地鐵電車公車,也沒有腳步匆忙的上班族,全城悠閒寧靜,一反平時的面貌。就算還沒出發度假,或是已度假回來的民眾,白天雖然照常上班,但情緒仍異於平時,因為部分同事、上司都不在,氣氛格外輕鬆。
如果你和法國朋友說:「我最近很忙,從9月忙到11月都沒停過。」朋友可能不會有什麼特殊反應。但如果你說:「我7、8兩月都在工作。」這時,他的表情可能會從訝異變成同情,馬上安慰你,勸你趕快給自己休個假,甚至擔心你是否需要經濟上的援助。
沒錯,對法國人來說,理想的人生少不了夏日的假期,這種想法早已根深柢固,以至於不能在此時出發的人常引起大眾的強烈同情。每到夏天,媒體不僅提供各類度假祕笈,也不時推出一些具有聲援性質的報導,提及「有些家庭基於經濟條件無法出發度假」,各類慈善機構也想盡辦法提供協助。
巴黎市從2002年起創建了巴黎海灘(Paris plages),在7月中到9月初之間展開,初衷就是為了讓無法出行的巴黎人能在河岸體驗度假的心情,不到海邊也能暫時放鬆身心。只不過後來成效過彰,不僅吸引了巴黎人,還招來很多外省和外國觀光客,結果「海灘」旁銷售冰淇淋、可麗餅的小販瘋狂漲價,逼得巴黎市政府不得不介入控制價格。巴黎海灘的一大特色是有海灘、沒有海水。海灘的細沙專從諾曼第運到巴黎,民眾可以在細沙灘上散步、日光浴、玩沙、建沙堡,甚至可以淋浴,但不能玩得太高興就撲通一聲跳進塞納河去游泳。
「去年」就是暑假前
法國人自己也承認,當他們說到「年度計畫」時,往往是從9月開始算起。買年度記事本時,也有「國曆年」或「學年」的選擇。學年版可記錄一整學年的計畫,對很多人來說更方便。如果某人在5月分時說:「我明年不打算再去游泳池報名了。」他指的「明年」八成是當年的9月分。學年的概念不只通用於在學生,成年人參加任何活動,也一概以學年制來算。你想踢足球、跳探戈、學西班牙文、陶藝、電腦,加入下棋社、合唱團、登山隊……註冊日期一定都在9月分。很多搶手活動有名額限制,須盡早行動,在6月底之前註冊。若等到9月才去詢問,對方可能會告訴你:「去年就截止報名了。」他說的「去年」就是暑假前的時光。
每到5、6月分,夏天的氣氛變得越來越濃厚,人與人之間的話題也自然轉向人生第一樂事:假期。在路上、地鐵、電梯、咖啡廳……遇見鄰居、同事、朋友……難得不來一句:「今年要到哪裡度假啊?」彼此談起度假點(海邊、山區?城市、鄉下?)、當地氣溫、交通工具(開車要多久?火車、班機訂位了嗎?時差幾小時?)、語言溝通(馬賽的口音你習慣嗎?蒙古人講哪一種語言?)等。
同理,9月分重新上班上學後,大家見面的話題自然是:「假期愉快嗎?」「從哪裡回來?」「曬這麼黑,真羨慕!」倘如說5、6月假前的談天讓還沒出發的人提前陶醉在放假氣氛中,那麼9月分聊的內容則讓人繼續回味假期之美。法國人就這麼年復一年重演這些活動,至今仍樂此不疲。
一到7月,媒體內部人馬大洗牌
電視、廣播節目的主持人每到6月也會和觀眾道別,祝大家夏天愉快,9月再見云云,一整個夏天他們隨之消失。於是一到7月分,媒體內部的人馬就來一個大洗牌,二、三、四號主持人有機會享受當主播的滋味,另一批新人也藉機嶄露頭角,民眾早已習慣在暑期媒體中看到新面孔。我有一個朋友平時在法國廣播電台France Inter播報晚間6點檔新聞,但每年一到夏天便晉升為晨間黃金時段(7到9點)的主播,替代度假中的頭號主持人。
法國總統也度假。各屆元首每年多在8月分前往蔚藍海岸的「總統度假專用」古堡,享受兩、三周的長假。馬克宏總統曾在2021年8月在社交網路上鼓勵民眾接種疫苗,他身後照例可見到藍白紅三色國旗,但平時一向西裝筆挺的馬克宏首次以T-恤亮相。這背後的訊息很明確,總統似乎在告訴大家:我雖心繫國家與民眾,但別忘了我現在正在度假。
到了9月,熟悉的面孔又一一出現。除了新聞主播、綜藝節目主持人重回螢幕、電台,各大政黨也在8月底、9月初宣告重回工作崗位。此時,這些政要人物樂得展現他們曬黑的健康膚色,以輕鬆休閒的裝束亮相,暫時不急著重新穿戴西裝領帶。
也許我們可以說,度假之於現代法國人已是人生的一部分。人需要工作,也需要休息,而度假就是最理想的休憩方式。民眾根據假期來進行年度規畫,這種概念之深植人心,甚至左右了人們的時間觀,影響到法國人的內在生物時鐘:每年的年初是9月,年終在6月底。至於7、8兩月既非年初、亦非年終,而是人人一年到頭期盼等待、不斷倒數計時的黃金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