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6/27 第744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當代散文】張讓/一件又一件
人文薈萃 【文化現場】王安祈/終於等到黃宇琳
【有意圖】李進文/漂亮的句子
【慢慢讀,詩】辛金順/寫字

  今日文選

【當代散文】張讓/一件又一件
張讓/聯合報
有部英國舊片《歷史男孩》(The History Boys)我很喜歡,看了很多次。一幕歷史老師要學生定義歷史,一個男生憤憤說:「歷史就是一件又一件混帳事。」全班大笑。

原文:History is one fucking thing after another.

我極喜歡這話,看新聞總會想到。沒人說得更好。

當然關鍵在one fucking thing after another,五字九個音節,俐落有勁,中譯沒法比。我家三人都熟悉這片,談到歷史不時冒出one fucking thing after another,會心搖頭。

這時,或者這幾年,可說我每天滿腦這句one fucking thing after another。不過這裡不是要羅列那些接連不斷的混帳事,也不是要談歷史——最終會涉及,主要是談聯想。生活中常因一事引發,帶動某件回憶,於是一件接連一件不絕,回到久遠以前,甚至回到歷史裡去。

在《紐約時報》書評版看到有本新書《不可磨滅的城市》(Indelible City),深入寫香港歷史,從沒人要的無用小島,到成為英國殖民地,到回歸中國到當今現狀。作者露易莎.林姆(Louisa Lim)是個中英混血但在香港長大的記者,自覺是個深情的香港人,眼見香港自中國接收後人權日下不禁悲嘆。剛好不久前重讀羅維明舊作《香港新想像》,談香港城市建設和新舊交替得失,頗有感觸,寫了短文呼應。這本新書因此讓我又想起香港,那個我從沒到過,然近年來常在新聞上見到人民爭取自由遊行抗議的城市。

我和香港最「接近」(看港片不算),是在安納堡時因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香港朋友,且叫她小中。我上研究所,她在大學部主修電影,是個長髮大眼的小女生。黑衣寡言,憂鬱孤傲,滿身疏離之氣,裹在一團神祕裡,像小說裡走出來的人物。

我們其實不常往來,久久見一次面。一次談話中她說香港人看不起台灣人,嫌穿衣服難看,土氣落後。我大為驚訝,不知香港人有什麼可以驕人,除非因為是英國殖民,受了點英國教育會說英文就高人一等。我聽在心裡,沒當面駁斥。她和我除了喜愛文學和電影,性格幾乎沒有交集。我們的友情似有似無,隨時可能斷氣。

不可思議的是,離開安納堡後我們仍保持聯繫。個人電腦前的時代,不是靠電話就是寫信,然我絲毫不記得寫信給她或收到她回信,可是記得偶爾她打電話給我長聊。我們又見了兩次面,一次在舊金山,也見到了她姊姊。她說不喜歡姊姊,曾當面對她說如果不是姊妹,她根本不會理她。姊姊聽了哭起來。另一次她到科羅拉多石城來看我們,住了幾天。我帶她去逛科羅拉多大學校園,給她照了張相。她細心擺姿勢,側對鏡頭,下巴微抬遙望遠方。那之後我們便完全斷絕聯繫,好像不曾認識過。

倒是有個記憶,細節模糊,然印象深刻。一年聖誕我們要到耶魯和妹妹妹夫過節,B的研究所同學艾爾佛德(Alfred)要送好友回哥倫比亞大學,我們便搭他便車到紐約。小中知道了也想搭便車到紐約訪友,艾爾佛德欣然同意。於是一車擠了五人,先到哥倫比亞大學宿舍,我們等妹妹妹夫來接,然後送小中到中國城。沒想到最難不是從密西根穿越半個美國跨阿帕拉契山到紐約,而是從曼哈頓上城南下中國城。我們的地圖不夠詳細,繞來繞去找不到小中指定的孔子廣場。一度小中堅持我們在路邊停讓她下車,妹夫不肯,雙方都不讓步,大家也氣急不耐。等終於找到地點小中下車,我們長呼一口氣,好像打了場大仗。那種潛在緊張,是和小中相處時的常態。她不知怎麼待人,也讓人不自在。

說了半天小中,因為難得想起,其實為的是以她做引好回來談艾爾佛德。

他是德國人,初到學校時B請他到家晚餐。不高,方臉棕眼淡棕髮,微翹的鼻子,像個大男孩,禮貌,正經,好奇問很多問題。我立刻喜歡他的誠摯率真,也回問很多有關德國的問題。他喜歡爬山,一年夏天和朋友爬了阿拉斯加麥肯利最高峰,回來報告有多冷他們怎麼做冰磚造冰屋挖廁所種種,聽得我大為嘆服——我不會去爬那種需要吃苦冒險的山,連露營我都覺沒床沒廁所太受罪。1988年十二月,他從德國飛返美國途中,泛美航機在蘇格蘭洛克比上空爆炸,無人生還。我們震驚難言。怎麼解釋這種事?

第一次這種國際恐怖事件和我們切身相關,然不是僅有的一次。

2001年9月11日,激進回教徒恐怖分子劫機襲擊紐約雙子星大樓,在那豔陽藍天下,兩座大樓熊熊燃燒的鏡頭烙入所有人心裡。B住曼哈頓的大哥兩個子女上的高中就在附近,那恐怖爆炸滿城黑煙上街逃命是他們親身體驗。紐澤西不少人在紐約上班,友箏班上有的同學父親便葬身大樓。起初以為只是與自己無關的新聞,然後發現悲劇其實近得多。

2019年三月大哥全家來訪,順便遊南加。一晚睡夢中突然有人尖叫不絕,原來是姪女阿黎被火光驚醒,起身一看窗外臥房緊鄰的房屋熊熊燃燒,喚回她九一一的恐怖記憶,不禁尖聲狂喊:隔壁房子燒火了!隔壁房子燒火了!隔壁房子燒火了!我們一定得趕快逃命,越遠越好!很快大哥大嫂收拾了衣箱,帶著子女開車走了,從沒見他們那麼果決迅速。我們穿衣起身到車道上,看隔壁房子火光沖天好似巨大營火,對鄰夫妻也到我們車道上看火(其餘鄰居沉睡不知),猜測起火原因。好在是空屋,而且火勢不太大沒燒到我們。已有人打電話給911,不到五分鐘救火車一部一部呼嘯來到,立即動手救火。一個小時後撲滅,救火車又一部一部開走,跟著大哥一家也回來了。我們回屋,筋疲力盡,不知要不要回床睡覺。

個人的可怕記憶,但和恐怖分子無關。再一次確認:沒人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

所有這些都是最近某天午餐時,我從《不可磨滅的城市》開始,與B和友箏談起來的一連串往事。從香港朋友小中,聯想到艾爾佛德和洛克比炸機事件,到讓全世界失去安全感的九一一事件,到伊拉克、阿富汗戰爭,到川普當選、全球疫情,到美國黑權運動女權運動性別解放運動,到2021年1月6日美國暴民衝擊國會事件,到一再的槍擊屠殺,到年年加劇的野火颶風雪暴洪水停電等等,只是印象最深最具代表性的幾件。

這些都是過去四十多年和平假象中,我們切身經歷的痛心歷史。每件都讓人仰頭問天:「這種事怎麼可能發生?」更不用說進行中的俄國侵烏戰爭,造成有史以來最大的難民潮,烏克蘭生死存亡,歐美俄國對峙,民主對抗極權,人間道義對抗族群仇恨,核武器的威脅,連鎖性的經濟效應,你死我活的世界性緊張,兩次世界大戰的鬼魅似乎遠遠飄來……

一次又一次,一件連一件,數不盡理不清的近代爛帳。

就如那歷史男孩所說,one fucking thing after another.

這是人生。這是歷史。

這是我們的世界。


  人文薈萃

【文化現場】王安祈/終於等到黃宇琳
王安祈/聯合報
終於等到黃宇琳 ! 國光劇團想了她好久,從那年在新光三越相遇。

那年我在三越見到宇琳,運動服,踩著蹻!

蹻或作蹺,是京劇裹小腳。宇琳踩的硬蹻,僅以足尖挺立。那時她是李寶春老師「台北新劇團」主力團員,在「新舞台」練功,中午到隔壁三越覓食,直接踩蹻穿越美食街滑溜溜地板,拎著便當,上台階、下樓梯,飄忽如雲,疾行如風。信義區遊客常撞見阿飄,風過影動,想回頭看個究竟,卻已不見。

我遇見兩次,滿心敬畏。

宇琳說要把功「融入日常」,原來就是這樣練的。

宇琳不只有技,更有情,拿手戲名為〈活捉〉,實是情勾。閻惜姣為宋江所殺,陰曹地府寂寞難耐,特來勾取情人張文遠魂魄,同歸地府、偕老黃泉。一路上魂飄魄盪,既為刀下做鬼悲憤傷痛,又有穿越陰陽追尋情愛的衝動與興奮,魂步前蹉後蹉S蹉,最後還有個「串翻身、蹦子、倒臥魚兒」。來到門首,連喚幾聲三郎,張文遠竟聽不出她的聲音,惜姣失望卻不放棄,換一身大紅衣衫豔如血染,擺出絕美姿容勾引情人,張文遠就在美色的眩惑中,魂銷骨蝕。

寶春老師請國光名丑陳清河飾演張文遠,清河是孫正陽弟子,「鑽被窩」等絕技驚人。宇琳先學自崔榮英老師,又借鑒方小亞,寶春老師更一路看著,提示「長水袖」。這是宇琳原本擅長的技能,用在這裡,漫天翻舞揮旋,正像瘋狂尋找一生情愛的女鬼。宇琳清河二人在版本捏合間自有創發,最後三郎不是被掐死,而是借鑒川劇「提燈影子」,長水袖纏住勃頸,三郎從地面被提上桌,雙腳懸空晃蕩,生人魂魄如抽絲般被攝取而去,驚悚卻又歡愉蜜甜。而水袖哪能把人提起?靠的自是京劇輕功,隱喻三郎情慾自纏。

我想把宇琳據為己(國光)有,但深知寶春老師對她用心培育,吾輩豈能不義?宇琳也多情重義,絕不輕舉妄動。沒想到她的企圖心愈來愈大,多元表演能量漸次開發,闖蕩各劇種,跨足影視,長期在南部教學,也親自導演。確認她離開固定的劇團之後,我才敢邀她來國光客串,而宇琳求好心切,壓力極大,和陳清河在國光演〈活捉〉前一週竟摔車,左腕骨裂,木板固定,本以為演不成了,她竟把左邊身段全改右手,和陳清河在五日內創出「右派新版」,觀眾根本看不出乾坤大挪移。本以為無緣,但這一轉折使我更佩服她的毅力。近年幾部大戲逐漸建立默契,指導國光青年旦角林庭瑜硬蹻〈活捉〉,更奠定深厚情誼。今年終於等到她了,七月以「黃宇琳專場」正式向觀眾宣告加盟國光劇團,實是疫情中令人振奮的消息。專場包括〈活捉〉、〈癡夢〉,還有教張珈羚的〈盜仙草〉,國光武生李家德也以〈呂布試馬〉助陣。我鼓勵宇琳成為國光專職演員後仍可繼續多元開發,但國光身為國家劇團,打造京劇人才責無旁貸,期待宇琳光耀劇壇開創新局。


【有意圖】李進文/漂亮的句子
李進文/聯合報
影子是一個漂亮的句子被黑過,就一直黑,怕曝光又不敢走暗巷,只好喬裝成詩的句子,去夜店,去逛街,參加心靈法會。

影子撞牆不痛,心痛。牆是一排漂亮的句子被騎過;貓跳上牆頭,被牆頭草碎碎念了一句──漂亮的句子,就喵地一聲摔下來裝詩,不是裝死。

靠牆勵志的梯子,是一行漂亮的格子,一階一階走下來黑體字,爬上去的是雪青的人子。

「毛月色的天空啊」是一個漂亮的句子,毛月色,即天空的顏色──藍色,被台北捷運使用在屁股下面的椅子,我使用在窗子。

剛剛那隻貓跳到窗子,窗子將貓寫成一個漂亮的句子,貓不會因為誰的句子而改變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一個漂亮的句子夥同其他一個又一個並不知道自己哪裡漂亮的句子(句句都穿軍用靴子)團團圍住一個藏在大人心裡的孩子,要他表演特技,不能只耍猴戲。


【慢慢讀,詩】辛金順/寫字
辛金順/聯合報
我把自己舉起,在每一個字

張望的眼神裡

墨漆黑,吃掉光所有的韻律

剩下虛擲的頭顱


字的部首流淌水聲,悠遠

而去,筆畫

溢出了舌尖,勾住了漂流

物的離散


那些黏滯的

已經固守在自己的影子裡了

種下的樹

推開的窗,留住了明天

所有的瞭望


漫漶的情緒,是紙的因素

擴大了想像

在那赤裸的思想上,抱住

一朵凋落的薔薇


存在只能往前走去,明天

還有明天

在婉轉的筆畫裡,我聽到

一路

夢奔跑的尖叫


  訊息公告
旗津版藍眼淚!旗津夜濱步道賞獨特夢幻藍色月光海
旗津海水浴場沿著蜿蜒海岸線新設的步道,夜色中獨特藍光映照沙灘,為旗津海濱披上浪漫色彩,被民眾形容像是「旗津版藍眼淚」。讓前來旗津夜遊的民眾表示不用搭飛機到馬祖,也可以感受到高雄版的藍眼淚,獨特且夢幻的藍色月光海。

森崴「老幹帶新枝」 打造ESG生態池
以「光、風、水、氣、大平台」戰略部署再生能源的森崴能源,除了再生能源建置量與發電量的傲人數字外,面對能源轉型承先啟後,如何用行動將再生能源與永續結合,核心價值又是什麼?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