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電子報】有來自各行各業的知名人物,無論大事、小事,都能提供你豐富、獨特的名人觀點!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0/17 第7557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當代散文】簡媜/文豪爸爸和他的兒子(上)
【慢慢讀,詩】楊澤/口占一首──懷故人
【文化觀察】韓璞/為什麼她上空革命?——外一章:瑪麗安是誰?(下)

  人文薈萃

【當代散文】簡媜/文豪爸爸和他的兒子(上)
簡媜/聯合報
圖/何小芬
有一句台語俗諺令我提高警覺,「歹竹出好筍」。

童年時逢颱風掃倒竹叢,我母手持柴刀,一面清理斷竹一面將細嫩部分切下,淡黃筍圈泡在大臉盆裡,汆燙殺青後,以蒜頭辣椒醬油糖炒熟,嫩筍美味、粗筍如嚼牙刷當作洗牙,屬風災特色小吃。生活經驗連通語言學習,我以為「歹竹出好筍」描述的就是災害之後亂竹藏美味之事,某次使用此語炫耀己能,竟遭到斥責,意思是:你一個小孩懂什麼,怎能論斷人家長輩?

「好筍」是好話,「歹竹」不是。若明白此語在讚揚子女之優而貶抑了父母,當能體察話中有幽微成分可能引起當事者不悅。既有上言「歹竹出好筍」,必有下句:「好竹生痀崙」。「痀崙」,台語音如「估崙」,痀僂(ㄐㄩ ㄌㄡˊ),駝背也。竹貴直,若生出彎竹,當屬劣品。「歹竹出好筍」言父母不優不德,「好竹生痀崙」指子女拙行劣跡。這種夾帶暗箭的話只適合當事者自嘲,旁人吃筍就好,不宜評論竹叢裡的家務事。

然而「道理」一向是鞭策他人容易要求自身甚難。近日重讀古典詩詞,無意間關注一位文豪爸爸的父子關係,竟也在竹叢裡鑽來繞去,被好竹歹竹的意念糾纏。

引起我注意的不是別人,是杜甫和他的兒子。

杜甫辭世距今一千二百五十二年,我們這一輩四五年級生至遲在青少年期必會與他相遇。從「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到「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朗朗上口化入血脈。如果有少年不識杜甫,可直接判定為中輟生。除非不用中文,否則,杜詩這座文學國度數一數二的百岳大山不可能不攀登。誠如其登泰山詩〈望嶽〉所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讀杜詩是一種啟蒙,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視野與境界自是不同。不同年齡與閱歷讀杜詩各有所獲,愈是亂世、歲晚愈能讀懂杜詩裡的沉痛悲鬱。

人不能選擇父母更無法自所屬時代脫逃,「詩聖」、「詩史」雙稱的杜甫(712-770),其一生路徑與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的時間表相符。

玄宗天寶十四年是我輩當學生時牢記以應付考試的一個年分,這年十二月中旬(西曆)發生驚天動地的「安史之亂」,一腳把帝國從盛世位置踢入永劫不復的深淵。杜甫當然不知道將有一場腥風血雨席捲而來,然而就像天災前某些動物有所預感,大難將至,純粹且敏銳的文學心靈就像探測器亦有所感知。政局飄搖、「安史之亂」即將爆發前,歲暮天寒地凍時節,四十四歲仕途坎坷、謀官十年剛得到一個虛職的杜甫,打算離開長安回到家人暫棲的奉先縣——一年前為了避水災引起的大饑荒,他把妻兒留在偏遠的奉先縣自己赴長安「找工作」。此時算是有著落了,他想回家一趟。

疲憊沮喪的詩人三更半夜出發,乘車、騎馬,薄衣舊襖、指頭凍僵,在體感溫度可能只有攝氏零下十度的酷寒中趕路,而家中等著他的卻是一樁悲劇。極悲至痛需要抒懷,詩人將旅途中、返家後所見所感寫成〈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長詩,叫百代千年後的我們與他同哭。

這首詩太重要了,幫助我捕捉被譽為「詩史」杜甫的文學心靈——如同琥珀裡藏著白堊紀恐龍遺骸般,他把唐朝政局崩壞、百姓疾苦凝結在詩內像一座琥珀礦脈。詩中讓我低迴不已的有兩部分,一是寫凌晨時分途經驪山(上有華清池)所見及評議:「君臣留歡娛,樂動殷膠葛(音樂聲充塞天空),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這一大段抨擊朝政腐敗的詩句堪稱聲嘶力竭,收筆於千古恨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筆力如劍,挑筋刺脈,這是做臣子的杜甫心中第一恨。其二,寫返家後所見:「入門聞號咷(大哭),幼子餓已卒。吾寧捨一哀,里巷亦嗚咽。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一踏進家門,抱起兒子瘦如皮包骨的屍體,做父親的哭喊:「慚愧啊,我這個無能的爸爸,沒能讓家人溫飽,兒子才餓死。」這是做父親的杜甫心中第二恨。

杜甫有個兒子餓死,早年讀杜詩留下這記憶。然也僅止於此,杜詩太偉大了,捧讀其大旨宏論如「三吏三別」、〈秋興八首〉等猶不得閒,豈有餘力關注私領域。直到近日重讀,心境似閒雲眼光如野鶴,除了對人格特質、文學心靈感興趣,也想推門而入,看看柴米油鹽還剩多少,牆上掛的是哪幾件苦惱,專找過去忽略的小主題,譬如作為丈夫、父親的杜甫是個怎樣的人。

杜甫何時結婚是個謎,有說三十歲、四十歲的,妻子姓楊。他是個情感真摯的人無庸置疑,但實在不夠浪漫,根本不想跟他過情人節。寫給妻子的情詩極少,〈一百五日夜對月〉、〈月夜〉少見地書寫思念,但略嫌清淺,比不上寫給同父異母的弟妹們,譬如〈月夜憶舍弟〉名句:「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更別說十首接近情詩等級、寫給李白的詩,杜太太若要吃醋,需宅配一打給她。此外提到妻子大都裹藏在記述顛沛流離的詩句中,如「妻子衣百結」、「瘦妻面復光」,有著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窘迫感。實言之,做杜甫的另一半,柴米夫妻的成分大過心靈伴侶,肩上放的是百斤擔,不朽詩藝、崇高人格那是給後世享讀、景仰、寫論文拿學位——這學位難拿——交到杜太太面前的這個丈夫,沒能給她三餐溫飽、一榻安穩。若要票選古代詩人詞家的「十大苦妻」,杜太太有望入選。不過,有一點可以斷定,杜甫對婚姻忠誠。洪業先生《杜甫》一書提及有人戲稱詩人的生活由三個「W」組成:酒(Wine)、女人(Women)、文字(Words)。杜甫是個例外,他的三個「W」是:憂慮(Worry)、酒、文字。妙喻也。

(上)


【慢慢讀,詩】楊澤/口占一首──懷故人
楊澤/聯合報
我們是活著的人

偶爾在酒吧一角

想起那些不在的人


不喝酒

不走動

不在的人


不說笑話

不笑

也不哭


化成了灰

化成了煙

化成了風


不在的人

此刻

會不會


也剛好

正從高空

往下望


看見我們

堅持

也無所謂


堅持地

擺爛

把自己


浸泡在此

淨說些

失去時效


準頭的

冷笑話

在地表上


一個

老地方

想念他們


【文化觀察】韓璞/為什麼她上空革命?——外一章:瑪麗安是誰?(下)
韓璞/聯合報
從法郎到歐元,法國郵票的面容一直是瑪麗安。(圖/韓璞提供)
對法國略有認識的人都看過她,但不見得知道她是誰,即便聽過她的名字:Marianne,仍感覺不清不楚,在心裡暗自問道:瑪麗安是誰?她是哪一個時代的歷史人物?有什麼樣的故事?為什麼這麼重要?

瑪麗安平時都出現在哪裡呢?我自己第一次看到她是在一張郵票上,後來發現大多數的郵票都以瑪麗安作為基本票面圖像。周邊的法國人曾很熱誠地解釋道:瑪麗安是法國的象徵。但我還是不明白,總在追問:「但為什麼叫瑪麗安?」「究竟發生過什麼事情,讓大家到今天還在紀念她?」有人告訴我:「瑪麗安可能從來不曾存在過。」讓人更加一頭霧水。

其實,瑪麗安是否真正存在過的確不重要,即便曾經有這樣的一名女性,如今這個形象的意義早已與之脫離,成為獨立存在的象徵代表:法國。對於我們外國人來說,用一位不存在的女性來代表一個國家,還將她命名為瑪麗安,這種作法讓人十分難解。他們為什麼不用國旗、國花、國徽,或是各地的特產、特有動植物、該國名人等容易辨識的形象呢?

這是因為法國文化慣用「託寓」(all□gorie)。託寓的概念很簡單,可惜許多中文解釋都寫得太玄,最常見的做法就是以人形來象徵一個抽象的概念。比如在這篇文章中,瑪麗安這名人物就象徵了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法國。雖然託寓常用到人物形象,但這些人本身並沒有故事背景。我們常見到瑪麗安的正面、側面像(郵票、過去的法郎硬幣、建築裝飾……),但這位女性並不是人。

瑪麗安託寓的出現其實相當晚近,大約誕生於十九世紀中期,此時的法國已經歷了好幾場革命,如1789年的大革命、1830年的七月革命等。這些革命往往是百姓與在位者之間的對立,人民也在這些抗爭當中,意識到自己的力量,意識到「人民」是由許許多多個人組成的群體,也代表了一種有尊嚴的獨特身分。瑪麗安的形象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出現的,但她最初象徵的是法國人民,並不是整個法蘭西共和國。

十八世紀末的大革命期間,法國民眾常以一頂造型奇特的便帽作為人民的象徵:弗里吉亞帽(bonnet phrygien),這頂軟帽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便已出現,後來逐漸成為解放與自由的象徵物,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便理所當然地成為起義人民的裝束。瑪麗安的形象普及全國之際,頭上也常戴著這頂紅色的小帽。中南美洲若干國家受到十八世紀美國、法國革命風潮的影響,也以弗里吉亞帽來象徵革命與自由。

兩百年後的今天,瑪麗安不再只象徵法國人民,她已成為整個法蘭西共和國的代表,一方面象徵了抽象的法國,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共和國的價值觀。法國每個市長辦公廳都有她的半身胸像,法國郵票上仍選她的頭像作為票面圖樣。由於瑪麗安不是一個具體的人物,容貌與體態沒有一定的特徵,因此為歷代藝術家提供了寬廣的想像空間。而她的胸像也在各個時期,以不同的模特兒作為範本,如演員碧姬□芭杜、凱薩琳□丹尼芙、名模萊蒂西婭□卡斯達等人都曾將容貌「借給」瑪麗安,是幾個較為成功的版本,細看之下,會發現她們頭上也都戴著弗里吉亞帽。

〈自由引導人民〉(La libert□ guidant le peuple)名畫的中心人物也戴了同一頂軟帽,很多人——包括法國人自己——都認定畫中人就是瑪麗安。其實畫家德拉克洛瓦當時並不支持共和國,他在1830年創造畫中人之時,只以她作為自由的象徵,並沒打算由她來代表共和國,而且瑪麗安的形象在當時還不普及。但如今大部分的人一看到這幅畫,都認定畫中人就是瑪麗安,連維基百科的「瑪麗安」頁面上都以這幅畫作來詮釋瑪麗安的形象,至於正確答案為何,那就見仁見智了。(下)


  訊息公告
拒穿皮草、種百萬棵樹:英國女王一生這樣愛地球!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英國時間9月8日辭世,享壽 96 歲。綜觀女王一生為了恪守虛位元首的本份,保持政治中立,在位的70年很少公開評論氣候變遷等議題,不過在食衣住行各方面,女王都用實際行動展現出永續、愛地球的精神。

加州最後一座核電廠前途未卜
數月前,在加州安那罕一場核專業人士與愛好者的聚會上,關於加州最後一座正在運行的核電廠魔鬼谷電廠的討論基調,變得不可思議地充滿希望。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