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9/24 第8590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今文觀止 卷2】張作錦/胡鐵花:大清官吏,胡適父親,歷割台悲劇
幾米/空氣朋友

  人文薈萃

【今文觀止 卷2】張作錦/胡鐵花:大清官吏,胡適父親,歷割台悲劇
張作錦/聯合報
胡鐵花約四十七歲時的肖像。(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1894年中日發生「甲午戰爭」,中國戰敗,除賠款外,並割讓台灣予日本。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國恥,國人無時或忘。而今天,在「台灣光復節」時談這些問題,或不無意義。

割台時,清朝駐守台灣最高官員有三任巡撫劉銘傳、邵友濂和唐景崧,以及「黑旗軍」首領劉永福,和率領「義勇軍」的丘逢甲。

丘逢甲被迫離台內渡,曾慷慨賦詩: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在眾多守土有責的清朝官員中,一般書籍裡似乎不常見胡傳、胡鐵花的名字,他當時駐守台東,職位相當於現今的縣長,並不顯赫。但是他有個名氣很大的兒子胡適,且幼年也隨他在任上住了一段時間,台東成了胡適的「第二故鄉」,於是胡鐵花也就成為後人研究的對象,且為他立廟建碑,是一段珍貴的歷史。

胡鐵花生於道光廿一年(1841)年,他一心想求取功名,但是五次舉人考試都落榜。

三十六歲(光緒三年)最後一次鄉試落榜後,胡鐵花就放棄科舉考試,離開家鄉到東北,持介紹信拜會當時在吉林寧安府辦理防務的吳大澂,胡鐵花告訴吳大澂,意在遊歷和考察東北邊域,吳大澂認為胡頗有才能,於是讓他負責處理俄羅斯邊界問題。胡鐵花於是跟著吳大澂治理東北邊域,接著整治黃河,光緒十七年就任淞滬釐卡總巡。

他五十二歲時奉派來台擔任「全台營務處總巡」、「提調台南鹽務總局」等職。當時管鹽務是肥缺,但胡鐵花兩袖清風。光緒十九年五月間奉派「代理台東直隸州知州」。

胡鐵花為官清廉,他從台南走路到台東,提早一星期到,住在當時的台東市天后宮,有人勸他提早就職,可領薪水,但被他拒絕,直到農曆六月一日,「卯刻(清晨五時至七時)接印」。

胡鐵花從台南到台東,路途遙遠,且又有瘴癘,和他一起來的隨從幾乎都死了,連在台東的軍事統領也病死,胡鐵花獨自擔負起整個軍、政職責。

胡鐵花有寫日記的習慣,記錄每日所作所為,短短兩年,留下掃除鴉片、獎勵農桑、勤於政務的事績。台灣割日後,他奉命回大陸,在廈門病逝。雖然在台東僅僅兩年,卻被地方父老所懷念。

民國53年,台東第四屆縣長黃拓榮在鯉魚山立碑表彰胡鐵花,民國104年台東縣長黃健庭在碑旁立胡鐵花雕像。

胡鐵花在台東期間,他三歲兒子胡適也跟著到台東。胡適一直把台東當作他的第二故鄉,民國41年專程到台東,訪問在「光復路」上的故居;台東父老為紀念胡鐵花,在當時台東車站前,另闢一條新路,命名為「鐵花路」。

胡鐵花的家世和青少年成長過程是這樣的:他生於1841年,原名守珊,號鈍夫,安徽省徽州府績溪縣上莊村人,父祖輩業茶商,家道殷實。1858年通過上海縣試,1859年松江府試中試,遭逢太平天國之變,元配馮氏罹難,後續娶曹氏。胡鐵花亦協助督辦團練,以抵抗太平軍。

1868年胡鐵花入上海龍門書院,師從劉熙載。而後五次參加鄉試皆未中舉人,遂放棄科舉之途,前往中國東北寧古塔,結識寧古塔邊務欽差大臣吳大澂,後受吳推薦,走上仕途,擔任五常廳撫民同知。後追隨吳大澂先後前往海南,又協助治理黃河,及辦理江蘇稅務。此一期間,續娶馮順弟,即胡適生母。她雖是鄉村婦女,但持家教子有方。胡適曾自述〈母親的教誨〉,他說,母親的言傳身教,對他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1891年,胡鐵花奉調台灣擔任「全台營務處總巡」,考察台灣防務,隨後又擔任台南鹽務總局提調兼辦安嘉總館,辦理台南鹽務。這時把妻子和幼兒胡適也接至台灣。

1893年,胡鐵花代理台東直隸州知州,兼統鎮海後軍各營屯,任職期間大力整頓軍紀,並推動嚴禁鴉片。

1895年清朝甲午戰敗割台,清廷真除其知州職務並將其召回。胡鐵花先將家眷送回內地,自身繼續留在台灣,輾轉於東部山區及台南之間,意圖繼續抗日;同年七月因腳氣病嚴重惡化,終於棄守內渡,八月於廈門病逝。胡適回憶錄稱:

我父親在台東辦後山的防務,電報已不通,餉源已斷絕。那時他已經得腳氣病,左腳已不能行動。他守到閏五月初三日,始離開後山。到安平時,劉永福苦苦留他幫忙,不肯放行。到六月廿五日,他雙腳都不能動了,劉永福始放他行。六月廿八日到廈門,手足俱不能動了。七月初三日他死在廈門。

胡鐵花著作有《台東州采訪冊》及《台灣日記與稟啟》兩書。其中有「平地人」和「山地人」之間關係的記載:

台灣自議開山以來,十有八年矣。剿則無功,撫則罔效,墾則並無尺土寸地報請升科,防則徒為富紳土豪保護茶寮、田寮、腦寮,而不能禁兇番出草。

又說:

埔里所屬有南番,有北番。南番歸化久,初亦不茲事。北番出,則軍民爭殺之;即官欲招撫,民亦不從……民殺番,即屠而賣其肉,每肉一兩值錢二十文,買者爭先恐後,頃刻而盡;煎熬其骨為膏,謂之「番膏」,價極貴。官示禁,而民亦不從也。

這些記載,寫下了台灣原住民因為反抗官府所保護的富紳土豪侵占其領域奪取山林資源,而對漢人出草獵首,遭到漢人報復性的殺害,最後竟然食其肉的歷史。

因其子胡適的關係,胡鐵花是歷任台東知州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台東現有舊站前「鐵花路」及鯉魚山忠烈祠旁「清台東直隸州州官胡鐵花紀念碑」。紀念碑文,細述了胡鐵花對台東地方的貢獻:

胡公諱傳,字鐵花,號鈍夫,安徽績谿人;生於道光廿一年(1841)二月十九,光緒廿一年(1895)七月初三日病逝廈門,享年五十有五。公生四子,其最幼者為胡適博士。公天資聰穎,幼習詩文,比長入上海龍門書院,學業精進,尤擅繪圖;早歲因受匪亂嘗習技擊,允稱文武兼備。同治四年,歲科試列優等,入郡庠食廩餼。公誠樸謙廉,服官勤謹,迭受知於太僕吳大澂、蘇撫劉子良、台撫邵友濂、藩台唐景崧、道台顧肇熙諸要。自光緒七年迄廿一年止,宦遊幾遍全國,政聲遠播。光緒十八年二月抵台,翌月就全台營務處總巡,曾遍歷沿海、內山各要隘,點□台澎駐軍,凡六閱月,整肅軍紀良多。光緒十九年夏,奉委代理台東知州兼鎮海後軍統領;廿年真除,奉旨俟歸知府班後賞加三品銜。廿一年,日寇據台,奉詔內渡;閏五月初離州赴台南,六月廿五日扶病離台赴廈門。溯自光緒元年設州始,迄日本占據止,歷廿年整,州官凡十五任;以當年瘴癘流行,其中任期短暫、在任病故者多人,遑言治蹟。唯公攝纂二載,總綰後山軍政,轄報達五百里之遙。斯時初期開發,地廣人稀、交通梗阻、文化閉塞,外有強鄰窺伺,內有番亂竄擾,治理尤非易事。賴公堅苦卓絕,力疾從公、展布新猷,撫山胞、編戶口、設學校、訂稅賦,墾荒增產、整軍經武,要皆革故鼎新,政績輝煌。今本縣地方繁榮,社會進化,實肇始先賢教化之基,可謂無古不成今也。飲水思洲,後人能不景仰思慕歟。公擅詩文,勤於寫作,遺著有詩文集、鈍夫年譜、日記稟啟稿、台東州採訪修志冊等,觀其昔年所作昭忠祠外聯「聽海濤作悲壯之聲,時應激發英雄怒;顧瘴氣與戰征并息,人共謳賡耕鑿歌」,益證其關懷民瘼與忠勇愛國之宏願。今我政府行三民主義,開萬世太平,仁政宏敦、德孜蒼生,民樂小康、世進大同,亦足償公願矣。臨風嚮往,仰瞻無已!爰記事略,鑴之於碑,以垂永念。台東縣第四屆縣長黃拓榮五十三年夏敬立,台東縣第七屆縣長黃鏡峰重修,大埔羅鼎敬譔,興寧陳瑞鵬敬書。中華民國六十二年十月廿五日光復節吉立。

甲午戰敗,中國割台已定,朝廷詔臣民內渡。胡鐵花遲未啟程,自覺「陷於絕地,將死矣」,遂寫遺囑,授其次子嗣秬(當時隨父在台)。那時是1895年陰曆五月廿八日:

二十八日,書遺囑授秬兒:

予生不辰,自弱冠以後,備歷艱險,幾死者數矣。咸、同之間,粵寇蹂躪吾鄉;流離播越,五年之久,刀兵、癘疫、饑餓,三者交迫,屢瀕於危;而不死。在婺源覆舟於鵝掌灘下;亦幸不死。光緒癸未正月,在甯古塔奉檄由瑚布圖河歷老松嶺赴琿春與俄羅斯廓米薩爾會勘邊界;中途遇大雪,失道誤入窩集中,絕糧三日,不死。(窩集者譯言老林也。)乙酉,署五常撫民同知;八月二十三日,馬賊猝來攻城;城人逃散,予以十三人禦之;幸勝而不死。丁亥,在粵東,奉檄渡海至瓊州察看黎峒地勢;自瓊而南,直穿黎心以達崖州,染瘴病困於陵水;亦不死。壬辰之春,奉旨調台灣差委;至則派查全省營伍;台灣瘴癘與瓊州等;予自三月奉檄,遍歷台南北、前後山,兼至澎湖,馳驅於炎蒸瘴毒之中凡六閱月;從人死盡,而予獨不死。今朝廷已棄台灣,詔臣民內渡;予守後山,地僻而遠,聞命獨遲,不得早自拔;台民變,後山餉源斷,路梗文報不通,又陷於絕地;將死矣!嗟乎,往昔之所曆,自以為必死而卒得免於死;今者之所遇,義可以無死而或不能免於死。要之皆命也。汝從予於此;將來能免與否,亦命也。書此付汝知之。勿為無益之憂懼也。光緒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書於台東鎮海後軍中營示秬兒。

鐵花

其實,早在胡鐵花赴台履任時,似已有不祥之感,所以他的〈即將航行台灣之前題詩〉,即有「入世豈愁多險阻」的句子。全詩如下:

因緣不必問三生,聚散如萍卻有情。

入世豈愁多險阻,知人翻恐負公卿。

天風假我一帆便,海水誰澄萬里清?

試看鄉村頒社肉,幾人作宰似陳平。

末句提到陳平。這位漢朝名臣,年輕時在鄉里,逢節慶殺豬,鄉鄰多請他分肉,他分得公公平平,為大家所信服。胡鐵花大概以此抒懷,願做一位公平正直的好官吏。

民國49年,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將胡鐵花的遺著納入「台灣叢書」,由台灣大學教授毛子水作序。

胡鐵花先生在台灣時的日記和稟啟,於民國四十年由「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叫作《台灣紀錄兩種》,為「台灣叢書」第三種。「日記」和「稟啟」,各為一冊。出版以後,胡適之先生因方杰人(豪)教授的提議,將日記和稟啟按照時日合編,定名為《台灣日記與稟啟》,分為三卷。

四十八年夏天,「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得到適之先生的同意,把這個《台灣日記與稟啟》作為該室所編印的「台灣文獻叢刊」的第七十一種。適之先生因出席夏威夷大學所召開的哲學會,將所編成的稿子交給我,囑我看了後付印。

我略讀一遍,覺得這雖然是一位地方官的日常生活和公事的紀錄,但從這紀錄裡,非特可以看出清代末年政治和軍事一部分的情形,亦可以知道當時少數知識分子對於時局的態度,以及一個實事求是的讀書人對於改進政治的措施。這倒是很值得讀的一部傳記類的書……

中華民國四十九年二月二日毛子水謹記。

現在胡鐵花固墓木已拱,胡適也故去多年,這些先人的遺墨遺澤,不知還能世代相傳多久?

胡適題詩贈台東鄉親 知世如夢無所求 □

張作錦

胡適民國41年回到「第二故鄉」台東,贈送當時縣長吳金玉墨寶,是他自己寫的詩──〈夢〉。

台東縣政府文化處蒐集台東民間手稿,計畫負責人黃學堂曾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指出,胡適的父親胡鐵花於清光緒十九年奉派「代理台東直隸州知州」,胡適幼年隨父親住在台東,他一直將台東當作他的第二故鄉。

黃學堂說,民國41年胡適擔任中央研究院長前,專程到台東,在體育場對中學生發表演講,並重遊幼年故居,臨行前贈送當時縣長吳金玉一幅墨寶。

墨寶有詩一首,題名為〈夢〉──知世如夢無所求,無所求心普空寂,還似夢中隨夢境,成就河沙夢功德。

外界誤傳這是王安石的詩,其實是胡適自己的詩。曾收錄在他的詩集《嘗試集》中,原名為〈五十年前舊夢〉,後改名為〈夢〉。詩有佛教色彩。

吳登瑞指出,民國41年,胡適到台東時,父親吳金玉擔任縣長,當時胡適專程到縣長公館拜訪父親,在公館內的每個人,包括父親、兄弟姊妹還有僕人都有收到胡適的墨寶,他當時在台北念書,沒有拿到。


幾米/空氣朋友
幾米/聯合報
空氣朋友。(圖/幾米提供)
空氣朋友。

  訊息公告
微創青光眼手術——青光眼治療新選擇
如何建立正確觀念,鼓勵穩定治療青光眼,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是當前青光眼治療的重要課題。微創青光眼手術,將迷你引流管置入眼內,加強房水排出,控制眼壓,特色是傷口小,術後併發症機率較低,恢復也更快。

Jennie示範芭蕾舞鞋穿搭4招!日常混搭也能超時髦
作為時尚指標的BLACKPINK成員Jennie,近日在IG上曬出一系列旅遊文,再次以穿搭展現驚喜。她以芭蕾舞鞋為核心單品,搭配運動風格服飾,演繹出別具一格的混搭魅力。過去被視為優雅、浪漫象徵的芭蕾舞鞋,經由Jennie的詮釋,搖身一變成為街頭造型的新焦點。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