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10 第8635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張曼娟專欄】張曼娟/第一次養貓不上手
【慢慢讀,詩】綠蒂/隱身術
【小品文】劉墉/枇杷成熟時

  人文薈萃

【張曼娟專欄】張曼娟/第一次養貓不上手
張曼娟/聯合報
第一次養貓不上手。(圖/太陽臉)
「一見,你怎麼在這裡?現在才十點半耶,又不是吃飯和睡覺時間,出來玩啊!」外籍看護阿妮的聲音格外嘹亮,在這個清幽的星期一上午。媽媽去日照中心上課了,而我經歷了周末高密度的教學工作,終於可以鬆弛下來,睡到自然醒,所謂自然醒,也就是八點左右。年紀漸長以後,再也無法連續睡上十二個小時了。阿妮對看報的我說:「不知道一見為什麼跑回去睡覺?他沒事吧?」

過去七年來,貓咪一見的生活是這樣的。他在自己房間睡到六點多,醒來後便朝著房門意思意思的叫幾聲,而後安靜等待。過不久便聽見爺爺拄著手杖從臥房走到客廳的聲音,他遲疑了片刻,沒有叫,因為他知道再過一會兒,阿妮姊姊就會起床梳洗。養精蓄銳等的就是這一刻,他開始引吭高歌,各種聲調宛轉,有時近乎聲嘶力竭。另一隻貓咪一露只是安靜優雅的坐著,尾巴像裙襬似的收妥,圈住自己。她可能在心中嘲笑男生的躁進,無法學會女生的以逸待勞,她知道不管叫不叫,姊姊梳洗完畢都會來開門餵飯的。

開門的瞬間,兩隻貓像尾巴著火似的往外衝,照例將家中環境巡上一輪,而後監看姊姊將保養粉拌進早餐中,準備好早飯時,兩隻貓已迅速來到碗架旁坐好,即將迫不及待進食,新的一天就此展開。

對兩隻貓咪來說,他們剛來不久就明白這是個四口的人類之家,有爺爺、奶奶、媽咪和姊姊。白底虎斑貓一見漸漸摸索出這些人物的角色與意義:爺爺是寵溺貓孫的,奶奶是不喜歡貓的,媽咪是出外打獵,姊姊是戀人。對三花貓一露來說就簡單多了,所有人類,都是僕人。

吃完早餐的一露,通常找個藏身之處睡回籠覺,一見則循例打卡上班。他的工作內容主要是「跳高」、「翻滾」和「躺平」,有時候喵喵叫。爺爺吃完早餐,攤開報紙,他立刻跳上餐桌打卡,直接將胖大的身軀放倒,壓住報紙四分之三,只留下邊角料,爺爺毫不介意,就從邊角料開始讀起,讀完再拉起尾巴讀一段,有時候與一見頭頂頭,親暱的靠在一起。

「爺爺,你這樣不累嗎?」我問父親。自從貓咪來了,我成了媽咪,父母成了爺爺奶奶,我們是三代同堂了。

「不累,不累。」父親抬起頭來,笑咪咪的對我說。自從貓咪來我家,父親臉上的笑容變多了,神情也顯得舒緩愉悅。也許,他一直都很喜歡動物吧。我記得小時候鄰居家生了一窩小狗,圓滾滾、毛茸茸的,我央求父親收養一隻,父親對我說:「其實我也喜歡,但是要妳媽媽同意才行。」我去問媽媽,她正為了家庭育嬰的工作忙得不亦樂乎,一邊餵奶,一邊叫我去安撫哭泣的一個嬰兒,一邊拍打著懷中另一個嬰兒的背,等待著吃過奶的嬰兒打嗝。問這個問題的時候,自己都覺得心虛:「媽,我想要養狗,我們可以養嗎?」「不行。我不喜歡狗。」

直到許多年後,父親年近九十,罹患思覺失調,他想要養貓,我才去中途之家帶了兩隻貓回家。和貓咪朝夕作伴的父親,暴戾之氣被柔和所取代,因為貓咪容易受到驚嚇,他心甘情願的改變了。貓咪來到家裡半年後,冬季蒞臨,兩隻貓都願意挨著人睡,父親轉移陣地,蓋著毛毯,半躺在沙發上看報,一見跳上沙發,直接踏上父親的腿,接著來到胸腹之間臥下,調整一個舒服的姿勢,睡著了。父親抬頭望向我,那是受寵若驚,是感到深深被愛的喜悅。

那一天,父親招手叫我坐在他身邊,輕聲對我說起他的小時候。因為家境清貧,又是體弱多病的么兒,他被父母嫌棄、兄姊冷落,自卑而孤獨的縮在牆角。經常捱餓的冬天夜晚很漫長,雖然睡在炕上,依然覺得冷。父親說,每到深夜不知道從哪裡跑來一隻貓,鑽進被窩裡,父親就抱著長毛貓睡熟了。

「好溫暖,好柔軟啊。」他的臉上浮起微笑。我問他貓從哪來的?他說他不知道,我問他有別人看見那隻貓嗎?他說沒有,當他醒來貓就不見了。我想到那個遙遠歲月中孤伶瘦弱的小男孩,曾經因為被蠍子螫咬痛得哭了,卻被父母喝斥,只能忍著到天亮。那樣無助而孤獨的孩子,卻有一隻沒人看見的貓,會在夜深人靜時,鑽進他的被窩,給他溫暖和陪伴。我的心中被酸澀的幸福充滿,點點頭,努力將淚水含在眼眶。那是他一生中最初感受到的溫情,直到暮年,久別重逢了。

「一見要好好的陪爺爺喔。」我摸摸貓咪的頭,他伸了個懶腰,發出「嗷」一聲,彷彿在說「好」。貓咪說話算話,他陪了爺爺七年。

我很羨慕那些做什麼事都能「一次就上手」的人,在養貓這件事上,我始終無法上手。當初去中途之家領養貓咪,首先看上的就是白底虎斑貓,口鼻長著一圈斑紋,就像戴著灰色口罩,六個月的他已經是個身材頎長的少年,相當活潑好動。剛見面便銜著一支逗貓棒丟到我腳邊:「來啊,逗貓棒妳會玩吧?」帶著邀請和挑釁的眼神,我忍不住笑出來。那一天,我們玩了好久,他好像永遠不會累。看著他滑稽的模樣,我在心裡想:「如果把他帶回家,就叫他一見吧。是『一見你就笑』,也是『一見鍾情』。」我一去再去,陪貓玩,了解貓的性格,也讓貓對我熟悉。

□就在我決定把貓帶回家時,看見一隻三花貓與一見窩在一起,他們睡得很安詳。醒來時三花貓還幫一見理毛,就像一個溫柔的姊姊。我知道三花貓差不多都是母貓,如果能將三花帶回家與一見作伴,那也不錯。愛媽對我說,三花已經一歲半了,曾經生過一場重病,動了手術,九死一生活下來。每次要送養她,她就生病,只好在中途之家繼續待著。但這隻貓性格古怪,難以親近,連志工都搞不定她。我聽了暗自驚訝,因為三花初見我就翻肚了,隨我任意撫摸,不斷嗅聞我的手,如此親切溫柔,明明是居家良伴啊。「我們肯定有緣。」我告訴自己,我要為她取名為一露,「一枝草一點露」,就算她的身體不好,也該有一個家,也該好好的活著。

我的第一個不上手,就是看走眼了。以為會很親人溫柔的一露,緊張到躲進沙發裡,一整天都不出來,稍微靠近就兇猛的哈氣,連一見走近也要出手搥打。明明是姊弟情深的「貓設」,全然崩壞。先前的溫順甜美呢?這根本是詐騙事件吧。我開始考慮愛媽的警告:「如果她三天不吃不喝也不上廁所,請把她送回來。」我把安全距離拉開,對她柔情喊話:「我們家很好啊,妳真的不想待在這裡,我會送妳回去。妳要不要出來吃點東西?已經兩天了……」第三天一露吃掉一根肉泥,喝了點水,上了廁所,和一見玩在一起,終於心甘情願成為我的家人。

正式收編以後才發現,真正黏人又撒嬌的竟然是一見,宛如一隻貓皮狗,他和爺爺培養出深刻的祖孫情。至於一露就是完全的做自己,誰叫她也不理,但她需要人類的時候會自動靠過來,人類也就會自動開啟擼貓模式,擼到她滿意了,轉身離去,如果不滿意還會罵上兩句,再不滿意就直接開咬。一露並不親人,時常流露厭世鄙夷的神情,但,當我睡眠的時候,她會跳上床來,一直爬到我的胸口,伸頭檢視我的氣息,也將微小細緻的氣息吹到我的臉上,確認一切無恙後,便在我胸口趴著睡。這時候,她的心臟卜卜的貼在我的胸腔,精巧的起伏,能與一隻高冷貓咪進行這樣的親密接觸,於我而言,真是神奇時刻。

貓咪是一種很能忍的動物,所以,當我發現一見不太對勁時,他的尿道結石堵塞已經很嚴重了。「現在立刻帶他過來,必須馬上處理。」貓咪醫生嚴肅的下達指令。我慌忙的把已經痛到瘋狂的一見裝進外出籠,臨出門時,父親拖著不便行走的身軀往外趕,伸手喊著:「一見啊!」那是我在他最後幾年的歲月中,聽過最富情感的呼喊。

父親過世後半年,一見似乎知道再也不用打卡上班,爺爺不會回來了。他依舊會在早餐時跳上桌,依舊壓在報紙上,但顯得意態闌珊,不久就回到自己房裡去了。我進房間查看,他沒有睡覺,睜著亮亮的眼睛看著我。

「你都知道的,對吧?」我輕聲問他,而後視線漸漸模糊。


【慢慢讀,詩】綠蒂/隱身術
綠蒂/聯合報
我的隱身術

是把自己沉入暗與靜


暗 可以不被發現存在

可以更清晰地看見星芒

不必繁複地修飾

鏡子投射不出自己拙樸的形象

用心感受神恩賜的勇氣

提醒人生沙灘微濕深陷的腳印


靜 可無視周遭的喧譁

在驚濤駭浪或版塊位移中

安穩視覺的角度與愛的收藏

聆聽你背影離去的聲音

自由選擇偏愛的顏色與味道

詩的翠綠 愛的芬芳

我榮耀時 沉默安靜

拙敗時 也安靜如斯


沉入黑暗

清晰你微笑的曲線

沉入安靜

傾聽松濤輕吟愛的私語



【小品文】劉墉/枇杷成熟時
劉墉/聯合報
劉墉〈枇杷小雀〉(局部),絹本,2025。(圖/劉墉提供)
我很喜歡枇杷,但是這輩子沒吃過幾顆甜的,有時候花大價錢買回一盒漂漂亮亮的枇杷,每顆都豐實飽滿,咬下去卻沒一點香甜味。只有一回去角板山,在路邊看到幾串小小帶黑斑的枇杷,是真甜。賣枇杷的人說得好,枇杷非得樹上熟,否則不會甜,問題是枇杷嬌嫩,一熟就長黑斑,沒兩天爛了,所以市面上都是沒熟就摘的,好看,但是不甜。

樹上熟的枇杷,我見過,是在高中女朋友家的院子裡。那是我第一次去按她家的門鈴,她出來開門,說不巧爸媽都下南部了,家裡只她一人。我說那我不進去了,在院子裡看看就好。女生的爸爸是大學教授,日式房子外面是榕樹牆,我曾經隔牆扔過石子,約女生出來。她家不但大,而且種了好多花木,我沿左側繞過房子到後院,她已經打開拉門,站在客廳外面的「緣」(也就是主屋跟院子之間一塊像陽台的地方),探出身子笑盈盈地要我進去,我說不必了,沿著緣的邊上坐下。

女生端了茶放在我身邊,她身上香香的,低頭像喃喃自語:「我爸媽去新竹老家,明天才會回來。」再盯著我:「你真不進來?」

我沒進去,覺得坐在那裡,曬著冬天午後的太陽,挺好!院子裡一片綠意,中間有棵樹,結滿了果子,是枇杷,真多!相信都熟了,因為顏色漂亮極了,紅橙紅橙的!

聯考之後,我進了台師大,兩人好久沒聯絡,聽說她早早結了婚,丈夫是位學者。

出國多年後我回到台北,有一天她居然找來,沒怎麼變,還那麼小聲說話抿嘴笑,沒問我的近況,也沒說她自己。倒是有一回我坐著,她站到面前盯著我說:「你看來很累,我為你捏捏吧!」接著繞到後面,為我抓了兩下肩頭。

又有一次,她來,我正作畫,她問我能不能送她,我說:「當然!」之後就再沒她的消息。她比我大一歲,現在應該也是老太太了,有一天到台北美麗華音樂台看薩克斯風演出,新來一位客家女生,個子不高,短頭髮圓圓臉,大大眼睛,有點像她,但太年輕,不是她。

近兩年我常去台北近郊爬山,有些野生的枇杷樹,從開花就被套上塑膠袋,大概是山友們「先到先得」的記號。每次看見袋子邊緣露出已近成熟的枇杷,我都心一震,想起當年女生家結實纍纍的枇杷。

多紅啊!多美啊!應該正熟透,甜極了!為什麼她沒摘幾個給我吃?為什麼我沒開口向她要?為什麼我沒進去坐坐?


  訊息公告
《他們將化作塵埃》人遲早要面對自己或親人的離世
《他們將化作塵埃》是一部談安樂死的電影,沒有太多的故事劇情,聚焦在人身上,當事人、以及當事人周邊的人,有不同的觀點,沒有對錯,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狀況,但它可以帶來不少思考。

安世之亂 供應鏈紅色警報
最近因為中國商務部對荷蘭安世半導體(Nexperia)在中國的部門與包商發布出口管制,禁止在中國生產的最終元件或模組出口,恐將衝擊安世半導體在歐洲的供應鏈的斷鏈風險,掀起歐洲車用半導體供應鏈的混亂情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