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24 第8650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當代散文】江一豪/親切的失敗
【聯副電影院】盛浩偉/更清晰的謎,依舊成謎:觀電影《群山淡景》
【慢慢讀,詩】羅毓嘉/無名之物

  人文薈萃

【當代散文】江一豪/親切的失敗
江一豪/聯合報
親切的失敗。(圖/王春子)
四十歲之後,像搭上回頭車,常惦記著要寫。終於有天開始了,卻肯定是思慮不周,很多內容到後來,跟原本以為的相去甚遠。

回顧過去,尤其是成為搬家工人前後那十來年,除了部分鮮明的畫面,其他區域猶如底片顯影不足,銀鹽粒子異常稀疏,導致光源毫無遮攔地大量曝曬在相紙上,終究只能呈現出一大片暗區。然而如同所有不可靠的事物,記憶總在你以為絕對想不起來時,倏忽而至且糾纏不休,也因此難以確定筆下這些記事是否如實,又或者人生本來就帶著點虛構的性質。

不免尋思,如何看待這趟書寫。

面對空白的紙張或檔案,反正寫就是了,嶄新的故事在眼前等著。身而為人,你我都有這樣那樣的種種限制,但多半存在一定範圍可供自由意志探索,若敢於砍掉重練的心念夠堅定,那麼自由的向度無疑倍增。尷尬的是,該怎麼解釋每次完成時,發現到處都是意料之外。

本來,這篇應該要叫〈失敗人生〉才對,無奈但凡聽我說過的,要麼皺眉頭,不然就是扯開話題。再怎麼遲鈍,也知道賣相不好。如果能重來,也許該跟他們聊一下Night and the City,這部1992年翻拍,台灣片商翻譯成《四海本色》的同名電影。

勞勃.狄尼洛(Robert Anthony De Niro)飾演的Harry Fabian,成天編織夢想,到處兜售。都說愛笑的男孩,運氣不會太差,可惜縱使談得滿嘴好生意,卻始終混不出什麼名堂。總算有天碰到願者上鉤,讓他拿下一筆大單。

這不是我爸嗎?

二戰後不久出生,從小在貧苦中翻滾,為了幫家裡討生活,摸索出無中生有這門技藝。偶爾得意要我跟弟弟叫他魔術師,然後洩露天機般,悄聲說自己對數字特別有感應。時逢台灣錢淹腳目,關於數字這門研究,當然不是純學術,絕對要實戰演練看看。大家樂不用說,從餐廳到汽車材料,民間放款到電子遊樂場,統統聽他投資過。

讀國小那幾年,有時候在周日上午,他會牽著我走進「建築家」這間咖啡廳。推開玻璃門踩過木地板跨入隔間,擺著十幾台水果盤機台。螢幕裡七彩圖案不斷翻跑:BAR、金鐘、777……蛛網連線密密麻麻。一根根牙籤插在按鈕上,驅動籌碼持續投注,計分聲此起彼落叮噹響,混雜香菸跟簡餐氣味四溢,是簡單又粗暴的美學。

除了賭,那裡似乎也有生意在談。雖然不確定這兩者間的差距,但我爸可是有正經工作的。如果沒有意外,安安穩穩在航運公司待到退休,完全可以想像。偏偏徹底翻身的渴望如基因,知道他把身家加槓桿整把押上去,已經是紙包不住火之後的事。

近身觀察近二十年,理解這場賭局是宿命的對決,注定要來,只是愈想愈覺得應該遇到詐騙了。不過當時全家忙著收拾打包,沒時間細究,反正也於事無補。

心照不宣,是所剩不多的選擇。

帶著些許慌亂出社會,生活看似漸趨平靜,兩年後偶遇失業。果然還是放不下,我看見自己在搬家公司門前張望。很想跟他說點什麼,但假使沒跨進去又將如何,誰知道呢?如今回首只能感嘆,日常滿滿的自由意志,拼湊起來竟成為難以置信的,意外的人生。

人生,或許不該如此,但好像就是這樣。眼前每個當下,泰半在一次次選擇中銜接而成,挫敗乃至懊悔在所難免。意外的是,過去那些歷歷在目、已然全知的每個場景,究竟是如何排列組合,終至引導旅途走到此時此刻?交給記憶帶路,朝著起點往回走,目之所及,驚心動魄的程度,居然絲毫不遜於面對每個未知的時刻。

未知的未來,已知的過去,看上去,結果都會讓人嘆口氣。

我爸可是灑脫得多,出事前就老掛在嘴邊:「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感覺裡。」這哪門子的哲學,既猶如預言般演示命運,也成為一則指引。隨著屢屢跟他的分身不期而遇,印象裡那些畫面也益發鮮明。

當年興沖沖打開《南國再見,南國》,被光碟裡緩慢的敘事節奏搞得昏昏欲睡,原來侯孝賢不是《少年□,安啦!》的導演。然而誰曾想,那段被快轉掉的,高捷在《南國》抱著馬桶抓吐的模樣,多年後會反覆出現在我眼前:「阿瑛一直叫我開餐廳,操他媽的,算命的說,我他媽還要過五關斬六將。我他媽的只是開餐廳,這麼累啊,我他媽的還要過五關斬六將。」

真的人生用不著打打殺殺,就很要命。

裴文祥也是這樣,用奇怪的姿勢站著:左手是他妻子挺著身孕,右手是布條,兩邊都緊緊抓住不敢放鬆。所到之處,警察總會叫他們先把布條收起來,每次都要為此爭執許久。似乎上街抗議就為了拉布條,而非他們被惡性關廠積欠的薪資。

叫你們自己收起來不肯,絕對有人馬上要吃虧。警察撂下狠話,轉頭開始搶布條,搶完繼續瞄準文祥,硬是把他從人群裡抽出來,「帶走帶走」。這陣仗讓剛解嚴的他是真的害怕了,本能地對著太太放聲叫喊:「楊菀玲,救我。」

散場後,我讓羅興階這部紀錄片《往事只能回味:台南勤翔紡織關廠抗爭事件》帶路,在黑夜裡穿過晦暗小徑,出發朝社會運動的方向靠近,再靠近一點。從成為搬家工人開始,沿途尋找療癒之道,卻忽略了什麼。

過沒幾年,某個近乎窒息的傍晚,爸爸跟我們宣布他生病了。

我自認安定,偶然淡淡地提及此事。前輩聽罷,挨身說他有個朋友的父親也是,「後來負債好幾百萬。結果,殊途同歸」。眼前那雙大手由下而上,在空中畫個圓圈,嚴嚴實實的,沒有出口。像是怕我聽不懂,又或者臉上有什麼觸動他,臨走前婉轉又直白,透露這段個人經歷:「我活到四十歲之後,都還想過要自殺呢。」

並非巧合,《保險法》也有想到這件事,一則規定稱作自殺仍賠條款:「保險契約載有被保險人故意自殺,保險人仍應給付保險金額之條款者,其條款於訂約二年後始生效力。」

按理,被保險人透過自殺實現理賠條件,違反誠信原則,是獲取不正利益的行為。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法律允許這樣的契約條款成立生效?理由是,要當事人忍耐一下,想獲得理賠必須再等上兩年。而經驗法則告訴我們,通常隨著時間經過,確實能稀釋人的自殺意念。如果還是不行,就賠付吧,畢竟他都忍了兩年。

兩年,是每個人都值得擁有的機會與命運。硬梆梆的文字背後,竟有如此世故的深切溫暖。相較之下,「不打沒把握的仗」這句話講起來輕鬆,要真做到這件事,首先得有選擇,重點是能說不要。事實上,那些被推上戰場的,每天被生活檢討得遍體鱗傷的歷劫歸來之人,剛剛擦身而過。

把鏡頭留給江湖兒女,緊貼他們的失敗,侯孝賢聽到都市原住民在抗爭,二話不說跟我們上凱道一起落髮。有了這次經驗,後來想都沒想,得寸進尺拉著他手勾手去跟警察推擠。

那年已經六十二歲的他,隔天比劃、伸展身體,苦笑著說這裡瘀青那邊痠痛,但隨即正色分析,日後隊伍應該如何列陣,「這樣才不會被打散」。這大哥的仗義,是真想衝進去那種。

有回,同樣在街頭。面對族人,侯導接過大聲公劈頭就問:「我們很健康,我們精神很飽滿,對不對?」當時沒細想,恐怕也無法體會,這個題目並不容易,甚至得拚盡全力去回應。

無獨有偶,在《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這本書,村上春樹提到作為一個職業小說家,他的創作觀是:「要處理真正不健康的東西,人必須儘量健康才行。」順著往下繼續說,健康和不健康的事物,並非兩極對立,而是互補的,甚至有些情況是可以互相自然包含。

那麼,失敗也不會只有失敗跟他自己而已。

臨終前幾個月,爸爸早晚撐著腳步到彩券行報到,出門上下四層樓要分好幾口氣走完,直到根本無法起身才罷休。每次跟在後頭,心想難道沒有更體面的事可以做嗎?這個納悶,多年後,被他那天塞過來的幾張鈔票解開:「像我現在這樣還能賺錢的,大概沒有幾個吧。」

九局下半兩出局,觀眾寥寥可數。由於勝負已定,中途有人陸續離開,場地也提早進行清理。燈光即將熄滅,但堅持照規矩來站上打擊區,搖搖晃晃要把這場賽事完成。後來經過彩券行,不免偶有一絲酸楚掠過,但總算搞懂魔術師跟數字感應背後的故事。

生意搞砸了,又挨上一槍。女友摟著他在暗巷裡抽抽噎噎,Harry Fabian那張嘴依舊在逞強,叨叨絮絮講個沒完,臨到被抬進救護車,才帶點安撫兼有自嘲,回顧這場發財夢:「我真是瘋了。」

鏡頭緩緩拉開,兩個小人物隱沒在華燈夜色間,留下片尾曲悠揚繚繞:

Oh-oh, yes, I'm the great pretender

Pretending that I'm doing well

My need is such, I pretend too much

I'm lonely, but no one can tell

其實,假裝真的需要花力氣、費工夫,一點也不簡單。我終究明白,自己選擇的是陪伴在身邊,那不曾丟失溫柔的,親切的失敗。


【聯副電影院】盛浩偉/更清晰的謎,依舊成謎:觀電影《群山淡景》
盛浩偉/聯合報
小說如何改編為電影,一直是懸而未定的課題,只因文字與影像敘事邏輯不同。電影或有繁複華麗的視覺景觀、引人入勝的剪輯節奏等科技與感性融會的高超技術,則小說內核也有著無可代換的文學性,如小說家黃麗群所言,那是「只有文字才能表達的表達」。若只是將文字生成為影像(如人類對AI下指令那樣),最終往往難以成就佳作,其中勢必得經過編劇及導演消化再重組的作業。石川慶改編石黑一 ......

【慢慢讀,詩】羅毓嘉/無名之物
羅毓嘉/聯合報
比如說睡進一塊失眠的地圖 學會擁抱比「我們」還早離開的東西 我有一把轉開門就會流淚的鑰匙 我對著冰箱裡的光道歉 想學會不咳嗽 想學會不想念你
想蓋一座只收容碎屑的圖書館 想記住沒有發生過的吻 想在沒有雨的日子撐傘走過廣場 每一步都踩進了等待的名字
那年春天開滿了花 而我只看見謝落一地的遺跡 便知道了花之澎湃 替死去的句點點燃生日蠟燭吧 跟某個從未 ......

  訊息公告
職涯規劃要趁早
我常提醒年輕人,大學階段就該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如果發現科系不合適,應該勇敢轉系或轉校,不要等畢業後才後悔。踏入職場後,也別急著跳槽或轉行,先在相關產業踏實工作兩年,去印證理想與現實的距離。唯有經過時間的打磨,才能確定自己是否真正適合那條路。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研發趨勢及能量
今年創博會以「AI跨域創新,智慧驅動未來」為主軸,設置「創新經濟館」、「未來科技館」、「智慧永續館」及「發明競賽區」三館一區,展出超過1,100件創新技術,完整呈現台灣在半導體、資通訊、綠色永續、國家安全與醫療等關鍵產業中的AI佈局與技術深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