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客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bobo小天才.輕鬆玩教養】針對家長頭痛的學齡前教養問題開闢解決方案,讓家長輕鬆地教導孩子。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10/05 第4306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我是誰?他是誰?天行者生命故事-徵文佳作】花媽/因為看見ADHD,而感受美好傳承
【青春名人堂】須文蔚/畫說七星潭的生成傳說:《月牙公主》的構想與創作
【海洋大小事.網路徵文優勝作】費雪/我心中最美的一片海
 
 
 
心情札記
 
【我是誰?他是誰?天行者生命故事-徵文佳作】花媽/因為看見ADHD,而感受美好傳承
花媽/聯合報
圖/夏仙

兒子確診亞斯伯格症的同時,我也隨臨床心理師做測驗,「順便」被確診為過動症(ADHD)。即使被確診,我仍然常常在狀況外,會知道自己常獲得「想法與眾不同」之類的評語,是後來透過與前同學對話,才知道自己被評價「怪」、「白目」。

剛開始我對確診一事一笑置之,不知道一個四十歲的人確診為ADHD到底要幹嘛?對自己有何意義?接著我不由自主地藉由別人的表情,接收到一些訊息。比方說當我覺得很High、創意力極佳時,其實別人覺得我說話太快,或要求完成速度過快,讓別人有壓迫感。但放慢腳步對我還是有些困難,會感覺自己比較沒有創造力,儘管工作的完成度更高、更精緻細膩。

醫師還認為我有資優特質,但我測過智力量表只有一百,只是普通。「妳是不是沒耐心把測驗做完?」醫師朋友問。她說對了,測量到後段我因沒耐心完成而亂寫。

翻起畢業留言,同學寫給我的是:「友直友諒友多聞。」當時覺得是讚美,知道自己有ADHD後,則感受到這與ADHD的直白、思考跳躍、多元學習頗有關係。幾十年下來,我文章寫得很快、數量很多,倒是可稱為「有質有量有多文」。

從小就是個糊塗的孩子,上學前常常在尋找制服、尋找紅色的領結,考試成績排名也常常像直升機一樣起落,可以一次上下三十名。所以在學校被老師誤會而甩耳光,或因為頑皮、放空,而被藤條打到瘀青的次數多得數不清。

印象中幾次被扁,都和我對「有興趣的事情一定要試試看」有關。曾有同學告訴我,用白蠟塗在簿子上,寫字速度會變很快,於是我就用白蠟用力地塗抹四頁,然後再用鉛筆寫功課。結果隔天就被老師叫去辦公桌前:「為什麼老師的紅筆,沒有辦法改妳的簿子?」接著藤條就出場了。當下我想的是:「還好今天手上有塗凡士林,這樣被打比較不會痛。」沒想過以後不要隨便嘗試。

求學期間也常被老師公開念作文,不過不是文字好被朗讀,而是常有「觀點獨特」的紅批;但我自己是不知道哪些堪稱獨特觀點啦。

念大學奇妙的事情就更多了,我因為有領導能力一直當班代,跟助教和老師的直接接觸很多,會聽到哪個老師有什麼特別習慣、怎麼考試怎麼給分之類的。有個老師出了名的忙,學長們說他沒有時間看作業,給成績的方式就是看稿子有多厚。一張稿紙六百字,印象裡我交出一百八十張稿紙,訂成厚厚一本:這一科兩學分的課程,我交出大約六到八萬字,大概寫了一百二十張稿紙,再夾帶六十張空白稿紙。後來證實老師應該沒看內容就給分數了──也許有人會覺得我想要取巧得高分,但我是同時願意承擔被老師發現得零分的後果而去嘗試。至今我仍對「不需要太多耐心」的「小試看看」,充滿熱情。

有天我想挑戰捷運買票機可投進硬幣的極限,一次投入二十個一元硬幣,但投到第二十個硬幣時,電腦就當機了……尷尬地請服務人員來修復,雖然馬上修好了,可我不好意思再連續挑戰,所以問了站務人員。他們說,售票機沒有限制投幣數量,可能是投幣速度太快(可我沒耐心慢慢投幣,所以沒有再繼續測試)。

這幾年我常思考,如果小時候就被診斷為ADHD、那時候就有早療,爸媽會怎麼做?我滿確定父母會讓我發揮特質、盡情揮灑,這並不是說,他們會不讓我被療癒──國中時發現有Tic(肌肉抽搐症),他們就帶我去就醫──而是爸媽總是讓孩子在牆上亂畫。不過,他們也要求孩子上學得準時,該被老師處罰就罰,後來念高商選錯學校拒學,他們就讓我留在家裡,不說教,讓我一面工作,一面自己思考未來的態度。

那年代孩子被誤解被甩耳光,父母是不會替孩子撐腰的,但他們會陪著,讓我知道家庭不是講理的地方,但是我會想回去的地方。雙親辭世約二十年,遇到委屈,我仍會夢見我在尋找回家的路。感謝父母讓我擁有信任與被信任的家。

寫這個不僅是緬懷父母,也是認真思考,自己有沒有因為原生家庭的教養,而養成什麼好壞習慣?我雖沒有全盤接收原生家庭給我的好壞對錯,但回溯既往再調整,對自己、對孩子都有幫助。其實,爸爸生前常說我念那麼多書沒用,但他沒有不讓我念,只說可能會讀到一半沒錢繳學費而已。我挺感恩的,而且在大學就讀期間也只有一學期沒拿到獎學金;始終覺得,那年代教給我們很重要的觀念,是「責任」:是我決定要升學的,就會好好念書,想辦法讀下去。

我現在的主要工作是演講,已走過台灣數百間學校。演講的時候,我幾乎沒有定點乖乖站在講台上過,而是在場內走來走去,與聽眾QA、互動。對於我這樣一個話很多的ADHD來說,能以演講當成主業,還真是老天爺賞飯吃!我對於自己與眾不同,相當得意!


【青春名人堂】須文蔚/畫說七星潭的生成傳說:《月牙公主》的構想與創作
須文蔚/聯合報
北埔國小的學生在「新城數位機會中心」輔導下,曾經以青石公的神話,辦過親子活動,開過畫展,拍過短片。一個傳說反覆敘說,有意追憶即將逝去的自然景觀,企圖典藏原住民文化,更希望遊客相信石頭上有魂魄,不要隨意撿拾帶走鵝卵石,讓七星潭能保留自然風貌。

2016年的夏天,陳恆鳴先生傳來小朋友蒐集的「青石公傳說」,故事很簡單,也很童稚: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美麗的加禮宛山裡,住著一條修練千年的青龍。而在這附近住著一位獵人與他美麗的妻子,青龍被這美麗女子吸引,於是化身為大鵬鳥引誘獵人追捕。後來獵人不小心失足墜谷而亡,青龍於是喬裝為獵人,心想終於可以和喜歡的人廝守在一起。但聰慧的獵人妻子起了疑心,發現丈夫變成一條青蛇,識破青龍的身分,慌張向長老報告,長老於是率領大家一起去追捕青龍。青龍逃往海邊的方向,變成一顆大青石,同時發出七道光芒直射天際,這海灣因此稱為七星潭。青龍心中覺得對獵人、獵人妻子及鄉民有愧,以亙古不變的守護來懺悔。據說,天氣不好時,青石會發出紅光警告附近漁民,青石的預報很準確,因此七星潭居民稱其為「青石公」。


此則敘事作為七星潭生成傳說,恐怕不無問題。根據清朝的《台灣輿圖並說台灣後山總圖》裡,七星潭是數個星羅棋布的池塘,錯落在現今花蓮航空站、空軍基地與國立東華大學創新研究園區一帶。直到1936年,日本殖民政府為了興建機場,因應太平洋戰爭,將七星潭填平,並將居民強遷到現在的海岸。當地村民不忘舊名,以潭水為海灣命名,而這大概與青龍的七道光芒無關。

青石一直矗立在海岸,雖然曾居住在此的撒奇萊雅族人已遠去,我仍興起以月牙般的海灣為美人,保留青龍變形的故事基礎,寫下一則貼近地方風土的傳說,供有意製作繪本的蔡佳玲老師參考,於是有了創作《月牙公主》的動機。

寫作時,參考了劉秀美老師《火神眷顧的光明未來:撒奇萊雅族口傳故事》一書,其中有關「老鷹叫聲的由來」,以及「芭蕉變成人」、「加禮宛山曾經受傷,留下白色聖石」等傳說,更豐富了這個故事的內涵。

新版本故事創作完成後,歷經了兩年的時光,終於完成繪製。近來,花蓮遭逢大地震,七星潭災情嚴重,但相信以花蓮人強韌的性格與能量,會很快回復海岸的景觀,讓遊客重新來此聆聽月牙公主的歌聲,體會青石公的深情,懷想撒奇萊雅族人曾在此活躍的美好時光。


【海洋大小事.網路徵文優勝作】費雪/我心中最美的一片海
費雪/聯合報
那片海,沒有通透的碧藍色、沒有細如粉的白色沙灘、沒有美如畫的樹林小島,但卻是我記憶中最美、最有溫度的一片海洋。

小時候因為父親工作調度的緣故,好一段時間我與母親總在寒暑假到花蓮找父親。印象中,我時而在住處附近蹓躂,時而找附近徘徊的大狗玩。那時最期待周末到來,因為父親會開車帶我和母親穿過美麗的綠色林蔭隧道,一起到海邊。

那片大海是沉沉的靛藍,岸邊有幾艘停泊的小漁船。海風迎來,嗅得到淡淡的魚腥味,耳畔是海浪穩穩地拍打岸邊的療癒聲響。岸上好多大小不同的鵝卵石,還有數不清的繽紛小石頭,和媽媽一起挑著看著很是滿足。

有一天父親要帶不會游泳的我入海玩水,我在他牽引下慢慢向大海走去。隨著海水愈來愈深,快要蓋滿我的頸子,腳趾頭只剩下大拇指可以碰到底,心情也變得緊張不安。但父親的雙手緊緊抓住我,教我怎麼放鬆:「不用怕,有爸爸在。」

我早忘記去了幾次花蓮,也忘記拾起放下過多少美麗的石頭。但是,深深印在心裡的,是和母親一起捲起褲管的影子,還有父親那句:「不用怕,有爸爸在。」


 
 
 
訊息公告
 
 
 
 
美味新據點 大啖異國風情料理
源自馬來西亞的老字號品牌鴨皇閣,由新加坡商戴勝發引進台灣。店內必吃招牌料理「當歸烤鴨」外,店家也引進多道星馬料理,如星馬麥片蝦,吃法、風味皆相當獨特,令人回味無窮。

窺天象創商機 氣象科學跨域應用
氣象產業,是伴隨著科技進步崛起,也是因應時代需求而起的新創產業。15年前,氣象專家彭啟明,率先成立台灣第一家氣象公司「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15年後,他成功開拓出氣候經濟的新藍海,也以傳教士之姿,教人善用氣象資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