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10/17 第4555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動物上好戲】兔編/再見,再也不見
【青春名人堂】林力敏/聖城巴黎
 
 
 
今日繽紛
 
【動物上好戲】兔編/再見,再也不見
文□照片提供/兔編 圖/Silvia/聯合報

我與小雨燕的初次相遇

正值下班時間,準備返家時,划著手機看著「台灣野生鳥類緊急救助平台」社團裡的文章,有一則發文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民眾撿到一隻小雨燕,卻被誤認為老鷹,因而差點私養起來;所幸,經過一番勸說,對方願意讓我接手。

到了約定的地點,對方交給我一個小盒子。一打開,是一對圓滾滾帶著疑惑的眼睛,這是我與小雨燕的初次相遇。

先為牠檢傷,發現右翅無法順利張開,是需要醫療的個體。再經由醫生檢查後,確認右翅骨折,得要固定十四天再回診確認癒合狀況。

「這孩子是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帶著許多疑問回到家,忙碌地安置小雨燕,等一切妥當,抬起頭,已經晚上十點了,這才想起我還沒吃晚餐啊!

在台灣,小雨燕雖然常見,民眾卻不熟悉牠。牠們長時間在天空中飛行,一邊飛也一邊張嘴捕食昆蟲--這點與一般鳥類不同,也是為何成年個體被拾獲後通常不會主動開口進食。此外,牠的鳥喙短而軟,若沒有相關經驗就冒然使牠開口,容易導致下顎受傷或錯位。

鳥種餵食與照顧的特殊性,讓我與這隻小雨燕磨合了很久。每日除了要準備多樣化的食物外,秤體重、曬太陽、整理環境、避免繃帶掉落……種種繁瑣也成為日常。這隻小雨燕有潔癖,會在接出盒子後排便,避免弄髒環境。吃飯前後,會用很厭世的眼神盯著我看,像是不愛吃飯的小孩。不過,小雨燕很努力,體重一天天增加,胸前肌肉逐漸飽滿、結實。牠的每一個進步,都成了照顧時的小確幸。

若問我,照顧傷鳥會累嗎?我會說,肉體上的累我都可以忍受,真正的壓力來源,是害怕牠們無法痊癒。過程裡,時常會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周全,導致最後無法野放;但也因為這些想法,我更加明白,必須認真、慎重對待這些生命,同時與前輩、夥伴們討論,隨時修正作法。

就這樣,抱持著戰戰兢兢的心情,我們順利地度過了十天。

剩下的就是盡力幫牠復健

第十一天,我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由於精神、活動力恢復,小雨燕開始躁動亂爬,右翅的固定便鬆脫了。我緊張地帶著牠回到醫院,醫生看診後確認骨折處已經癒合,但翅膀角度沒有達到正常的弧度,暫時無法飛行,請我帶回去再試著復健看看。

回家的路上,我一邊自責,一邊掉淚。我知道,這樣的情緒不能持續太久,骨折處已經恢復了,剩下的就是盡力幫牠復健。於是,我改善布置,在家裡掛起毛巾, 一有空就讓牠在毛巾或紗窗上攀爬、短飛,藉此鍛鍊牠的肌肉,矯正翅膀角度。同時也思考著,若真的無法順利回歸野外,我還能做些什麼?

有一天上午,正在復健的牠,突然從毛巾上一躍而下。我衝過去,想伸手將牠撈起,小雨燕卻一個轉彎,精準而漂亮地閃過了我的手--那一刻,我驚喜不已!心裡有個聲音告訴我:「是時候了,離回到野外天空翱翔的日子不遠了。」

最後,終於到了野放的日子。

出發前,我雙手合十,虔誠地向上天祈禱一切順利。挑選了一個濕地公園,有山坡、綠地,想著倘若野放失敗,至少我有把握將牠安全領回。

我一步步往山坡的最高處走,希望高處的氣流能助牠一臂之力。到達最高點,看看四周,天氣、風速都很完美。是時候了,我將盒子放置在地上,輕聲地說:「小朋友,回家囉。」

打開盒子的瞬間,小雨燕一鼓作氣爬出盒外,順著坡度往下,再乘著氣流往上飛起。僅僅是一眨眼,牠已變成空中的一個黑點。每一次的拍翅,位置都更高了一些。那一刻,我將這十八天的喜悅與壓力都化成淚水,盡情地釋放出來。

「再見,再也不見。」我將永遠記得奇蹟發生的這一天。

經過那次救傷經驗,我更了解身軀小小的鳥兒,內心其實是多麼堅強,只為了能再度翱翔於屬於牠們的天空。與其殘忍地以私心剝奪牠們的天性,以愛之名禁錮牠們,不如思考我們能不能在水泥化、開發過度的現在,為動物們保留一塊適合的棲地?讓牠們能夠安心地繁衍、在天空中自在飛翔。畢竟,野生動物與我們的距離,一點都不遠。

遇到野生鳥類:停、看、送

停:停下腳步,與鳥類保持安全距離,觀察並確認環境是否需要協助。

確認需要協助的個體,就可以靠近看看。若是受傷、能輕易捕捉的個體,或找不到巢、無法歸還的雛幼鳥,就需要準備適合的打洞箱子(盒子),鋪上毛巾或揉皺報紙安置。

看:落巢、學飛或無傷的鳥兒,我們可以協助送回巢中或安全的高處,並躲起來觀察。若是有受傷或無法放回的個體,則儘快後送救傷單位。

送:拾獲野生鳥類不知如何幫助牠們時,歡迎加入臉書「台灣野生鳥類緊急救助平台」發文詢問,讓我們一起關注環境及野生動物。

【青春名人堂】林力敏/聖城巴黎
今日登場/林力敏/聯合報
巴黎是世上最教我佩服的城市。那趟旅行先到英國、西班牙、南法、摩納哥,滿路勝景,歐洲建築快看膩,一踏進巴黎,卻眼睛乍然開了。

因為滴滴點點不一樣。

別處路旁花圃僅一兩種花,平鋪直敘的大紅大黃或大紫。溫哥華把數種花盛滿花籃懸於路燈,境界高妙。巴黎是十幾種各色繁花熙攘,高低錯落,此呼彼應,穿插亭亭狗尾草,栽花的不是園丁而是花神。

別處樹就是樹,闊葉樹胖,針葉樹瘦。巴黎不甘心樹只是樹,精心修剪形狀,或方正,或尖翹,或渾圓,跟四周景物調和,枝枝葉葉的藝術。連樹自己都彷彿兢兢業業,長歪了,不美了,就羞愧枯萎了。不美的樹不好意思待在巴黎。

在巴黎第二天我清晨就出門。萬神殿附近石板路,路旁先後散著四五攤嘔吐物,半夜泡酒吧的遺物。小水溝蓋嘩嘩冒水,潺潺往下流,不知是壞掉,還是用來沖掉嘔吐物,一條小溪從萬神殿潺潺流向萬鬼城。在別城我或許卻步,這城太美,我精神奕奕沿小溪往前探訪。

只見每面櫥窗在作畫。背包店不輸愛馬仕。五金行的鐵桶,擺置精巧,打光直追故宮毛公鼎。菜販纍纍翠玉白菜。若台灣在巴黎,珍奶店櫥窗或許布置一千顆瑩白珍珠大珠小珠落玉盤,鵝肉攤鋪黑紅天鵝絨,貢丸湯騰騰上桌,每截芹菜雕為小花透玉蘭香。

這城處處雍容,又處處細思。椅子不只是椅子,是能坐的風光。磚道不只磚道,是腳邊的詩行。台階有雕刻,雨棚有鑲金,鐵欄杆彎得優雅,垃圾箱夠格收藏進藝廊。別人還沒把頭髮梳整齊,巴黎悄悄連腋毛都梳齊了。

我撞見別處沒有的金黑浮雕噴泉,別處沒有的金頂方尖碑,街頭駛著骨董車與賽車,騎樓裡藏豪宅,豪宅裡藏宮殿,許多墓園是景點。A&F服飾店在別處像電音香水味的夜店,香榭麗舍大道分店是在兩層樓高的金黑雕花鐵門後,穿過蔥鬱莊園才會到。

街頭藝人都能不同。別處多半獨自拉琴,唯獨在巴黎我遇過整隊浩浩蕩蕩的管弦樂團,理直氣壯把地鐵站吹響為音樂廳,纖纖電線顫為琴弦。一角一落是活的,是藝的,是異的,復交融為和諧。這城教懂我,美的偉大。

從來我喜歡美國勝過歐洲,覺得歐洲建築陳舊沉重,美國新亮;文化不只在傳承過往,更在開創未來。但在巴黎我甘心留連過往。是,巴黎的快樂是老的。人快樂時會變年輕,我快樂時就年輕,可在巴黎,我的快樂是老的。

愈老愈好。巴黎是歐洲文明的意義。

可巴黎不只有美有好。不少台灣人在巴黎夢碎,嫌地鐵舊,厭馬路髒。我在某條街,在華美櫥窗旁,赫見八九塊瓦楞紙板圍作矮牆,牆裡堆滿舊衣家當,器宇軒昂端坐一位白髮黑禮帽的乞丐。剎那間我想起這也是雨果的巴黎,革命的巴黎,猶待下一代雨果與革命。巷角尿味是對這城莫大的背叛,與擁護。

告別瓦楞紙城,巴黎復美得有重量,有寂涼,有皺紋。一紋一紋梳順。巴黎是在歲月裡靜靜添皺紋的美。在平和裡靜靜殘酷的美。

離開巴黎後我重新闔眼,安於椅子只是椅子,桶子只是桶子,生活只是過活。唯獨某些緩下來的片刻,悠悠憶起,我曾見識一聖城的偉大。天天我半閉眼睛,但我睜大眼過。在巴黎。

 
 
 
訊息公告
 
 
 
 
收息族做好這5件事 跌再深都不怕
投資人可開心地等待金融風暴再一次來襲,蕭世斌說這可能是繼2008年金融海嘯後,財富再一次倍增的大好機會。現在就來看專家們口中的防颱準備與作法:2個強化心理素質的認知,以及3個作法以防範市場波動。

4本「慢老書單」 預約優雅後青春
本次推薦4本好書,從照護學問、老後行為、吞嚥照護食療到安寧緩和醫學等多元面向,協助讀者貼近家中的老大人,同時也為自己的老後生活預作準備。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