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身體重要,可是你知道豐沛心靈更重要嗎?【講義雜誌電子報】供應有機閱讀,讓你的心靈更柔軟。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10/15 第5045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一起來築夢】宋文郁/用自己的方式愛護家鄉─農業廢棄物再循環
【青春名人堂】吳毅平/異色瞳
 
 
 
今日繽紛
 
【一起來築夢】宋文郁/用自己的方式愛護家鄉─農業廢棄物再循環
文/宋文郁/聯合報
為市集製作的水苔球。照片/古德土團隊提供
農業與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它不僅是人類取得糧食的手段,更象徵著植物、動物與人類之間的共生關係。然而,工業革命過後,人口急遽上升,我們與環境之間已不再是共生,而是無止境地索求與消耗;各種生產過程中所產出的廢棄物在隨意棄置之下造成汙染,地力日漸衰退。

但這樣的現狀並非無法可解。就讀中興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和植物病理系的聶邦庭成立了「古德土」,投入第五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隨後招集同為中興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和植物病理系的廖悌涵,以及嘉義大學農場管理學程的廖大鈞、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的林宛儒,一同於運用專業,將農業廢棄物再製為有機肥料,讓長期被廢料掩埋、幾乎窒息的土地,能夠重獲一線生機。

從疼惜家鄉到著手改變

古德土的生物科技背景有許多能夠應用的空間,最後卻決定處理農業廢棄物,召集人聶邦庭說背後的動機其實與故鄉有關。他的老家位於雲林二崙,小時候常常和家人一起回去拜訪太公,近幾年再次回鄉,才驚覺原本記憶中的畫面,已因農業廢棄物的長期堆置而面目全非。

「小時候,田裡都是魚和青蛙,我和其他小孩常常在那抓青蛙,或是跳到大圳裡玩。」他有些感嘆地回憶。時隔十多年,二崙環境早已不如過往,兒時的大圳堆滿垃圾、肥料麻布袋等。這樣的變化令人錯愕,聶邦庭上網搜尋資料,發現雲林的農廢料數量之龐大,竟是全台數一數二。出於對家鄉的疼惜,他成立了古德土團隊,希望能找出解決之道。

台灣每年產出約一百六十萬公噸的廢棄稻稈,禽畜糞則高達約兩百萬公噸,即使只處理雲林地區也是相當可觀的數量,如此大量的農廢料究竟該如何消解?面對這個問題,團隊幾乎是直覺地聯想到「洋菇」--它的生長模式十分特殊,能將朽木、稻稈等廢料轉化為養分,而且作為計畫發想地的雲林,同時也是台灣菇類產業的龍頭,擁有廣大的栽種面積。為此,他們決定和洋菇產業合作,將農業廢棄物作為栽培介質、供給洋菇生長,待收成後再回收培養土,重新調整配方,將土壤重製為有機肥料,發放給一般農戶,完成農廢料循環。

「馬上想到這個方式還有一個比較私人的原因。」聶邦庭有些害羞地笑道:「我女朋友家裡就是在做洋菇產業啦。」

在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古德土的計畫成形。

從陽台菜圃長出土地之愛

然而,當他們正要起步,挑戰卻接踵而至。對團隊來說,菌種分離、重製有機肥料等流程即使困難,仍是與自身專業相關,如何平衡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卻是必須耐心學習、一次次適應的課題。

古德土原本的計畫相當龐大,不只想處理農廢料,還計畫與農戶合作,讓民眾自費認養自己的農地,同時進行食農教育。但這樣的構想,不僅對人力、資源都有所限制的學生團隊來說難度甚高,效益可能不如預期,也讓他們原先單純的理念顯得龐雜。於是,在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評審一步步協助下,他們重新衡量現實層面、縮小計畫的規模,從目前能具體實踐的方法著手,也賦予留下來的每一項方案更明確的價值定位。

在重新梳理過企畫後,團隊留下了一項面向都市民眾的子計畫:陽台菜圃。他們認為,若一般民眾也能注意到農廢料議題,便可能帶來更大的正向改變。他們在市集擺攤,發送包含洋菇肥料、種子和栽種指引的「陽台菜圃體驗包」給民眾,也和中興大學附近的小學合作,讓學童們能培養屬於自己班級的菜園。

「陽台菜圃」的發想,源於聶邦庭兒時的種植記憶。他小時候就讀位於花蓮的國小,在那的每位學童皆擁有一塊自己的地,想種什麼都可以動手嘗試,長成後帶回家料理。後來,他到西部生活,才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古德土希望藉由「陽台菜圃」讓民眾在水泥叢林中打造出自己的小小天地,重新感受和土地的連結。對土地有愛之後,才能切身意識到台灣正面臨的環境困境。

既定道路之外的可能性

隨著計畫推行,聶邦庭不僅改變外在環境,對自己的生涯規畫也有了轉變。在投入台積電築夢計畫之前,他原本設想的未來是出國念書、之後當教授,但看著台灣正在面對的問題,他不禁思考「成功道路」之外的可能性,想要運用生物科技專業,回饋自己家鄉。

「當然,我覺得我們做得還不夠好,但只要在實行的過程中,能夠讓更多厲害的人注意到這個問題,一起關注、著手行動,那就達到我們的目的了。」聶邦庭靦腆卻堅定地說。

從疼惜故鄉環境,到實際運用自己所學、成立團隊,聶邦庭的確如他所說的,成功將這個議題帶到更多人的生活中。若要用一句話來描述古德土的初衷,那大概便是「用自己的方式,愛護我們的家鄉」。

無論是古德土,抑或是參與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的其他團隊,似乎都抱有這樣的初心。或許過程未必順遂,結果不盡然完美,但無論如何,他們正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邀請更多人關心那些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青春名人堂】吳毅平/異色瞳
今日登場/吳毅平/聯合報
異色瞳。圖/吳毅平
很久很久以前就看過雙眼不同顏色的貓了,那應該是二十多年前還在讀大學時。社團的學姊已畢業,在一家出版社工作,不知為了什麼事到公司去找她,然後看到他們在辦公室裡養了一隻純白色的長毛貓,兩隻眼睛不同顏色,一藍一黃。那時當然還未開始養貓、拍貓,對貓的了解幾乎是零,所以看到這樣的貓時非常訝異,覺得真是太美了,這大概也是讓我對貓感興趣的起點。

過了幾年之後,在台灣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尋找貓蹤,大概平均兩年會遇到一隻異色瞳貓,而且身體都是白色的。曾在台視大樓後面的巷子裡,看到某一樓住戶在家門前養了三隻白貓,一隻雙眼是藍色的,一隻是黃色的,另外一隻就是一藍一黃了。因為主人不在,無從得知這近乎炫耀式的收藏是刻意尋找來的,還是貓媽媽生出三隻就是這樣中樂透般的巧合呢?

不過,直到這兩年,才看到不是全白的異色瞳貓,就像照片中有著黑色斑點,這大概算是很稀有了。至於其他如黑貓、橘貓、三花、玳瑁的異色瞳,我想全世界也沒有幾隻,能親眼看到的機會應該不多。如果您用圖片搜尋異色瞳貓咪,結果出來的幾乎全是白貓,其他顏色的真是比日本壓縮機還要稀少的少啊。

這樣的顏色對視力有影響嗎?看起來是沒有,至少牠們的生活與其他貓完全一樣。

這又讓我想起大學時拍照的奇想。當時是底片的時代,創作上常使用黑白底片,且自己沖洗放大。我們的眼睛看出去的世界是彩色的,從相機的觀景窗看出去也是,要一直等到照片沖洗出來,才知道把景象轉變成黑白是什麼樣子。我異想天開地認為,如果有人天生眼睛看出去就是黑白的,那他在黑白攝影的創作上一定比別人都厲害。當然這問題在數位時代已完全解決了,因為許多相機的觀景窗也是個螢幕,隨時都可顯示最後會拍到的效果。

如果不管異色瞳,那一般貓咪的視力與看到的顏色到底是怎樣呢?那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貓是色盲、近視,但又有人說牠們能分辨顏色,只是顏色對牠們不重要,也有人說牠們看到的影像都是黑白的,而且夜視能力很強。

那我當然相信是第三種了,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天生攝影眼啊。

 
 
 
訊息公告
 
 
 
 
7技巧無縫提昇團隊績效
如何「讀懂人」?藉著細看一個人的外表、肢體語言、環境、音調和舉止,我們可以蒐集到堆積如山的詳盡資料,但你要能分辨出哪些是最關鍵的性格特質?哪些相對上較不重要?待能指認出對方可能的重要特質後,你就能歸納整理,從中找出頭緒。你一定要學會看大局,而非單棵的樹。

男童愛挖鼻孔摳到流血 竟釀成腦膜炎!
很多人習慣用手挖鼻孔,但沒注意手部衛生很可能引發細菌感染!一名8歲男童經常徒手挖鼻孔,甚至還會摳到流鼻血,這習慣持續了兩年後男童突然發燒、嘔吐不已,結果竟是細菌侵襲到了腦部,引發腦膜炎!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