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包含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與世界一流的管理接軌!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9/12 第5269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校園超連結】鄧九雲/教學改變了我的敘事
【青春名人堂】謝文賢/樹36號
 
 
 
心情札記
 
【校園超連結】鄧九雲/教學改變了我的敘事
文/鄧九雲/聯合報
圖/王嗚咪

同時演戲與寫作的創作生活,正式邁入新的「反饋」階段。年初決定開始教學任務時,是因為有種「疫情應該進入尾聲,不會再線上教學」的期望。我把課程名稱定為「改變你的敘事」。我滿心期待藉由教學來檢視這幾年所累積的東西,是否已消化到成為再生養分的地步。然而,生命中的期望就是得不斷迎接改變,才會「有戲」。

春季班在政大開始,總共八周。第三周的時候,確診數隨著共存政策快速上升,大專院校再次轉為線上教學。說實話,我是真的從沒想過「線上教表演」的可能,儘管知道很多老師不得不這麼做了,可是我內心從不覺得真的可行。第四周結束,雖然學生全數投票想要實體上課,我也必須配合政策改為線上。

有戲的那一刻

我跟學生說,儘管我寫作,但在表演課裡語言是被我放到最後面的。線上不行。全部都是語言,特寫大頭,自說自話。於是一登入上線,就進入了我的修道場。

身體探索,精煉直覺全都不能用了。那就先來處理最基本的Action吧。指的是「動機」,以西方表演概念來解釋,一定是一個「及物動詞」。於是我開始在每次處理介面的等待時間,就玩一輪「耍心機遊戲」,受詞是我本人。

取悅我。開始。

老師妳的貓剛剛跳到沙發上,跟主人一樣很聰明的樣子。我說這是諂媚,而且那是一隻狗。下一位。想不到。再下一位還是想不到。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我去書展看到妳的書,覺得喜歡就買了。我問,哪一本?(其他同學偷笑)學生遲疑但依然保持鎮定地說:女兒房。我說,這種話我常聽沒什麼感覺(真難取悅),但如果你告訴我花了多大的力氣買到我絕版的那幾本書,我肯定會露出姨母笑。

Action很難,但我會故意讓他們覺得好像很簡單,因為不想看到有人放棄。我把難度當成是一種激勵,而非刺激。意外發現線上的他們多了一種安全感。雖然挑戰不斷增加,反而很少出現實體練習時常出現的那種害怕失敗、犯錯的自我保護。這是元宇宙創造出的劇本,而我們依然在學習如何當一個有創造力的演員。

確診是另一項考驗

六月底在果陀劇團的課同為「改變你的敘事」,小標是「讀劇工作坊」,在十二堂課結業後,有一場公開呈現。教讀劇原本就是大膽的嘗試,沒想到迎接的第一項挑戰是:上完第一堂課後,我就確診了。

最折衷方式就是保持實體讓我遠端授課。原本備課的內容全部打掉重練,我進行各種組合的配對方式,儘量讓學生激盪彼此。原本我是一個上課不特別帶活動暖身的老師,一方面是有感時間壓縮,另一方面我覺得做好準備是學生自己的責任。如果要做活動或是玩遊戲,必須是有直接導引到課程重點的。於是在那三堂遠端課,我建立幾個跟語言文字相關的遊戲,引導他們重新「覺察」自己的表達能力。

我們做了聯想與斷想。小組用遊戲後產出的單詞,拼成一首詩。有一組的詩叫〈泛舟水電工〉:「水電工看我不順眼/浴室裡的他濕透了/像去花蓮泛舟的老媽/手拿炸雞腿 珍珠芋圓 湯圓加愛玉/死路一條 沒辦法/不是我在他身上淋了一身濕/可惜不是我」現場好樂,一直聽見陣陣爆笑。

這個練習是為了進入「以詩再創」的暖身,探索斷裂的句子如何激盪不同的解讀與故事。我選用《愛是來自地獄的狗》裡的十首詩,讓小組進行「重述」與創造「畫面」。這部分透過遠端好痛苦,看不清楚他們的表情,連聲音也模糊斷訊。我有些老羞成怒,從硬體責備到自己確診,但事後轉念一想,這是世界的共業,一切跌撞在一起是被給了功課,不如藉此鍛鍊「臣服」的能力吧。

讀劇本難還是讀小說難

這幾年我一直在實驗「讀劇」的形式。只是我的劇不是劇本,是「文本」,探索如何在有空間、文本、演員之下,就能抓取出那縹緲無限的「戲」感。

我拿蕭詒徽的《一千七百種靠近》作為示範,請每個人匿名寫出一小段委託文,再請學員自行認領回家書寫一份委託書。上課時讓書寫者在大家面前讀給委託人聽。現場有一些情感的流動,可惜我無法身歷其境。課後請他們回家錄音上傳,自主隔離的一整周,我每天都在回覆他們的聲音。

解除隔離的當天,我在誠品買下了雷蒙□格諾的《風格練習》,是把一段情節寫成九十九種變體的法國奇書。我好不容易回到班上,整個人一副準備要幹什麼大事的躁動。我用自己的一篇短文為藍圖,請他們以不同的「風格」角度重新處理文本,譬如:獨白式、隱喻、謾罵、矯作。我說想要「改變敘事」,在稍微剝除後,要做的是調頻。但這頻道終究不能是準確的,一種稍微對得清楚但依然能到處游移的狀態最好了。

就是因為這種曖昧性,平均年齡三十歲的學生中有些會感到辛苦。沒有正確答案,連自己要是AM或FM都不確定。我也不斷引導他們問問題,但又要判斷:他們究竟是在問問題,還是在問答案?

學生大於我

期末呈現時用了《甜蜜與卑微》的文本,是郭強生的短篇小說集。郭老師來了,能以這種「作品」交流的方式認識彼此,是極為奢侈的。老師提及劇場與文學本是一體,但現今的觀眾與讀者卻各自獨立。我們都認為寫作不用無限華麗詞藻堆積與鋪陳,表演也不需哭天搶地五光十射。形容詞過度時,感受會直接被取消。少,即是多。

「所有學習的慾望,都是未來的自己在向你求救。」學習的過程裡,勢必碰觸內在私密的部分。有時我發現自己好像不小心走到別人的房間裡,並驚覺被賦予的信任。我相信那些啟動我們的,是必須去覺察那些生命中的「懸而未決」。最後我告訴學生,我真正想交給他們的其實是「創作」。因為在創作裡,我們能好好陪伴自己。

【青春名人堂】謝文賢/樹36號
謝文賢/聯合報
路過的時候看見她,就站在停車場旁的小公園裡,那時我正匆忙,從這一堂課趕赴下一堂課。

她看著倒是不趕,就靜靜站著,揮霍時間。

心,約莫是動了,腳下就停了,沒有像她停得那麼靜,但就是停了,感覺時間都詫異地回頭望了我一眼。

時序正是春天,氣溫就要熱起來,陽光在葉縫裡跳,像怕燙。

她就站在那裡,樹腳粗糙得像大象腿,卻是全公園幾十棵樹裡最瘦小的一棵,樹孩子似的。或許她真的年紀最小,也或許,只是發育不良。

我教的孩子裡,也有一個那麼瘦小,全班最小,但他皮得像猴,寫篇作文能從椅子上跳起來八萬次,沒一刻閒住。

如果那孩子來當樹,恐怕不若她這般靜定。

植物我不懂,愈沒有果子吃的愈不懂,就叫她36號吧,她身上掛著個牌子。

全公園裡的樹都掛著號碼牌。

我還小的時候,在學校裡犯了錯,老師也會給掛一個牌子;長大後,到什麼地方去開會,主辦單位也給掛一個牌子。

好人壞人,牌子彷彿說得比較清楚。

36號其實是棵歪樹,樹身歪得像要跌倒,卻又不倒,腰力挺好。

她不健康,身上有傷,好幾處枝幹被利鋸截斷了,截口有些是新的,有些是舊的,新的看起來更痛,而舊的,令人心酸。

她也犯了錯嗎?

36號。

妳知道花蓮縣光復鄉嗎?那是我阿嬤家。就在糖廠附近的鐵軌邊有棵龍眼樹,妳認識嗎?他是我朋友,看著妳我想起了他,你們有一樣歪得讓人看著腰疼的身形,一樣粗的皮,一樣綠的葉。

那龍眼樹很老了,比我阿嬤還老,老得都不結果子了。

小時候,我常爬上樹,摳他的皮,踩他的枝。龍眼樹從不抱怨,總是安靜地承接著我,枝體順風輕搖,就像阿嬤在哄我睡,那是全宇宙最像阿嬤背的地方。但我從來沒在樹上睡著,就像阿嬤總想要我午睡,可以趕緊去做事那樣,我總是不睡,想要阿嬤陪我陪得久一點。

阿嬤死了,好幾年了。

妳呢?36號,妳也有一個小孩嗎?

總有一個小孩願意爬到妳身上,剝妳的皮,摘妳的葉,在妳懷裡笑,在妳懷裡哭,在妳懷裡差點睡著嗎?

也許妳還不夠大,等妳夠大夠老了,會有孩子來找妳的。

或者,妳不會有龍眼樹的幸運,畢竟妳長在都市裡,受人工豢養,妳不能自己決定姿態,不能自由伸枝,不能隨意竄根,還得努力應時開花,否則要被抱怨。

尚且,妳還不能擁抱小孩,公園旁邊告示牌寫著「禁止爬樹」。

妳跟我阿嬤家那棵龍眼樹長得相似,或許只是巧合。

只因為你們都是樹。

但妳是36號,他是龍眼樹。

誠如我是趕著上課的作文老師,而妳是公園裡安靜的樹。

我們會站得相似,或許只是巧合。

如果可以,妳想跟我換嗎?

妳想要去旅行嗎?

要不要去花蓮?

妳跟龍眼樹一定會變成好朋友的。

作者簡介:

謝文賢,生活在台中,走路安靜,說話緩慢,相信故事。

喜歡夏天的樹蔭、午後的咖啡、精采的結尾、睡眠充足、好聽眾、專心寫作。

教人閱讀寫作,自己也閱讀寫作。

得過一些文學獎,寫過幾本書,目前持續在寫。

 
 
 
訊息公告
 
 
 
 
限電效應 太陽能與面板受惠
國際能源署調查顯示,2021年全球79%的太陽能上游多晶矽是由中國生產,42%由新疆維吾爾地區供應,2021年6月美國因維吾爾地區被控強迫勞動,將四家廠商列入制裁對象,禁止直接與間接採購上述業者產品,已影響中國在全球太陽能多晶矽市場的供給。

夏季也會心肌梗塞?!預防靠這兩撇步
事實上「夏天」發生心血管疾病的人數並不少於冬天。醫師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夏季高溫導致血管擴張,如果水分補充不足,高溫讓排汗量增加容易脫水,導致凝血變強易產生血栓,若血栓生成於冠狀動脈血管就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塞。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