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5/14 第5675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記憶藏寶圖】王立柔/病假
【青春名人堂】騷夏/阿嬤的貓眼石
徐郁智/回到貝里斯
 
 
 
今日繽紛
 
【記憶藏寶圖】王立柔/病假
文/王立柔/聯合報
病假。圖/鰻魚EEL

為什麼偏偏選這個時候生病?

去年七月,我感染了新冠肺炎。

當時正在參加一個期盼已久的工作坊,課程為期兩天,才進行到第一天下午,全身就突然痠痛起來,冷得直打哆嗦。回家量體溫是三十九度,而且開始出現腹瀉的症狀,呼吸也愈來愈急促。

儘管心裡已經有底,目睹快篩浮出兩條線時仍然很失望——隔天沒辦法繼續上課了。除此之外,手邊一大堆待辦事項該怎麼辦?不到兩周就要論文口試,我根本還沒準備完,為什麼偏偏選這個時候生病?會不會打亂畢業規畫?

我被焦慮淹沒,對於事態發展更懷著一點點的自我厭惡。但很快地,我不僅因為高燒不退而劇烈頭痛,還頻頻衝到廁所嘔吐,身體恍如經歷車禍般疼痛不堪。事已至此,我明白就算有再大的事,我想管也管不了啦。

就是這個認知,救贖般讓我陷入一種極其自由的放棄狀態。我拉上窗簾、拋開手機,任憑自己在灰色的房間裡昏睡,偶爾醒來喝水上廁所,然後又立刻化回一攤爛泥。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只有無能為力的現在。這種短暫的無能為力,竟然讓我感到異常幸福——我發現我已經好久沒有安心生病了,好久沒有把自己完全交付給這種無能為力,享受這種無能為力。

不間斷地投入「上進」的事務

從小父母常叮囑我不能生病,因為生病會浪費時間。掛號、看診、領藥和休養……一連串程序都是無謂的消磨,阻礙了原本應當蒸蒸日上的生活。或許這是由於上一輩人的童年經常要承擔許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想念書都不一定能好好念書,所以成為家長後,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替子女消除各種瑣碎,讓孩子不間斷地投入「上進」的事務。

於是我的生活充滿無縫接軌的色彩。放學後換好衣服,桌上已擺著熱騰騰的晚餐。筆芯用完,不必離開書桌就有大人幫我跑一趟文具店。我懂得先按電梯再鎖家門,先衝進電梯再綁鞋帶。長大後,我更是迷上一心多用,例如洗澡不能只是洗澡,洗澡時應該聽英文廣播,盡可能減少不具產值的空白、正事與正事之間的過渡。

但如果這樣叫充實,為什麼我感到如此枯竭?有時騎著機車,我一邊在腦海裡預演停車後要做的種種,一邊渴望眼前的路無限延伸下去,永遠不要抵達目的地。有時患上感冒,我一邊大口灌水急著恢復戰鬥力,一邊幻想病情惡化,讓我理直氣壯地逃脫凡塵俗務。

去年夏天這場病,確實逼得我不得不停下來喘口氣。神奇的是,當我一無所求,只是暈暈糊糊融化在柔軟而迷離的氛圍裡,沒幾天就具體感受到一個又一個症狀離開了身體。我的感官變得敏銳至極,每次嚥下營養的食物,幾乎能明確察覺它們化為能量滋潤著虛弱的細胞,重新澆灌我對生活的熱情。

這是我前所未有的體驗。在此之前,我總是討厭生病,視生病與生病衍生的一切為荒廢的表現,漠視身心所發出的衰疲訊號。我以為生命可以完全由事件組成,可以竭力壓縮行程之間的空隙。然而正是那些空隙,讓我們有機會盤點耗損、恢復彈性。正是那些空隙讓我們安身立命。

因此下一次抱恙,就當作是整個宇宙都勒令自己休假吧。天不會因為短短三四日就塌下來,相反地,若能放寬心好好養病,平安渡過三四日,眼裡的天色會變得比原本更加明亮。

【青春名人堂】騷夏/阿嬤的貓眼石
騷夏/聯合報
我有一個礦物標本盒,檜木製成,掀蓋上嵌著玻璃,這是我某年的生日禮物。標本盒裡面每一小方隔間,珍藏著我蒐集的各種原礦和水晶,我會按紅黃藍綠光譜的顏色擺放,一格一格像是實體版的IG貼文,每次打開那盒子,除了檜木香撲鼻,視覺也賞心悅目。

那盒子裡有一區是各種機緣遇到的石頭,除了自己撿的,多是饋贈,有的的喀喀湖邊攤販叫賣的菱錳礦,海德堡大學校園內撿到的小碎石,也有從新書發表會抽獎得到的和闐玉籽料。

到我家下午茶的朋友在客廳坐定,一眼就看到我那盒礦石。

「好像很厲害?可以借我看看嗎?」我點點頭,當然可以,那些石頭沒有很厲害,裡面其實多數是原礦,我也不是什麼藏家,喜歡只是有眼緣,可能只是放在比較厲害的盒子。

「欸!」朋友驚叫一聲。「這顆是什麼?」

我定睛一看,喔喔這顆呀,這顆就說來話長了。

朋友用鷹眼揪出的那顆像魚油膠囊大小的「貓眼石」,是家父給我的,也是阿嬤留下來的遺物之一。故事溯源大概是半世紀前,當時阿嬤帶著幾個子女初來台北,落腳石牌仔,並當起二房東,再把租屋處的某一間房租給一位外省老兵。老兵蓄鬍子又篤信基督,外號叫「耶穌」。幾十年來相安無事,「耶穌」人很好,但交了許多沉迷賭博和愛做生意的朋友,據說退休俸都被借光,還欠阿嬤租金,最後只好拿出這顆,據說是從軍前家中老母給他的寶石抵房租。「耶穌」後來孤家寡人,一人壽終在他的房間,我的家人念在多年鄰居之誼,為他辦了簡單後事,這顆「貓眼石」也就傳到了我手上。

「可這真的是貓眼石嗎?」朋友充滿疑惑。

話說的沒錯,為了這顆寶石,我特地查了很多圖鑑,因為看起來有說不出來的假感,問爸爸很多次這顆寶石是什麼?一下子說貓眼石一下子說石榴石……

「我也不知道啦,就是阿嬤留下來的。」我轉述父親的回答。

「我一眼就看出來這假的。」我沒有否認朋友的揪錯,這很有可能,就是顆假貨。可是,這顆假貨,帶著我家的故事,那是阿嬤的遺物。

「可是它就是假的啊!」朋友的堅持,讓我做好幾次深呼吸,桌上被吃崩的蛋糕象徵搖搖欲墜的友誼,原本悠閒的下午茶變成一場社交災難,當下我只想把標本盒蓋起來下逐客令。

寶石是假的,傳家寶是真的,什麼是虛構又什麼是真實呢?

徐郁智/回到貝里斯
文/徐郁智/聯合報
研究所時期,我和同學從邁阿密出發,搭乘加勒比海郵輪前往台灣在中美洲的邦交國——貝里斯。貝里斯和墨西哥與瓜地馬拉為鄰,東面加勒比海,有著長長的美麗海岸線,各地保存完好的馬雅遺址。

那時我的健康狀況極差,但永遠記得,小巴士行經尚未重新命名為台灣街的「北公園街」,我撐起身,向窗外的台灣駐貝里斯大使館按下快門,急急又大聲地告訴全車的美國遊客:你們看,看啊,那是台灣的國旗!

郵輪公司壟斷了貝里斯在叢林中的一座馬雅地下遺址,只有乘客能進入參觀。我吞下普拿疼,假裝沒事地穿上攀岩裝備,徒步越過原始綠林,和隊友逐一攀繩垂降至地下洞穴。眼睛還未適應黑暗,即在沒有階梯和扶手的大石上攀爬,一不小心就滑跤,或磕到頭。

我們用頭燈照射岩壁,大片鐘乳石從各處傾洩下來,像是褐色與白色相間的石瀑;每次的步移或抬頭看,都呈現不同景致。站在巨大的震撼中,任何讚嘆或激動的字詞都無法企及,誰都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看。

多室洞穴裡的地形曲折,濕度高,我在狹窄石縫裡手腳並用,幾乎貼臉而過地鑽出身來。有些地段並不容易,讓我數度想留在原地,等待隊伍的回程;甚或困在看似沒有路的石壁間,直到導遊用手電筒光線,引我知道該往哪裡去。

在最後一段,我們高空滑索穿越叢林,進入另一布滿鐘乳石和石筍的洞穴,向深處探索古代馬雅的祭祀場所。導遊說馬雅傳統中會敲碎祭祀後的器皿,他細細指出洞內宗教活動的原始痕跡,像是陶器碎片、石器,以及因生火而熏黑的岩頂。

旅行後期,我因病情惡化在大開曼島陷入昏迷,恍恍惚惚,想不起這無名馬雅洞穴,是在貝里斯的哪裡呢?

此馬雅行程也在短短幾年間不再開放,一切銷聲匿跡。

好多年後,我在台北遇見安迪。

安迪曾在中美洲久居,走遍台灣的邦交國,而貝里斯是他的起點。攤開我們的時間軸,兩人低低驚呼,或許那日我上岸貝里斯,他正在農地裡輔導當地農民。

安迪說駐外生活很是無聊,所以他去探險,把每一個大大小小的地方都走遍了,也在加勒比海潛水,卻未曾聽聞我所述的馬雅地下祭壇。但他就我的記憶爬梳線索,推測出遺址可能遭到破壞而被關閉,並為我指出可能的座標。

我打開Google Map,很快地,藍色粗筆將碼頭、大使館、馬雅遺址等小點,彎彎曲曲連成線。

我的手指跟著色線走,微微顫抖。時間走過這麼多年啊,我才看到自己當時在貝里斯所經過的路。

 
 
 
訊息公告
 
 
 
 
未來蛋白質新選擇 低碳飲食.永續趨勢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糧食安全與環境永續議題備受關注,植物基食品因消耗資源較少,近年來全球蓬勃發展。台灣工研院中分院開發的植物蛋、植物基龍蝦、鵝肝;食品新創Lypid推出全球第一塊植物五花肉,皆為全球尋找替代性蛋白質提供解方,展現台灣科技力。

當老闆要跟你 "Meet for a cup of coffee",並不是要請你喝咖啡!
Anna在一家外商司工作,有一天,她正好要去吃午餐,電梯前遇到外國老闆,老闆突然說:"Let's meet for a cup of coffee later." 什麼?老闆要請她喝咖啡?別會錯意喲!“A cup of coffee”字面上是一杯咖啡,但這裡卻是指「很短的時間、一下子」。來看看“a cup of coffee”和“a cup of tea”的用法,和你想的不一樣。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