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10/14 第5778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赫連擁/情繫二手貨
小莊/笑容
畢珍麗/阿麗
 
 
 
心情札記
 
赫連擁/情繫二手貨
文/赫連擁/聯合報
家產拍賣。攝影/赫連擁

幾乎所有新老移民對美國文化印象最深的初體驗,皆是「車庫買賣」(Garage Sale),一種由個人或家庭發起的周末清倉活動。車庫之於一般美國家庭而言,不僅用來停車,更兼具辦公、修理、儲放雜物,以及抒發個人興趣愛好等功能。當家中雜物堆積過多時,為了方便往往會打開車庫門,把不想保留的東西推到門口和車道上,標上價格出售。那多半是賤價甩賣,只求有人趕緊領走,而不以掙錢為主要目的。

若是注重隱私者,則只在屋外前庭或後院舉行,美其名「庭院買賣」(Yard Sale),卻更常見隨性地把東西鋪在草坪上,或裝入紙箱內一箱箱在人行道上排開;有點講究的,搬出桌子鋪上桌布,才幾塊錢的東西,被漂亮地擺放在視平線掃過最舒服的位置上,吸引著來客們。

每當開車路經,你很難不踩剎車。再回過神來,荷包裡不但現金掏空,還捧著一箱舊貨站在街角張望,回憶著剛剛到底把車子停在了何處,跟舊日社會新聞中遇上「金光黨」的描述竟似是異曲同工。

僅憑緣分的轉角相遇

十多年前我入坑淘寶,迷上逛車庫買賣與二手店,起初只為省錢,後來境界提升,研究起「美國製造」,連整棟屋內物品必須在短期間清空的「家產拍賣」也不放過,逐漸把家裡買成了一個「博物館」(被美國友人挖苦的形容,翻譯成台灣人的說法就叫「古物商」)。幸而,透過二手貨網拍平台適時清理庫存,我的購物癮算是得以良性循環,多年下來還成為我的斜槓副業。

耶誕節送禮習慣,造成美國人家裡多有雜物囤積,不合適或用不上的禮物,可能被束諸高閣多年後才決定捨棄,並在近乎完好如新,甚至從未拆封的狀態下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出售。不明原因者,去幾趟車庫買賣大概會誤以為美國人很浪費,或多數患有病態購物癖,其實很有可能只是親友們沒能把禮物送到心坎裡的結果。

大手大腳的你丟我撿,滋潤了許多中產家庭、手頭不富裕的學生,形成一種循環,亦可解讀成特有的文化現象。「二手貨」在這個國家的定義,也跟我在家鄉時的種種認知有所衝突,不再僅停留於買賣舊貨及破爛,還包括「新貨轉一手」、「陳貨有骨董」的天大便宜。

扔點小錢,挖掘出「正好需要」或「一直想要」之物,成了非常迷人之事。僅憑緣分,轉角相遇。有時是好奇心加上價格驅使,買回來把玩,細究發現該物來頭不小,甚或價值不菲。

也是一種「免費的東西最貴」

有關車庫買賣或家產拍賣更刺激的事實,是周日買賣結束後,賣剩下的物件,通常會被整齊擺放在人行道旁,貼上醒目的「免費」紙牌隨你拿取,再被撿剩的,隔日凌晨或有垃圾車拖走。而該條街的垃圾收集日若不是落在周一的話,這些雜物還可能會留在街邊好幾天,不管開車、走路經過,總讓人十分心癢、手癢。

某個年代非常久遠的骨董估價影集,採訪到一名女子在大型垃圾箱上,撿了個貼有「免費」標牌的舊皮箱,箱內裝有一把布滿汗斑油漬、黑黝到有點噁心的小提琴,琴弓上的馬尾毛和琴弦都需更換。新主人詢問了樂器行,有意將它稍加清理維修後給小孩學拉著玩,老闆建議她把琴拿去拍賣行估價,讓估價師介紹維修骨董樂器的專人清理,同時也問她若有興趣割愛,願出價三千美元現金。

琴主在如是提示下,將提琴連原始皮箱攜至拍賣行鑑定,才知此琴出自某義大利知名匠人之手,年代約為一八八幾年的作品,據稱經專業清理修復後能值上三到五萬美元拍賣價,且琴弓的價值高於提琴。估價師甚至建議她立刻為這把提琴買個保險。

都說「免費的東西最貴」,在字義上這個撿漏故事居然也符合釋義。

我並非因上述故事才入坑淘寶的,不過相信把它寫出來,應該能誘使人讀後陪我入坑。有點類似於賭徒一輩子念念不忘最初曾在賭桌上大贏過的那次,一個人這輩子的手氣到底能好到哪種境界,不走著瞧又怎知道?

我從不放棄作這樣的「美國夢」:哪天在美國人的垃圾桶裡,說不準能讓我撿到個雞缸杯還是毛公鼎。

小莊/笑容
小莊/聯合報
笑容。今日登場/小莊

大半輩子都在拍廣告片,別的國家先不說,通常在台灣,廣告影片的製作過程總是花很多時間跟客戶開會,去決定很小的事情,再用很壓縮的時間給製作團隊完成拍攝。

聽起來很荒謬,實際上就是如此。每次上片的死線一押,就算颳風下雨也要使命必達,最怕聽到不知情民眾的風涼話:「上禮拜天氣很好啊,怎麼不來拍?」導演可能會很想掐死他。

其實,除去每個創意切入點的不同,廣告影片裡演員能表演的情緒都滿單一的,通常不是「開心」就是「驚喜」,再不然就是商品使用前的「不舒服,怎麼辦」。現場監看客戶的意見也不外乎「再開心一點」或「更驚喜一點」,所以,身為職業導演,練就了一身能立刻逗笑演員的能力,以備不時之需。

有一回,承接一個超市的企業短片,兩天內得從公司高層到最前線訪談超過三十人,更需要拍攝不同部門的同仁對鏡頭微笑的畫面。拍攝地點很多,每個地方可以拍攝的時間又很短,每拉一組人站到鏡頭前,我就奮力地抖笑話,務求儘快拍到他們開心的笑容,立刻轉場。

後來輪到超市的清潔阿姨,百般不情願地被推上前來,我見她意願不高,直覺是害羞,遂加強力道暖場,現場大家也都營造了友善的氣氛,然而阿姨似乎不為所動,空氣突然安靜下來。時間緊迫,阿姨僵硬的表情肯定過不了客戶那關,我鼓勵她:「沒關係,不然想一下開心的事,或者想想妳的家人?」

阿姨聽了一愣,突然紅了眼眶:「你是要我哭喔?」現場的工作人員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我立刻上前安撫阿姨,並且請製片另外物色人選。

那一刻,我忽然驚覺我們常常用自己的驕傲,粗暴地理解他人的人生,我不清楚阿姨的故事,但看似簡單的笑容對她而言,或許是過於奢求的想望了。

畢珍麗/阿麗
文/畢珍麗/聯合報
母親的第一位移工看護名叫阿莉,她是這樣念讀音的,我們並不知道是哪個ㄌㄧˋ。

在那之前,我是爸媽的「阿麗」。那年為陪伴年邁的父母,我離開了職場,每天招呼兩老至老人會運動與娛樂,我則去附近的傳統市場採買。

母親怕熱,只要出門有太陽,必定為她撐起陽傘,把傘舉在母親的正上方。幾年下來,我臉上讓太陽照出印記,膚色深了許多。

買好菜,我背著菜回到老人會,和爸媽熟識的人看到我都會說:「畢太太的女兒好孝順喔。」等他們打完乒乓球、唱完點唱的歌,再一起走回家。我招呼兩老的過程非常仔細,像運動完要擦汗,天涼外套得穿好,或走路讓他們在內側--所有的細節都是母親小時候對我的。

那日回程在福和橋下,我正和母親聊著買了什麼菜,母親說:「韭菜這麼便宜啊?星期六買來包餃子吧。」我們有說有笑,迎面走來一位面善的長者,他是每天在附近運動的人。

他神祕兮兮的,對父親揮揮手,然後像講悄悄話似地,刻意壓低音量:「請問你們這個是哪一國的?」父親一愣沒搞懂,我趕緊上前:「伯伯有什麼事?」他嚇了一大跳:「妳國語說得這麼好?」換我一愣。

此後,我便多了一個別號「阿麗」。

話題徵文:哎呀,搞錯了

(此為主題,非文章標題,標題請自訂;徵稿至2024年12月底)

每個人都曾有過「搞錯了」的經驗,它可能帶來尷尬,也可能帶來意外的發展。無論是教人啼笑皆非的小誤解,還是一次難以忘懷的大誤會,歡迎來稿分享你的故事,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

文長350-500字內為佳,e-mail信件主旨註明作者、標題及「投稿哎呀,搞錯了」字樣,全文貼在信件上,並附word(doc)檔,文檔內依序打上標題、作者名、作品全文,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

 
 
 
訊息公告
 
 
 
 
遠眺羅馬全景最佳地點 賈尼科洛山
「賈尼科洛山」Janiculum Hill位於「台伯河」Tiber River的西岸。它和羅馬的老城區僅有一河之隔的位置讓它被公認為是遠眺羅馬全景的最佳地點。這座山上不僅有良好的視野,而且風景優美,非常適合來散步。

澳式英語好難懂!?打工度假前先搞懂這些道地的俚語
澳洲英語有時會讓人覺得難以理解,尤其是對於那些不熟悉澳洲俚語和口音的人來說。例如,他們把"afternoon"變成"arvo",把"sunglasses"縮短為"sunnies"。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澳洲文化和語言的了解逐漸滲透進社群流行文化中,這些俚語也會變得更容易理解。帶大家認識幾個當地人喜歡使用的澳式英文。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