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坨兒離開的隔天,社群網站上湧現各地傷鳥資訊,從陸地上常見的白鷺鷥、夜鷺、黑冠麻鷺,到過境的黑腹燕鷗、穴鳥等海鳥,牠們因暴風狂雨而變得虛弱,甚至骨折。儘管天災是野生動物本來就會遇到的意外,可有時一點點來自人類的幫助,能讓牠們更順利地重返野外。
基於這點,救傷獸醫師會為每隻入院的動物檢傷、判斷下一步的處置。治癒後野放是所有人樂見的結果,但許多動物的傷不是我們「救得起」的,當個體重病無法復元、瀕臨死亡,或缺少翅膀無法回到野外謀生,為了避免牠們長期待在人類圈養環境導致緊迫,大多會以安樂死畫下句點。
那天,就在我連續好幾個小時診治風災受害者,終於有機會喝口水滑個手機,猛然看見一間動物醫院接收非專業人士的救援請求,為一隻野生白鷺鷥進行手術,截去牠一邊的翅膀。消息下方的留言一片好評:「感謝醫師救了白鷺鷥一命。」「白鷺鷥有人養太好了。」讀得我又憤怒又無奈。
之所以憤怒,是因為獸醫師理應本著自身專業,給予救援者適當的醫療建議,這間醫院卻以寵物鳥的治療方式來對待野鳥。之所以無奈,是治療的當下或許保住了牠的性命,然而未納入後續的照養條件,可能使牠遭遇更多苦難:照養一隻野生單翅的白鷺鷥,需要廣大的空間、水域、各類活魚和蟲,以及隱蔽空間,一般人難以滿足牠的食物條件,營養失衡是可預測的結果,環境不夠大亦會出現骨骼問題、禽掌炎等,而長期面對人類的緊迫,將導致免疫下降,感染疾病……種種活下來的代價由鳥承擔,另一邊卻獲得全然正面的形象。
放下手機,再度埋首於治療一段時間,忽然聽見走廊傳來志工有點憤怒的談話聲。好奇查看,才知道志工送來一隻褐鷹鴞,說自從這隻鳥在社群平台上被通報,就冒出不明人士向救傷者索取這隻保育類動物,幸好志工及時抵達,才將褐鷹鴞安全交由專業救傷單位,而不是被不明人士帶走。
褐鷹鴞經檢查後,確定除了撞擊造成輕微的神經症狀與虛弱外,並沒有其他外傷。換句話說,只要經由適當治療,牠很有機會重返大自然。可是,假如牠當時被不明人士帶走,下場會如何呢?
目前台灣有幾個長年在野生動物救傷領域運作的單位,如野生動物急救站、台北鳥會,無論是公部門或非營利組織,他們皆具備專業的資源與空間,能陪伴野生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蟲類度過艱難的救傷期間,讓牠們返回家園。
如果哪天你也遇到需要救援的野生動物,請上網搜尋並聯絡相關單位,或撥打1999專線,由地方縣市政府提供資訊。也趁此機會呼籲政府單位,儘快提出野生動物救傷證照,讓民眾可以第一時間辨識救援單位的真偽。
獸醫師想讓你知道:遇到傷鳥莫急莫慌,把握以下原則提高鳥兒存活率:
●找一個大小適中的紙箱,於側邊戳四到五個0.5公分的小洞。
●鋪上廚房紙巾後將鳥放進去,蓋上上蓋並且黏貼妥善。
●切記不要給水:貿然餵水易使動物嗆到,擺放在紙箱內有打翻失溫的危機,若碰到動物潛藏腸胃道撕裂傷,水會溢出跑到體腔造成感染。
●也不要餵食:請想像你遇到車禍倒在路邊的傷患,第一時間一定是叫救護車,而不是買個排骨便當給他。幾小時的空腹並不會對動物造成太大的傷害。
●將傷鳥連同紙箱安置在安靜的室內空間,聯繫1999送交專家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