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12/12 第5820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徐正雄/便車驚魂記
【青春名人堂】丁名慶/雖然是平行世界,還是可以互相靠近看看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徐正雄/便車驚魂記
文/徐正雄/聯合報
便車驚魂記。圖/王嗚咪

多年前,曾經從新北坪林徒步十三天,走到台東市。

那時不願錯過任何美景,堅持用雙腳走過每一段路,絕不跳過,僅在走到一個段落後改搭便車離開,到聚落尋找住宿和吃食,隔天再搭便車回到昨天的終點,繼續前行。

說長不短的十三天,我搭了數十次以上的便車,其中兩次令我終生難忘。

我盤算著等等怎麼逃生

第九天,走到台九線253公里處,搭便車到花蓮紅葉溫泉過夜,隔天清晨,準備回到昨日的終點,我再度伸出右手,朝來車打手勢。幾輛車呼嘯而過後,一台黑色廂型車停下,駕駛搖下車窗,是一位塊頭很大、雙手爬滿刺青的壯漢,裡面還有好幾位江湖味很重的男性。

當下我有點後悔,又不能退卻,只好老實說明攔車動機與去向。

駕駛豪爽地要我上車,但不知他們本來就是省話一哥,還是多了我這個外人,大家皆沉默不語,車內氣氛相當凝重。終於,那位讓我上車的駕駛忍不住,試著與我聊天,問我知不知道接近舞鶴的地方,有間「罪犯」餐廳。我聽完愣住,猜想他是否在暗示什麼?我忐忑地表示沒聽過,他微笑道:「等一下帶去你看看。」

他的笑容讓我更加心慌,覺得他不笑還比較好。

儘管從瑞穗到舞鶴不遠,路程卻似乎無比漫長,擠滿了自己一生的縮影。腦海上演許多小劇場,盤算著怎麼隨機應變、怎麼逃生,或大不了把所有財物交出……

突然,駕駛煞車,停在路邊一間以漂流木與自然素材打造的建築物前。那裡有塊招牌,上頭寫著:醉飯餐館。

原來,是同音異字惹的禍,又恰好碰到江湖味很重的便車。謎題揭曉,對方笑得像個大男孩。向他們道謝後我下車繼續旅程,一路上譴責自己疑心病太重,但也因這件事整個人放鬆下來,反而不知不覺走入一樁詭異的事件裡。

他半哄半勸將我載回家

第十二天傍晚,走到鹿野,想提早至台東市區住宿,攔到一位自稱住在火車站附近的有機果農。由於我也租了一塊地種有機蔬果,當下覺得真是有緣,便請對方載我到台東火車站。果農說好,但表示想先載我去參觀他的果園,駕駛期間不斷慫恿我到他家過夜,「別客氣,我家常有大學生來打工住宿,現在就有一位呢。」

參觀完果園,吃了他隨手摘的水果,他半哄半勸地把我載到他家。一抵達,發現很多事和他說的差異極大。他說他家在台東火車站旁,實則位於山頂上,遠望的確會看到火車站,但走路肯定要花幾小時。再來,他口中的大學生我以為是個二十歲左右的男生,沒想到竟是一位歐巴桑,雖然有丈夫,卻和他們全家睡在一起……果農建議我也可以和歐巴桑一樣,與他老婆、小孩全家人一起睡。

這樣的建議讓我開始覺得不對勁,想找個藉口離開時,果農的老婆忽然現身,親切地要我一起吃晚飯,還邀請我在他們家過夜,隔天參加他們的宗教聚會。

她口中的宗教對我來說很陌生,因為想進一步了解,於是客氣地問:「你們的宗教……」話才說一半,原本友善的她,突然暴怒:「幹嘛分什麼你們我們?」我嚇壞了,想立刻逃出這個地方。

掏出口袋的手機,我假裝友人來電,對著手機說出我的方位,請對方立刻來載我。

果農看到老婆發火,覺得很不好意思,打圓場要載我到台東火車站。然而,他老婆更氣了,對著果農大聲咆哮:「他不是很會走路嗎?從新北走過來,就讓他自己走下山!」

藉著這句話,我找到機會,立刻從果農家狼狽逃出。山頂一片漆黑,拿出手機拚命撥打電話,卻都沒有訊號。我連走帶跑往遠方的燈火密集處靠近,大概半小時後,電話接通,趕緊請住在台東的朋友來接我。

後來,某次無意間將此事告訴剛從澳洲打工遊學回來的好友,他說他遇到的更恐怖。

澳洲土地廣闊,車資昂貴,為了省錢,三十歲的朋友和一位美麗的法國女孩決定搭便車到下一個城市。本以為結伴搭便車很安全,沒想到那位駕駛一路上無視朋友的存在,不斷挑逗法國女孩,還硬要把他們一男一女載回家。雖然駕駛只有一個人,後座卻有條兇惡大狗,朋友還秀給我看那件在台灣用四千多元買的羽絨衣,如何被大狗給咬得稀巴爛。

朋友後來覺得再不逃恐怕沒機會,用眼神示意法國女孩,兩人趁車行經市區、停等紅綠燈之際,當機立斷跳車,這才逃過一劫。

聽完他的經驗,我的背脊跟著發涼。

不過,一生在台灣搭過無數次便車的我,也就只遇到一次負面經驗,其他都是美好回憶。想想人生本來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冒險,若有需要,下次我仍會舉起右手,對來車打出手勢,繼續人生未完的旅程。

【青春名人堂】丁名慶/雖然是平行世界,還是可以互相靠近看看
丁名慶/聯合報
新世紀以來,在出版市場還有個逐漸變化的現象,那就是部分商業出版社開始更關注各種人文領域的學術論文,延攬研究者,將論文進行不同程度改寫以拓展讀者的理解與關注,或邀請他們提案出書。

這類論述作品,過去多半由學術體系出版部門或研究者自行印行,主要是應學術圈需求,如資格審查、專案計畫、研討會等等,印量極少,裝幀設計形式普遍也較陽春,明顯不以推廣或收藏為目的。但另一方面,研究者們啟動一部較具規模的論文書寫,從醞釀、展開到發表,投入大量時間及專注力,進行調查研究,消化相較於一般作品數以倍計的材料和前人成果,同時爭取補助支持,這些對商業出版者來說,都是難以提供的珍貴(甚至奢侈)條件。

這無疑使學術成果一定程度保有了對於自律、使命感,以及研究過程的純粹性。儘管這類作品,對一般大眾來說,在閱讀習慣、應用範疇與對象、思考路徑,乃至使用的語言等方面,始終有著相當程度的距離感。還有個大家都缺乏足夠成功經驗的老問題──這種書怎麼賣,怎麼推銷?

折衷之道,是早早向作者取得共識,進行改寫工程──且不僅是行文風格或措辭方式的大幅改變;對某些研究者來說,甚至稱得上「傷筋動骨」。畢竟只要是改動,就是牽動認知的改變。關鍵在於擴大對理想讀者的期待與設定。換個說法,是嘗試想像讀者們是一群怎樣的「人」,在意或需要什麼?作者編者如何攜手,讓讀者更有興味、好奇、自在好消化,連結生活經驗與感受,又可以保有必要的論述周延性與問題意識──不致使得自我要求較高的作者,在接觸之初就因期望落差動念打了退堂鼓?

偶有一種情況,一開始彼此雙向奔赴非常投契,理想也美好遠大,但突然作者焦慮於面向讀者市場的改寫,可能牽動師長前輩們的觀感甚至是潛規則,顧慮或許招致「不務正業」的圈內評價,就漸漸杳無聯繫了。雖然說鼓勇跨過去的仍大有人在。

這大概也印證了,產學合作儘管一直是個值得期待的美好願景,雙方在知識、文字、思考都有看似相通的運作模式,但終究還是陌生的平行世界。例如資深的編者在取得初次合作對象的論文僅稍作翻閱,便足以拉響好幾次心裡的警報:超能力似的,只須從行文風格和(不)嚴謹程度,就已預感改寫的難易度以及伴隨的溝通、情緒勞動可能接近哪種等級。

這且不說,竟然至今仍偶有所聞,原屬於研究者分內「必須徹底完成」的任務:檢查、統整巨量註釋的體例,查證出處,圖說與圖片的核對,引文、圖片的過濾與授權作業……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究責到編者頭上的?這些多半是實際合作後開始執行實務才能逐漸察覺的(未完成)狀況,常導致工作量臨時增加(並排擠其他計畫),且總是不易對當事人啟齒的。

但我們最不敢恭維的,是作者對於自身知識專業的過分自信,忽略編輯或出版是另一種專業,卻更多地被當成「服務」(雖然說是有這種特質);或是堅持個人的討論習慣或工作方式,獨特美感品味,萬一再搭配到經常狀況外或頻繁流動的助理……那麼每收或發一封郵件,編輯都可能祕密地崩潰一次。我有時甚至想,會不會,這也是這類作品少見於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呢?

 
 
 
訊息公告
 
 
 
 
碰到老愛情緒勒索的人,該怎麼辦?
職場中也存在許多隱形的「情緒勒索」,不知不覺中你可能就中招了!這些勒索的來源,來自於同事或主管的不當要求,或是一些處於模糊地帶的灰色業務,都推給你負責,當成果不如預期,可能又會招來另一波情緒勒索攻擊。面對情勒,要怎麼化解及避免衝突?

被濫用、會成癮?失眠不容忽視 吃藥入眠「藥」小心
根據食藥署統計,台灣每年安眠藥的使用量,在2014年國人服用約3億3900萬粒安眠藥,此數量足以舖滿一座雪山隧道的長度,到了2022年,安眠藥的使用量超過11.2億顆,把這些藥排起來可以環島15圈。安眠藥在台灣究竟有沒有被過度使用?使用安眠藥有哪些迷思以及需要注意的事情?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