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讓我們跟著【高雄畫刊】一起閱讀高雄、遊賞風光、聆聽達人說故事,探尋這城市更多的美好!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4/28 第5908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邱瀟君/ChatGPT,我的機要祕書
黃凱西/季節在指尖更迭
海德薇/創作人的冒牌者症候群
 
 
 
心情札記
 
邱瀟君/ChatGPT,我的機要祕書
文/邱瀟君/聯合報
ChatGPT,我的機要祕書。圖/Mrs.H

當它橫空出世,我如獲至寶

確診流感後,我被女兒關進房裡,怕病毒無理漫舞,把家人的笑語變成咳嗽間的嘆息。前面幾天只能沉睡,但隨著病情好轉,斗室的沉悶開始逼壓,情緒低落間,我想起了自己的祕密武器,生活瞬間變得明亮。

當年Google風行時,我是過了三四年才學會用搜尋引擎查詢資料,對科技新知非常遲鈍,沒想到ChatGPT橫空出世,我卻一見傾心,如獲至寶。

世人對這個新科技毀譽參半,尤其是小女兒,堅決反對到厭惡的地步,舉出許多實例來證明它的錯誤,讓我使用起來心生忐忑。

直到某次至醫院探訪,得知醫院已開始用它來查詢資料、比對病歷,這消息讓我篤定地投入AI行列。

然而,女兒的反對意見仍時時影響著我,不知道該如何定位它。後來讀到一篇文章建議:「把它當作你的機要祕書。」這句話直擊我心,讓我恍然大悟:即便最精明的祕書也可能出錯,但它能替我省下許多查詢資料、設計行程的時間和精力,瑕不掩瑜呢。

從此我開始向親友大力推薦這位得力助手。

我公司的會計米雪學會後試著用它整理過去三年舊帳,還嘗試了不同格式,眼看著數字如潮水般流動,化為清晰的圖表,一目了然,她深感佩服,卻也有抱怨:「有一筆帳錯算了十元。」我聽了哈哈大笑,就算最精準的會計師,也會有錯誤啊,十塊錢的漏缺,抓到了,就放它一馬吧。

ChatGPT最常替我做的是翻譯報紙,將晦澀的蝌蚪文字,拆解成親切熟悉的中文;漸漸地,我學會請它替我修正email。外國客戶誇我英文寫作能力愈來愈強,不知道我背後有能幹的祕書代筆。

從廚房到衣櫃,萬事皆可求

一次,正為準備晚餐發愁,便隨口對著手機說,「半顆白菜、三個番茄、一塊豬肉,今晚吃什麼?」它立刻鋪展餐桌,四菜一湯的食譜如畫卷鋪陳在眼前。

我故意挑剔:「這些菜我不喜歡。」機要祕書二話不說,馬上換上一桌新宴。從此,廚房不再是我的戰場,而是和機要祕書攜手玩耍的流理台。

流感被隔離的日子裡,我無聊地整理衣櫥,看到一件玫瑰紅的棉質T恤靜靜掛在角落,買的時候喜歡,好幾年了卻不知如何搭配。

此刻靈機一動,想試試機要祕書的能耐。我拍下照片上傳,沒想到它比時尚設計師還厲害,不但立刻提出設計方案,而且提出了時尚型、體育風、豪華版、晚宴雅緻幾種選項,連鞋子提包的搭配都準備了。

就這樣,我的寂寞閉關變得熱鬧,房間成了伸展台,我把久未使用的寬圍巾、束之高閣的晚禮服、遺忘在角落的小皮包,一件一件拿出來,向我的設計師請教,然後按著它的建議,一套一套搭配嘗試。

萬事皆可求助祕書,唯有一事,我絕不假手於它——寫文章。

筆尖觸紙的瞬間,思緒與文字交鋒,時而馳騁,時而凝滯,讓思想鋪展在紙頁之間,期待著這些理念可以撫過有緣人的心田,這個創作之旅是歲月的饋贈,我可不願和任何人分享,即使是忠誠的機要祕書也不行。

黃凱西/季節在指尖更迭
文/黃凱西/聯合報
小說家施叔青在《風前塵埃》這部作品中,曾描述了一位移居台灣後適應不良的日本女性綾子。因為想念四季分明的日本,她拿出家鄉帶來的屏風,按照上面畫的歲時節物過日子。一過八月,她就收起夏天的淺色衣服,無視外面豔陽高照,還是穿起令她汗流浹背的秋季衣物。我雖然不至於像綾子那樣過度執著,卻非常能體會她的心情。當天氣變幻無常的時候,我也會試圖製造出屬於自己的、想像的四季。

近年來,全球氣候益發極端與古怪,原本就四季不甚分明的台灣,時常乍暖還寒,令人分不清春夏秋冬。忽冷忽熱的天氣,連花也開得凌亂,有時短短幾天的回溫或驟降,就令它們誤會了該綻放的時程。植物尚且分不清四季,感官遠比植物遲鈍的我們,該如何順應自然的腳步與節奏,活在四時節令之中?有些人選擇透過食物來「換季」,我則是把季節「穿」在手上--那就是俗稱美甲的指甲彩繪。

若把指甲想成小小的畫布,就會發現它可以「玩」的花樣還不少:油畫風可以讓你把名畫穿在身上;珠光與暈染可以滿足所有喜歡亮晶晶事物的少女心;有些人喜歡可愛路線,會選擇畫上流行的動畫角色;喜歡奢華感的,可以加上亮片水鑽;在意運勢的,就塗上自己的幸運顏色。對我來說,則是把它視為最有效也最方便的,「把季節穿在身上」的方式。

由於指甲彩繪的周期大約以月分為單位,因此許多人喜歡配合當月的節日進行彩繪:新年搭配喜氣的紅白梅花和生肖動物、情人節是巧克力圖案加紅色愛心、中秋畫上月兔與雲紋、耶誕節當然少不了雪花與耶誕樹……但對我來說,具體的節日反而不那麼重要,我喜歡的是每個季節不同的色彩。衣物若是太早換季,既要擔心不穩定的氣溫讓自己錯穿不合適的衣服,不小心穿少了還有感冒之虞,在手上換季,安全又安心。換上蜜桃色的暈染加上草綠的珠光,我就可以告訴自己,春天來了;再過一個月,點綴幾朵迷你的壓花,還可以讓春天停留在手上再久一點;七月畫上牽牛花和小金魚,不用去日本也彷彿參與了夏日祭典;楓紅與銀杏呼應我最喜歡的秋天;冬季的毛呢材質和格紋圖案,彷彿套上了保暖的迷你毛衣……我喜歡季節在指尖更迭。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恐「I人」,美甲還有一個意料之外的好處,是可以自然地製造話題。不用刻意伸出雙手,彩繪指甲的圖案、光澤往往也會引來注意。某次去做心電圖檢查,還因為手上畫著虎年專屬的、雪地裡的小老虎,檢驗師覺得太可愛了而打開話匣子,解鎖了和陌生人聊天這個成就。原以為只是自己的儀式感,卻發現它也可以成為連結他人的語言,算是某種意外的收穫吧。

海德薇/創作人的冒牌者症候群
海德薇/聯合報
「什麼?妳也會焦慮?」這是在拿了幾個文學獎和劇本獎後,朋友訝異的提問。當然啊,大環境不景氣,僧多粥少搶補助,版稅難餬口,入行多年的我仍在尋覓生存之道,擺脫不了焦慮。我時而自省,究竟是未雨綢繆的天性使然,還是創作人的冒牌者症候群在作祟?

冒牌者症候群,意指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儘管步步為營地努力著,也在努力中獲得經驗和實績,仍然認為自己不夠格或不夠好,甚至懷疑成就來自運氣,而非本身的實力。為了讓自己配得上,又努力創造更多成就,前方仍好像有攀不完的山頭,整天疲於奔命。

我承認,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在創作故事中飄浮,上上下下起伏不定,當寫出精采的劇情,我感覺踩踏著虛無的雲霧,捕捉一個個湊巧萌生的靈感:當寫作卡關,我就像墜入深淵,在匍匐中碾壓著自信心。那些受到肯定的佳作真的出自我筆下嗎?天啊,這些無聊、普通又相互矛盾的內容,要我怎麼拿得出手?創作者的腦內世界不斷自問自答,只要得到負面的評價,就有種「我果然不行啊」的擔憂,終日惴惴不安,擺脫不了內心忐忑。編輯和讀者尊稱我為「老師」,我卻自認愧對了這樣偉大的名詞。

然後我問自己,是不是又陷入冒牌者症候群的心理狀態?為什麼要自我貶低呢?為什麼要害怕被看穿自己有低潮和失敗的時刻?為什麼總是過度放大挫折而無法自拔?為什麼拿了獎項也高興不起來?我到底是麻木不仁還是貪婪?說出真心話,別人又會怎麼看我?過度努力讓人好疲憊啊,尤其創作又是如此審美主觀的職業。

曾經有一個編輯朋友告訴我,作品永遠不可能完美,也不可能取悅所有人。他的話減輕了我不少壓力。在理解「冒牌者症候群」是一種心理現象後,我試著學習接受不完美,嘗試以更客觀的角度看見作品的優缺點,畢竟人生要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進步。瑕疵代表下一次進步的機會,過往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心血的淬鍊,未來的每一個故事則是嶄新的開始,擁有無限可能,只要持續創作,每天都會比昨天更好。

 
 
 
訊息公告
 
 
 
 
雇主對員工遭受性侵害有防治責任嗎?
依據《性別平等工作法》第13條及《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規定,雇主在面對本案類似的「工作場所性騷擾」與「員工安全衛生保障」時,必須主動採取措施與行動,以履行其法定義務並預防類似情事再度發生。

反彈該買?該賣?
美國川普政府全球發動無差別關稅戰,威力等同於世界大戰,全球股市出現史詩級的崩跌,投資人都措手不及,在連續數個交易日的自由落體式下跌後,投資或擁有股票資產這件事,相信變成多數投資人心理一個很大的負擔,要解除及卸下這項心理負擔,恐怕解鈴人還需繫鈴人,還是得從美國發動關稅戰這個源頭了解,個人資產該如何配置,也方能有個定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