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5/09 第5916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閒話吃喝】譚玉芝/仙女桂花茶
【青春名人堂】Hazel/小小的大敵
【生活進行式】郝至順/沒人帶路也能走
 
 
 
心情札記
 
【閒話吃喝】譚玉芝/仙女桂花茶
文/譚玉芝/聯合報
仙女桂花茶。圖/蕭伊珊

摘花不是風雅浪漫的事

夏天不再,炙熱的太陽轉成金亮,曬在身上也沒那麼燙人,蟲鳥安靜,飄浮的熱氣稍微下降,我拿著小鐮刀,去前院整理牆壁上的薜荔。太多的薜荔擠在一起成團,干擾了樹葡萄的生長。就在我走動的時候,一陣香,毫無疑問地撲進我的鼻孔,那是……

我讓鼻子尋找,那味道太襲人,香郁又甜蜜。我慢慢地靠近那股香源,在眼睛的幫助下,獵香人找到了獵物,是永遠站在園子中央的桂花樹。它的枝頭上長滿了細碎的黃色桂花,一朵朵開得小巧細緻,啊!桂花已經爆發了。這麼美又這麼香的桂花,想留住它,但是,要怎麼做呢?

網路上看到的傳統做法,是趁花兒在太陽照耀時,拿著有漏網的盆子去摘,才能得到花型飽滿、香氣十足的桂花。

摘桂花不是風雅浪漫的事,細小的花一叢叢開著,用虎掌隨意一抓,絕對不行。所謂憐香惜玉,得要從連枝的地方,整叢摘下,否則傷了花型不打緊,還把桂花捏糊了,汁液盡失,哪有什麼香氣可言?

摘花可以訓練身形,隨著花兒在枝頭上左右盤旋生長,我靈活地在樹下伸展,拉長手指一摘一扭,嬌嫩的花瓣便躺在篩盆裡,一掃我摘花前的肢體僵硬。不過,稍微高的花掐不到,得架好梯子,攀爬而上,方能將二十年的老叢桂花好好取下。

與來訪的友人把摘下的花放在篩子上,讓風把露水吹乾,再來拔梗。桂花雖然不是敲鑼打鼓的美,但是它用群體的方式展現能量,調性軟又怡情,難怪醫書說它疏肝。

屋外的大灶沒拆,把煤炭在灶裡排列好,留些間隙,點燃細木柴,一會兒後開始發出盈盈火光。待火勢燒旺,將鐵鍋放到灶架上,加入冰糖,再倒入一些水,讓冰糖和水在火力下融合。我拿起一支木鏟,一邊攪著冰糖,一邊等著它化成糖水。

「火不能太大。」友人在一旁提醒。

「所以要撒點煤灰在炭上面,免得火候不好控制。」我說。

炒桂花糖簡直像在修行

我們手撐著下巴,等著,等著火跟時間的催化。

等冰糖跟水融合了,把整盤篩網的桂花倒進鍋裡,花兒頓時如流瀑一樣躺在水面。「這個時候不能放著,看,糖水已經在熬煮下又還原成糖了。」友人清亮的聲音叫醒我。

我握著鏟子飛快地在鍋中起落,鏟子上也沾了凝結成塊的糖,我不停地將鏟子上和鍋裡凝結的糖撥散,又不時將煤灰覆蓋在炭上,有時候來不及顧火,乾脆把鍋子提起,免得過熱,手上提著鍋,也沒忘了用鏟子把糖撥散。

從頭到尾如此專一地看顧這鍋糖,忍不住嘆息,剛才除花梗是細緻活兒,炒桂花糖,簡直像在……

我還在想,該用什麼形容詞,友人已經笑盈盈地說:「像在修行。」

摘花時得不被日頭曬出的汗水動搖,得不被葉上肥大的蟲兒嚇跑,得不為去梗的眼睛痠澀而煩,得不為隨時變化的炭火與糖水花兒沾黏鍋鏟的窘況焦急,更得不為分心產生的焦黑糖花懊惱。

想起在田野間看見的大哥大姊,他們專心一志地蹲在泥土上,用雙手拔草,整理農地,拔菜,那份專注力,和大地交融一樣,穩定,如常,又充滿生命力。當他們抬起頭看到經過的我時,有時是認出我的了然一笑,有時只是看一眼,那純然的表情,是他們一輩子心力的表現。

最後,鍋裡呈現白色的糖粉與被糖封印的黃色桂花。

那天我們都嘗到桂花糖沖茶的滋味。將一些桂花糖放到杯子裡,注入滾水,桂花旋即在水流裡解除封印,一朵朵翻滾飄搖,還原出花形。一口喝下,又香又甜,神清氣爽,友人說,「喝了一秒變仙女。」我們笑了,這一天的辛勞,換來仙女桂花糖,值得。

已經一年了,看著擺在架子上的玻璃罐,黃白相間的糖僅剩下底部一點,是該再來做桂花糖了。

●蔚藍文化出版《不是只有玉里麵——神山腳下的菜市場》

【青春名人堂】Hazel/小小的大敵
Hazel/聯合報
近年來全球的醫療體系都不斷被各式傳染病挑戰著,除了令人餘悸猶存的新冠肺炎,麻疹的捲土重來也讓我們如臨大敵。疾病的威脅自古皆然,從前的黑死病、西班牙流感、梅毒、傷寒等等,同樣帶給過人類巨大的生存壓力。

對東西方的貴族皇室來說,曾經有一種共同的威脅:天花。中國史上最著名的天花案例,當屬清朝時期康熙帝的登基:喪父時年僅八歲的玄燁,被選為皇儲的最大理由,就是他已得過天花,大幅降低王朝短期內再度喪君的可能性。這位未來的明君果真一口氣活到六十八,雖然畢生臉上都帶著點點瘢痕,可他的長期在位也使清初的女真人在中原站穩腳跟。

當鏡頭調轉到西方,天花的影響力絲毫未減。打從古埃及開始,無數王公貴族的孩子消逝在一顆顆蔓延開來的紅疹之中,多少家族為此絕嗣。俄羅斯的羅曼諾夫家族深受其害,彼得大帝之孫彼得二世,在位不滿三年,就於十四歲時死於天花,引發一輪王權的大亂。約莫三十年後,同樣的疾病侵襲了尚未登基的彼得三世,大量膿皰留下了滿臉駭人的疤痕,使本就心緒不穩的皇儲自信破碎,成了暴虐的半瘋子,稱皇後惡劣的性格引發了其妻葉卡捷琳娜發動政變奪權。

無獨有偶,法國路易十五年近七十仍然罹患天花,倉促間離世,將國家交給不熟稔政務的孫子路易十六。接著新任法王總算逃過天花之苦,原因是其妻瑪麗.安托瓦內特來自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早已深受天花荼毒,手足多人受害,姊姊們要嘛送命,要嘛毀容,才導致年紀最小、教育水準最弱的她必須頂替嫁去法國(她本人兩歲時感染,但症狀非常輕微)。

由於兒孫遭遇天花慘烈的打擊,奧地利女王瑪麗.特蕾西亞痛定思痛,積極支持疫苗研究。儘管當代疫苗的危險性遠遠高於現代,施打後死亡可能性不算低,但在天花恐怖的三成致死率威脅下,女王仍堅決推廣,大幅降低奧地利死於天花的人數;其幼女安托瓦內特初嫁於法國時,力排眾議,說服丈夫路易十六接受疫苗,成功後曾帶給她巨大的政治勝利,引發法國一波接種風潮。

法王因疫苗保下來的命,最終還是沒能逃過法國大革命的斷頭台;被視為大革命引燃者之一的安托瓦內特亦遭劫難,人民已忘了她的疫苗觀拯救過大量性命。同時代,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娜大帝震驚於天花的死傷數據,在伏爾泰的勸說下,也展開了積極的疫苗推廣。

俄羅斯女沙皇、奧地利女王、法國王后,天花疫苗在三位女性的宣揚下有了顯著的效用。隨著接種人數增加、技術不斷精進、疫苗愈來愈安全,天花這個肆虐千百年的殺手終於在上世紀八○年代被正式宣告完全撲滅。

一種疾病的擴散是如此難以斷絕,新的疾病隨時可能崛起,曾經的舊病也可能死灰復燃,不禁讓人感嘆大自然的威力始終非人力能克服。當人類文明發展中的糾紛不斷,或許更該深思:我們真正的敵人絕非同類,而是那看不見摸不著、最最微小的細菌和病毒啊。

●本文作者為Podcast頻道《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主講

【生活進行式】郝至順/沒人帶路也能走
文/郝至順/聯合報
退休後和太太一起參加登山社的活動,由於有領隊帶路,真應了那句「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了目的地就跟著健走,不用傷腦筋也不用記地理方位,跟班似的。過些時候,曾經去過的地方、爬過的山,記憶已模糊,最糗的是,同樣的地方登山社換個說法再去時,我們要回首才驚覺已經來過。

疫情發生後登山社全面停擺,太太琢磨著何不自己規畫行程呢?她負責交通路線,我負責膳食雜務,兩人合作無間,幾乎未曾發生重大錯誤。有一回在路途中偶遇登山社領隊,他看了我們的行程表後大為驚訝,直言比他們的還完美。這話使太太備受鼓舞,我們就這樣走南闖北踏上十餘座大百岳及七十餘座小百岳。

有日,在溪頭偶遇九十八歲洪老,問他為何一人獨行?他篤定自信地說:「十幾二十年前一起健行的山友,有些年紀還沒我大,卻已不在人世,有些還能走的,只走到大學池、神木幾個景點。我不能因為別人放棄,再說,自己一個人走,沒有壓力,反而輕鬆愉快。」洪老鏗鏘有力的一席話,開啟我獨自走向山林的想法。

在太太鼓勵下,當她長青學苑上課時,我便照著她先前規畫的行程,獨自一人爬山。起初有些孤單寂寞,但慢慢學習和自己相處、信任自己的判斷、認識自己的缺點,逐漸喜歡上這樣的旅程,不再輕易受人影響,不再感受社交的疲乏,自覺獲得前所未有的自信與滿足。

現在的我充分享受個人的時光,內心相較以往更為平靜、自在與喜悅。

 
 
 
訊息公告
 
 
 
 
川普關稅戰2.0:全球貿易再洗牌,台灣如何突圍?
在國際局勢迅速變動之際,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針對川普新一輪關稅政策及其對全球經濟秩序與台灣貿易前景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剖析。透過條理清晰且層層推進的分析,他不僅揭示了川普貿易戰策略背後的邏輯與矛盾,更對台灣可能面臨的挑戰與因應之道提出具體而務實的建議。

免去昂貴PET檢查,現在驗血就能揪出阿茲海默症!
國際權威期刊《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刊登了臺北榮總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的一項重大研究:只需透過簡單的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大幅降低患者進行昂貴且侵入性高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的需求。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